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丽 《煤》2007,16(3):19-21,58
矿井设计优选是一个多系统不相容问题。基于模糊物元分析理论和信息熵概念,探讨了应用贴近度的矿井设计方案熵模糊物元决策模型,以及可挖掘评价指标固有信息和考虑专家主观经验的指标综合权重确定方法,并实际应用于矿井设计方案的决策,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综合运用系统工程、模糊理论和决策支持的先进技术,利用VC^++实现了机械传动系统原理方案设计及其模糊评价决策支持系统。介绍了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和基本组成模块,并介绍了评价目标体系和评价决策的计算方法等关键技术,给出了一个带式输送机机械传动方案的综合评价与决策支持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煤层气区块优选工作量大,决策复杂的现状,设计了一种煤层气区块优选智能决策系统。通过对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的智能分析,借助决策树技术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实现了对煤层气区块划分的优化选择决策,同时运用可视化的人机交互,完成了数据决策分析和决策结果管理。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工程机械设备选型中需考虑的各项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机械设备选型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模糊评价和AHP理论提出了机械设备选型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经实际项目验证,数据处理方法能综合专家的各种意见,结果合理可行,能有效帮助管理人员进行选型决策。  相似文献   

5.
《煤炭技术》2017,(11):4-7
为解决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的选择问题,构建了基于模糊理论的决策模型。首先按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创建多目标决策指标体系,其次采用模糊层次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数学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各决策方案的隶属度,最后根据隶属度得出决策结果。应用本模型对工程实例的3种采煤方法进行综合评判。评判结果表明:伪倾斜分层走向长壁采煤法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建筑电气设备过度耗能问题,提出了建筑电气绿色节能设计评价。基于建筑电气的相关节能标准、评价指标和节能技术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集值统计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北京市紫芳园一区建筑电气绿色节能设计指标进行筛选分析,以建筑电气系统主体设计、电气设备设计、供电设计、电器系统种类、能源利用设计5个方面建立建筑电气绿色节能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建筑电气绿色节能设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该建筑电气绿色节能等级。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模型简单实用,评价结果与节能现状吻合,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汪朝  郭进平 《矿冶工程》2015,35(3):27-30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对地下矿山采矿方法进行优选。将采矿方法待选方案作为评价集, 技术经济指标作为因素集, 首先根据层次分析法, 将决策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措施层, 采用比例标度法建立因素间的判断矩阵, 从而计算因素权重; 然后构建评价集与因素集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 最后将因素权重与模糊关系矩阵作乘积运算, 得到各方案的综合评价值。以某汞矿为例,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采矿方法优选, 最终选择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作为开采方案; 优化结果与企业设计采用的方法一致, 证明该决策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在广泛调查分析影响矿井通风系统运行的主要因素基础上,采用多目标决策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矿井通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综合评价模型,从而定量化地解决了矿井通风系统通风效果的评价等级。以唐山沟煤矿为例对其进行了评价,通过该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
识别应急管理体系脆弱性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有助于提高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基于层次分析法,结合群决策和灰色理论,构建群体灰色层次分析法对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体系脆弱性进行评价,此方法能综合多名专家决策意见,符合人工决策的模糊思维方式,使识别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0.
刘乐  丁素艳  高杰  方一鸣 《矿冶工程》2020,40(5):109-114
针对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和不确定特性的可逆冷带轧机速度张力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浸入与不变(immersion and invariance,I&I)理论的自适应分散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构造滑模观测器(sliding mode observer,SMO)对系统的非匹配不确定项进行观测估计,削弱了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其次,基于I&I理论完成了系统摄动参数估计器的设计,且参数估计误差能以指数规律的形式单调收敛; 再次,基于I&I理论完成可逆冷带轧机速度张力系统分散控制器的设计,实现了对系统给定值的精确跟踪控制; 最后,基于某1 422 mm可逆冷带轧机的实际数据进行了仿真对比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配网系统一体化协调的管控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源—网—荷—储”协同优化的方法。结合发电源、配电网络、用电负荷及储能设备的运行特点,制定出针对性的评价指标,运用遗传优化算法对本文的优化模型进行仿真训练,模拟出各机组的出力情况及负荷时序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所提的模型及相应的评价方法,既能节约主动配电网的综合成本,又可以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提升配网系统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以提高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精度及效率为目标,设计基于多变量特征指标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将配电网看作以电源点为根的树结构,编码拓扑网络节点和支路,明确节点在配电网中的位置;立足配电系统与电力用户实际用电情况,从负荷供应、持续供电、供电修复等方面构建多变量特征指标;计算功率与电压运行状态参数、网络参数的内在关联,在最低停电经济损失与最少停电量基础上,使用潮流计算方法创建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实验结果证明,所建模型极大地降低了可靠性评估复杂性,评估准确性与时效性均满足配电网故障诊断标准,可广泛应用于现实场景下配电网运行状态分析中。  相似文献   

13.
陈雪  陈大才  李继宇  郭智源  唐琦 《中州煤炭》2021,(4):197-201,206
为了有效把控配电网工程建设的规范性和经济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复合赋权的配电网建设多维度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分析了配电网工程建设主要评估指标,建立配电网多维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改进AHP方法和反熵权法,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进行复合赋权,最终建立基于多维度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该评价方法对实际配电网工程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复合赋权的配电网建设多维度综合评价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及客观地对各个配电网工程进行有效评估,结合实际数据以及项目建设情况,能够得到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实施有效改善措施。该方法能够为配电网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可靠性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良甫 《中州煤炭》2021,(10):161-165
为量化改造后居住建筑节能效果,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提出一种电力节能效果评价方法。根据常用的居住建筑电力能耗种类,结合能耗运行特征、建筑设计参数与供配电形式,构建节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各指标权重,基于一般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利用近似均方误差的梯度下降法推导出敏感性递推关系,完成敏感性反向传播,通过融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与居住建筑电力节能效果评价指标,经明确评价因子、分类评价等级、设置网络参数以及确定网络限值等阶段,实现电力节能效果评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居住建筑电力节能效果评价精度较高,评价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新能源电站无线网络安全威胁的防御问题日渐突出,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从现有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出发,从模糊分析理论入手,提出了一套电力监控系统无线接入安全评估方法;建立了一种针对电力监控系统无线接入风险的、由多层评估指标体系构成的安全评估模型,该安全评估方法根据实际运行中的各种工况,建立二级、一级评估指标,实现了安全风险的分层评估。结合具体实例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16.
夏敏浩  赵万剑  王骏 《中州煤炭》2022,(7):189-194,200
为了提高配电网差异化节能降耗效果,解决现有潜力评估方法存在的应用性能差的问题,提出碳中和背景下配电网差异化节能降耗潜力优化评估方法。根据配电网的空间结构,构建相应的等值电路模型。在该模型下,从设备损耗和运行附加损耗2个方面计算配电网的损耗量。根据损耗量计算结果,确定配电网差异化碳中和节能降耗方式。从静态和动态2个角度设置潜力评估指标,通过指标数据处理、指标权重求解等步骤,得出配电网差异化节能降耗潜力的综合量化评估结果。将设计潜力评估方法应用到配电网的差异化节能降耗改造工作中,能够有效降低配电网的实际线损量、降低区域损耗费用,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城市有序用电管理需要出发,结合计算机仿真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有序用电管理效果评估方法。对此,首先对构建的AHP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估法等理论进行分析,然后以有序用电管理为例,对其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结合上述的理论构建了用于有序用电管理的评估算法,最后采用PYTHON仿真编程的形式,对上述算法进行编程,并计算得出了某电力局在有序用电方面的综合评分值。研究为当前电力部门有序用电管理方案的改进提供了借鉴参考,并促进电力部门加快改革、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国家政策,按时完成主站覆盖目标,支撑配电自动化建设,全面提升配电网精益化管理水平,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省信息通信公司进行配电网管理信息大区主站系统的示范性建设,对实现青公司配电终端的接入和远程监测起到了关键作用。提出了一种就地型馈线自适应算法,并在青海公司进行自动化建设改造中应用,增加配电终端,在电力配电设备状态感知的配电自动化管理信息大区主站系统的研究,实现了对全省的配电数据进行状态监测、指标分析和考核评估等功能。系统建成后能够充分利用终端采集的数据,提高调度运行控制及故障处理能力,提高配电运检精益化管理水平,并结合实际案例对该应用的效果进行展示,此系统可通过高速计算判断定位故障点,为故障抢修节省时间,提高精度,是一套具有推广性的电力智能物联网系统。  相似文献   

19.
低孔低渗储层测井存在煤层扩径严重会导致其评价参数多样化,为提高低孔低渗储层测井数据的质量,设计了多指标融合的低孔低渗储层测井评价系统。基于低孔低渗储层参数建模的联动架构,设计测井评价系统的数据管理、储层有效性识别和流体识别等功能模块,完成系统硬件设计;利用多指标融合算法分类处理低孔低渗储层的岩石样本,通过计算岩石岩性的最大隶属程度,识别低孔低渗储层测井岩性特征,结合低孔低渗储层测井评价模型构建,完成软件设计,实现低孔低渗储层测井的评价。测试结果表明,多指标融合的低孔低渗储层测井评价系统无论是在岩泥扩径条件下还是井眼扩径条件下,都可通过提高探测器的计数率保证低孔低渗储层测井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赵振宇  朱轩昊  郝宇霞 《中州煤炭》2021,(5):189-195,201
发配售运营系统开发是促进分布式电源市场化应用的重要新举措,发配售系统的综合效益是影响其推广效果的关键。归纳了发配售系统的业务模式及运营特征,提出基于分布式光伏的发配售系统的成本和收入要素构成,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了发配售系统综合效益分析流图。并以某工业园区为案例开展实证分析,对园区发配售系统综合效益进行测算,对输配电价及负荷增长率等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所建模型可用于科学分析基于分布式电源的发配售系统的综合效益,为促进分布式电源规模化应用提供实用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