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菜绿60是从青麻叶材料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96-1-4-2和从国外引进的早熟一代杂种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96-3-5-60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叶球近似直筒形,花心,球高30 cm,横径12 cm,单球质量1.2 kg,一般产量35 496 kg·hm~(-2),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耐热,早熟,生育期52 d(天)。  相似文献   

2.
惠丰3号是以自交不亲和系9203-4-3-11和自交不亲和系9117-7为亲本配制的一代杂种.中早熟;外叶深绿色,叶球扁圆形略鼓,结球紧实,球叶脆嫩,风味好;耐热性较强;高抗病毒病、黑腐病,平均667 m2(平方米)产量秋季为5 000 kg(公斤),春季为7 000 kg(公斤)左右.适宜我国北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龙白6号大白菜为早熟合抱类型一代杂种。亲本N-30是由地方品种二牛心连续自交4代后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亲本00-020是从龙白1号中经连续自交分离育成的自交不亲和系。龙白6号为矮桩牛心形,合抱,花心,外叶绿色,心叶淡黄色,球形指数1. 49,软叶较多,净菜率76 %左右,单株质量4. 0 ~4. 5kg,品质好。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平均产量100t·hm-2左右,适于黑龙江省各地秋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4.
宋聚红 《中国蔬菜》2001,1(2):20-21
夏白45大白菜的母本是从晋菜3号中筛选出的直筒舒心型自交不亲和系87- 3-1,父本是从北早4号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90-7-5。该一代杂种极早熟,从播种到收 获45~50d(天),抗病毒病和黑腐病,一般667m2产量为3000~4000kg,比对照夏阳50增产30%左右,适于在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 地推广。  相似文献   

5.
冠春大白菜是从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引入的材料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01S315和从陕西农家品种中选出的自交亲和系01S105配制而成的中熟一代杂种.叶球浅叠抱,中桩,粗筒形;球高28.3 cm,球宽19.6 cm,球叶乳白色,球形指数1.5,单球质量1.8~2.5kg,净菜率74.75%以上.球叶数60片左右,耐先期抽薹性极强.一般产量5 900kg·(667 m2)-1,对病毒病、霜霉病、黑斑病、软腐病和干烧心的抗性强于对照品种,或与对照相当.生育期60~65 d(天).  相似文献   

6.
甘蓝新品种‘西园16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雪松  宋洪元  司军  李成琼  宋明 《园艺学报》2016,43(6):1213-1214
‘西园16号’甘蓝是以优良自交不亲和系2011B3为母本,自交不亲和系2011214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中晚熟,从定植到收获100 d左右。单球质量2.1 kg左右,叶球扁圆形,紧实,耐裂球,品质优良,球叶维生素C含量0.335 mg·g~(-1),纤维素含量7 mg·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7%。耐根肿病。产量约61.5 t·hm~(-2)。适宜重庆、四川等地区作冬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7.
苏甘26是以自交不亲和系N583-2-2-3为母本,以自交不亲和系M4-2-3-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越冬甘蓝一代杂种,外叶深绿色,蜡粉中等,生育期145 d(天)左右,叶球圆形,紧实度高,肉质脆嫩,单球质量1.5 kg左右,每667 m2产量4 800 kg以上,田间调查对菌核病和软腐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比久1038,耐裂球,耐贮性好,品质优良,适合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作越冬栽培。  相似文献   

8.
西园11号是以优良自交不亲和系2004G为母本,以自交不亲和系2004I为父本配制的春甘蓝一代杂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65~185 d(天),叶球高扁圆形,叶球紧实,叶质脆嫩,商品性好,单球质量1.5 kg左右,球叶VC含量344 mg·kg-1(FW),纤维素5.8 g·kg-1(FW),可溶性固形物5.1%,耐先期抽薹,一般产量为3 500 kg·(667m2)-1 左右.适宜重庆、四川等地区作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9.
早杂5号大白菜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早5-4和011W-8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其中011W-8是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从庆农601中培育出的一个纯系;早5-4是从台湾引进的耐热2号中选出的优良单株,经多代自交选育出的自交不亲和系.该品种中桩类型、早熟耐热,叶淡绿色,叶面光滑无毛,叶柄宽,绿白色,生长势强,整齐度高,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夏秋作小白菜栽培,播后30天收获,每667 m2产量2 000 kg,秋季作半结球栽培,生育期22天,667 m2产量2 200 kg.  相似文献   

10.
 ‘中甘87-534’是通过系统选择育成的甘蓝自交亲和系。植株开展度约为32.5 cm × 31.7 cm,外叶12片左右,颜色绿,倒卵圆形。叶球圆,单球质量0.7 kg左右,球叶质地细,紧实度大于0.5。早熟,定植后约50 d收获。自交亲和指数大于10。春季种植耐抽薹性好。  相似文献   

11.
秦白80大白菜是以2个自交不亲和系DS96-7和DS99-13为亲本配置而成的秋大白菜杂交种,其生育期85 d,叶球中桩叠抱,对称性好,外叶碧绿,叶球淡黄,单球质量3.0~3.5 kg,净菜率70.6%,平均667 m2产量6 332.1 kg;高抗霜霉病,抗病毒病、黑斑病和软腐病,适应性广,丰产稳产性好,耐贮藏。  相似文献   

12.
秋季专用平头甘蓝新品种锦秋60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锦秋60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结合小孢子培养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选育的秋季专用平头中熟甘蓝新品种。该品种适宜我国南方地区秋季栽培,中熟,定植后70 d左右收获,适应性好,抗黑腐病、病毒病、枯萎病等病害;球形美观,颜色绿,品质佳;单球质量1.5 kg左右,每667 m2产量3 650 kg左右。  相似文献   

13.
武永慧  李建生  王翠仙 《园艺学报》2007,34(4):1066-1066
 ‘惠丰4号’是由自交不亲和系9203-4-3-11 ×9110-1-1杂交而成的秋甘蓝一代杂种。早熟, 从定植到商品成熟65 d。生长势较强, 外叶浅灰绿色, 蜡粉中等。结球紧实, 叶球近圆球形, 脆嫩, 风味品质好。单球质量1.34 kg, 产量61.52~65.33 t/hm2。耐热性、抗病性较强。适合华北地区以及湖北、浙江、云南、陕西等地秋早熟种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新型肥料生物菌肥对大白菜产量以及抗病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生物菌肥提高了秋季大白菜的综合抗病性和商品品质,大白菜的产量与生物菌肥的施用量呈正相关,667 m2施用量以35~40 kg为宜。  相似文献   

15.
牛心甘蓝新品种探春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春母本410是由荷兰引进的资源C-32经多代自交选育出的自交不亲和系,父本423是由韩国心生(F1)与春丰(F1)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自交不亲和系.经品种试验和生产试验比较,该品种适宜我国长江流域地区作春、秋季栽培,露地越冬不易先期抽薹,早熟,叶球尖桃形,肉质脆嫩,品质佳,单球质量1.3 kg左右,每667 m2...  相似文献   

16.
昆甘2号是由2个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8014-12-12-1和8048配制的中晚熟甘蓝杂交一代,叶球紧实,扁圆型,主要作春甘蓝栽培,亦可作秋冬甘栽培,产量8000~10000kg/667m^2,在历年的区试及示范中表现出丰产,抗病(抗黑斑病,霜霉病)冬性强和品质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高山甘蓝京丰一号“3414”肥效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富忠 《长江蔬菜》2014,(10):54-58
以京丰一号结球甘蓝为试料,在湖北利川海拔1 645 m产区开展"3414"肥效试验,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甘蓝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地的基础肥力甘蓝产量为3 790 kg/667 m2,相对产量为66.50%,氮磷钾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甘蓝产量,每667 m2的N、P2O5、K2O用量分别15.0,4.8,8.5 kg,单产为5 699 kg/667 m2,缺氮、缺磷、缺钾的相对产量分别为73.73%、92.42%、82.33%;施氮量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4 119.7+166.75x-5.195 6x2(R2=0.884 7*),施磷量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5 156.6-13.312x+11.936x2(R2=0.411 8),施钾量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4 640.9+183.05x-9.010 4x2(R2=0.909 8*);氮磷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NP=6 344.76-18.46N-537.81P-3.97N2+17.27P2+32.07NP(R2=0.832 4*),氮钾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NK=4 577.34+64.02N-32.40K-3.64N2-1.80K2+7.41NK(R2=0.983 2*),磷钾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PK=4 353.66+11.79P+132.42K+12.16P2-4.46K2-3.16PK(R2=0.736 7*);氮磷钾与产量的曲线关系为YNPK=3 815.6+63.8N-113P+234.7K-5N2+7.6P2-5.9K2+19.8NP-0.34NK-20.8PK。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石家庄地区春甘薯—秋白菜生产中品种不配套、栽培技术不规范、病虫害较为严重等问题,充分发挥甘薯节水抗旱、营养均衡、祛病保健,白菜营养丰富、品质柔嫩、口味颇佳的独特优势,特编写了《春甘薯—秋白菜复种栽培技术规程》,详细规范了春甘薯—秋白菜复种栽培的基础条件、茬口安排、品种选择以及春甘薯栽培、秋白菜复种的技术要点。确保了每667 m^2春甘薯产量在2000 kg以上,大白菜产量在4000 kg以上,每667 m^2种植效益比传统模式增加1000元。为种植春甘薯、秋白菜的菜农和蔬菜生产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王翠仙  武永慧  谷晓滨 《园艺学报》2011,38(12):2417-2422
 ‘惠丰7号’是由自交不亲和系‘9001-17’ב9106-2’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秋甘蓝一代杂种。从定植到商品成熟62 d。生长势中等,外叶深绿色,蜡粉中等。结球紧实,叶球近圆球形,脆嫩,风味品质好。单球质量1.07 kg,产量47.37 ~ 53.37 t · hm-2。耐热性、抗病性较强,适合华北地区以及云南、湖北等地区秋季早熟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