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开放潮》2006,(7):31-39
近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以遏制中国经济面临的过热危险,这些调控措施是否已经开始显现成效?下一步的宏观调控将何去何从?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中国在扩大对外开放进程中。有哪些重要问题需引起重视?就这些问题,本刊摘选了部分媒体的若干最新报道,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五项启动内需市场.保持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的措施。对于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专家将如何解读与研判?  相似文献   

3.
降温了?什么降温了?尽管中国上调了利率、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采取了抑制投资的措施,但去年的经济增长率仍达到10.7%。中国经济规模已达2.7万亿美元,超过了法国和英国,目前紧随德国之后。如果这种增速再持续7年,那么,中国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4.
《海外经济评论》2007,(46):11-13
【美国之音1O月26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政府试图控制经济增长过热的措施收效不大,通货膨胀的风险还没有得到控制。美国专门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是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过热和通胀风险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英国《金融时报》12月10日】近期的数据发展使人们对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的担心更趋严重,令人感到鼓舞的变化是政府及时调整了经济政策的取向,并在货币和财政政策等方面都采取了大胆和坚决有力的措施,假以时日,这些措施应当会逐步收效。在目前的情况下,应当如何评估中国经济在2009年以后的前景呢?  相似文献   

6.
2009年,世界经济怎么走?中国经济怎么走?迄今悲观看法多,乐观看法少。国际金融危机远没有见底的迹象,全球经济增速还在下滑。中国经济能否抑制住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较快实现“软着陆”,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  相似文献   

7.
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中国经济刺激措施以及信贷扩张起到了多大的效果。它们能否拉动经济复苏,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信贷扩张的结构增长是否有其合理性,会不会引起大量的不良贷款?信贷的结构是不是合理与效率又怎样?地方政府和银行投资的扩张冲动,是否盲动?2009年未来一段时间信贷规模走向以及货币政策,究竞应该往哪个方面走?本期金融圆桌会议以“信贷扩张与经济复苏”为主题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刻而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金融海啸已经在全球许多国家登陆,面对可能到来的经济衰退,全球正在采取救市措施。在我国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走向如何?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表示经济下行难以逆转。  相似文献   

9.
陈苗苗  郭杰琳 《中国经贸》2013,(10):138-138
近午来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在全世界蔓延,传统资本主义强国经济衰退严重,新兴经济体制国家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讨论到底在现在的环境下,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需要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刺激经济的发展,并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贸》2014,(24):13-14
2014无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标志性年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以全面深化改革重塑发展新动力,全年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1.
在奥运激情尽情燃烧、中国健儿佳绩频传的欢庆气氛中,面对世界经济衰退和许多发达国家经济可能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人们也普遍担忧奥运之年中国的经济表现。中国经济能否逆行于世界经济衰退而继续保持稳定健康的高速增长势头?“后奥运”时期的中国经济是否还能后劲十足?中国会不会陷入“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陷阱”?政府能否有效控制物价水平的过快上涨,进而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12.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与此同时,受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温和放缓,市场各方对此评判不一。如何评价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基本动力有无变化?下半年,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々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7月16日做客新华网,就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和热点话题接受了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经济持续迅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公众健康的挑战。如何使公众健康与经济增长同步?中国应确立什么样的公众健康政策?  相似文献   

14.
《上海经济》2008,(7):80
全球信贷危机发生,美国经济摇摇晃晃,中国努力控制通胀、冷却不可持续的快速经济增长,这些因素打消了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热情,无论有没有奥运会。但是,也许还有一丝挥之不去的希望?奥运会能给中国经济打一针兴奋剂,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动股市上涨吗?“奥运效应”存在吗?  相似文献   

15.
《广西经济》2006,(1):56-57
在中国经济持续迅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公众健康的挑战。如何使公众健康与经济增长同步?中国应确立什么样的公众健康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三、消费如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目前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刺激中国的消费增长,更重要的是,如何将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更多地依靠消费拉动?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也受到影响,出现经济低迷状态。针对该情况,我们通常会采用扩张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来拉动经济发展,减税是其中比较关键的一项措施。那么,减税是否能够缓解中国目前经济不景气的现状呢?这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新财经》2011,(12):111-111
2011年,全球经济因多重不确定因素明显放缓了复苏的步伐,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为中国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更多的其实还是挑战。面对美元贬值、欧债危机,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如何保值增值?中国经济自身如何直面转型挑战,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同时,当前最紧迫的是我们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经济深陷低迷无法自拔的情况下,中国公布的二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却表现不凡,GDP增长率、投资、消费等重要指标均涨声一片。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提前步入复苏轨道?未来中国的经济走势会从此一片坦途吗?  相似文献   

20.
《环球财经》2009,(7):6-6
如何判断全球经济或中国经济?复苏已经开始还是会继续衰退?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会继续上涨,还是掉头向下?这些重大问题,再次成为全球辩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