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和水洗工艺是C5加氢石油树脂装置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粗树脂液中的残余氯,减少其对系统装置以及产品质量的影响。在实际工艺操作过程中,常出现物料乳化的现象。本文分析了中和水洗时物料乳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避免了乳化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C5加氢石油树脂装置氧化铝床工艺中,氧化铝床在精制树脂的过程中的脱氯操作存在温度较高的问题,虽然脱氯效果较好,但很容易导致粗树脂受热降解,从而降低产品产量和质量。通过控制操作温度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优化氧化铝床工艺,可有效提高装置的产能,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C_5/C_6烷烃异构化是炼厂提高汽油轻质馏分辛烷值的重要方法,也是油田液态烃加工利用的重要手段。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异构化工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C_5/C_6烷烃异构化在不同的工艺流程中选择不同催化剂类型的情况进行模拟分析,进行产品辛烷值和装置能耗的比较,通过选择适宜的催化剂和工艺流程,提供确定合适工艺流程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ASPEN PLUS的Polymer Plus对SPG聚丙烯技术中本体淤浆聚合工段和气相卧釜工段的两个关键的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模拟结果表明,淤浆聚合反应收率在52%~58%时,聚丙烯总收率最高。淤浆反应温度提高,聚丙烯总收率和淤浆反应收率都提高。随着气相反应温度提高,气相反应收率先下降随后缓慢提高。加入少量氢气可以使聚丙稀数均分子量快速下降,聚合物分散度快速增加,而当氢气超过一定量以后,这种变化趋缓。为了确保反应器体积的充分利用和催化剂活性基本消耗完,要确定淤浆反应器体积和气相釜的体积和反应温度的匹配关系。根据反应热分布相应采用非均匀冷凝回流的方法,可以解决采用均匀冷凝回流方式时卧釜温度控制比较困难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优化卧釜气相聚合流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HTC-200、DZG-10催化剂,以裂解C5为原料,在小型固定床装置进行加氢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裂解C5经两段加氢后烯烃质量分数降至0. 05%,经蒸汽裂解模拟评价,双烯收率达到45. 44%。最后对加氢C5进行了经济分析,就双烯收率而言,1 t加氢C5与0. 942 t乙烯原料油相当,表明加氢后的C5是较理想的乙烯原料。  相似文献   

6.
聚酯是最重要的合成纤维材料。1994年由于原料供应紧张,PET价格上涨15%~30%。市场上出现了现货供应短缺的现象,许多加工厂家由于缺乏原料,被迫关闭生产线。PET各应用领域需求增长迅猛,今后十年中,需求将增长一倍。1994年消费的1000万tPET中,纤维占73%,瓶占15%,薄膜占7%,其它应用占5%。预计到2000年,PET产量将达到2330万t,其  相似文献   

7.
芳烃抽提工艺流程的模拟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西涛  干爱华  周子胜 《现代化工》2011,31(10):78-81,83
采用SIMSCI公司开发的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对实际生产中预分离塔、抽提精馏塔、溶剂回收塔、苯塔、甲苯、二甲苯塔进行逐塔模拟并优化,进而对全流程进行模拟,给出了模拟结果,最终获得最佳的工艺操作参数,所得产品符合国家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8.
佟珂  徐德仁 《化工设计》2011,21(2):3-5,1
介绍聚合级乙烯产品中炔烃的来源、危害和处理方法,以及绿油的危害和C2加氢反应的操作条件对绿油生成量的影响。阐述C2加氢绿油分离罐的设计,特别是其丝网除沫器的选用。  相似文献   

9.
以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采用中压加氢实验装置模拟S-Zorb工艺研究催化裂化汽油临氢吸附脱硫的反应规律。使用工业吸附剂考察烯烃分子在临氢吸附脱硫过程中的反应行为,结果发现,汽油中C_5和C_6烯烃主要发生加氢饱和反应,异构化和芳构化反应性能较差,这是导致精制后汽油辛烷值损失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S-Zorb工艺中C_5和C_6烯烃加氢饱和引起的辛烷值损失,以9∶1的质量比混合工业吸附剂和实验室研制的具有异构化及芳构化性能的助催化剂,优化并获得提高汽油辛烷值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30℃、反应压力为2.4 MPa、重时空速为4 h~(-1)、氢油摩尔比为0.30。相较工业吸附剂,精制汽油硫质量分数小于10μg/g,C_5和C_6烯烃减少量降低3.84%,C_5和C_6异构化程度提高0.71,汽油辛烷值损失减少1个单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以HP-1石英毛细管柱为色谱分析柱,空气中二氧化碳为内标,对照美国NIST2011.L标准谱库,对市售的高端C_5加氢石油树脂产品挥发性气体中苯系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C5第2萃取精馏单元,采用Dortmund修正的UNIFAC基团贡献法预测二甲基甲酰胺-C5体系气液相平衡,修正了Wilson热力学方程中二元交互作用参数,为二甲基甲酰胺萃取精馏分离C5烃类模拟提供了适用的热力学模型。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第2萃取精馏塔进行了模拟分析,考察了萃取精馏塔主要工艺参数溶剂比(质量比)、回流比、进料位置对分离效果和塔热负荷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操作条件,为节能降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工艺流程模拟软件Pro II对国内某厂的渣油气化工艺进行模拟,将渣油气化过程分解为燃烧反应区和二次反应区,建立渣油气化过程的热力学反应模型,模拟计算结果并与设计值、生产测量值相比,误差在可接受的正常范围内,说明本模型可用于渣油气化模拟。使用本模型通过模拟计算考察渣油气化工艺中氧油比、蒸汽油比对气化温度、粗煤气组成的影响,给出优化后的建议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从裂解C_9馏分中分离石油树脂原料的工艺流程。使用Aspen Plus过程模拟软件对整个分离流程进行模拟计算,选择了合适的压力,优化了理论板数、回流比和进料位置,获得较佳的工艺参数,从而为设备的设计计算和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胡宝龙  胡贵华  蒋达  钱锋 《化工学报》2015,66(1):366-372
以碳二加氢等温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为研究对象,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了与外界有热量交换的二维均相流反应器模型, 通过添加气固能量方程, 建立了多孔介质区内部热交换与气固耦合传热的两温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拟合, 并以加氢选择性最优为目标函数, 对碳二加氢反应的入口氢炔比与反应器的冷却温度进行优化, 得到最优氢炔比为1.18, 最优的冷却温度为334.66 K。最后根据模拟与优化结果, 分析了氢炔比和冷却温度对加氢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对提高加氢反应器的操作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合理分配一段、二段、三段的炔烃脱除量,并配入适量CO,可以将三段入口乙炔浓度提高到0.2%左右,二段入口乙炔浓度提高到0.6%左右,从而提高加氢反应的选择性,增加乙烯收率,使得装置运行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6.
醋酸异丁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本文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酯交换法醋酸异丁酯生产工艺进行模拟,利用变压精馏完成甲醇的精制与醋酸甲酯的回收,得到了98%的优等品甲醇以及高纯醋酸甲酯循环利用。利用加压精馏与萃取精馏得到工业优等品醋酸异丁酯产品和99.6%高纯异丁醇循环利用。最后,利用Sensitivity模块对塔的操作参数进行了模拟优化,为酯交换法醋酸异丁酯生产工艺在我国的工业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于在群  朱宏林 《浙江化工》2001,32(Z1):39-41
建立了碳三加氢反应器平推流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生产数据吻合.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对生产装置进行了调整.适当降低反应压力可以减少绿油生成量,但不会影响加氢效果.存在最佳循环比,在最佳循环比下操作,即可以控制床层温升,又可以维持丙炔、丙二烯的高转化率.  相似文献   

18.
催化剂失活条件下的碳二加氢反应器模拟与优化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亮  蒋达  钱锋 《化工学报》2012,63(1):185-192
乙炔加氢反应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随着使用时间变化而变化,操作参数需要相应的改变从而使得收益最大化。因此本文采集工业数据,通过遗传算法拟合了反应动力学模型和失活反应模型的参数;比较了国内最普遍使用的两种催化剂的选择性和活性保持方面的性能;针对串联使用的两台装填不同催化剂的反应器组合,以运行周期、乙烯产率最优为评价标准,提出了反应器3种组合优化、负荷分配优化等优化策略。将优化策略应用于实际工业装置的分析与运行,乙烯产率和总选择性提高,效果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两段加氢工艺对裂解C5进行加氢处理,重点研究反应温度、新鲜料稀释比、反应压力、液体空速对一段加氢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二段反应温度对加氢性能的影响。经实验室验证成功后,W214系列裂解C5加氢催化剂在河南濮阳联众实业公司10kt/a加氢装置投入工业应用,结果表明,W214系列裂解C5加氢催化剂具有活性好,抗硫能力强和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近10年复合肥发展特点,评述复合肥几种主要工艺流程优缺点,复合肥装置工艺流程要根据建设条件扬长避短科学设计,对硫基氮磷钾复合肥的增氮措施,尿基氮磷钾复合肥设计中尿素加入方式,一段还是二段干燥,是热筛分还是冷筛分,冷却用转筒还是流化床等问题及几种建设方案进行了比较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