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出现了一股修正、否定劳动价值论的思潮。《劳动价值论;是包袱还是翅膀》一文即是这股思潮中表现得比较露骨和彻底的。我们认为该文关于劳动价值论在批判资本主义上有较大的“局限性”.关于劳动价值论对共产主义的“不适用”,关于用“效用价值论”,“一般均衡论”来取代劳动价值论从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其论证在逻辑上充满了矛盾。  相似文献   

2.
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仅仅归结为“劳动价值论”,这不符合马恩原意,是片面的,本文通过对马恩原著的分析,认为马恩的价值理论应包含“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3.
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仅仅归结为“劳动价值论”,这不符合马恩原意,是片面的。本文通过对马恩原著的分析,认为马恩的价值理论应包含“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4.
论知识经济及其对个人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年 ,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型经济 ,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 ,知识经济有着自己的时代特征 ,即“两化”与“两性”。知识经济以人为本 ,强调人重要作用。为了使人能更好地迎接挑战 ,促进个人的发展 ,知识经济对个人提出了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拟就学术界关于这一理论研究中争论的焦点问题即社会形态的含义、“五形态”与“三形态”之争、“三形态”划分的差别、“两阶段”论、社会形态的“跨越”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并且作一些评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拟就学术界关于这一理论研究中争论的焦点问题即社会形态的含义、“五形态”与“三形态”之争、“三形态”划分的差别、“两阶段”论、社会形态的“跨越”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并且作一些评论。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经济,大致可以分为采猎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知识、知识经济四种形态。“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与工业经济相适应的调控战略,不可能彻底摆脱人类所面临的困境,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它必须被“置换式发展”的开发战略所替代。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提出“第一生产要素论”这一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及知识经济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人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知识经济与人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人将充当什么样的角色?甚至还有人为“计算机将来会不会统治乃至毁灭人类”而感到困惑。因此,探讨和弄清知识经济与人的关系,确立知识经济要以人为本的观念,对于促进教育和科技的发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知识经济实质还是人才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①知识经济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的根本不同在于,知识经济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提出“第一生产要素论”这一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及知识经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23年来,我国私营经济从消灭对象到被肯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性存在于劳动价值理论中。深化认识私营经济发展的劳动价值理论,一要把握与150年前劳动的差别存在在当今生产力水平中,脑力劳动、管理劳动、科技劳动、服务劳动都参与价值创造,价值链在延长;二要为三个被颠倒了的理论———"唯生产力论"、"剥削有功论"、"合二为一论"恢复名誉;三要借鉴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上界定私营经济剥削的质和量。  相似文献   

12.
面对知识时代,必须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知识”的使用价值,既不能低估和忽视知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也不可为赶“知识经济”的时髦而无限夸大知识的作用甚至将知识神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理论家的重要任务不是去构建一个脱离客观事实的知识价值论体系,而是努力研究怎样发挥知识劳动的主体-人力资本的作用问题,研究如何通过知识劳动把现有的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以前提出的社会发展的科学结构的5个方面(价值、代价、动力、调控和模式),在此探讨了它的一个简化的数理模型及其对称性和演化.由于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结合我们对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理论的探讨,提出以实现人生价值为基本目标,以科学管理为基本模式的中国人才战略.按照人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应以创造出良好的人才环境作为人才发挥创造力的动力.具体提出长治久安的人才战略和科技人才管理的“二指标一考核”新模式.此外,还指出了人才战略中可能出现的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14.
简要阐释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意义及其现实价值,分析了当前劳动价值论在我国面临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提出深化发展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应用TLLZ数学模型度量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科学技术水平,分析科学技术、资金、劳动力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以灰色系统理论对上述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找出影响福建省煤炭工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因素;并应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进行预测分析,为福建省煤炭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有效的区域分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新疆作为我国西部边陲的桥头堡,其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本文根据区域内部分工理论,对新疆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区域内部分工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近年来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所辖各地(州、市)间的分工格局,为提高新疆的区域竞争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劳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的角度看,人类一切价值的源泉只能是活劳动;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的需求是有导次性的,因此劳动也是层次的,满足最基本层次需求的劳动是生产劳动,满足新增需求的劳动是非生产劳动。这样的划分,可以摆脱纯经济的一些无谓纠缠,而把精力放在应该大力发展的生产劳动上,所以,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不能只从经济学的视角进行,从哲学的视角或许是中一种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价值"与"财富"两个范畴的关系梳理,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研究中必须涉及的重要论题。事实上,价值(交换价值)是市场经济生产方式中财富的社会形式。价值是以交换这种社会关系为中介,把劳动作为独立的社会范畴抽象出来的财富形式,它具有辩证性的历史规定。马克思讲"劳动创造价值"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是指以劳动中介和由此形成的财富的社会形式的生产和来源,而不等于总体上指称财富的来源以及其他财富形式的来源。只有坚持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才能把握市场经济生产中"价值"与财富的基本关系和规律,并透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经济正发生深刻的革命,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区别于工业经济的新颖而独特的经济形态已初具框架。经济形态的变化对管理变革提出了诸多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企业命运的主宰,而创新能力又取决于企业对知识的管理水平。目前对以知识为中心的管理存在着多个视角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考虑一个多资本投入的一般Learning-by-doing模型。该模型技术进步的增长率由经济发展过程内生地决定。当技术对资本为递减规模回报时,该经济仅有唯一正的均衡点。运用单调动力系统理论论证了此模型的稳定性问题,求出了这种经济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