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文章采用文献调查的研究方法,针对信息素养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对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评价标准、调研状况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国内外综合对比阐述,从而看出我国信息素养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还需在不断学习、研究中进一步推进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颜先卓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2):135-142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国外信息素养研究新进展,对工作场所信息素养研究情况进行系统介绍,旨在为国内信息素养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方法/过程]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研究维度3个方面进行介绍,并对国外该领域研究特点进行归纳,对相关研究趋势进行展望。[结果/结论]研究分析显示,工作场所信息素养研究是当前国外信息素养研究新的生长点;促进不同学科、行业之间对信息素养理解的统一是该问题研究的主要推动因素;该项研究对促进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改革、信息素养概念化反思以及信息素养与职业特征结合等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谢婷  马莉 《晋图学刊》2011,(2):91-95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梳理了国内外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现状,归纳了当前研究的特点,指出未来研究中应重视信息素养政策研究、信息通晓研究及加强研究的具体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信息素养是当代公众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但目前我国公众信息素养教育发展仍较为滞后.新加坡是全球公众信息素养教育的新秀,其经验值得我国学习.通过网络调研法和文献调研法,从政策指南、标准框架、参与主体、服务人群等方面调查与总结新加坡公众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经验.为推动公众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我国应凝聚多方力量,构建密切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剖析国内外信息素养内涵的演变过程,总结信息素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分析国内外经典的信息素养标准、信息素养模式,认为当前我国信息素养标准的研究有必要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出发,并应对信息素养标准内涵与逻辑关系、信息素养标准建立的权威性、信息素养量表设计、信息素养模式设计等主题给予重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胡洪彬 《图书馆论坛》2013,33(1):168-172
利用文献综述方法,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出发,对1995年至2011年CNKI数据库中有关信息素养教育的期刊论文进行分析,考察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总体趋势,分析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内在构成,总结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全面考察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国信息素养的定义与内涵、相关评价标准等理论问题的研究与信息素养状况调查等实践项目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高教园区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教园区的兴建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亮点,园区的最高办学理念是开放与共享。在面向对象的信息素养教育的框架下,该文试从信息素养教育的背景分析出发,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中观层面的合作项目研究,对高教园区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共享进行可行性分析,以及在合作项目、实践探索与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倡导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发展在于合作与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存在于各类组织中的各种管理者信息素养的背景,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信息素养与管理者直接相关的研究较少,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的重点在高等学校,信息素养的研究基本呈上升趋势。初步探讨管理者信息素养的研究内容、提升路径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简要概述了制定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外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研究进展及主要特点;其次,在回顾我国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研究基础上,指出我国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国内外对比分析,提出我国应从宏观角度、学术角度和应用角度来规范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1.
国外信息素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从信息素质的概念、信息素质教育的标准和指南、信息素质课程的模式、图书馆员与教师之间的合作等方面,对国外 信息素质研究文献进行评述,以期为国内的信息素质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论当代信息环境下中国的信息素质教育   总被引:83,自引:0,他引:83  
符绍宏 《情报学报》2003,22(2):238-249
本文基于对国外信息素质 (InformationLiteracy)研究及相关教育活动发展的回顾 ,探讨了在当代信息环境下开展信息素质 (IL)教育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并结合对IL教育内涵及我国相关教育发展现状和所存在问题的分析 ,对推进中国的IL教育提出若干建议 ,还进一步探讨了实施IL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课件开发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信息素质教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孙建军  成颖  张玲玲 《情报学报》2003,22(2):250-256
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 ,然后介绍了信息素质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及两个影响较大的课程设计模型 ,最后在综述国外信息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进行信息素质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信息素养评价及其标准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素养评价研究是信息素养理论研究深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文章对我国信息素养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做了全面评述,对我国现有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予以客观总结,指出信息素养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服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工作是学科服务嵌入科研一线、嵌入教学一线的重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是通过目标、内容、环境和机制4个方面的嵌入,实现围绕“创新型科研工作流”来支持关于科学研究、专业教育与学习的图书馆服务工作,是借助先进的技术工具,与数字知识环境和相关知识服务密切耦合所开展的有体系的、协作式的、互动的信息素质教育工作。分析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服务体系及哈佛大学教学支持服务这两个典型案例,认为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工作是一种融入过程、面向问题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强调检索技能和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提出的"媒介信息素养"(简称MIL)概念,首次将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融合形成复合型概念,对目前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信息素养教育有着指导性意义,明确提出和媒介素养融合的思路和策略,有利于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人文性和社会性,突破学科的局限性,探索新的跨学科结合点,实现创新和发展。[方法/过程]通过归纳分析近年来有关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比较研究的成果,结合国内外的媒介信息素养理论和实践,尝试提出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融合的途径。国内信息素养教育应融合媒介素养教育,实行参与式教学,革新在线课程,建立学科之间融合交流的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发挥图书馆的中介作用,实现从技能型向素养型教育的转化。[结果/结论]信息素养教育需要避免单纯的技术至上的取向,将技能学习和媒介信息解读能力结合培养;与媒介素养结合是趋势所向,媒介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拓展了信息素养的学科视野。  相似文献   

17.
从信息的角度分析国内外企业信息能力评价研究现状,概括企业信息能力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认为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实际需要,企业信息能力的系统化评价部是迫切需要探讨的研究领域;指出信息能力的评价研究趋势正由图书情报界与管理界合流向企业管理领域发展,研究领域与规模正在扩大,研究内容正在整合与深化。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是信息素养教育评价的依据,也是准确判断人们信息素养程度与水平的标尺。国外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并出台了比较成熟的各种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本文在回顾国内外主要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得知,两者在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框架结构、核心内容,以及标准的可操作性都不强上具有相同点。但两者在研制主体、规范成熟程度、图书馆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标准的实施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最后,文章提出为加快我国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研制,应尽快成立国家层面的管理机构,出台国家性质的通用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确立图书馆专业协会在其中的作用,完善我国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指标体系和标准的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19.
Academic libraries provide value to their institutions on many levels, one of which is information literacy (IL) instruction. Librarian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guide students through the research process, teach students how to think critically, evaluate resources, and use resources ethically. It is beneficial for librarians to assess student learning after these sessions to demonstrate how libraries support the academic mission of their institutions. This article will address ways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into college courses by taking a close look at a partnership developed between a professor and two librarians at a small, private four-year instit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