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盐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对过硫酸钾氧化甲基红的褪色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提出了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NO-2-S2O2-8-MR”新体系。结合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建立了该新体系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最佳条件,分析了最佳实验条件下痕量亚硝酸根测定的标准曲线、检出限、精密度和抗离子干扰性能,并讨论了其反应动力学原理及参数,推导了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定量依据。研究表明,该痕量亚硝酸根测定方法的最佳实验条件为:1.0 mL 0.3 mol·L-1盐酸,1.0 mL 0.01 mol·L-1过硫酸钾,0.6 mL 0.2 g·L-1甲基红,在80 ℃水浴加热9 min;定量依据为:在最佳条件下,甲基红最大吸收波长518 nm处的浓度变化ln(A0/A)与亚硝酸根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0.01~0.80 mg·L-1,检出限为0.007 mg·L-1;动力学特征为:亚硝酸根是一级反应,该体系符合准一级反应特征,表观活化能为85.04 kJ·mol-1,80 ℃时表观速率常数为0.021 4 min-1,半衰期为32.39 min;动力学原理为:甲基红浓度变化ln(A0/A)与亚硝酸根浓度符合以下正比关系ln(A0/A)=kcNO-2;该痕量亚硝酸根测定方法尚未见报道,精密度、准确度高,选择性好,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亚硝酸根测定,且该方法操作方便,所用试剂廉价无毒,直接用于实测食品及水样中痕量亚硝酸根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流动注射系统中,利用巯嘌呤在碱性Luminol-K3Fe(CN)6化学发光体系中发光信号强的特点,建立了一种测定巯嘌呤的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是1.02×10-7~1.02×10-9mol·L-1, 回归方程是Y=36.315c+140.72(Y是相对发光强度,c是巯嘌呤浓度与10-8 mol·L-1的乘积), 相关系数是0.998 2,检出限(S/N=3)是6.33×10-10mol·L-1,RSD为3.54%(ci=2.0×10-9mol·L-1, n=12)。该法用于合成样品的测定,简便、灵敏、快速,结果令人满意。文章简要地探讨了巯嘌呤在碱性Luminol-K3Fe(CN)6化学发光体系中的化学发光机理: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过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自由基与鲁米诺反应,形成激发态的鲁米诺分子,鲁米诺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产生化学发光现象。  相似文献   

3.
钛材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控制精TiCl4中杂质含量。精TiCl4是海绵钛生产的关键环节,海绵钛中杂质与精TiCl4中杂质含量成4倍富集关系。需要分析氧杂质的来源,对精TiCl4中氧杂质进行严格控制。精TiCl4中TiOCl2含量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TiOCl2具有红外吸收谱线,因而能够利用红外光谱实现测定,然而精TiCl4与空气中水气接触极易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强腐蚀性的盐酸烟雾,不能使用常规的红外吸收池进行测定。根据Lambert-Beer定律,被测组分浓度(cx)与吸光度(A)~样品光程(L)曲线的斜率成正比,利用波长范围7 800~440 cm-1的硒化锌窗片(10×1 mm)和玻璃池体(22,12,7和4 mm光程)组装成一套红外吸收池,采用加标法测定精TiCl4中TiOCl2杂质含量。实验得出TiOCl2的检出限为17.8 mg·kg-1,样品回归方程Y=1.0118X,相关系数r为0.996 3,加标TiOCl2样品的回归方程Y=1.940 0X,相关系数r为0.997 0,线性关系较好。测定精TiCl4中TiOCl2含量为833.8 mg·kg-1,标准偏差(SD)为40.0 mg·kg-1,方法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95~1.94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8.5%~93.1%之间。此红外吸收池安全简便、容易拆洗、可重复使用,通过一次加标样品定量分析精TiCl4中TiOCl2含量,可满足精TiCl4中TiOCl2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用清除有机自由基DPPH法评价竹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溶液吸收光谱、DPPH溶液反应体系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分光光度法测定DPPH溶液反应体系的测定波长为518.4 nm,反应体系为4.00 mL 257.7 mg·L-1的DPPH溶液中加1 mL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反应体系加入抗氧化剂后反应时间为40 min;用上述方法研究评价合成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浓度的关系,以IC50值(清除率为50%时,抗氧化剂的浓度值)作为评价指标,测得合成抗氧化剂和效果最好竹叶提取物样品IC50值分别为,TBHQ(21.14 mg·L-1),BHT(42.09 mg·L-1),M40(108.40 mg·L-1),M40等竹叶提取物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5.
在0.30 mol·L-1盐酸中,铁(Ⅲ)显著催化过硫酸钾氧化甲基红的褪色反应,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铁(Ⅲ)的“Fe(Ⅲ)-盐酸-过硫酸钾-甲基红”新体系,研究了该体系测定痕量铁(Ⅲ)的最佳条件,考察了共存离子对测定的影响,分析了测定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及方程,并利用动力学性质探讨了测定痕量铁(Ⅲ)的反应机理,从而构建了一种测定痕量铁(Ⅲ)的新催化动力学光度法。研究表明,在最大吸收波长518 nm以及最佳测定条件下,该体系中甲基红的浓度变化与铁(Ⅲ)含量呈以下良好线性关系:ln(A0/A)=1.334 1+0.001 0,相关系数为0.999 1;痕量铁(Ⅲ)发生一级反应,该测定体系符合准一级反应特征且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69.88 kJ·mol-1;反应机理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该体系中痕量铁(Ⅲ)起催化作用;该痕量铁(Ⅲ)的测定方法操作简便,所用试剂廉价易得,目前还未见报道,其灵敏度优于普通光度法,检出限达0.005 mg·L-1。该方法应用于实测水样和食品中痕量铁(Ⅲ),相对标准偏差为1.18%~2.11%,平均回收率为98.0%~104.0%。该测定体系稳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在HAc-NaAc缓冲溶液中,葡萄糖氧化酶(GOD)催化葡萄糖与溶解氧反应生成H2O2;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H2O2氧化过量的KI生成I-3, I-3分别与罗丹明S(RhS), 罗丹明6G(Rh6G), 丁基罗丹明B(b-RhB), 罗丹明B(RhB)结合形成缔合物微粒,使得4体系分别在556,556,584和584 nm处的荧光峰强度线性降低。在最佳条件下,葡萄糖的浓度分别在0.083~9.99,0.17~8.33,0. 33~8.33,0. 33~9.99 μmol·L-1范围内与RhS,Rh6G,b-RhB,RhB四体系的荧光猝灭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检出限分别为ΔF=40.0c+ 3.0,ΔF=23.9c+8.1,ΔF=25.6c+4.2,ΔF=18.4c+ 0.8;0.995 1,0.997 3,0.996 0,0.996 5;0.059,0.17,0.21,0.16 μmol·L-1。RhS催化体系最灵敏、稳定,将其用于人血清中葡萄糖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甲磺酸帕珠沙星(PM)与Tb3+容易结合形成配合物Tb3+-PM,该配合物通过能量转移反应对KMnO4-Na2SO3这一弱化学发光体系有很强的增敏作用。据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稀土敏化化学发光测定PM的新方法。在最佳试验条件下,PM的浓度与增强的化学发光强度在0.10 ~12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是0.04 mg·L-1,对1.0 mg·L-1的PM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用于测定注射液和体液中PM的含量,方法简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分析结果令人满意。实验对该化学发光体系(KMnO4-NaSO3-Tb3+-PM)的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酸性棕SR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白蛋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Britton-Robinson酸性缓冲溶液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阿拉伯胶,能使酸性棕SR(ASR)与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10 nm,比ASR红移165 nm。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该结合反应的最佳条件,并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血清蛋白的新方法。λ=610 nm时,εBSA=6.23×104 L·mol-1·cm-1,εHSA=7.23×104 L·mol-1·cm-1;牛血清白蛋白(BSA)在0~91.0 mg·L-1,人血清白蛋白(HSA)在0~95.2 mg·L-1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检出限分别为BSA:5.72 mg·L-1,HSA:5.15 mg·L-1。对6个人血清蛋白总量平行6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1.8%~4.4%,回收率93.6%~109.1%,并对5只小白鼠的血清蛋白总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9.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同一水域中的腐殖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FI-CL)这一灵敏的检测方法,通过条件实验与参数优化,优选了测定环境中痕量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发光体系,通过考察天然水体中的腐殖酸对化学发光-多羟基酚测定体系的影响,为来自于水及土壤中的实际样品中腐殖酸的检测提供了参考,建立了同一区域水体中腐殖酸的化学发光定量测定方法。 所得线性回归方程y=70.36x+540.1,相关系数r=0.995 4,线性范围为3~15 mg·L-1,检测限为0.749 mg·L-1,HA浓度为6 mg·L-1时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8%。  相似文献   

10.
根据2-(2-喹啉偶氮)-5-二乙氨基苯胺(QADEAA)与钯的显色反应及MCI-GEL反相固相萃取小柱对显色络合物的固相萃取,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钯的方法。在0.2~2.0 mol·L-1的盐酸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CTMAB) 存在下,QADEAA与钯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被MCI-GEL 反相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富集的络合物用丙酮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在丙酮介质中体系λmax=615 nm,ε=1.37×105 L·mol-1·cm-1。钯含量在0.01~1.5 mg·L-1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痕量钯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比值-导数法同时测定污水中的苯酚和苯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苯酚和苯胺在紫外区均有吸收的特点,建立了用比值-导数法同时测定苯酚和苯胺的紫外分光光度法。该法对波谱重叠严重的苯酚和苯胺类化合物能进行有效测定,省去了萃取、蒸馏、显色、酸化等预处理步骤,具有能消除背景干扰、提高灵敏度及提高速度的优点。在优化实验条件后进行苯酚和苯胺的测定,它们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24.24 mg·L-1和1.01~24.29 mg·L-1,其检测限分别为0.097和0.685 mg·L-1。对合成样进行分析时,苯酚和苯胺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60%和2.16%, 标准加入的回收率在95%~104%之间, 结果良好。对污染河水水样进行分析测定,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在91%~108%之间。  相似文献   

12.
大气中SO2顺序注射光度测定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O2在微碱性条件下使孔雀绿褪色的反应原理, 结合顺序注射进样技术建立了光度分析测定大气中SO2的方法. 对试剂加入顺序、各种试剂的浓度、注入体积、反应系统流速等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 采用顺序注射进样, 极大地节省了试剂和试样的用量, 显著地提高了分析速度, 可达到60样·h-1. 方法的线性响应范围0.25~4.0 μg·mL-1, 检出限为0.15 μg·mL-1, 11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 对实际样品的回收率为94%~108%.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芯片式流通池和顺序注射技术联用,基于在酸性介质中NO-2与H2O2反应生成不稳定的过氧亚硝酸, 在碱性环境中猝灭为过氧亚硝酸盐迅速分解产生化学发光的原理,测定了环境水中痕量的亚硝酸根离子浓度;和常规的顺序注射进样方式不同,将流通池作为储存管的一部分,在顺序注射进样条件下可以迅速跟踪捕捉化学发光反应信号;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水样前处理,消除了阳离子的干扰。NO-2浓度在1×10-6~1×10-4 mol·L-1范围内和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测限为6.8×10-7 mol·L-1。对浓度为1×10-5 mol·L-1 的试液,11次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7% ,回收率在90%~99% 之间,分析频率为80 h-1。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负载对二甲胺基苯亚甲基若丹宁(DMABR)的纳米二氧化钛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痕量金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高和精密度高等优点。在动态条件下系统地研究了溶液pH值、流速、洗脱条件和干扰离子对痕量金分离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3.5时样品溶液以0.6mL.min-1流速过柱,金可被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定量富集。吸附的金可用0.1mol.L-1HCl-0.5mol.L-1硫脲以0.5mL.min-1流速完全洗脱。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对金的动态吸附容量为23.19mg.g-1。线性范围为0~0.40μg.mL-1,r=0.9993,检出限(3σ,n=11)为2.34ng.m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n=6,c=0.10μg.mL-1),加标回收率在96.7%~101.7%之间。方法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硒形态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在pH7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中,硒(Ⅳ)对Na2S还原天青Ⅰ有强催化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测定硒的新方法。考察了不同流路的影响,分别研究了试剂和试样的流速、反应介质及酸度、反应温度、共存物质的影响。利用单纯形优化法选择了各种试剂的最佳用量以及采样体积、反应管长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20mg·L-1,检出限为0015mg·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1%,进样频率为120个·h-1。该方法用于大蒜和硒酵母中有机硒和无机硒的测定,结果发现大蒜对硒有强的富集作用,有机硒的转化率随环境硒浓度的增加而下降。测定的回收率在971%~1043%。  相似文献   

16.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环丙沙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丙沙星(CPLX)在酸性介质中与Tb3+形成配合物,通过能量转移反应对Ce(Ⅳ)-SO2-3化学发光体系有很强的增敏作用。据此,采用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流动注射稀土敏化化学发光法测定CPLX的新方法。在9.0×10-9~1.0×10-6 mol·L-1范围内CPLX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2.2×10-11 mol·L-1,对5.0×10-8 mol·L-1 CPLX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3.0%。利用该法测定了胶囊和生物体液中CPLX的含量,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将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和荧光试剂罗丹明B(RB)联合作为指示剂,再通过碱性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将指示剂固定在与传像光纤相联结的自聚焦透镜端面上,成功制备了一种具有传像功能的荧光锌离子传感探头.与改进的金相显微镜和激光器相联接,可同时实现对锌离子浓度的检测和样品外貌的观测.此系统在锌离子浓度为0.1~1 ...  相似文献   

18.
在碱性介质中,N-溴代丁二酰亚胺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苯酚对反应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据此建立了N-溴代丁二酰亚胺-鲁米诺-苯酚化学发光体系测定水中苯酚的新方法。当苯酚的浓度在1.0×10-5~9.0×10-4 mg·mL-1范围内,其浓度与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是1.81×10-7 mg·mL-1, 相对标准偏差为1.11%, 将该方法直接用到水样中苯酚的测定, 取得满意的结果。并探讨了该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流动注射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维生素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衷明华  李云 《光谱实验室》2011,28(1):101-104
建立了测定维生素C的流动注射共振光散射分析新方法.在弱酸介质中,利用维生素C将Cu2+还原成Cu+,Cu+进-步与SCN-生成CuSCN沉淀颗粒,用流动注射共振光散射法间接测定维生素C.测定的维生素C线性范围为1.0-120.0mg/L,检出限为0.84mg/L.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所用试剂少、线性范围宽,可用于饮料...  相似文献   

20.
阻抑动力学同步荧光法测定环境水样中苯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稀硫酸介质和CTMAB存在下 ,痕量苯胺对溴酸钾氧化荧光素的反应具有灵敏的阻抑作用 ,荧光素的氧化产物有强荧光 ,但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严重重叠 ,文章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法减小了谱带重叠 ,获得了很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据此建立了阻抑动力学同步荧光法测定苯胺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是 0~10 μg·L- 1 ,检测限为 0 3μg·L- 1 。用于环境水样和实验室废水中苯胺含量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