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冯朝斌 《中州煤炭》2023,(5):150-155
废旧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破坏严重,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矿山因开采形成采坑8处,周边高陡边坡分布了大量危岩体,当雨季出现时极易发生崩塌地质灾害,同时,废弃采坑和高陡边坡对矿区地形地貌景观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采取边坡修整工程、场地平整工程、排水沟工程、垫渣和覆土工程、生物工程等修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通过矿山修复整治等,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改善了矿区地貌景观,减轻了对土地及地下水资源破坏,改善了矿区及周边生产生活环境,恢复耕地16.46 hm2、草地3.37 hm2、林地1.63 hm2,缓解了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济源市某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已刻不容缓。通过对该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调查,认为矿区内主要以露天采坑、渣堆、废弃石料厂、废弃石灰窑、废弃建筑、陡坎、高陡边坡等地质环境问题为主。通过坡面清理、挖方削坡等工程手段,消除区内采矿形成的高陡边坡所引发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通过回填、挖方、挡土墙等工程手段,实现采坑地貌形态修复;通过覆土、植树、道路等工程手段恢复治理区的土地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研究可为相似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区内采坑错落分布,废弃矿渣随意堆放,压占损毁土地资源。勘查区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采坑和废弃矿渣堆)、矿山地质灾害(崩塌危岩体、滑坡)、土地资源损毁及含水层破坏等。研究了废弃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和治理技术,采用边坡整理、平整场地、挡土墙、覆土工程、道路工程、防护工程、生物绿化工程等措施,使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了整个生态系统的融洽与协调,并保持了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陈彦 《中州煤炭》2023,(4):142-147
为了有效改善治理区地质环境条件,使得治理区地形地貌景观得到恢复,地质灾害隐患得到消除,分析了治理区地质环境现状,治理区立面危岩体遍布,存在采坑4处,坑内存在积水,治理区内多处碎石堆积。基于此,针对4处采坑,采取坡顶设置护栏、立面危岩清理消除治理区内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用渣石回填等项目改善地质环境条件,并在治理区内整平覆土,恢复耕地。研究使得治理区的生态环境也会明显改善,自然面貌将有较大改观。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矿区地质环境,履行矿山业主主体责任,对研究范围内的21个图斑进行治理,分为10个治理区进行统一治理。分析了1号、2号治理的矿山环境问题,主要为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并对矿区内的生态环境问题、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如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进行治理修复,通过拆除工程、危岩清理工程、坑底整平及边坡修整工程、覆土工程、绿化工程、养护工程等工程手段,基本消除治理区内因采矿造成的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与地质灾害隐患等地质环境问题,修复治理区内地形地貌景观,改善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建立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研究最大限度地修复了因矿山建设和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和破坏,实现了生态环境、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6.
根据邓州市宏佳石料场石灰岩矿2019年度治理区采坑概况,治理区分为2块,按照CK1、CK2进行治理。研究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技术,主要分为危岩清理工程,坑底整平及边坡修整工程,覆渣、覆土工程,挡土墙,截、排水沟工程等防治技术,分析了露天采坑恢复治理主要设计工作量。该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刘鹏  张兴辉 《中州煤炭》2023,(1):39-44,51
针对以往矿山开采形成的高陡边坡、采坑及矿渣堆等进行平整、复绿、稳固,通过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恢复项目区原生地貌景观,使其与周边原生地质环境相协调、美观,同时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介绍了万安山周边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针对治理区内地质环境问题,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对地貌景观进行修整,对土地功能进行恢复,主要治理工程为采场整理与覆土工程+排水渠工程+道路工程+生物工程+人文景观工程+取土场工程+标志碑工程。研究对保护该地区自然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矿山地质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其引发的地质灾害一直是制约部分地区发展的瓶颈。以人口较为密集的河南省济源市玉川产业聚集区内的矿山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野外实地调查、综合研究等方法,总结了研究区内比较典型的地质环境问题,即露天采坑、渣堆、废弃石料厂、废弃石灰窑、废弃平硐、采空区、地面塌陷等,并且以比较典型的 NJ4′治理区为例,该区内发育地质灾害主要有露天采坑7个、渣堆7处、废弃石料厂4处、废弃石灰窑11座、废弃平硐12处、采空区3处、地面塌陷坑2处。采用“采空区浅部回填,深部地表设置警示牌+高陡边坡上部大坡比放坡回填至坡脚+采坑内挖高填低呈斜坡平整+截排水+道路+覆土植树+灌溉工程”的综合治理对策,为与该地区相似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贾宗勇  杨晓文  关永平  董俊麟 《中州煤炭》2022,(1):154-158,164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露天矿山集中开采区、生态功能脆弱区及重要交通干线沿线为重点区域,优先对破坏生态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遗留矿山开展生态进行修复。以海东市乐都区迭尔沟采石场为例,通过野外现场调查及综合分析,采取有效的工程手段,对开采后遗留的采坑、高陡边坡、弃渣堆积、植被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和修复,以消除或减轻地质灾害隐患,保障治理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修复已损毁的土地资源,提升历史遗留可山与周边地形地貌景观的和谐度,提升项目实施区域受益人群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王让  崔朋涛  尚佳楠 《中州煤炭》2022,(2):35-40,46
燕山山脉作为京津翼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战略意义重大。滦平县宝财铁矿的无序开采,矿区内采坑、残丘遍布,忽视了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干旱季节,扬尘四起,已经构成沙尘暴及雾霾物质来源,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现场调查评估,矿区内现存3处露天采场、2处残丘堆积、2处工业场地及矿区道路,总占地面积为111 114 m2,存在极大的地质灾害隐患和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压占损毁问题,生态修复已刻不容缓。故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工程手段,对遗留的采坑、高陡边坡、弃渣堆积、植被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治理和修复,最大限度地对露天采场、料堆、矿区道路进行综合整治,治理后形成较大面积的可利用土地资源,共恢复坡面绿化面积184 221 m2。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北冶镇裴岭村后岭废弃铝土矿主要地质环境问题,认为其地质灾害隐患主要由原采矿活动遗留的高陡边坡、采坑、不稳定边坡以及渣堆造成,并且导致含水层破坏、水土流失、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工程比选方案,对方案1和方案2进行比选可知,2个方案均能达到此次矿上环境治理的目的,且预计都能取得良好的成果。但相较而言,方案1在能达到同样目的的情况下,更经济实惠。采取挖填方工程、覆土及平整工程、田埂工程、土壤改良工程、绿化工程、养护工程等工程手段恢复研究区内土地功能,改善地形地貌环境、恢复植被,达到改善研究区整体生态环境条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塔山废弃矿山位于徐淮陆表海盆地,属碳酸盐岩—陆缘碎屑岩建造区,矿山开采年代较早,且不规范开采形成的高陡边坡,可能造成崩塌等地质灾害,矿山开采造成了原有山体生态景观和地貌形态的严重破坏。通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依据地形、地质条件和治理措施的不同,将该矿区划分为不同的研究区块,针对不同的地质环境问题,开展爆破挖削方、机械挖削方、场地平整、修筑挡土墙、修筑排水沟、边坡及平台植被复绿等治理措施,以达到改善研究区生态环境和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目的。经过废弃露采矿山经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遏制水土流失的发生,消除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解决历史遗留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取得较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张志兴  高远方 《中州煤炭》2023,(1):72-78,87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及土地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北冶镇裴岭村陈庄铝土矿为例,分析了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是高陡边坡和采坑,提出了2套具有针对性的防治工程比选方案,并根据施工难度、工程量方面、对周边原生环境的保护和对附近居民影响等方面,选择方案1。依据研究区的地形地貌条件,此次治理研究区分项工程主要有挖填方工程、覆土及平整工程、田埂工程、土壤改良工程、绿化工程、养护工程和监测工程。研究最大程度改善矿山生态环境质量,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项目区及周边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4.
刘强  郝文辉  郭巨  张恒 《中州煤炭》2022,(11):1-5,11
士元水泥灰岩矿位于燕山山脉的东部的河北省境内,长时间的矿石开采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经过勘查,发现矿区内存在4个采坑,对各个采坑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矿山治理主要为采坑边坡顶部防护及植被恢复,并对采坑平台的破坏区域进行重点治理,主要范围分2个平台及3、4号采坑底部进行治理,治理对象包括渣堆、采面、平台等。通过清除危岩、修筑挡土墙以及覆土绿化,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极大地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政府的对外形象。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矿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破坏土地得到恢复,确保矿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促进矿山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了高坡石料厂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以及土地资源破坏。针对上述问题,采取边坡清理、土地整治、挡水墙、排水工程以及生物绿化等措施。通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的研究,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和周围生态景观,使矿山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