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环状RNA hsa_circ_0009735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阐明其对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迁移、细胞周期和自噬的影响。 方法 取正常胃黏膜GES-1细胞、胃癌MGC-803细胞、MKN-45细胞和HGC-27细胞。将hsa_circ_0009735小干扰RNA和阴性对照转染MGC-803细胞,将胃癌MGC-803细胞分为si-hsa_circ_0009735组和阴性对照组;将对照质粒和hsa_circ_0009735过表达质粒转染入HGC-27细胞,将胃癌HGC-27细胞分为OE-hsa_circ_0009735组和对照质粒组;MGC-803细胞转染细胞自噬质粒pcDNA-eGFP-LC3后分为空白组和不同浓度(0.25、0.50、1.00和2.00 mg·L-1)雷帕霉素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细胞中hsa_circ_0009735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MGC-803细胞形态表现和细胞中自噬小体数,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迁移细胞数,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细胞周期各组细胞百分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Ⅰ(LC3Ⅰ)、E-钙黏蛋白、Cyclin D1、Vimentin和N-钙黏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PCR产物经测序发现存在环化位点,与hsa_circ_0009735序列匹配。与癌旁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hsa_circ_0009735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GES-1细胞比较, MGC-803细胞中hsa_circ_0009735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0.25和0.50 mg·L-1雷帕霉素组MGC-803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1.00 mg·L-1雷帕霉素组MGC-803细胞中颗粒增多,边界不清;2.00 mg·L-1雷帕霉素组死亡MGC-803细胞较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1.00 mg·L-1雷帕霉素组MGC-803细胞中自噬小体数与2.00 mg·L-1雷帕霉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不同浓度雷帕霉素组MGC-803细胞中LC3Ⅱ/LC3Ⅰ比值升高(P<0.05),hsa_circ_0009735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si-hsa_circ_0009735组MGC-803细胞中hsa_circ_0009735表达水平降低(P<0.01),LC3Ⅱ/LC3Ⅰ比值升高(P<0.01),迁移细胞数减少(P<0.01),G1期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S期细胞百分率降低(P<0.01),G2期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细胞中Cyclin D1、Vimentin和N-钙黏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质粒组比较,OE-hsa_circ-0009735组HGC-27细胞中hsa_circ_000973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1),迁移细胞数减少(P<0.01),G1期细胞百分率降低(P<0.01),S期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G2期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yclin D1、Vimentin和N-钙黏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 结论 胃癌细胞中高表达hsa_circ_0009735可能促进EMT进程,影响细胞迁移和细胞周期,并抑制细胞自噬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靛玉红衍生物E804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A549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0 μmol·L-1 E804)和不同浓度(2.5、5.0和10.0 μmol·L-1)E804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软琼脂克隆实验观察各组细胞分化及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和Janus 激酶1(JAK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因活子3(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MTT法,与对照组比较,2.5、5.0和10.0 μmol·L-1 E804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细胞划痕和软琼脂克隆法,与对照组比较,2.5、5.0和10.0 μmol·L-1 E804组细胞迁移距离和克隆形成数减少(P<0.05或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2.5、5.0和10.0 μmol·L-1 E804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2.5、5.0和10.0 μmol·L-1 E804组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2(Bcl-2)、磷酸化JAK1(p-JAK1)和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Bcl-2相关X蛋白(Bax)、裂解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和裂解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 结论 E804可抑制A549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分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JAK1/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发酵红参总皂苷(FRGTS)对高糖诱导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大鼠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5.5 mmol·L-1 D-葡萄糖)、高糖组(30.0 mmol·L-1 D-葡萄糖)、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抑制剂EX527组(30.0 mmol·L-1 D-葡萄糖+10.0 μmol·L-1.EX527)、FRGTS组(30.0 mmol·L-1 D-葡萄糖+25 mg·L-1FRGTS)和EX527+FRGTS组(30.0 mmol·L-1 D-葡萄糖+10 μmol·L-1 EX527+25 mg·L-1FRGTS)。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cadherin、α-SMA和SIRT1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ColⅠ)水平,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IR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3 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高糖培养48 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NRK-52E细胞中E-cadherin 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α-SMA 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NRK-52E细胞上清液中ColⅠ水平升高(P<0.01),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高糖组比较,FRGTS组NRK-52E细胞中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α-SMA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NRK-52E细胞上清液中ColⅠ水平降低(P<0.05),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FRGTS组比较,EX527+FRGTS组NRK-52E细胞中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α-SMA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NRK-52E细胞上清液中ColⅠ水平升高(P<0.05),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 结论 FRGTS可通过上调SIRT1表达,进而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效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EMT。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当归红芪超滤物(UFE-AH)对X射线引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阐明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 HUVECs,采用不同剂量(0、2、4、6、8和10 Gy)X射线辐射,筛选出最佳辐射剂量(6 Gy);用不同浓度(0、50、100、200、400、600、800和1 000 μg·L-1)UFE-AH干预HUVECs,筛选出最佳促增殖浓度(100、200和400 μg·L-1)。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6 Gy X射线)、低剂量UFE-AH组(6 Gy X射线+100 μg·L-1 UFE-AH)、中剂量UFE-AH组(6 Gy X射线+200 μg·L-1 UFE-AH)和高剂量UFE-AH组(6 Gy X射线+400 μg·L-1 UFE-AH)。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 X 蛋白(Bax)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CCK-8法检测,与0 Gy比较,当辐射剂量大于2 Gy时,辐射后48和72 h X射线对HUVECs的抑制率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升高(P<0.05或P<0.01),6 Gy及6 Gy以上辐射剂量细胞抑制率升高更明显(P<0.01)。与0 μg·L-1 UFE-AH比较,100、200、400和600 μg·L-1UFE-AH作用时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或P<0.01),且100、200和400 μg·L-1UFE-AH作用24、48和72 h时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和高剂量UFE-AH 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UFE-AH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1)。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空白组细胞膜完整,胞质较均匀,线粒体呈卵圆形,未见明显肿胀,胞内可见少量溶酶体;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重度肿胀,细胞膜多处破损,胞质稀松且出现多个空泡区,细胞核呈轻度不规则形,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呈轻度或中度肿胀,基质变浅且不均,线粒体少部分嵴局部断裂、变短,胞内可见较大量自噬溶酶体(ASS);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UFE-AH组细胞肿胀减轻,胞内细胞器空泡逐渐减少,线粒体肿胀减轻,数量增多,胞内可见一定量ASS,但仍未恢复正常。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PI3K、p-Akt、Bcl-2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及Bax/Bcl-2比值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和高剂量 UFE-AH组细胞中PI3K、p-Akt、Bcl-2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及Bax/Bcl-2比值明显降低(P<0.01)。 结论 一定剂量的UFE-AH对X射线引起的HUVECs 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UFE-AH影响HUVECs中PI3K、Akt、p-Akt、VEGF、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源性原花青素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SH-SY5Y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及10、20和40mg·L-1食源性原花青素组,各组细胞中加入含不同浓度(0、10、20和40mg·L-1)食源性原花青素的培养基,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药物作用24、48和72h时SH-SY5Y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72 h时不同细胞周期SH-SY5Y细胞百分率,Annexin Ⅴ凋亡试剂盒检测药物作用72 h时SH-SY5Y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10、20和40mg·L-1食源性原花青素组SH-SY5Y细胞增殖率均降低,作用48和72h时20mg·L-1食源性原花青素组细胞增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作用24、48和72h时40mg·L-1食源性原花青素组细胞增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40mg·L-1组食源性原花青素组细胞中G0/G1期细胞百分率升高(P<0.01),G2/M期细胞百分率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10、20和40mg·L-1食源性原花青素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食源性原花青素可抑制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生长,其机制主要是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丝胶对高糖所致足细胞损伤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足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丝胶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分化成熟的条件永生化小鼠足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含5.5 mmol·L-1葡萄糖的培养基)、高渗对照组(含5.5 mmol·L-1葡萄糖+24.5 mmol·L-1甘露醇的培养基)、高糖组(含30.0 mmol·L-1葡萄糖的培养基)、低浓度丝胶组(含30.0 mmol·L-1葡萄糖+150.0 mg·L-1丝胶的培养基)、中浓度丝胶组(含30.0 mmol·L-1葡萄糖+300.0 mg·L-1丝胶的培养基)和高浓度丝胶组(含30.0 mmol·L-1葡萄糖+600.0 mg·L-1丝胶的培养基)。采用光学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足细胞形态表现,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足细胞中裂孔膜蛋白(Nephri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MEKK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4(MKK4)、c-Jun氨基末端激酶1(JNK1)和c-Jun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足细胞中Nephrin、MEKK1、MKK4、JNK1和c-Jun蛋白表达水平,AnnexinⅤ/PI双染法检测各组足细胞凋亡率。 结果 正常对照组足细胞胞体较大,并延伸生出树枝状突起;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足细胞胞体回缩变小,细胞间隔增大,脱落和悬浮的足细胞数目增多;与高糖组比较,不同浓度丝胶组足细胞形态逐渐趋于正常。高糖组足细胞中Nephr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表明高糖致足细胞损伤模型建立成功。高糖组足细胞中MEKK1、MKK4、JNK1、c-Ju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浓度丝胶组足细胞中MEKK1、MKK4、JNK1和c-Ju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高糖组明显降低(P<0.05),且高浓度丝胶组足细胞中MEKK1、MKK4、JNK1和c-Ju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中浓度丝胶组明显降低(P<0.05),中浓度丝胶组足细胞中MEKK1、MKK4、JNK1和c-Ju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低浓度丝胶组明显降低(P<0.05)。高糖组和高渗对照组足细胞凋亡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浓度丝胶组足细胞凋亡率较高糖组明显降低(P<0.05),且高浓度丝胶组足细胞凋亡率较中浓度丝胶组明显降低(P<0.05),中浓度丝胶组足细胞凋亡率较低浓度丝胶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 丝胶对高糖所致足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信号通路中MEKK1、MKK4、JNK1和c-Jun的表达及抑制足细胞凋亡有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Oxaliplatin)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简称舌鳞癌)CAL2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10、20、40和80 mg·L-1)Oxaliplatin处理CAL27细胞,分别作为对照组和10、20、40及80 mg·L-1 Oxaliplatin组,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各组CAL27细胞形态表现,CCK-8法检测各组CAL27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细胞周期CAL27细胞百分比和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CAL27细胞中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和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CAL27细胞中抗凋亡蛋白survivin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0 mg·L-1 Oxaliplatin组CAL27细胞出现一定程度的皱缩,80 mg·L-1 Oxaliplatin组CAL27细胞明显失去原有形态,细胞间连接丧失。与对照组比较,10、20、40和80 mg·L-1 Oxaliplatin组CAL27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40 mg·L-1 Oxaliplatin组G0/G1期CAL27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CDK2和cyclin E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40与80 mg·L-1 Oxaliplatin组CAL27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40和80 mg·L-1 Oxaliplatin组CAL27细胞中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ax蛋白表达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Oxaliplatin能够抑制CAL27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以及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蚓激酶(LBK)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SGC7901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2、4、8 U·mL-1LBK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时间段(24、48和72 h)各组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SGC7901细胞体外迁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SGC7901细胞凋亡率和不同细胞周期细胞百分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SGC7901细胞中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与对照组比较,作用24、48和72h后不同剂量LBK组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划痕实验,与对照组比较,4和8 U·mL-1LBK组SGC7901细胞划痕距离明显增加(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4和8 U·mL-1LBK组SGC79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G1期和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G2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8U·mL-1LBK组SGC7901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LBK可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和迁移能力,且能够诱导细胞凋亡,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调节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Ghrelin联合LY294002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神经分化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ADSCs形态表现,流式细胞术鉴定ADSCs表面抗体阳性表达率,将第4代ADSCs分为对照组(不进行干预)、LY294002组[给予40 μmol·L-1磷酸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特异抑制剂LY294002]、Ghrelin组(给予0.1 μmol·L-1 Ghrelin)、Ghrelin+LY294002组(给予40 μmol·L-1 LY294002+0.1 μmol·L-1 Ghrelin)。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ADSCs神经分化后的形态表现,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ADSCs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巢蛋白(Nes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百分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ADSCs中 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磷酸化PI3K(p-PI3K)/PI3K和磷酸化Akt(p-Akt)/Akt比值。 结果 ADSCs表面抗体CD90和CD13高表达,CD34、CD45和CD106低表达。与对照组比较,LY294002组仅部分细胞由长梭形转变为类圆形胞体,突起较短、数量减少,而Ghrelin组细胞由长梭形转变为类圆形胞体速度增快;与LY294002组比较,Ghrelin+ LY294002组细胞由长梭形转变为类圆形胞体速度增快,且突起数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LY294002组ADSCs中NSE和Nestin阳性细胞百分率及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明显降低(P<0.05),Ghrelin组ADSCs中NSE和Nestin阳性细胞百分率及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升高(P<0.05);与LY294002组比较,Ghrelin+LY294002组ADSCs中NSE和Nestin阳性细胞百分率及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升高(P<0.05);各组ADSCs中GFAP阳性细胞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hrelin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ADSCs神经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迷迭香酸(RA)对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炎症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相关机制。 方法 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β1-42组(5 μmol?L-1),不同浓度(20,50和100 μmol?L-1)RA+Aβ1-42组,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抑制剂(ML385)组,ML385+RA+Aβ1-42组。星形胶质细胞以不同浓度(20、50和100 μmol?L-1)RA预处理24 h,再给予终浓度5 μmol?L-11-42处理24 h,ML385组在加入RA前先加入终浓度10 μmol?L-1 ML385预处理6 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LDH释放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Griess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胶质原纤维酸蛋白(GFAP)和Nrf2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FAP、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β1-42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LDH释放率及细胞中IL-1β、TNF-α和NO水平明显升高(P<0.01),GFAP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Nrf2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细胞中GFA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Aβ1-42组比较,不同浓度RA+Aβ1-42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LDH释放率及细胞中IL-1β、TNF-α和NO水平明显降低(P<0.01),GFAP荧光强度明显减弱, Nrf2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细胞中GFA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RA(50 μmol?L-1)+Aβ1-42组比较,ML385+RA+Aβ1-42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LDH释放率及细胞中IL-1β、TNF-α和NO水平明显升高(P<0.01),GFAP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Nrf2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细胞中GFA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 结论 RA对Aβ1-42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因子和NO释放有抑制作用,使星形胶质细胞免受损伤,该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骨化三醇[1,25(OH)2D3]联合黄芪多糖(APS)对骨骼肌细胞胰岛素抵抗(IR)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采用1,25(OH)2D3和APS缓解IR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CCK-8法和己糖激酶法确定棕榈酸(PA)溶液(0.2、0.4、0.6、0.8和1.0 mmol·L-1)的最佳作用剂量和最佳作用时间、APS(25、50、100和200 mg·L-1)最佳作用剂量及1,25(OH)2D3(1、10、100和1 000 nmol·L-1)最佳作用剂量。将骨骼肌细胞分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PA组(给予0.4 mmol·L-1 PA 作用24 h)、PA+APS组(给予0.4 mmol·L-1 PA 作用24 h后再给予100 mg·L-1 APS作用24 h)、PA+1,25(OH)2D3组[给予0.4 mmol·L-1 PA作用24 h后再给予100 nmol·L-1 1,25(OH)2D3作用24 h]、PA+APS+1,25(OH)2D3组[给予0.4 mmol·L-1 PA作用24 h后再给予100 mg·L-1 APS和100 nmol·L-1 1,25(OH)2D3作用24 h]。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P65、磷酸化P65(p-P65)、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A组骨骼肌细胞中ROS、IL-6、TNF-α、MCP-1水平和P65、p-P65、p38MAPK及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IL-10水平和InsR、IRS-1、p-IRS-1及GLUT4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PA组比较,PA+APS、PA+1,25(OH)2D3和PA+APS+1,25(OH)2D3组细胞中ROS、IL-6、MCP-1和TNF-α水平及P65、p-P65、p38MAPK及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IL-10水平和InsR、IRS-1、p-IRS-1及GLUT4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PA+APS+1,25(OH)2D3组细胞中ROS水平、p-P65和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PA+APS和PA+1,25(OH)2D3组(P<0.05),InsR、IRS-1、p-IRS-1和GLUT4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PA+APS和PA+1,25(OH)2D3组(P<0.05)。 结论 1,25(OH)2D3联合APS可有效减轻IR,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通路以及炎性因子的释放来实现的,且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和不同浓度(10、25、50及100 mg·L-1)AS-Ⅳ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将对数生长期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AS-Ⅳ组和AS-Ⅳ+LY294002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血红素加氧酶1 (HO-1)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HO-1、 PI3K、磷酸化Akt (p-Akt)、核因E2相关因子2(Nrf2)、B细胞淋巴瘤2 (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CK-8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二氧化硫(SO2)对链脲佐菌素(STZ)和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T2DM)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对细胞凋亡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同源物2/3(Smad2/3)通路的影响,阐明SO2改善糖尿病心肌纤维化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2DM组、T2DM+SO2组和SO2组。除对照组和SO2组外,T2DM组和T2DM+SO2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STZ(35 mg·kg-1)和高糖高脂饮食建立T2DM大鼠模型,T2DM+SO2组和SO2组大鼠腹腔注射外源性SO2供体[亚硫酸钠(Na2SO3)/亚硫酸氢钠(NaHSO3),85 mg·kg-1·d-1],共8周,采用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病理形态表现,并计算各组大鼠心肌胶原容积分数,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结构紊乱,心肌胶原纤维形成明显增加,心肌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升高(P<0.01),心肌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Ⅲ型胶原(ColⅢ)、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TGF-β1、Smad2和Smad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T2DM组比较,T2DM+SO2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结构有所改善,心肌胶原纤维形成明显减少,心肌胶原容积分数明显降低(P<0.01),心肌组织中α-SMA、Col Ⅲ、Bax、TGF-β1、Smad2和Smad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SO2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O2可通过抑制促凋亡相关蛋白和TGF-β1/Smad2/3通路蛋白表达,缓解T2DM大鼠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