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综述了当前含砷废水主要处理方法如石灰法、石灰-铁盐法、硫化法以及臭葱石法的运行现状和研究动态。通过详细分析含砷酸性废水除砷工艺研究现状,着重探讨了上述除砷技术的反应原理、除砷效果、工艺特点,并对含砷酸性废水未来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有色金属行业清洁高效除砷工艺选择及改进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甘肃某金矿经细菌氧化提金后产生的高砷、高铁强酸性细菌氧化液为研究对象,并选择CaO作为沉淀剂进行中和除砷实验,考察pH值、温度、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等对中和除砷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除砷条件,并探究在模拟自然环境下各因素对砷钙渣稳定性的影响。除砷实验结果表明:在pH=4~5、搅拌速度适宜及常温下反应25 min时,除砷率可达99.99%,实现了废水净化;砷钙渣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渣中As、Fe质量分数分别为4.04%和19.79%;模拟自然环境下砷钙渣稳定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环境pH≤1时,砷钙渣中的砷被溶出了5 mg/L,超过工业废水排放标准。通过试验发现,选择CaO作为沉淀剂对细菌氧化液进行中和除砷,可以实现废水净化,并且当含砷渣所处环境pH≥1时可以稳定存放。  相似文献   

3.
李育林 《湿法冶金》2006,25(2):100-102
为解决含砷酸性细菌氧化浸出液循环使用和对外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进行了氢氧化钙中和脱砷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氢氧化钙一段中和处理,当溶液终点pH在3.5~6.0范围时,脱砷率近100%,脱砷后的溶液砷质量浓度降至0.5 mg/L以下,可以作为循环水使用,也符合含砷废水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4.
含砷酸性废水无害化处理及渣形态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含砷难处理金矿石经过加压氧化预工艺处理后产生含砷和铁均较高的酸性废水,采用两段中和法和针铁矿法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渣中砷的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段中和法和针铁矿法均可高效去除酸性水中的游离态砷和铁,两者的去除率均超过99.9%。与两段中和法相比较,针铁矿法具有处理出水中砷浓度更低、中和浆液的沉降效果好、渣量小、含砷渣的稳定性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浓度含砷酸性废水经石灰—铁盐法处理后仍未达标的情况,本文探索了石灰铁盐法处理后液加入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混凝沉降除砷的工艺研究,以及在石灰铁盐法处理高浓度酸性废水过程中加入漂白粉、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氧化除砷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PFS+PAM混凝沉降除砷工艺、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氧化除砷工艺均可实现达标排放,但PFS+PAM混凝沉降除砷工艺具有絮凝沉降速度快,操作简单、处理成本更低的优点,其新增药剂成本比漂白粉、高锰酸钾分别节省约6元/m~3、50元/m~3。  相似文献   

6.
针对不同的废水对象,分别开展反应pH值、DTCR捕收剂、混凝剂优选等除砷研究,表明酸性含砷废水采用中和法即可使水中砷含量达国家环保要求,且水体中铁砷比值越大越有利于砷的去除。对碱性含砷废水同时进行扩大试验,砷去除率达99.86%,出水砷含量0.31 mg/L,低于国家环保污水外排要求。该研究结果对环保处理系统短流程及应急性除砷方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Fenton预氧化-中和脱砷法对含砷含铁冶金废水进行净化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Fenton氧化剂用量、氧化时间对铁氧化率的影响,以及中和脱砷过程药剂用量、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和反应温度对脱砷效果的影响,并对最优条件的脱砷后液和中和渣与企业工艺参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向废水中加入5 mL/L过氧化氢(30%)预氧化5 min后,废水中Fe2+浓度从2.23 g/L降至0.01 g/L,Fe2+氧化率为99.55%。最优脱砷条件为:石灰加入量15 g/L、搅拌速率300 r/min、温度30℃、反应时间50 min,脱砷率为99.9%。中和渣毒性浸出试验结果为0.32 mg/L,满足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GB 5085.3—2007),实现砷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8.
对铅阳极泥湿法浸出液的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水解回收锑铋、石灰亚铁中和处理废水工艺是可行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浸出液综合回收和高砷酸性废水处理的新工艺并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9.
氧化-混凝法处理含砷选矿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钨矿含砷选矿废水为处理对象,针对常规铁盐混凝工艺除砷的不足,提出采用氧化-铁盐混凝法。氧化剂选用双氧水和次氯酸钠,研究探讨了两种氧化剂对混凝沉淀法除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铁盐除砷的工艺条件:pH值7.55左右,三氯化铁投加量453.33 mg·L-1(Fe/As摩尔比=3.0),混凝反应时间25 min,PAM投加量40 mg·L-1固定时,双氧水氧化反应阶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5.50~7.50,氧化时间25 min,双氧水投加量950 mg·L-1,选矿含砷废水经该预氧化工艺处理后,再由铁盐沉淀法处理,出水砷浓度降至0.302 mg·L-1,砷去除率达到99.28%;次氯酸钠氧化反应阶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6.00~8.00,氧化时间25 min,次氯酸钠投加量1500 mg·L-1,选矿含砷废水经该预氧化工艺处理后,再由铁盐沉淀法处理,出水砷浓度为0.437 mg·L-1,砷去除率可达到99.0%。经比较分析得出双氧水为最佳氧化剂。  相似文献   

10.
在矿山有色和贵金属资源开发过程中,大量的伴生矿物砷被开采而裸露于地表,增加了对周围水体及土壤环境污染的风险。为充分了解水体中砷的存在形态与具体除砷工艺选择的关系,在结合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含砷废水中溶液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共存阴阳离子和溶解性有机物等各种影响因素对砷的存在形态的影响,总结了化学法、物理法及生态修复等各种除砷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矿山实际选冶过程中产生的含砷废水的处理情况进行了说明,以期为其他工业生产中含砷废水的无害化处理和修复技术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与其他方法相比,细菌氧化对于含砷金矿石的预处理具有较多优势,但需要矿石中含有足够的硫。由于哈图金矿金精矿中硫含量低,并且含钙较高,在细菌氧化过程中pH值达不到要求,试验采用废液返回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pH值较高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当废液返回比例30%时,指标较好,金浸出率达到94.52%。  相似文献   

12.
为了处理污酸中的砷,研究利用硫化钡作为除砷剂,采取了一段间接-二段直接的两段硫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一段工艺中投2.4倍计算量的硫化钡,50 ℃下反应80 min;二段工艺中投1.6倍计算量的硫化钡,在室温下反应60 min,污酸中砷的浓度从8 810 mg/L降至0.5 mg/L以下,综合除砷率99.99%以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污酸除砷影响因素中硫化钡投药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此工艺产生的硫化渣量较小,可大大降低企业堆存压力,并且可将产生的硫酸钡二次利用,减小企业生产成本,同时二段除砷后液中未引入新的杂质离子,降低了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重贵金属冶金中的微生物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了利用微生物技术从低品位难处理铜矿、砷化钴矿、含砷金矿、含碳金矿、冶炼炉渣和含贵重金属废水中提取贵重金属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贵冶硫化中和法除砷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娜 《铜业工程》2009,(2):16-19
对硫酸生产中净化工序排出废水进行处理,根据其砷含量,介绍处理方法工艺流程及机理,经处理后的废水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利用选矿尾砂水处理含砷酸性废水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银山铅锌矿几年来利用尾砂及尾砂水处理含砷酸性废水的应用情况 ,提出了此法除砷 ,在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 ,并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锌冶金过程砷的危害及铁盐絮凝法除砷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分析了湿法炼锌过程中砷的行为、砷对锌电积和制酸过程的危害、以及铁盐絮凝法去除中浸液和污酸中砷的机理与过程,探讨了现行污酸治理工艺存在的弊端,指出未来的污酸治理方向,建议对锌冶炼工艺进行改造,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张治华 《天津冶金》2001,(Z1):84-86
对采用乙炔站石灰乳和聚和硫酸铁絮凝化学沉淀的方法,降低公司外排废水的总硬度、正磷酸根和石油类的含量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废水完全可作为循环水系统补充水用.并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公司外排废水工艺流程和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从硫化锌精矿中直接回收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沸腾炉中,利用弱氧焙烧使As和S从硫化锌精矿中脱除,再经过二次燃烧室使As和S得到充分燃烧后全部进入烟气,烟气经余热锅炉和电收尘脱除大部分烟尘,通过收砷设备冷凝沉降后得到As2O3粗烟尘。最佳条件表明,As2O3回收率在98%以上,粗烟尘经砷提纯装置使As2O3含量达到98%以上。提纯过程中的砷渣返回原料工序循环使用,烟气经脱砷处理后用于制酸,整个生产过程为全封闭自动化流水线作业。  相似文献   

19.
以(NH4)2HPO4作为沉淀剂,通过选择性沉淀,进行酸性含砷冶金废水回收铁及砷铁分离研究,考察了pH、搅拌速度、温度、磷铁摩尔比等因素对铁的回收及砷铁有效分离的影响,得到合适的工艺条件为:pH2.0,搅拌速度500 r·min-1,温度50℃,磷铁比n(P)/n(Fe)为3.5.此条件下铁的回收率99.83%,液相中砷的存留率98.64%,实现了铁的回收和砷铁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