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指呈典型树突状或伪足状突起、膜表面高表达MHCⅡ类分子、能移行至次级淋巴器官和刺激初始型T细胞(naive T cells)增殖活化,并具有一些相对特异性表面标志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professional antigen presenting cell, pAPC)^[1]。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抗原递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HeLa、SiHa两种宫颈癌细胞株冻融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体外抗原特异性杀伤官颈癌细胞的能力.方法利用免疫磁珠分离法(MACS)分离纯化脐血CD34 细胞并在体外诱导分化为DC,用反复冻融法分别从两种宫颈癌细胞株(HeLa利SiHa)中提取可溶性冻融抗原并负载DC.流式细胞学检测负载两种抗原后DC表面分子的表达,ELISA法检测DC上清中IL-12的表达,MLR测定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MTT法检测DC经抗原负载后激活的CTL分别对HeLa和SiHa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与未经抗原负载的DC相比,经HeLa和SiHa冻融抗原负载的DC能更好的表达各种DC分化相关抗原(CD1a、CD83、CD80、HLA-DR以及CD54),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和IL-12分泌的能力也显著加强(P<0.05).与未经抗原负载相比,两种宫颈癌细胞冻融抗原负载DC后激发的CTL在体外对官颈癌细胞的杀伤能力也明显加强.此外,HeLa细胞抗原负载DC诱导的CTL在体外对HeLa细胞的杀伤率为72.2%,显著高于它对SiHa细胞的杀伤率(22.3%);而SiHa细胞抗原负载DC诱导的CTL对SiHa细胞的杀伤率为69.5%,也明显高于它对HeLa细胞的杀伤率(28.1%),具有显著的抗原特异性.结论经宫颈癌细胞冻融抗原负载DC激活的CTL在体外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并具有抗原特异性杀伤宫颈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croRNA, miR)-31对HIV感染者CD4+ T细胞表面CD69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健康对照与HIV感染者的CD4+ T细胞活化后CD69表达情况。在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转染antagomir-miR-31抑制miR-31表达,观察CD4+ T细胞活化后CD69表达情况。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31靶基因及相关通路,并在293T细胞系中过表达和抑制miR-3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靶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HIV感染者CD4+ T细胞在抗-CD3/CD28抗体刺激活化后CD69表达更低。抑制miR-31表达后,CD4+ T细胞活化时CD69的表达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miR-31低表达后T细胞活化信号通路KSR2和DUSP7表达升高。结论 miR-31可以有效调节CD4+ T细胞表面CD69的表达,对HIV感染者早期免疫活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6种中药多糖对树突状细胞诱导成熟及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采用细胞因子体外培养7d后,分别加入6种中药多糖,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及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其表面标志的表达。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细胞提呈抗原的能力。[结果]经6种中药多糖诱导的DC分子表达有明显变化:MHCII+、CD86+、CD83+(P﹤0.05,P﹤0.01),而经RPMI1640培养的DC分子表达与培养前无明显变化。经6种中药多糖诱导的DC均能促进效应T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其中枸杞多糖对上述功能的作用最为明显(P﹤0.05)。[结论]上述6种中药多糖均可诱导DC分化、成熟和刺激T细胞增殖,枸杞多糖与其余5种多糖比较,对上述功能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负载肺癌A549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特异性肿瘤杀伤活性的作用.方法 由正常人富含淋巴细胞白膜分离、细胞因子诱导制备DC细胞和CIK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C细胞和CIK细胞的表型.经混合淋巴反应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观察负载A549抗原的DC对CIK具有特异性激活作用.结果 表型分析显示,CIK细胞以CD3 CD56 自然杀伤细胞为主,成熟DC细胞高表达CD40、CD80、CD86和HLA-DR,并可刺激CIK细胞的增殖诱导混合淋巴反应,而负载A549抗原的DC细胞能显著增强CIK细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能力(P<0.05).小鼠注射CIK、DCCIK和Ag·DC·CIK后的肿瘤直径分别为(65.34±12.33)、(70.17±13.26)和(36.79±9.19)mm,后者的抗肿瘤作用较高(P<0.05).结论 抗原负载的DC细胞可活化CIK细胞,并使其具有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状态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影响。方法大鼠30只分组饲养后,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培养条件下制备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B7-2)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MLR上清液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S大鼠DC表面CD86的表达明显增高,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增强,致炎细胞因子(IL-1β、TNF-а)分泌增多。与AS组相比较,AS应用依那普利组的DC表面CD86的表达明显降低,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下降,致炎细胞因子(IL-1β、TNF-а)分泌减少。结论AS大鼠DC处于激活状态,DC可能参与了AS的发病。ACEI对大鼠DC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AS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碘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前体表型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雌性C57BL/6J小鼠40只,按碘摄入量随机分为适碘组(NI)、低碘组(LI)、10倍碘过量组(10HI)、50倍碘过量组(50HI)4组,喂养8个月后检测小鼠DC表面分子表达和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水平以及DC刺激T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LI组小鼠DC表面分子CD40+CD11c+、CD80+CD11c+、CD86+CD11c+、MHC-Ⅱ+CD11c+在CD11c+细胞中所占比例均低于NI组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HI组小鼠DC表面分子CD40+CD11c+、CD80+CD11c+、CD86+CD11c+、MHC-Ⅱ+CD11c+在CD11c+细胞中所占比例均高于NI组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I组小鼠DC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2浓度为(275.8±32.6)pg/mL,低于NI组小鼠的(548.7±51.3)pg/mL(P<0.01);50HI组小鼠DC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2浓度为(963.2±83.4)pg/mL,高于NI组小鼠(P<0.01);LI组的刺激指数(SI)为(5.23±1.96),低于NI组小鼠的(8.61±2.15)(P<0.05);50HI组小鼠的SI为(12.38±2.61),高于NI组小鼠(P<0.05).结论 摄入一定水平的碘可诱导小鼠DC前体的增殖和成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建立的免疫低下动物模型应用于保健食品增强免疫力检验的研究,并试图应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小鼠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分化抗原CD69+/NKG2D+和T淋巴细胞分化抗原CD69+/CD3+检测在免疫低下动物模型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以环磷酰胺一次较大剂量造模、适时强化建立免疫低下模型,灌胃给予灵芝孢子粉,30 d后处死,取外周血和脾,分别检测小鼠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亚群CD69+/NKG2D+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CD69+/CD3+亚群,同时进行脾NK细胞活性测定、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观察环磷酰胺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NK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灵芝孢子粉可使环磷酰胺降低的小鼠外周血和脾的活化的NK细胞和T淋巴细胞比例及T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能力、脾NK细胞活性增强。结论:灵芝孢子粉可有效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分化抗原在免疫调节功能评价中有较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中重要的DNA感受器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0Coγ射线照射后小鼠肺泡上皮细胞(MLE-12)的培养上清,对RAW264.7细胞进行刺激,使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刺激后RAW264.7细胞中STING蛋白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肺炎链球菌疫苗通过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作用对CRTH2(CD4~+CD294~+Th2)细胞促增殖作用,为扩增及分选Th2细胞提供新方法。方法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为树突状细胞,负载肺炎链球菌疫苗抗原后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CCK8法测定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流式细胞仪分析DC及CRTH2细胞。结果肺炎链球菌疫苗可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与TNF-a共同是DC成熟佐剂。DC负载肺炎链球菌疫苗抗原能使第5天CRTH2细胞亚群比率[(0.93±0.10)%]较首日[(0.70±0.02)%]升高,其绝对数也升高(均P0.05)。结论树突状细胞负载肺炎链球菌疫苗抗原能够促进CRTH2细胞增殖,可能是扩增Th2细胞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放射治疗对NSCLC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析50例NSCLC患者放射治疗前后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CD4+比值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放射治疗后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与肿瘤直径、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结论 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水平在NSCLC放射治疗过程中变化显著,可能成为NSCLC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TLA-4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住院治疗的SLE患儿30例为SLE组,其中活动期16例,静止期14例。选择同期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28、CTLA-4的表达水平。 结果 SLE组患儿的外周血CD3+、CD4+及CD8+T 细胞上CD28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LE组患儿的外周血CD3+、CD4+及CD8+T 细胞上CTLA-4表达均呈低水平,分别为(0.92±0.53)、(0.55±0.41)、(0.57±0.29)。其中SLE组患儿外周血CD3+、CD4+ T 细胞上CTLA-4分子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t=3.06、3.11,P<0.05),CD8+T细胞上CTLA-4分子的表达亦低于对照组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P>0.05)。活动期SLE组患儿外周血CD3+、CD4+T 细胞上CTLA-4分子的表达(分别为:0.74±0.47、0.41±0.24)明显低于对照组(t=3.40、4.48,均P<0.05),CD8+T细胞上CTLA-4分子(0.47±0.29)的表达亦低于对照组水平(0.65±0.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P>0.05)。静止期SLE组患儿外周血CD3+、CD4+及CD8+T细胞上CTLA-4的表达量均较活动期SLE组患儿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SLE患儿外周血T 细胞中存在CTLA-4分子表达的缺陷,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在SLE发病进展的过程中,CTLA-4表达明显降低,使得免疫反应相对激进,促使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调查与测量掌握医用回旋加速器固体废物的放射性水平。方法 采用γ辐射剂量率仪测量废物在带屏蔽的暂存状态下以及废物裸露状态下周围环境的周围剂量当量率H*(10),采用便携式高纯锗γ能谱仪及无源效率刻度软件对废物进行核素分析及活度测量,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4家医院废物在带屏蔽暂存状态下,表面5 c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H*(10)测值范围为80.6 μSv/h~1.32 mSv/h;能谱分析结果显示医用回旋加速器放射性固体废物中含有的放射性核素主要为56Co、54Mn、57Co,其中56Co活度最高,单次换下来的靶膜及固定圈等废物中56Co活度达到107Bq级别。结论 医用回旋加速器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放射性水平较高,所含放射性核素半衰期较长,其辐射防护问题需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与胸腺(T)细胞免疫的关系,以期为此类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方向。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8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及53例健康儿童,分别记为研究组和正常组。检测并对比两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及细胞免疫学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研究组儿童维生素A、E与T细胞免疫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维生素A水平分化群(CD) CD3+、CD4+、CD4+/CD8+均低于正常组,研究组CD8+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维生素E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维生素A水平与CD3+、CD4+、CD4+/CD8+指标均呈正相关(r=0.769、0.814、0.796,P<0.05),与CD8+指标呈负相关(r=-0.752,P=0.016);维生素E水平与T细胞免疫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T细胞免疫呈密切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其水平越高,T细胞免疫能力越强,而血清维生素E与T细胞免疫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结直肠癌和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数据,探讨免疫细胞绝对计数对于肿瘤患者疾病监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4例结直肠癌和55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绝对计数与肿瘤病理结果、肿瘤分期的关系,以及动态变化表达结果。 结果(1)结直肠癌Ⅰ期到Ⅳ期患者术前外周血CD3+、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逐渐增加,其中仅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数目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结直肠癌患者各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在TNM分期间无显著性差异。(2)食管癌患者术前各TNM分期间的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未见显著差异(P>0.05);术后食管癌患者CD3+、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计数在Ⅰ期和Ⅲ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表现为随TNM分期,淋巴细胞计数升高。(3)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具有肿瘤分化程度越高其数目越低的趋势,且伴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患者的术前T细胞数目增加,NK细胞数目降低,但仅CD3+CD8+T细胞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计数与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转移与否均无明显关系。(4)淋巴细胞计数的术前和术后动态分析显示,结直肠癌和食管癌患者外周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目均表现为术后降低,随后逐渐增高趋势(P<0.05)。 结论结直肠癌与食管癌外周各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在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转移与否间的临床表现不同;结直肠癌患者可能因机体高肿瘤负荷及低分化肿瘤促进机体免疫反应性T细胞亚群增殖,而抑制NK细胞增生;手术创伤可导致肿瘤患者机体的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一过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氡温泉周边居民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变化,分析氡对人类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地氡温泉周边居民42人及生活习惯相似,但未接触过氡温泉的居民44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居民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CD3+、CD4+CD8-、CD4-CD8+,CD4+/CD8+,TCR/CD3)。结果 氡温泉组的CD3+(t=-4.086,P < 0.01)、CD4+CD8-(t=-5.7,P < 0.01)、TCR/CD3(t=-2.318,P < 0.05)和CD4+/CD8+(t=-4.991,P < 0.01)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氡温泉组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2,P < 0.01)。结论 高氡温泉能够引起居民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感染性疾病患者外周血中T、CD3+CD4+T、CD3+CD8+T 、CD4-CD8-T、CD4+CD8+T、B、NK、CD4+Treg、CD8+Treg、CTL及CD28-CTL等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为不同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免疫监测以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2月诊治的不同类型感染性疾病86例,其中败血症26例,HBV感染30例,EBV感染30例,对照组30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BV组、EBV组、败血症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4+T、CD3+CD8+T 、CD4+CD8+T、B、NK、CD4+Treg、CTL及CD28-CTL等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组中CD3+CD4+T和CTL升高,NK和CD28-CTL降低;EBV组中CD3+CD8+T、CD4+Treg和CTL升高,CD3+CD4+T和NK降低;败血症组中B和CTL升高,CD4-CD8-T、NK和CD28-CTL降低。与败血症和HBV组相比,EBV组的CD3+CD4+T表达降低,CD3+CD8+T和CTL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BV组相比,败血症组CD4-CD8-T表达降低,与EBV组相比,败血症组B表达升高,HBV组CD28-CTL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比较发现HBV组、EBV组、败血症组三组患者的外周血中均表现为CTL表达升高,NK表达降低。 结论不同感染性疾病患者外周血中CD3+CD4+T、CD3+CD8+T 、CD4-CD8-T 、B、NK、CD4+Treg、CTL及CD28-CTL等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通过分析其表达水平的变化可为不同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免疫监测以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Development of polyfunctional T lymphocyte responses is critical in the immunological response against HIV-1. Fifty-four HIV-1 infected patients receiving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 (ART) and immunization with an HIV-1 immunogen or placebo, periodically every 3 months throughout a period of 36 months, were evaluated for the purposes of analys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V-1-specific CD4+ and CD8+ response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proliferating and IFN-γ producing CD8+ HIV-1-specific T cells, of HIV-1-specific precursor frequencies for CD8+ and for CD4+ T cells and of Gag/pol-specific memory CTL precursors (CTLp) was observed in the immunogen group in comparison to placebo. IL-2 intracellular expression and IFN-γ and TNF- co-expression in HIV-1-specific CD8+ T cells were also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in the immunized group.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viral load and CD3+CD4+CFSElow HIV-1-specific lymphoproliferative response and frequency of Gag/pol-specific CTLp was solely observed in the HIV-1 immunogen group. Long-term immunization in patients receiving ART helps to develop HIV-1-specific polyfunctional T cell respons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单能中子的相对生物效应。方法 通过由Schenkel型加速器产生的0.2 MeV单能中子以及60Co γ射线照射洋葱萌发种子,观察单位剂量的两种辐射在洋葱根尖细胞中微核诱发率的差异。结果 0.2 MeV单能中子单位剂量的微核诱发率为(133.0±6.4)% Gy-1;60Co γ射线单位剂量的微核诱发率为(3.59±0.19)% Gy-1。以60Co γ射线为参考辐射,0.2 MeV单能中子照射洋葱萌发种子后在根尖细胞中诱发微核的相对生物效应(RBE)值为37.0±2.7。结论60Co γ射线为参考辐射,0.2 MeV单能中子照射洋葱萌发种子后在根尖细胞中诱发微核的RBE值高达37.0±2.7。因此,为更好地解明具有高线能传输(LET)的中子的生物效应机制,以及放射治疗的基础研究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三氧自血疗法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以湖南省胸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外科住院治疗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下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三氧自血疗法+抗结核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抗结核治疗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0 d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CD45+、CD56+、CD19+)的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和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 结果 共有13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治疗组71例,对照组62例。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5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CD19+、CD4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CD56+、CD4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CD1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CD45+、CD56+、CD1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 结论 三氧自血疗法能够改善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