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从形成泥石流的物源条件、地形条件、降雨条件出发,分析了秋日河泥石流的成因机制、活动特征、发展趋势;介绍了秋日河泥石流采用的综合防治措施,从目前调查情况来看,该工程运行良好,为今后泥石流灾害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齐云龙  周勇  龚成会 《四川建筑》2012,32(4):147-149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严重时可淤塞河道并堵断主河。因天然坝溃决而产生的大规模洪水将造成更为严重的二次灾害。文章探讨了泥石流堵河影响因素,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泥石流流体影响因素、主河影响因素和综合影响因素。这些因素的作用效果很复杂,难以判断其影响的正负面性。在分析泥石流堵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际考察资料,探讨了基于泥石流堵河影响因素的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北沟河泥石流的分布区域,对该区域泥石流的发育条件及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泥石流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防治建议,以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保证该区域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4.
构造应力场与滑坡,泥石流空间分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云南省云龙县狮尾河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基本特征及其对云龙县在的危害,进行了区域和狮尾河流域的构造应力场分析;以狮尾河流域为实例,论述了断裂(构造应力场)地滑坡、泥石流形成和空间分布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泥石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及运营影响巨大。以礼河四级电站在白鹤滩水电站水库蓄水的影响下需要选址改建,通过对大水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进行调查,研究泥石流沟在现状条件下及白鹤滩水电站运行期间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大水沟具备泥石流形成的地形、物源及降雨条件,白鹤滩水电站水库蓄水后,对以礼河四级电站复建大水沟侧厂址尾水洞出口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薛诚 《城市与减灾》2014,(4):F0003-F0003
据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委宣传部通报,由于该县境内持续降雨,5月10日清晨8时13分,上帕镇腊吐底河(一中河)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泥石流冲毁房屋14栋,河桥2座、碎石厂2家、防洪江堤325米,并淹没腊吐底河电站。暂无人员伤亡报告,初步估计灾害已造成经济损失2亿元。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西昌市东河泥石流对某高速公路的影响,采用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室内分析与计算等手段,研究了该泥石流沟活动历史和物源特征,计算了泥石流整体冲击力、最大冲起高度、爬高及弯道超高等活动特征值,预测了该泥石流的爆发频率。基于此,对高速公路桥梁危险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泥石流沟区域高速公路路线布设、桥梁净空、结构形式及桥墩防撞等综合防治措施,可供类似地区高速公路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3):471-474
沃绰沟泥石流沟为九龙河左岸的一条支沟,位于四川省九龙县乃渠乡水打坝村沃绰沟组,流域面积7.29km2,主沟沟长4.51km,纵坡降416.9‰。。2011年9月26日九龙县沃绰沟暴发了泥石流,毁坏耕地,直接威胁13户6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并计算了单沟泥石流危险度,对泥石流危险性进行了分析评价,该沟属于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结合沃绰沟泥石流的发育特征,提出了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九寨沟县干沟曾暴发过几次小规模的泥石流,对泥石流堆积区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威胁。"5.12"汶川地震之后,干沟泥石流流域内岩、土体的原始应力状态发生改变,地质结构受到破坏松弛,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物源条件;加之近年来,四川盆地极端天气频发,降雨具有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特征,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强大的水动力条件。在地形地貌、物源和水动力条件均具备的情况下,2009年8月24日干沟发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的泥石流。泥石流暴发后,大量泥石流物质堆积在沟口,将下游金字河堵塞约20分钟,最后溃决冲毁乡村公路及大量耕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元。目前干沟泥石流已经演变为一条高频泥石流沟,在将来高强降雨作用下极易再次发生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  相似文献   

10.
2010年8月13日,遭受"5·12汶川特大地震"重创的极重灾区绵竹清平发生强降雨,引发多处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其中以黄水河流域最为突出,导致漆树沟、花梯子沟内厂矿企业、居民生活和交通严重受损。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和航空影像解译,分析黄水河小流域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在灾害学理论指导下,结合专家经验,通过对层次分析、信息量、统计量等模型的比较,利用GIS平台建立了泥石流、崩塌、滑坡灾害易发性、危险区划评价分析系统。应用该系统对震后地区棉竹清平等地区分别展开了泥石流、滑坡、崩塌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