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用多阶段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抽取安宁市 ≥ 60岁老年人9 709人,用问卷、体格及实验室检测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  共调查了老年人9 709例,年龄60~100岁,高血压检出率为28.82%(95%CI:27.92%~29.72%),低于全国 ≥ 60岁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49%,P < 0.05)。女性人群高血压检出率高于男性人群,但正常高值和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的检出率均低于男性;不同地区高血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OR = 1.338)、超重(OR = 1.481)、肥胖(OR = 2.032)、甘油三酯异常(OR = 1.177)、总胆固醇异常(OR = 1.361)的老年人患高血压的可能性较高(P < 0.05)。  结论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低于全国水平,糖尿病、超重、肥胖、甘油三酯异常、总胆固醇异常为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西岑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为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451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的体检结果(血压,心电图,胆囊,肝,血脂异常)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51名老年人中各项体检指标均正常且既往无慢性病史者653人,占26.24%;阳性检出率前5名分别是高血压(46.02%)、胆囊结石(19.54%)、脂肪肝(14.89%)、血脂异常(14.76%)、高尿酸血症(12.07%),不同性别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高尿酸的检出率不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行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上海远郊社区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高尿酸血症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年3~9月在上海某社区参加体检的60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13例,女性2598例,体检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尿酸、血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应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观察其患病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HUA的患病率16.25%,其中男性患病率28.90%,女性患病率7.43%,各年龄阶段,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高于女性(P<0.05),男女HUA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高体质指数(超重)是高尿酸血症的相关联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高体质指数(超重)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市某镇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较高,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高体质指数(超重)有关,应警惕这些危险因素,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综合性远程诊疗模式在京北山区对于缓解医疗资源浪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不到位、医疗服务公平性差等问题中的作用, 并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方法  依托信息系统,完成远程诊疗、收费、数据传输工作。收集2014—2019年期间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八亩地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数量完成情况、费用支出情况、工作质量及居民满意度。对比分析综合性诊疗模式开展前后存在的差异。  结果  综合性远程诊疗模式应用后,2019年较2016年,健康档案数、家庭医生签约人数、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人数较之前分别增长了100.28%、180.09%、229.88%、150.00%、190.00%;人员经费支出降低71.40%,办公经费支出降低72.14%;在医德医风、诊疗能力、药品配备、家医签约方面的满意度得分,2019年较2014年分别上涨了5.23%、17.52%、9.64%、10.25%;电子健康档案完整率、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等质量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结论  综合性远程诊疗工作模式的应用在保证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加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间的联系,改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履约情况;降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力成本,提升服务效率;为推进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广州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营养状况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广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2019年度健康体检的2 127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营养状况包括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慢性病共病现状、营养状况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  结果  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38.08%(810/2 127),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0.81%(230/2 127),超重/肥胖率为46.26%(984/2 127)。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超重/肥胖存在正相关关系(r=0.14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每增加5岁,患营养不良的风险增加(OR=1.369,95% CI:1.205~1.555),超重/肥胖的风险降低(OR=0.885,95% CI:0.813~0.965)。未婚、离婚和丧偶是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OR=1.791,95% CI:1.164~2.754)。吸烟是老年人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558,95% CI:0.408~0.764)。在校正一般资料及健康相关因素后,缺齿的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风险是不缺齿的1.337倍,慢性病共病的老年人超重/肥胖发生风险是未患共病的1.849倍。  结论  广州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缺齿与营养不良之间,共病与超重/肥胖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描述与分析云南省60岁以上老年患者疾病谱及变化。  方法  通过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省政府办医院出院老年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系统进行分类统计。   结果  2017~2019年平均出院4375 768人次,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平均每年1330 437人次,占比为30.40%。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以及泌尿生殖系统位居疾病系统前5位,占到全部疾病的66.30%;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胆石病和胆囊炎、椎间盘疾病和肾衰竭分别位列上述系统疾病的首位;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脑梗死、高血压、恶性肿瘤是老年人住院主要疾病;肺结核居于传染病首位;   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云南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原因,这将对云南省本身薄弱的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社区医疗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型构建骨关节炎风险预警模型,为社区骨关节炎的早期预警提供定量工具,以期为老年人骨关节炎防治提供更高效的管理方法。  方法  集成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海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和诊疗数据形成包含4万多个样本和126个变量的原始数据库,经过数据预处理和复合特征选择筛选入模特征,采用XGBoost算法构建骨关节炎患者风险评估模型。  结果  本研究筛选纳入模型14个,包括饮食是否荤素均衡、身高、体重、BMI、每次锻炼时间、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否患有高血压、是否有肢体外伤等。其中重要性排名前5位的特征因素分别为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BMI、低密度脂蛋白、饮酒频率,其特征重要度均超过0.1。以“是否骨关节炎”作为输出变量,特征工程筛选后的14个特征作为输入变量,构建骨关节炎风险评估的XGBoost模型,采用8折交叉验证的方法训练后,在测试集上验证模型准确率为92%,精确率为71%,召回率为65%,F1_score为0.68,AUC达到0.82,KS值为0.48。  结论  本研究采用社区医疗大数据构建了骨关节炎风险预警模型,模型的整体拟合度和特征合理性较好,为社区骨关节炎的早期预警提供了工具,有利于社区骨关节炎的早诊早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结核病化疗药吡嗪酰胺致高尿酸血症的可能危险因素。  方法  纳入2016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乐山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与呼吸内科确诊结核病的患者共98例,化疗强化期使用HRZE四联方案,根据强化期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81例)与正常血尿酸组(17例),收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与慢性疾病史(糖尿病、高血压或冠心病)等资料,测定尿酸转运体URAT1与GLUT9基因多态性。  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血尿酸组患者年龄、性别(男/女:50/31 vs. 8/9)、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慢性疾病史(糖尿病、高血压或冠心病:7/74 vs. 3/14)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血尿酸组肝肾功能生化指标ALT、白蛋白、总胆红素与血肌酐水平[(55.1±10.9)μmol/L vs. (58.2±12.6)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血尿酸组URAT1基因多态性rs7932775(T1309C)、rs475688、rs3825016(C258T)的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GLUT9基因多态性rs3733591(R265H)、rs1014290的基因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慢性疾病史(糖尿病、高血压或冠心病)、肝肾功能与URAT1、GLUT9基因多态性似乎不是结核病化疗药吡嗪酰胺致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PIM)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促进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美国老年医学会(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AGS) 2019年版Beers标准,回顾性调查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出院老年患者PIM发生情况,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伴发疾病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PIM的影响因素。  结果   依据2019AGS Beers标准评价,3 577例老年患者中,PIM发生率为58.51%,共涉及到45种药品,3 198例次用药,占比在前3位的药物是胃肠系统用药(48.23%)、利尿剂(39.47%)和中枢神经系统用药(25.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住院≥25 d、用药≥10种、心力衰竭、房颤、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失眠、骨质疏松、高尿酸血症和疼痛是发生PIM的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超过50%的老年住院患者存在PIM,高龄、住院时间过长、心力衰竭、房颤、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失眠、骨质疏松、高尿酸血症和疼痛等均是PIM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韩瑜  罗要国  李转珍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0):1728-1732
  目的  评价基于赋权理论的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及规律锻炼达标率,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方法。  方法  于2020年5—9月以社区年度健康体检为契机,从洛阳市6个社区选择符合纳排标准的高血压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社区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将赋权理论运用到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干预前后分别收集2组患者的生活习惯及危险因素控制状况调查问卷、健康素养等信息进行分析。  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收缩压[(132.1±5.3)mm Hg vs.(142.5±10.8)mm Hg,1 mm Hg=0.133 kPa]和舒张压[(81.8±5.2)mm Hg vs.(87.5±7.1)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后,实验组合理膳食、限酒和运动达标率分别为73.7%(28/38)、94.7%(36/38)、92.1%(35/38),对照组合理膳食、限酒和运动达标率分别为27.8%(10/36)、77.8%(28/36)、72.2%(26/36),2组各项达标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戒烟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3)。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健康素养得分[(104.13±6.12)分vs. (86.97±8.02)分]及4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基于赋权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及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意识及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季晖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9):1522-1525
  目的  分析“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实施下社区居民社区就诊次数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本研究于2019年6—1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18年门诊居民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学信息、健康情况、就诊次数。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204位居民在2018年社区就诊次数中位数为3(1, 11)次,人均就诊次数为10.4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签约情况、签约时长、年龄、职业、离退休状态、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每月可支配收入,是否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卒中/心脏疾病/消化道疾病/其他疾病,是否需要长期用药,有无配药/基本诊疗需求不同的居民,其2018年社区就诊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签约、签约时长、年龄、消化道疾病、配药是2018年社区就诊次数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 0.05)。其中,签约、签约时间久、高龄、有配药需求是居民到社区就诊的促进因素;消化道疾病是居民到社区就诊的阻碍因素。  结论  “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有利于引导社区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1+1+1”医疗机构签约吸引居民到社区就诊的同时,也需注意对自身临床技能的提升,以应对居民多样化的健康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体力活动不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提高该人群体力活动水平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在蚌埠市某社区进行健康体征检测的652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长卷),测量健康体征相关指标,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研究生进行健康相关指标的检测和问卷的填写与收集。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社区老年人群中体力活动不足者占35.7%(233名),体力活动总量为(418.04±139.74)METs-min/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1)、性别(P=0.017)、文化程度(P<0.001)、BMI(P=0.015)、慢性病共病(P=0.012)、骨密度(P=0.010)、动脉硬化(P=0.012)、吸烟(P=0.013)是社区老年人体力活动不足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社区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高龄、男性、文化水平低、超重、慢性病共病、骨密度异常、有动脉硬化以及吸烟的老年人群进行运动促进健康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减少社区老年人体力活动不足的发生,培养其规律的体力活动习惯,从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基于慢病管理路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的有效性。  方法  选取2019年1—6月郑州市2个辖区内高血压患者160名,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各80名,分别接受为期1年的基于慢病管理路径的管理和社区常规管理,1年后评估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体重指数、高血压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药物依从性以及患者对管理方案的接受度。  结果  最终共入组患者154例,其中管理组78例,对照组76例。管理1年后,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均P<0.05),血压达标率均得到了显著提升,管理组优于对照组(60.2% vs. 42.1%,P<0.05)。管理组患者在危险因素和预警症状2个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管理后药物依从性均有明显改善(t=4.463,P<0.001;t=3.525,P=0.001)。问卷调查显示,88.5%(69/78)的入组患者表示该管理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94.9%(74/78)的入组患者希望继续使用此方案进行慢病的管理。  结论  基于慢病管理路径的综合管理可以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和达标率,提高其依从性,且有助于高血压患者掌握相关的预防知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德宏州傣族和景颇族高血压患病现状,分析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其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降低患病率。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德宏州面对面调查1607名40岁及以上的傣族和景颇族。单因素分析方法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调查对象高血压患病率为24.2%,其中傣族患病率为27.8%,景颇族为20.7%。调查对象服用降压药的比例较高(99.3%)。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大、教育程度低、BMI值高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傣族和景颇族高血压患病率稍低,但仍存在一些公认的危险因素。由于高血压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更多的关注老年人、教育程度低、超重或肥胖的人群,从而促进其健康。  相似文献   

15.
秦丽  葛立宾  梁珍珍  陈亮  陈川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2):2072-2076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衰弱情况,分析血清因子与老年衰弱的相关性,并给予社区医务人员相应的建议。  方法  选取2018年4—9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375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者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均从本社区老年人体检数据库导出;白细胞介素6、胰岛素生长因子1等指标由合作单位上海市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所负责测定。采用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衰弱与上述血清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1) 375例老年人中,非衰弱期173例、衰弱前期188例、衰弱期14例。不同衰弱程度老年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不同衰弱程度社区老年人血清生化指标中,仅血红蛋白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衰弱程度社区老年人特殊血清生化指标的胰岛素生长因子、促卵泡激素、雌二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血红蛋白、胰岛素生长因子、促卵泡激素、雌二醇等因子水平与衰弱发生无相关性。  结论  血清因子与社区老年衰弱的相关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社区全科医生应对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进行衰弱的全方面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同伴教育的5 g减盐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研究,可望控制和降低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及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使老年高血压患者保持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为国家老年人高血压的减盐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云南省昆明市东华和联盟社区中76例60~75岁的高血压正常高值及1、2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高血压健康教育;以社区为依托,实验组于常规高血压教育策略基础上接受基于同伴教育的5 g减盐干预,并在第一、三个月进行实验组分小组制干预随访;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情况、健康行为量表(HPLP-II)、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及盐认知程度得分。  结果  干预前2组老年高血压患者HPLP-II、ESCA、SF-36量表得分及盐认知程度评分和高血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ESCA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 < 0.05),HPLP-II、SF-36量表得分、盐认知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通过对正常高值和1、2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基于同伴教育的5 g减盐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促进其对食盐的认识和合理摄入及其自我护理,从而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中血细胞参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以期为预测老年高血压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8年4—7月,以村/居委为单位,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浦东新区某社区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社区健康体检档案并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收集身高、体重、血压、血细胞参数等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血细胞参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NAFLD检出率为63.29%(2 041/3 22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比率、单核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均P < 0.0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中性粒细胞比率、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体积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均P < 0.05)。调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空腹血糖后,红细胞分布宽度过低,单核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过高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老年高血压人群中,红细胞分布宽度、淋巴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单核细胞绝对值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这可能为预测老年高血压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