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在神经外科临床实践中,利用多模态融合技术对医学本科生进行临床教学,并探索分析其教学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进行临床实践的医学本科生126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学员分为多模态融合技术教学组(63人)和传统教学组(63人)。采用随堂测验、临床实践技能操作考试、出科理论考试以及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教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其教学效果。  结果  学生教学满意度问卷结果显示,多模态融合技术教学组学生对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培训过程以及学习效率满意度分别为95.2%、96.8%、93.7%、95.2%、96.8%,均高于传统教学组的55.6%、88.9%、90.5%、42.9%、49.2%,其中教学形式、培训过程以及学习效率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学生成绩显示,多模态融合技术教学组学生随堂测验成绩[(92.8±4.9)分]、出科理论考试成绩[(90.6±5.8)分]、临床实践技能操作成绩[(88.8±5.2)分]、综合平均考试成绩[(90.7±5.3)分]均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83.6±5.2)分、(81.8±4.6)分、(81.2±4.8)分、(82.2±4.9)分,均P<0.05]。  结论  在医学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中,多模态融合技术可显著提高神经外科临床实践教学效率和学生培训效果,这为神经外科本科临床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胸部高分辨率CT(HRCT)的三维重建联合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在胸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经验和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0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实习的60名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教学, 实验组采用基于胸部HRCT的三维重建联合PBL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教学。比较2种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  实验组理论知识成绩为(80.17±8.43)分,高于对照组的(77.33±13.3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的临床技能考试成绩[(82.90±7.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4.30±4.45)分,P<0.05]。实验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增强[(9.12±0.56)分]、实践能力提升[(9.04±0.52)分]、学习兴趣及满意度[(8.62±1.65)分]、教学模式的认可度[(8.67±1.03)分]等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72±1.26)分、(7.18±1.24)分、(7.33±1.84)分、(6.10±1.64)分,均P<0.05]。  结论  基于胸部HRCT的三维重建联合PBL的教学模式,不仅增加了实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也进一步提升其临床操作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肾内科护理带教中“模块化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实习的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 = 96)与实验组(n = 96)。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采用模块教学法。比较2组入科、出科理论、操作、临床综合能力考试成绩情况,并采用匿名调查形式评价教学满意度。  结果  2组理论、操作、临床综合能力入科考试成绩比较(P > 0.05);组内比较,2组出科成绩均高于入科成绩(P < 0.05);组间比较,实验组出科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满意度98.96%(95/96),显著高于对照组88.54%(8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肾内科护理带教中“模块化教学法”的应用可提高护生理论、操作、临床综合能力考试成绩,提高护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多模态可视化教学手段,对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进行教学,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学员122人,随机分为多模态可视化教学组(61人)和传统带教组(61人)。教学效果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分析两种,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教学满意度问卷显示,多模态可视化教学组学员对教学模式、学习效率、培训成果满意度分别为88.5%、93.4%和90.1%,均高于传统带教组(P<0.05)。出科考试成绩显示,多模态可视化教学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88.5±5.1)、现场答辩平均成绩(91.6±5.5)和综合平均成绩(89.3±5.2)均高于传统带教组(P<0.05),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态可视化教学可显著提高神经外科临床教学效率和学员培训效果,并为神经外科临床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融合+增强现实技术"结合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0名神经外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随机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人;试验组采用"多模态影像融合+增强现实技术"结合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理论知识考核以及模拟手术方案规划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试验组有20名(100%)学员、对照组有15名(75%)学员认为所在组采用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试验组有19名(95%)学员、对照组有10名(50%)学员认为所在组的教学模式对提高手术方案规划能力及手术操作能力具有很大帮助;在模拟手术方案规划评价中,试验组有15名(75%)学员、对照组有5名(25%)学员达到优秀。以上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态影像融合+增强现实技术"结合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具有一定优势,可作为一种有益探索,为神经外科临床教学模式改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及快速成型(RP)技术(简称为CAD-RP技术)联合三维有限元分析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与可行性。  方法  将2019—2020学年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实习的84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人,观察组采取结合CAD-RP技术联合三维有限元分析的PBL教学法,对照组则采取传统PBL教学法。在课程完成后开展结课考试及教学满意度调查。考试方式包括骨科专业理论课内容以及临床实践技能操作,满意度调查包括学习兴趣、知识掌握效率、师生互动交流及教学环境等方面。  结果  专业理论知识:观察组成绩为(35.36±2.40)分;对照组成绩为(33.90±2.55)分。临床实践技能:观察组结业考核成绩为(35.21±2.41)分;对照组结业考核成绩为(33.36±2.84)分。满意度:观察组满意率为78.6%(33/42);对照组满意率为45.2%(19/42)。观察组较对照组在考试成绩与教学满意度方面均有所提高(均P<0.05)。  结论  CAD-RP技术联合三维有限元分析在骨科临床教学有重要意义,激发了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推广和采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转化医学理念在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效果,为外科学的临床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方法  选取2020年8—9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见习的2018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9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的随机数发生器将学生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名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 实验组将转化医学理念作为整形烧伤外科临床教学的指导思想,采用以病例为基础和模拟临床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进行考核,从而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教学结束后,实验组的理论成绩[(88.21±4.43)分]和及格率(93.33%)均高于对照组的理论成绩[(79.73±1.80)分]和及格率(82.22%),且实验组的理论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的技能操作能力[(71.22±9.84)分]和及格率(91.11%)均高于对照组的技能操作能力[(66.21±9.71)分]和及格率(80.00%),且实验组的技能操作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实验组科研课题申报人数及中标人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转化医学理念应用于整形烧伤外科的临床教学,有助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为健康中国打造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为一体的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和今后的临床医学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癌MDT联合CBL+PBL模式教学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进行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模式LBL教学法,实验组采用MDT联合PBL+CBL教学模式。  结果  对照组较实验组学员理论成绩、病例分析及临床技能操作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039±5.744±5.744)分vs (84.001±6.474)分,P < 0.05;(77.708±5.599)分vs (82.250±6.081)分,P < 0.05;(76.041±5.568)分vs (84.208±6.199)分,P < 0.05 ]。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在在教学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样在提高自学能力、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在针对肺癌的临床教学中,MDT联合PBL+CBL模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联合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在传染病学实习生带教中的策略与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实习的160名本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80例,采用CBL结合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和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带教法)。对比2组学员的理论考试成绩、病例分析能力和临床技能能力成绩,分析观察组教学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入科理论考试成绩相近,分别为(86.66±4.57)分和(87.50±1.2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6,P=0.118),实习结束后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为(36.25±1.71)分,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32.50±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38,P < 0.001);观察组的案例分析能力成绩[(25.23±1.82)分]和临床操作考核成绩[(28.50±2.1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9.50±3.44)分、(24.65±4.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150、7.458,均P < 0.001)。观察组的问卷调查显示该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临床思维和实践运用能力。  结论  CBL联合阶段性目标教学方法能提高传染病学实习生的案例分析和临床操作能力,提升传染病专科知识掌握程度,同学对教学满意度较高,大部分希望继续使用该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 CBL)模式在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5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医生84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用PBL结合传统模式教学,观察组42例,采用PBL结合CBL教学。通过2组理论考试成绩、病例分析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来评价2种教学方法在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2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和入科理论考试成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理论知识成绩(34.18±3.13)分和对照组(33.45±3.21)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观察组病例分析成绩(35.51±4.07)分和临床技能成绩(34.78±3.0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2.57±4.11)分和(30.44±3.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同时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较高(P < 0.01)。  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保证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并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超声医学科实习、规培学员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教学法联合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 CBL)教学法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实习、规培的学员50名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人。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观察组采取PBL结合C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理论考核,对超声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操作技巧能力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同时在教学结束后,以问卷调查表的形式,对2组学员在超声理论知识的掌握、学习兴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临床技能的提高、总体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解及分析,综合判断学员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学员的考核成绩分别为(83.45±8.45)分、(84.86±8.28)分和(85.25±5.2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考核成绩[(76.45±5.78)分、(74.35±6.68)分和(76.45±4.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所有学员对采取PBL结合CBL教学模式的评价均为良好。  结论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在超声医学科教学中采用PBL结合C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更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为提高《药理学》在本科生中的教学效果,采用将科学可视化(scientific visualization, SV)作品应用于不同的教学环节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学生阶段测试成绩及调查问卷结果,评价该模式的教学效果。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8级医学二系共8个班级的学生(250人)进行《药理学》教学,采用随机数法将8个班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班级共1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观察组采用科学可视化作品辅助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互动及课后复习的教学模式。  结果  观察组阶段性测试成绩为(81.21±15.30)分,对照组成绩为(66.00±21.70)分;观察组学生及格率为91.20%(114/125),对照组学生及格率为60.80%(76/125)。经分析,采用新教学模式的学生阶段测试成绩及及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均P < 0.01)。在收回的125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观察组中73.6%(92/125)的学生认为该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92.0%(115/125)的学生认为该模式能够帮助自己梳理知识点,86.4%(108/125)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习兴趣。  结论  合理利用科学可视化作品能够整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联合血管腔内模拟器在血管外科临床医学实习生教学中开展的作用。  方法  选取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2016级临床本科生100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及PPT手术演示,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联合血管腔内模拟器教学。带教结束后分别对2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 最后以不记名形式对2种教学模式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课堂氛围、掌握理论情况、掌握技能情况进行评价。最终通过理论考核及调查问卷比较2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结果  试验组的考核成绩分别为(83.15±9.45)分和(84.36±7.2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考核成绩[(75.45±7.78)分和(73.38±6.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问卷调查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课堂氛围、掌握理论及技能情况进行打分及结果分析显示:试验组学生对调查内容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总之,试验组学生对PBL教学法联合血管腔内模拟器教学模式的调查评价均为良好。  结论  在血管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联合血管腔内模拟器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更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提高护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引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评价其效果。  方法  本研究以某本科院校2019级护理专业的12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实验组采取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进行教学,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较2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理论成绩评价方面之间的差异。  结果  在教学结束后, 理论成绩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组总分[(78.55±5.27)分]高于对照组[(72.20±7.17)分], 其中实验组综合应用题成绩为(48.40±4.11)分,高于对照组[(41.45±5.34)分,P < 0.05], 而在理解记忆题得分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15±3.54)分vs.(30.75±4.32)分,P>0.05];实验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323.33±14.16)分, 高于对照组[(206.00±12.21)分,P < 0.05],各维度得分比较, 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系统的课程知识框架内容,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巩固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程诚  朱宁君  李梦丽  王同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1):1941-1943
  目的  物理诊断是衔接基础与临床实践的重要学科,为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本次教学实践将评价BOPPPS模式下利用“雨课堂”教学平台与病例引导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心脏体格检查中的教学效果。  方法  2021年2—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通过抽签随机将安徽医科大学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小班共62人分为对照组(32人)和实验组(30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BOPPPS模式下“雨课堂”+CBL混合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对2组学生进行闭卷理论考试,并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调查该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增加自主学习时间以及授课满意度等。  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82.30±7.31)分vs. (76.63±7.91)分,P=0.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BOPPPS模式下“雨课堂”+CBL模式较传统教学不仅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93.3% vs. 62.5%,χ2=8.420,P=0.004)、培养临床思维能力(76.7% vs. 40.6%,χ2=8.260,P=0.004)、增加自主学习时间上(86.7% vs. 50.0 %,χ2=9.526,P=0.002)更有优势,并且学生的满意度更高(93.3% vs. 65.6%,χ2=7.174,P=0.007)。  结论  以心脏体格检查为例,BOPPPS模式下“雨课堂”+CBL混合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更佳,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更高,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和互动更多,学生满意度更高,值得在物理诊断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目前传统口腔修复学实践教学的缺点及不足,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将PDCA[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和参与式教学模式相结合,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质量管理,在教学板块循环应用,探讨其教学效果。  方法  选取2017级口腔医学本科专业大三学生99名,按照随机数表字法分为2组,观察组49人,对照组50人。观察组学生选用PDCA与参与式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学,对照组学生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对其进行授课。在期末时对比2组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能力的掌握程度,并给学生发放问卷,让学生对于本学期的授课方式进行主观的评价,对本学期课程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结果  2组理论分数分别为:观察组(81.35±5.21)分、对照组(76.86±6.33)分;操作成绩为:观察组(83.73±6.87)分、对照组(77.69±5.29)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问卷调查中,观察组在师生互动、学习兴趣调动、创新思维能力、查阅文献能力这4个方面的评价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81、16.412、58.394、29.952,均P<0.05);2组在课堂纪律表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DCA联合参与式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效果十分明显,可以在口腔修复学这门学科中推广使用,增加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记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理念(CDIO)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在心血管专科护理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21年1—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79名护理专业实习生根据病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心血管2病区38名护理实习生为实验组,采用CDIO临床实践教学法,心血管1病区41名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教学法。2组学生在结束科室实习任务后完成理论、操作技能考核,完成对护理程序4个过程、人文关怀能力等8个维度的临床实践能力评价; 对2组带教老师进行临床教学质量评价。  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95.61±1.59)分、(95.12±1.22)分]高于对照组[(76.07±8.91)分、(94.34±1.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方面,实验组学生在护理程序、人文关怀能力以及整体等8个维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实验组教学质量测评得分[(96.89±1.31)分]高于对照组[(90.46±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基于CDIO理念下教学模式能够激发护理专业实习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其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