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建立CD137单抗联合IL-15体外扩增NK细胞的方案,研究扩增后NK细胞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免疫磁珠阴性分选获取CD3-CD56+NK细胞,将NK细胞分成对照组、IL-2组、IL-2+CD137单抗组、IL-2+IL-15组、IL-2+CD137单抗+IL-15组进行培养,经锥虫蓝染色法计算NK细胞的扩增倍数,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的表型,LDH酶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肺癌细胞株A549的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扩增后NK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FN-γ的分泌量。结果:经磁珠分选后NK细胞纯度为(93.28±3.21)%。IL-2+CD137单抗+IL-15组NK细胞扩增倍数明显高于IL-2+CD137单抗组、IL-2+IL-15组、IL-2组及对照组[(86.20±5.00)vs(60.01±5.00)、(49.06±4.39)、(17.04±1.49)、(3.95+0.23)倍,P<0.01]。IL-2+CD137单抗+IL-15组NK细胞对A549细胞的杀伤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93.14±3.27)%vs(83.15±4.03)%、(71.25±3.24)%、(62.27±3.01)%、(49.38±2.35)%,P<0.01]。IL-2+CD137单抗+IL-15组培养液上清中的IFN-γ的分泌水平明显高于IL-2+CD137单抗组、IL-2+IL-15组、IL-2组及对照组[(296.25±9.79)vs(260.47±11.55)、(201.13±6.36)、(138.36±6.09)、(38.42±3.56)pg/ml,P<0.01]。结论:CD137单抗联合IL-15能高效扩增NK细胞,扩增的NK细胞高效杀伤A549肺癌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的杀伤率,探讨供者NK细胞表面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2DL1(killer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2DL1,KIR2DL1)表达差异对NK细胞杀伤KG1A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自9名健康志愿供者分离外周血N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表面KIR2DL1的表达率,LDH释放法测定NK细胞在效靶比为20∶1时对KG1A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NK细胞表面KIR2DL1的表达率存在个体差异,9名供者的表达范围为(33.20±1.95)%~(92.69±1.47)%;9名健康供者NK细胞对KG1A细胞的杀伤活性不同,杀伤率范围为(44.40±1.97)%~(93.70±1.12)%。不同个体NK细胞KIR2DL1表达率与其对KG1A细胞的杀伤率呈负相关(r=-1.00,P=0.00)。结论:不同个体NK细胞其表面KIR2DL1表达率与NK细胞对KG1A细胞的杀伤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苦参碱(Matrine)作用前后白血病KG1a细胞对NK细胞杀伤细胞敏感性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苦参碱对KG1a细胞50%抑制量IC50值,以此量的苦参碱作用于KG1a细胞,LDH释放法检测作用前后对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RT-PCR检测KG1a细胞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五种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作用前后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和HLA-Ⅰ类分子表达变化。结果苦参碱作用前后在效靶比为5∶1、10∶1、20∶1时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G1a细胞在mRNA水平五种基因均表达,苦参碱作用前KG1a细胞表面NKG2D各配体几乎不表达,作用后各配体显著升高,与作用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Ⅰ类分子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苦参碱能提高KG1a细胞对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苦参碱提高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动态观察手术、化疗、免疫制剂对围手术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并通过远期随访,探讨干扰素α1b(IFN-α1b)在胃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获根治的49例胃癌患者分为:A组(单纯手术组,术前7天至术后4周内未给予化疗或IFN-α1b,10例); B组(化疗组,应用5-Fu,18例);C组(免化组,5-Fu+IFN-α1b,21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4周、6周检测T细胞亚群(CD4、CD8)及NK细胞,监测肿瘤标志(TMs,包括胃癌抗原MG7、CEA、CA19-9),并对部分病例(应用IFN-α1b的IFN组,12例;对照组CTL组,包括单纯手术组及化疗组,11例)随访.结果 胃癌患者术前免疫功能降低,术后短期内进一步削弱;化疗可损害免疫功能,加用IFN-α1b治疗6周以上可减轻免疫损伤;MG7的阳性率是69.4%,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术前TMs升高者术后短期内MG7下降,如联检则部分患者于术后3月TMs再度升高,但组间无差别;IFN组与CTL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4个月及30个月,但组间无差异(P=0.5641).结论 IFN-α1b可减轻化疗对机体的免疫损伤,但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IFN-α1b对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MG7在胃癌术后监测及随访方面有肯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根据抗CD33-scFv 序列构建CD33-CAR 修饰的NK92 细胞,探讨其对CD33+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leukemia,AML)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通过基因合成以及分子克隆技术获得抗CD33-CAR片段,然后将其构建到慢病毒载体上,进行慢病毒包装,将得到的慢病毒转染NK92 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转染效率并通过嘌呤霉素筛选得到稳定表达抗CD33-CAR的细胞系CD33-CAR-NK92,利用钙黄绿素释放法检测该细胞的杀伤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 分泌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pCDH-CD33-CAR 重组慢病毒质粒,慢病毒转导后约18.7%的NK92 细胞表达CD33-CAR(命名为CD33-CARNK92细胞),嘌呤霉素筛选后表达CD33-CAR的NK92 细胞比例约86.3%。CD33-CAR-NK92 细胞对CD33+AML细胞MOLM-13的杀伤作用明显高于未被基因修饰的NK92 细胞(P<0.01),而两者对CD33-肿瘤细胞JURKAT 的杀伤作用没有明显差异(P>0.05)。效靶比为2∶1 共培养6 h 后,经CD33-CAR修饰的NK92 细胞相比未被基因修饰的NK92 细胞IFN-γ 的分泌水平明显升高[ (190.97±11.52)vs(88.41±2.75)pg/ml, P<0.01]。结论:CD33-CAR-NK92 细胞能特异性识别CD33 抗原并杀伤CD33+AML细胞,其杀伤作用显著高于未被基因修饰的NK92 细胞,为进一步开展靶向CD33 的CAR-NK92 细胞治疗AML的临床转化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在抗肿瘤免疫效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D3 CD56 NKT细胞作为一类新的具有细胞毒性的效应细胞,目前关于其抗肿瘤意义的探讨主要集中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而在实体肿瘤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研究尚少。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抗肿瘤细胞CD3 CD56 NKT细胞及CD3-CD56 NK细胞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的表达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118例恶性肿瘤患者(55例肺癌患者和63例乳腺癌患者)及46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群及CD3 CD56 NKT细胞、CD3-CD56 NK细胞表达。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组CD3 CD8 T细胞、CD3 CD56 NKT细胞以及CD3-CD56 NK细胞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肺癌患者中以CD3 CD8 T细胞和CD3 CD56 NKT细胞明显增加为主;乳腺癌患者中以CD3 CD56 NKT细胞和CD3-CD56 NK细胞明显增加为主。结论CD3 CD56 NKT细胞在肺癌和乳腺癌患者的抗肿瘤效应中占据重要地位,而CD3 CD8 CTL和CD3-CD56 NK细胞在不同类型肿瘤患者中具有不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基因2(HIG2)在喉癌细胞逃逸NK细胞免疫杀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IG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IG2、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和ULBP3)的蛋白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Hep-2细胞的侵袭;流式细胞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和构建表达PD-1 shRNA的靶向CD19 CAR-T细胞并验证其体外肿瘤细胞杀伤能力。方法:设计并构建 表达PD-1 shRNA的CD19 CAR分子基因,将其包装成逆转录病毒载体,通过qPCR法检测病毒载体拷贝数。将慢病毒转导人原 代T细胞,获得三种CAR-T细胞,分别为RNAU6-CD19 CAR-T、PD-1 shRNA1-CD19 CAR-T、PD-1 shRNA2-CD19 CAR-T细胞。 采用qPCR法检测三种CAR-T细胞中PD-1 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三种CAR-T细胞中PD-1表达水平,萤光素酶报 告基因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在不同效靶比时 CAR-T 细胞对 CD19 阳性靶细胞(人淋巴瘤 daudi 细胞)的杀伤功能。结果: RNAU6-CD19 CAR、PD-1 shRNA1-CD19 CAR、PD-1 shRNA2-CD19 CAR 三种 CAR 分子成功包装成逆转录病毒载体,病毒载 体拷贝数均高于 1×107 拷贝/mL,转导人原代 T 细胞获得 CAR-T 细胞,RNAU6-CD19 CAR-T、PD-1 shRNA1-CD19 CAR-T、PD-1 shRNA2-CD19 CAR-T细胞转导效率分别为43.1%、55.1%、41.7%。与RNAU6-CD19 CAR-T细胞相比,PD-1 shRNA1-CD19 CAR-T、 PD-1 shRNA2-CD19 CAR-T细胞中PD-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1)、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更低(均P<0.01)、体 外对daudi细胞的杀伤率更高(P<0.05或P<0.01)。结论:成功构建表达PD-1 shRNA的靶向CD19 CAR-T细胞,其对CD19阳性 靶细胞的杀伤率显著提高,PD-1 mRNA及其翻译产物PD-1的表达减少,CAR-T细胞的耗竭减缓。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利用鼠杂交瘤技术筛选和制备治疗性CD19单克隆抗体,探讨以CD19 scFv序列构建CD19-CAR(pCD19-CAR)修饰的NK细胞对CD19+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用偶联多肽免疫小鼠制备CD19单克隆抗体,然后用基因测序法获得抗体的序列.分析抗体序列,并通过基因合成和分子克隆技术构建pCD19-CAR片段,然后将其克隆到慢病毒载体上,病毒包装制备后,转染NK-92MI细胞.最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的pCD9-CAR-NK-92MI细胞对CD19+细胞的杀伤率.结果:(1)成功筛出特异性强的CD19单克隆抗体-pCD19;(2)抗体检测结果显示CD19+的Ramos细胞的阳性率为84.3%,Raji为85.6%,与商业化抗体结果相似;(3)被pCD19-CAR修饰的CD19-CAR阳性率为28.72%的NK-92MI细胞对CD19+的Ramos和Raji细胞的杀伤效率明显高于未被修饰的NK-92MI细胞株对Ramos和Raji细胞的杀伤率[(47.1±1.7)%vs(24.7±6.2)%和(51.8±7.9)%vs(27.6±9.6)%,均P<0.05];对CD19-细胞Jurkat,不论是未被pCD19-CAR修饰的NK-92MI或是被修饰的NK-92MI细胞,几乎都不存在特异性杀伤作用[(16.1±0.7)%vs(17.7±2.9)%,P>0.05].结论:成功构建pCD19-CAR,被pCD19-CAR修饰的NK-92MI细胞能特异性的识别CD19抗原并杀伤CD19+B细胞淋巴瘤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Entinostat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A549和HCC-827表面NKG2D配体表达的影响,比较经Entinostat处理前后A549和HCC-827细胞对NK细胞杀伤作用的敏感性。  方法  通过MTT法检测Entinostat对A549和HCC-827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NKG2D配体表达的变化,RT-PCR检测配体在mRNA水平的变化,并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可溶性MICA的含量。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检测Entinostat作用后的A549和HCC-827细胞对NK细胞杀伤作用的敏感性。  结果  Entinostat对A549和HCC-82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以0.5、1 μmol/L Entinostat诱导A549和HCC-827细胞48h后,细胞表面NKG2D配体表达水平升高,MICA和MICB的mRNA转录水平升高。1 μmol/L Entinostat提高了A549细胞培养上清中可溶性MICA表达水平。0.5、1 μmol/L Entinostat增强了HCC-827细胞对NK细胞杀伤作用的敏感性。  结论  Entinostat通过上调NSCLC NKG2D配体的表达,提高NK细胞对NSCLC的杀伤作用,为探讨NSCL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术前禁食时间长短对BALB/c裸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方法 按术前禁食时间分为24小时组、36小时组、48小时组,每组10只BALB/c裸鼠(5只为非禁食对照组),每只裸鼠行取脾术后处死,通过磁珠分选技术将裸鼠脾脏NK细胞分选出来,进而对NK细胞的杀伤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禁食24小时和36小时后裸鼠的NK细胞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分别为1.06%和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禁食48小时后可见裸鼠脾脏的NK细胞杀伤效应进一步下降(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结论 术前长时间禁食可降低裸鼠脾脏NK细胞的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体外研究重组可溶性MHCⅠ类分子相关A(soluble MHC classⅠchain-related gene A,sMICA)蛋白对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表面活化性受体NKG2D(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的表达、杀伤白血病细胞的活性和分泌IFN-γ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分选健康人外周血NK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重组sMICA组(200、500、800μg/L三亚组),相互作用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NKG2D表达水平,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K562的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的水平。结果:200、500、800μg/L sMICA作用组与对照组相比,NK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均下调[(68.79±6.87)%,(55.75±9.31)%、(45.14±5.70)%vs(92.75±6.91)%,P<0.05或P<0.01],均抑制NK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K562的活性[(18.67±2.35)%、(15.01±2.25)%、(7.33±2.52)%vs(36.33±2.51)%,P<0.05或P<0.01],均抑制IFN-γ的分泌[(164.48±22.48)、(112.71±10.89)、(70.23±9.64)vs(313.72±16.06)pg/ml,P<0.05,P<0.01]。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表面脱落的sMICA可下调NK细胞NKG2D的表达和IFN-γ的分泌,抑制了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 Sp1在 NK/T 细胞淋巴瘤(NK/TCL)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荧光和 Western blot 法测定 NK/TCL 细胞株 SNK-1、SNK-6和健康人 NK 细胞中 Sp1的表达;采用 Sp1抑制剂光神霉素 A(MIT)作用于 NK/TCL细胞株后,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 S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采用 Transwell 实验观察 MIT 对细胞侵袭力的影响。结果 NK/TCL 细胞株SNK-1、SNK-6中 Sp1基因和蛋白高表达。其中基因的表达水平分别是健康人 NK 细胞的(9.4±0.3)倍和(10.6±0.3)倍(P=0.0052,P=0.0037),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是健康人 NK 细胞的(5.4±0.3)倍和(8.6±0.5)倍(P=0.0083,P=0.0069)。100 nmol/L MIT 抑制 Sp1后,与二甲基亚砜处理的对照组相比,细胞株中 IGF-1R 的基因表达量分别下降了(83.9±3.7)%和(65.8±4.2)%(P=0.0082,P=0.0097),蛋白表达量分别下降了(51.5±7.1)%和(49.6±9.1)%(P=0.0178,P=0.0155)。100 nmol/L MIT 处理细胞后 SNK-1、SNK-6细胞的侵袭率分别下降了(29.6±6.4)%和(37.2±7.6)%(P=0.0418,P=0.0372),MMP-2蛋白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蛋白表达量的(52.7±4.7)%、(29.7±5.6)%(P=0.0286,P=0.0202)。结论 NK/TCL细胞株高表达 Sp1,其可能通过正调控 IGF-1R 增强 MMP-2的表达,进而提高 NK/TCL 细胞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人脑胶质瘤来源于胶质瘤起始细胞/干细胞(glioma initiating cell/stemcell,GIC/GSC)的假说,鉴于干细胞特性.常规手术和放化疗难以清除GIC.本研究试图用体外活化的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对GIC细胞进行杀伤研究。方法:以体外长期培养于干细胞培养基的CD133阳性胶质瘤细胞作为GIC,用免疫磁珠从胶质瘤患者(或健康人)的外周血中分离NK细胞,常规IL2/PHA活化NK细胞后,应用LDH释放法检测其体外杀伤GIC细胞的活性,以K562细胞为阳性对照。结果:体外实验中,异体NK细胞可以在GIC的培养基甩生长和活化.且其杀伤GIC细胞的能力随效靶比增高而增强,同一效靶比时,活化的NK细胞杀伤GIC细胞的活性明显高于未活化(静止)NK细胞的活性(P〈0.011。结论:异体NK细胞可以在GIC的培养环境中活化并表现出针对GIC的杀伤能力,为NK细胞用于脑胶质瘤起始细胞的临床清除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CD44v6(一种变异的CD44受体)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4例MM患者[14例初发和复发MM患者(初发和复发MM组),10例病情稳定MM患者(病情稳定MM组)]和15位健康骨髓移植供者或非肿瘤良性贫血患者(对照组)的骨髓单个核细胞(MNC)和骨髓基质细胞(BMSC)培养上清的SDF-1α、CD44v6水平。结果 初发和复发MM组MNC培养上清的SDF-1α、CD44v6表达水平[(7232.41±2644.97)pg/ml和(34.34±13.20)ng/ml]显著高于病情稳定MM组[(2315.49±748.29)pg/ml和(15.69±5.28)ng/ml](t=6.25、t=7.82;均P<0.05)和对照组[(1149.52±636.06)pg/ml和(4.85±3.62)ng/ml](t=4.60、t=7.61;均P<0.05)。病情稳定MM组SDF-1α、CD44v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99、t=4.87;均P<0.05)。9例初发和复发MM组的BMSC与人类骨髓瘤细胞系细胞U266加入rhIL-6进行混合培养后,SDF-1α水平[(6180.25±5925.38)pg/ml]显著高于5例对照组BMSC[(1021.13±358.65)pg/ml]和9例初发和复发MM组[(1004.07±727.36)pg/ml](t=2.66、t=2.42;均P<0.05)。而其他BMSC各组间的SDF-1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F-1α与CD44v6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1,P=0.03)。结论 SDF-1α、CD44v6水平升高与MM的病情进展或发病有关,也可能与MM的肿瘤浸润过程有关;而这些体内过程可能需骨髓瘤细胞和BMSC与IL-6、SDF-1α和CD44v6等因素协同完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胃泌素拮抗剂和CD3/CD28单克隆抗体共刺激活化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PBLs)在体外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影响及杀伤途径。为结直肠癌的过继免疫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外周血T淋巴细胞(PBLs)的分离与体外培养;CD3/CD28共刺激活化外周血T淋巴细胞(PBLs);MTT法检测活化细胞的体外淋巴细胞毒作用,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用CD28共刺激细胞和CI—988分别处理6d后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抑制率为66%和47.5%,二者合用后3d和6d抑制率分别为41%和90.5%;较单用任何一种处理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杀伤作用更强(P<0.01)。流式细胞仪FCM图像可见实验组细胞群坏死比例为30.1%,凋亡细胞占19.2%,而对照组仅有坏死细胞0.22%,凋亡细胞1.6%。结论联合应用胃泌素拮抗剂CI-988可以提高单抗协同诱导的效应细胞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总体抑制,而坏死细胞进一步增多说明效应细胞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坏死及细胞凋亡两条途径来实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抑制PD-1表达后的乳腺癌患者自体CD3AK细胞对乳腺癌MCF-7/adr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反转录技术将已构建的PD-1重组质粒转染入CD3AK细胞抑制PD-1的表达,流式细胞法检测PD-L1的表达情况;CD3AK细胞与MCF-7/adr细胞共培养,CCK-8法测定各组的杀伤率,分别由荷瘤BALB/c裸鼠尾静脉注入空白质粒组和PD-1质粒组细胞和0.9%氯化钠溶液,观察各组的抑瘤作用。结果反转录技术可有效抑制CD3AK细胞PD-1的表达(P<0.01);RT-PCR结果显示lentiviral vector/PD-1使CD3AK细胞PD-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CCK-8结果显示培养第14、21天的空白质粒组和PD-1质粒组对MCF-7/adr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42.98%和62.68%,47.22%和66.95%(P<0.01);裸鼠体内实验表明,PD-1质粒组CD3AK细胞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其抑瘤率可达74.8%。结论 MCF-7/adr细胞表面高表达PD-L1,抑制PD1的表达可有效提高CD3AK细胞的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20.
Yang WF  Wang SZ 《癌症》2004,23(2):189-192
背景与目的: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DC)是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参与抗肿瘤免疫。本研究通过检测人食管癌组织及其区域淋巴结中树突细胞CD1a(特异性标志)、CD80、CD86(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探讨食管癌发生及其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8例食管癌病例(Ⅰ-Ⅱ期27例,Ⅲ-Ⅳ期31例;G1-237例,G321例;鳞癌49例,腺癌9例;有淋巴结癌转移者37例,无淋巴结癌转移者21例)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11例食管炎性组织、12例正常食管组织、31枚有癌转移的区域淋巴结、34枚无癌转移的区域淋巴结中树突细胞CD1a及CD80、CD86的表达。结果:(1)树突细胞CD1a、CD80、CD86的表达在食管癌组织中(6.18±1.47,5.37±1.13,37.35±7.42)明显低于正常食管组织(10.28±2.11,9.67±1.94,48.76±10.23)、食管炎性组织(11.89±2.65,10.46±1.79,51.55±10.60)及癌旁组织(11.79±2.41,10.49±1.89,9.78±12.31)中的表达(P<0.01);(2)树突细胞CD1a、CD80、CD86的表达在食管癌患者有癌转移的区域淋巴结中的表达(8.34±1.66,6.78±1.42,41.70±8.71)明显低于无癌转移的淋巴结中的表达(12.23±2.14,10.82±2.11,59.63±12.52)(P<0.01);(3)癌旁组织及食管炎性组织中树突细胞CD1a、CD80、CD86的表达与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