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过敏性紫癜 (HSP)是一种全身性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研究表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和它们的靶抗原在血管炎的发病机理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AN CA介导的血管内皮损伤是其重要过程[1 ] 。为探讨ANCA在HSP发病中的作用 ,2 0 0 0年 1月~2 0 0 1年 2月对 30例急性期HSP患儿进行了血清IgA型ANCA的检测 ,以期能为HSP的发病机理提供免疫学指标。1 对象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1 1 1 HSP组  30例 ,均为本院儿科住院患儿 ,诊断符合过敏性紫癜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  相似文献   

2.
血D 二聚体 (D 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水解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 ,其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增高 ,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本文对 2 8例过敏性紫癜 (HSP)患儿进行了血浆D Dimer的检测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HSP组 2 8例 ,均为我院儿科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5月收治的HSP患儿 ,其中男 13例 ,女 15例 ;年龄 4~ 12岁 ,平均 7岁 ;全部病例均符合HSP的诊断依据。本组单纯性紫癜 12例 ,皮肤紫癜伴有消化道症状或 和肾脏损害或 和关节症状者 (混合型 )16…  相似文献   

3.
尿NAG测定对诊断胰腺炎早期肾损害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症胰腺炎 (SAP)时常合并全身多脏器损害 ,急性胰腺炎 (AP)并发肾损害 (胰性肾病 )的发生率为 80 % ,尿N 乙酰 β D葡萄糖苷酶 (NAG)活性升高可预示肾脏活动病变和急性肾衰 ,是肾脏损伤的一个极为灵敏的指标[1 ] 。 1 997- 2 0 0 0年检测 82例AP患者血尿中NAG水平 ,并同步检测蛋白、血尿素氮 (BUN) ,以探讨尿NAG测定对胰性肾病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82例患者均为因急腹症收入我院的患者 ,起病距采血时间 2 4~ 48h ,均经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AP。其中轻症胰腺炎(MAP) 5 0例 ,男…  相似文献   

4.
急性肾炎(AGN)、和肾病综合征(NS)不仅有肾小球免疫性损害,而且出现一系列内分泌代谢变化。AGN患儿心钠素(ANP)变化及肾脏疾病甲状腺激素变化文献已有报导[1,2]。而AGN、NS时同时测定ANP、T3、T4及TSH未见报导。对42例AGN、NS患者血清ANP、T3、T4、TSH含量进行测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2例患儿,年龄6~13岁,男24例,女18例。参照1981年我国儿科肾脏疾病科研协作组临床分类标准,NS14例,属单纯性肾病;AGN28例,其中并高血压脑病…  相似文献   

5.
AANJU ,B .,2 0 7BBLOEM ,M .W .,92BROOKE TAYLOR ,S .,1 4CCHANG ,S .K .,3 2CHANG ,SU YING,2 83 ,3 1 8CHAUHAN ,L .K .S .,2 1 4CHEN ,AI JUN,2 92 ,3 0 2CHEN ,DAN,2 2 9CHEN ,HUAI HONG,1 89CHEN ,JIN YAN,2 4 1CHEN ,JUN SHI,1 45CHEN ,PENG,1 80CHEN ,WEN GE,2 2 9CLARKE ,R .,1DDIPTI,P .,2 0 7DUTTA ,K .K .,3 2 5 ,3 3 3FFAN ,JING GUANG,2 2 0FLORENTI…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溶血病 (HD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病 ,是一种被动免疫性疾病 ,在我国以ABO血型系统引起的HDN最多。它是由于母婴ABO血型不合 ,母体的IgG抗A(B)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破坏胎儿红细胞引起。高效价IgG抗A(B) (≥ 10 2 4 )引起HDN在临床上较少见 ,我们遇到 6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8— 2 0 0 1年在本院住院、出生后 2~ 7d的新生儿 6例 ,其中 2例为G2 P2 ,2例G2 P1,2例G1P1。患儿以黄疸或进行性黄疸加重为主要症状 ,临床诊断为高胆红素…  相似文献   

7.
唐渝平  徐艺  岳瑞华  刘勃 《重庆医学》2002,31(10):1011-1012
原发性高血压 (EH)可累及肾脏 ,而肾脏损害又可加重高血压。常规肾功能检查灵敏度不高 ,β2 微球蛋白 (β2 MG)、尿微量蛋白 (U MAlb)作为诊断肾小球与肾小管早期病变的灵敏指标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本文测定 6 6例EH患者血、尿β2 MG和U MAlb,并探讨其临床价值。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1 1 1 EH组 我院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7月门诊和住院EH患者 6 6例 (男 4 5例 ,女 2 1例 ) ,年龄 35~ 72岁 ,平均 (5 8± 12 )岁。其中EH1级 16例 (18 6 2~ 2 1 15 11 97~ 13 17kPa) ,2级2 4例 (2 1 2 8~ 2…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紫癜 (HSP)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结缔组织病 ,其主要病变累及小血管壁 ,病变严重的病例小血管内有血小板血栓形成 ,这可能与HSP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产生异常免疫球蛋白有关。为此 ,近年来 ,我们对HSP患儿进行了ACL及D二聚体研究 ,从而探讨两者在HS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1994年 10月至 1996年 12月住本院儿科 ,按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1] 拟诊HSP患儿 39例 ,男女之比 1∶1.3,年龄 4~ 12岁 ,其中单纯皮肤型 18例 ,混合型 2 1例 ;结缔组织病 2 2例 ,男女之比 1∶2 .5 ,年龄 3个月~1…  相似文献   

9.
ANA泛指抗各种核成分抗体 ,无器官和种属特异性 ,血清滴度≥ 1∶80可作为诊断SLE标准之一。而ANA中的抗ds-DNA抗体具有特征性 ,是诊断SLE、监测其活动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本文报告我室的检测方法如下。1 实验材料① 0 .0 1mol/LpH 7.2~ 7.4磷酸盐缓冲液 (PBS) ;②0 .1mol/L磷酸盐缓冲甘油 ;③小白鼠 (昆明种KM ) ;④ 0 .1N盐酸 ;⑤GAH -IgG -FITC应用液用PBS 1∶5 0 0稀释 ;⑥荧光显微镜。2 抗原片制备①取小白鼠直接断颈放血杀死 ,取出肝脏 ,去胆囊。用PBS冲去肝表面的血等杂物 ,…  相似文献   

10.
扈凤勤 《中原医刊》2002,29(4):45-46
以前 ,我们对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病人均采用常规治疗 ,近几年来 ,国内不少作者报道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SAH ,认为疗效较好。我科于 1996~ 2 0 0 1年对 3 6例SAH病人采用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结合常规治疗 ,获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科住院病人 ,男 16例 ,女2 0例 ,年龄 3 5~ 5 0岁 ,均经头颅CT确诊。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血压升高 ,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其中 2 6例有一过性意识障碍 ,持续时间 3 0分钟~ 2 4小时。 3例有一过性偏瘫 ,余肢体运动皆正常。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1.
川崎病 (K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性血管炎 ,其中有 2 0 %~ 40 %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1 ,2 ] 。我科采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 2g .kg- 1 .d- 1 (简称丙球冲击疗法 )治疗 30例川崎病患儿较传统的单用阿司匹林(ASP)及IVIG常规疗法 ( 0 4g.kg- 1 .d- 1 × 5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43例KD患儿均为 1 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0月在我院住院的患儿 ,其中男 2 8例 ,女 1 5例 ,男女比 1 87∶1。年龄 4个月至 1 2岁 ,4岁以下占 83 7%。全部病例均符合国际上公认的日本川崎病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3(IL-13)在急性肾小球肾炎(AGN)和此癜性肾炎(HSPN)患儿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24例AGN和20例HSPN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中IL-13的水平。结果AGN急性期和HSPN活动期PBMC培养上清中IL-13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恢复期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IL-13在AGN和HSPN发病机制中发挥着一  相似文献   

13.
血清甲胎蛋白 (AFP)、铁蛋白 (Fer)、透明质酸(HA)、甘胆酸 (CG)检测先后应用于临床 ,对肝脏疾病的诊断、病情分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解乙肝病毒 (HBV)携带者的血清四项指标变化情况 ,本文对 34例HBV携带者进行了检测 ,并与 30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病例对照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月在我院传染病门诊就诊的患者。病程均大于 2年。其中HBV携带者组 34例 ,男 2 9例 ,女 5例 ,年龄 19~ 6 0岁 ,平均 32 59岁。肝功能检查均正常。CHB组 30例 ,男 2 7…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肝穿刺活检对诊断小儿肝病的价值 ,本文观察并分析了 2 0例小儿肝穿刺活检组织在光镜和电镜下的病理学特点。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月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住院患儿 2 0例 ,其中男 15例 ,女 5例 ;年龄 1个月~ 14岁 ,病程 1周~ 5年。2 0例中乙型病毒性肝炎 15例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均阳性 ) ,其中慢性肝炎 (CH) 14例 ,急性轻型肝炎 (AH) 1例 ;EB病毒性肝炎 1例(4岁儿 ,血甲、乙、丙、丁、戊抗原均阴性 ,EB病毒VCA抗体IgM阳性 ) ;肝糖元累积症 (GSD…  相似文献   

15.
Ⅱ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们总结 52例Ⅱ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临床特点 ,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1 对象和方法1996年 1月~ 1998年 12月我院收住Ⅱ型糖尿病病人 32 7例 ,(符合WHO1985年诊断标准 ) ,男178例 ,女 149例。年龄 38~ 82岁 ,病程 0 3~ 17年。全部病例入院后常规测量血压 2次 d ,连续 3d ,测尿糖 4次 d ,化验空腹血糖 (FBG)、餐后 2h血糖 (2hPBG)、糖化血红蛋白 (HbAic)、空腹血清胰岛素 (FIS)空腹血清C肽 (FCP)、血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 ,其他有关生化检查 ,脑卒中者常规头颅CT…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 187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 (HA)、血清Ⅲ型前胶原 (PⅢP)、PGA(凝血酶原时间PT、γ -谷氨酰转肽酶GGT、载脂蛋白A1)指数检测 ,并对其中 68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肝组织活检结果进行对照 ,探讨其对慢性肝病纤维化的诊断价值。1 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  187例慢性肝病患者均为 1999年 9月—2 0 0 0年 2月住院患者。其中男 115例 ,女 72例 ,年龄 14~ 75岁。其中慢性轻度 5 8例 ,中度 43例 ,重度 36例 ,肝炎肝硬化5 0例。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及寄生虫会议 (北京 )。 68例肝组织病理诊断学亦参照 1995…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民  梁健 《广西医学》2002,24(5):692-693
笔者回顾性分析高血压脑出血 (HCH)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UGH) 5 6例与不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比较 ,经临床分析其结果是实验组平均脑出血量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1) ;而且并发脑疝昏迷、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病死等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此外 ,洛塞克治疗合并有消化道出血者的疗效明显优于西咪替丁。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全部病例为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住院的HCH患者 ,并将患者是否并发UGH分为两组。实验组 (下称A组 )为HCG并发UGH患者共 5 6例 ,男 30例 ,女 2 6例 ,年龄 4 0~ 76岁平均 5 8 3岁。…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1996—2 0 0 0年我院共收治 4 2例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AHS) ,年龄 2个月~ 12岁。男 2 7例 ,女 15例 ;左侧偏瘫 2 8例 ,右侧偏瘫 14例 ;肌力 0~ 1级 9例 ,2~ 3级 2 6例 ,4级 7例 ;全部病例按照Okuno的分型法分成三型 ,Ⅰ型 2 0例 ,Ⅱ型7例 ,Ⅲ型 15例。我们将 4 2例患儿随机分为二组 ,观察组 2 1例 ,对照组 2 1例。方法 :对照组单纯给常规治疗 ,包括病因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 ,用法 :从AHS确诊之日起 ,低分子肝素钠 10 0U/kg ,皮下注射 ,1/d ,连用 3~ 14d ,对有颅脑…  相似文献   

19.
肝素作为抗凝剂应用于临床,已有多年历史,近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发现它具有多种非抗凝药理作用。本科在常规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科1996年1月~1998年5月收治HSP患儿60例,随机分为肝素组和常规组各30例,其中肝素组年龄6~14岁,男20例,女10例,病程2~10d,皮肤紫癜伴随消化道症状22例,关节症状20例,肾脏症状12例;常规组年龄7~14岁,男16例,女14例,病程1~7d,皮肤紫癜伴随消化道症状24例,关节症状18例,肾脏症状11例,以上病例的诊断均依照1993年第3版…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原发性肝癌 (PHC)的诊断除了“B”超 ,CT ,MRI等影像学方法 ,血清甲胎蛋白 (AFP)是最通用的肝癌诊断指标 ,但仍有 30 %左右的PHC患者AFP为阴性或低浓度 ,且假阳性很高[1] 。我们应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umorSpecificGrowthFaotor,TSGF)为标志物 ,对本市 31例PHC、2 9例良性肝病患者进行TSGF对照检测 ,重点是评价TSGF对早期肝癌临床辅助诊断指标的价值和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全部病例均符合临床及病理诊断 ,均为启东籍居民。PHC组 31例 ,男 2 5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