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驰 《中国消防》2011,(18):9-11
9月16日,国家认监委和公安部消防局在北京联合召开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新闻发布会,并向社会公布了新一批承担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工作的认证机构和实验室名单。这次新闻发布会是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重点内容,旨在宣传《消防法》、《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进一步发挥认证认可保障质量安全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县(区)级工程质量检测单位作为最基层的质量检测机构,承担了城乡建设工程大量的检测任务,为保证和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驻马店市目前共有12家检测单位,其中各县建设局下属试验室9家,基本上每县都有一家试验室,且全部通过了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和省建设厅的资格认证,取得了合法的检测地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加强省级消防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工作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1992年5月15日中国消防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成立大会。 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5月3日签发了“关于批准成立中国消防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的批文,批准由公安部牵头组建的中国消防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正式成立。批文指出委员会是国家技术监督局授权的,代表国家独立地对消防产品质量进行第三方公正评价的机构,其代码为Co8。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例行检验及确认检验的基本概念,强调了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强制性认证工厂审查工作的核心要素,提出了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家"放管服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消防产品高质量发展,通过调研和分析新形势下对消防产品认证领域的自愿性认证需求,对比研究报告了国内外消防产品认证制度发展状况,研究提出了自愿性认证典型消防产品目录清单及技术方案,制定了部分消防产品自愿性认证体系,选取典型消防产品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有效性和时效性,降低认证风险,促进指定认证机构加强认证风险管理,指定认证机构按国家的相关规定,制定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企业跟踪检查分类管理规定十分必要.提出建立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企业跟踪检查分类管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在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评价过程中几个环节的特点,指出了工厂检查是重要的评价环节,证后工厂跟踪检查质量对认证的有效性有重大影响,工厂跟踪检查质量的可追溯性是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建立工厂跟踪检查质量的可追溯性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筑》2018,(23)
正11月13日,首届中国工程建设检验检测认证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工程建设检验检测认证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员单位、相关认证机构、知名建设开发企业、保险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近500名代表参加会议,共同探讨认证认可制度在建筑领域的现实应用和推广路径,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与建筑业深度融合,带动行业整体质量提升。大会正式发布了联盟标识、认证目录和网站,并隆重颁发了第一批联盟认证证书。  相似文献   

10.
消防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十分重要亟待加强1994年5月27日.全国消防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在京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这次会议,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对消防产品质量认征委员会的成员、机构做了调整和充实。会上,上届委员会陈文贵常务副主任委员对认证委员会成立两年来...  相似文献   

11.
自主研发“一张图”消防产品认证大数据可视化服务平台,有效运用物联网、地理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新兴信息技术,通过地图展示整合认证企业信息,掌控认证企业的工厂位置及认证信息,完善消防产品认证风险防控,标注消防产品企业位置、产品种类。针对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做到认证信息随机调阅查询和认证风险和发展趋势预判,挖掘认证数据的价值,提升管理决策水平,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近年来所在城市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质量管理现状入手,多维度分析了当前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质量管理存在的各类问题,并从技术标准、从业人员、部门监管、信息化建设、认证评价等多角度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北京市67个检测机构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能力验证的测试情况。能力验证过程中,对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采用稳健(Robust)统计技术处理,减少了极端结果对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的影响。同时对统计分析的设计过程、能力验证统计结果及各机构的检测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内采用产品认证制度是对传统评价方式的超越,可以有效减少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同时有助于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进程,传递工程质量信任。为保证认证实施的有效性、完整性,认证机构开展装配式建筑部品与构件认证时,应系统地辨识具体认证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问题。在实施部品、构配件产品认证前,认证机构应先对产品特征进行分析,运用风险评估矩阵法和 Borda 序值法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影响建筑部品、构配件产品质量和完整性的主要环节和关键因素,确定关键的认证风险因素,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对产品认证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归纳总结 3 个层次的风险类别:认证活动风险、认证项目风险及其他相关风险(含公正性风险)。同时采用穷举法列出了装配式建筑部品与部件认证主要风险因素,供认证机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即将实施,为提高工程质量,从源头控制风险,规范中引入了产品认证控制机制。本文解读了规范中与认证有关的条款及其社会意义,并介绍了产品认证的特征和关注点。阐明了建设工程产品认证在保证工程质量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远程视频技术广泛应用于消防产品认证工厂检查活动中,文章提出利用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获取产品质量信息,从而判定产品是否符合产品认证要求。  相似文献   

17.
ISO 9000认证后施工企业的管理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子峰 《山西建筑》2002,28(4):107-108
详细地介绍了施工企业进行ISO9000认证的程序,以及认证后对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施工质量的控制过程,论述了该程序和过程为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国际国内质量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所起的作用,证明其运行可靠,并为持续发展壮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监督。  相似文献   

18.
结合远程审核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检查中的应用,从远程审核的选择、策划、实施、后续评价等方面,分析远程审核区别于传统检查方式的特点,并对应用远程审核产生的认证风险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刘玲 《今日消防》2022,7(1):58-60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检查是消防部门火灾防护的重要环节,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区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消防监督检查,是合理预防火灾事故的一项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充分保障人身安全,还可以促进消防工作的全面发展。不断更新有关防火监督法律法规,加强消防体系的创新,是促进消防工作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蒋敏  王子轶  卢峰  杨绎 《中国园林》2023,39(7):65-70
城市绿色空间评价认证体系能够为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提供标准,为人居环境与生态系统的耦合提供依据,为绿色空间的精细化发展助力。20世纪50—90年代,日本城市绿色空间的规划管理理念经历了从以“量”为纲的被动调控到以“效”为纲的量化探索的转变,相关机构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尝试构建以“质”为纲的评价认证制度,城市绿色空间的规划管理进入精细化品质提升阶段。从制定目标、评价体系和评审机制3个方面介绍了以SEGES、JHEP和ABINC为代表的日本城市绿色空间评价体系,总结其异同,进而结合实例大手町之森展开全面立体的对比分析,最后从机制探索、制度构建和评价实施3个方面,总结了日本相关经验对中国城市绿色空间营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