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辽宁省2020年3月11日-2021年7月31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密切接触者数据库等资料,对境外输入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时间、地区、人群及时间间隔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搜索到符合病例定义的无症状感染者217例,境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广东省首次报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个案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追踪观察方法,对广东省2020年1月14日至3月31日首次报告为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个案进行持续追踪观察,收集流行病学相关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和转归及影响因素。结果 2020年1月14日至3月31日共报告325例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其流行曲线与确诊病例流行曲线相似,出现两个峰,分别在1月27日至2月5日和3月17-26日。325例个案中,184例(占56.6%)后续转为确诊病例,为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其年龄M为40岁,93.5%(172/184)的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在首次采样检测核酸阳性3 d内出现症状;141例(占43.4%)持续无症状,属于隐性感染者,占同期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8.6%(141/1 642),其年龄M为27岁,从首次采样检测阳性到出院时间M为14 d,90.8%(138/141)的隐性感染者在28 d内出院转集中隔离观察,从首次采样检测核酸阳性到末次采样检测阳性时间间隔最长73 d。隐性感染者关联的密切接触者检出阳性率为0.3%,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关联的密切接触者检出阳性率为2.2%。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和隐性感染者年龄、感染来源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龄组为首次报告为“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的危险因素,与0~19岁组比较,40~59岁、≥60岁均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的危险因素,OR值(95% CI)分别为2.730(1.380~5.402)和5.302(2.199~12.783),P值分别为0.004和0.000。境内感染无症状感染者更易转为确诊病例(OR=7.121,P=0.000)。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中存在无症状感染现象,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可能强于隐性感染者,高年龄组、境内感染是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的危险因素,需引起关注,后续需要在人群中开展血清学调查,为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传染性,防止疫情反弹,提出防控建议。方法 收集无症状感染者个案资料和流调报告,采用描述和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四川省现有108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主要发现方式为密切接触者筛查、社区筛查和国际交通检疫。无症状感染者的时间分布高峰晚于确诊病例,早期以境内输入和本地感染者为主,后期以输入感染者为主;平均年龄(33.20±17.50)岁,小于确诊病例平均年龄(44.38±16.41)岁(t = - 5.29,P<0.05),50岁以下的无症状感染者占比(79.63%)高于确诊病例(67.90%)(χ2 = 5.96,P<0.05);无症状感染者职业构成与确诊病例构成不同(χ2 = 46.67,P<0.05),学生及幼托儿童占比高于确诊病例 (χ2 = 31.26,P<0.05)。其中4例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引起了本地病例传播,4起传播链二代续发率最高为50.00%。4起传播链的总体感染率为5.45%(9/165)。结论 本省无症状感染者以青壮年居多,且具有传染性,及时对高人群和密切接触人员的筛查,对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反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成为我国防控疫情反弹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现象、定义、发现过程与疫情报告和统计规则,阐述初诊为无症状感染者在跟踪观察一个最长潜伏期后,病情自然发展变化将其化分为隐性感染无症状感染者和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两大类,利用现有数据分析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及其对疫情传播扩散的作用,探讨我国防止无症状感染者可能造成疫情反弹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防控及研究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特征,为更好地防控疫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疫情应急处置期间无症状感染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20年5月10日,西安市共报告无症状感染者25例(男12例,女13例),中位年龄46.0(18.5,65.0)岁,占全市17.24%(25/145)。其中15例(60.00%)为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8例(32.00%)有湖北旅居史,2例(8.00%)为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23例(92.00%)经聚集性疫情传染源溯源和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排查发现,1例(4.00%)为协查外市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发现,1例(4.00%)为筛查高危地区来陕人群发现。25例无症状感染者末次暴露到首次核酸检测阳性中位时间为17.0 d,集中医学观察开始至首次核酸检测阳性中位时间为8.0 d,首次核酸检测阳性至转阴出院中位时间为14.0 d。CT显示78.57%(11/14)无症状感染者肺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小结节影、斑片状影、磨玻璃样影和边界欠清晰状况。结论 无症状感染者主要经聚集性疫情调查和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排查发现。及时全面排查密切接触者并对其进行集中医学观察,能减少其可能造成的疫情持续传播。肺部影像学特征性改变可作为早期排查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早期无症状感染者的识别与管理模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有效遏制疫情发挥应有的作用.方法:对2020年2月某市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为一代病例的家属,同时作为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医学观察,医学观察第二天行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胸部CT提示肺部渗出改变,在转至定...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或隐性感染者传播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快速向人群传播,潜伏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都有向体外排出病毒而成为传染源的可能,但是由于临床症状隐匿,这类传染源无法有效识别,容易形成防控措施的漏洞。目前有研究提示该病潜伏期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可能造成疾病传播,但是研究仍然十分有限,而且近一半文献尚处于未经同行评审的预印本状态。对于"感染者能否在潜伏期传播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是否可以传播病毒、效率如何",尚无明确且公认的回答。亟待在更大的密切接触者或者一般人群中筛选感染者,并且评估他们传播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本文通过梳理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过程,分析其转归及传播风险,提出现阶段针对无症状感染者防控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者的工作与居住环境污染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3-5月,在病例首次呼吸道样本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阳性当日,对广州市越秀区报告的68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工作与居住场所的物体表面进行涂抹采样,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基因扩增方法(R...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无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特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收集、汇总河南省含有无症状感染者的聚集性疫情,描述其流行特征,分析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特征的差异。结果 共报告聚集性疫情257起,其中41起有无症状感染者,包含84例无症状感染者,占全省无症状感染者的74.34%(84/113)。无症状感染者聚集性疫情分布在11个地市,涉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208例,平均每起波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5.07(2~19)例,16起(39.0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5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以聚集性疫情调查为主,确诊时间晚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河南省各地市无症状感染者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比率,以商丘市最高,为26.02%。无症状感染者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比较,性别分布流行病学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及职业的分布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症状感染者≤40岁者占58.33%,学生、儿童占28.57%,确认者分别占21.77%、4.03%。结论 无症状感染者在年龄和职业分布上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存在差异。聚集性疫情调查是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的主要途径,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有效的隔离管理是正确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新冠病毒疫苗突破感染者感染特征及其预后情况,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 2020年12月10日 — 2021年7月7日由成都市入境的38例中国籍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14例有国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史且基因分型明确的感染者作为疫苗突破感染组,将其中24例无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史的感染者作为自然感染组,比较2组感染者确诊时核酸Ct值,IgM、IgG以及总抗体滴度等感染特征,入院时首次淋巴细胞计数,CD3+、CD4+、CD8+计数等临床指标及核酸转阴时间、住院时长等预后情况方面差异。  结果   确诊时,疫苗突破感染组感染者新冠病毒核酸N基因Ct值(26.8 ± 4.1)、ORF1ab基因Ct值(29.4 ± 4.5)均明显高于自然感染组(22.4 ± 7.4)、(24.8 ± 6.9)(t = 2.376、2.228,均P < 0.05),IgM、IgG、总抗体滴度P50P25,P75)分别为0.9(0.3,11.6)、4.5(1.7,7.6)、31.9(4.6,916.4),也均明显高于自然感染组0.040(0.027,0.096)、0.006(0.003,0.052)、0.015(0.010,0.038)(均P < 0.05)。疫苗突破感染组入院时首次淋巴细胞计数,CD3+CD4+计数、CD3+CD8+计数、CD3+计数等指标均明显高于自然感染组(均P < 0.05);嗜酸性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低于自然感染组(均P < 0.05)。2组感染者从确诊时核酸阳性至核酸转阴间隔时间及住院时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1.106、1.889,均P > 0.05),但疫苗突破感染组住院时长 < 20 d的比例明显高于自然感染组(P < 0.05)。  结论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助于降低疫苗突破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可增强感染者机体T细胞免疫反应,对感染者预后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例不发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及胸部薄层CT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例临床确诊为COVID-19不发热患者首次入院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等症状及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试验室指标,同时对胸部薄层CT扫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分为完全无症状、不发热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后者症状均轻微,主要症状为干咳,实验室以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结细胞计数减少多见。不发热COVID-19患者胸部薄层CT以早期、恢复期影像表现为主,少数表现为进展期:(1)早期呈单肺段或多肺段斑片状、结节状、不规则形磨玻璃密度影(GGO),以肺外周或胸膜下分布为主,常见血管增粗穿行,部分出现长短不一细线状高密度影;(2)进展期病灶融合成不规则片状,可累及多个肺段、肺叶,可见小叶间隔增厚或呈"铺路石"征,部分可见局灶性实变影;(3)恢复期病灶范围缩小、变淡,通常吸收较完全,少见纤维残留灶。结论 不发热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隐匿,但胸部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胸部薄层CT对COVID-19的早期诊断和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性分析1例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成功的救治过程,提示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初期及时给予抗病毒、抗炎等治疗,在氧合下降时及时给予呼吸支持治疗。当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指数进行性下降,经鼻高流量氧疗效果不佳时,及早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对提高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至关重要,同时可避免机械通气,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020年深圳市罗湖区校园重启后鼻病毒感染疫情的病原学及传播特征,分析疫情发生的原因以及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提示作用。方法对2020年6月深圳市罗湖区学校等集体单位报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疫情进行调查处置,采集患者鼻咽拭子。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鼻病毒核酸检测,巢式PCR法进行鼻病毒VP4/VP2片段的扩增,继而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绘制核苷酸序列相似性矩阵热力图、系统进化树;再结合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绘制疫情时空分布图。结果2020年6月共报告21起鼻病毒疫情,感染者主要为1~3年级小学生,年龄中位数为8岁;共采集鼻咽拭子248份,其中187份(75.40%)检出鼻病毒核酸阳性;病原均为鼻病毒A型,包括8种亚型,主要为A11、A44和A47型,多所学校存在2种型别毒株共同流行。结论鼻病毒疫情存在多型别毒株共同流行,缺乏呼吸防护措施情况下容易在校园内外引起传播;鼻病毒疫情高发提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不够,必须从严从紧落实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outbreaks have been relatively well controlled in Hong Kong, containment remains challenging among socio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persons. They are at higher risk for widespread COVID-19 transmission through sizable clustering, probably because of exposure to social settings in which existing mitigation policies had differential socioeconomic effects.  相似文献   

16.
 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医疗队驰援湖北进行医疗救援,感染控制(感控)人员是援鄂医疗队不可或缺的力量。做好感控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医疗队员被感染的风险。本文基于实践,总结援鄂医疗队中感控人员开展感控工作的经验,包括成立感控小组、进行感控培训、制定驻地感控措施、感染和暴露的监测处置、优化三区布局和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流程、督导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指导清洁消毒、制定各项疫情时期的感控制度,以及督导临床感控问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18.
We conducted a survey among 735 parents to determine differences in endorsement of mis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pandemic between parents of children in cancer treatment and those with children who had no cancer history.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cancer were more likely to believe misinformation than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out cancer.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安徽省亳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3月5日亳州市确诊的108例新冠肺炎患者临床数据。 结果 108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症状患者91例(84.26%,91/108),无症状患者17例(15.74%,17/108);重症和危重症患者5例(4.63%, 5/108);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患者年龄中位数分别为42、33岁。患者有基础疾病少(8.33%,9/108);无症状患者无淋巴细胞计数下降。63.74%(58/91)有症状患者和17.64%(14/17) 无症状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72.53%(66/91) 有症状患者和29.41%(5/17)无症状患者血沉增快;43.96%(40/91)有症状患者和5.88%(1/17) 无症状患者乳酸脱氢酶增高;有症状患者肺部CT以双肺炎症(86.81%,79/91)改变为主,无症状患者肺部CT主要表现单肺炎症(52.94%,9/17)和肺部无炎症(41.18%,7/17)。干扰素α联合中医药为主要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全部治愈。 结论 亳州市COVID-19患者病情较轻,疫情早期已存在无症状感染者。有症状患者的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存在异常改变。无症状感染患者肺部CT也存在影像学异常改变,部分症状患者肺部CT也可无炎症表现。  相似文献   

20.
We describe screening results for detection of co-infections with Legionella pneumophila in patients infected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In total, 93 patients were tested; 1 was positive (1.1%) for L. pneumophila serogroup 1. Co-infections with L. pneumophila occur in coronavirus disease patients and should not be mi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