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饮用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污染类型,研究开发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归结起来主要有3个方向,即:强化常规处理、原水预处理、深度处理技术。强化常规处理包括新药剂、新材料的研制和新型工艺条件的研究。预处理方法按对污染物的去除途径可分为氧化法和吸附法。应用较广泛的深度处理技术有:臭氧活性炭、生物活性炭、膜分离技术、光催化氧化法和超声技术。  相似文献   

2.
1 引言饮用水水质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然而由于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导致水质不断恶化,重金属、放射性物质、氯化物、硝酸盐及大量有机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严重污染水源。现有检测技术已发现给水中有2221种有机物,饮用水有265种,其中20种致癌物,56种致突变物,以及肝炎病毒、轮状病毒、隐孢子虫、军团杆菌等抗氯性致病微生物。为此许多国家不断修订水质标准和规范,水质处理的重心也相继发生转移。第一阶段是致病菌的介水传染,1908年通过加氯消毒基本得以解决。第二阶段则是重金属的污染,通过治理工业污染而得以缓解。当前世界正处于水…  相似文献   

3.
重点介绍了饮用水中有机磷农药的去除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常规处理工艺、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高级氧化工艺对有机磷农药的去除效果及去除机制。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不能安全有效地去除有机磷农药;作为常规处理工艺补充,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高级氧化工艺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但这两种工艺过程中机磷农药降解形成的高毒中间产物(P=O结构)生成和降解机制研究明显不足,同时也未对其提出有效的控制方法。今后的研究应当更多的关注于饮用水中有机磷农药去除技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阐述了饮用水的重要性,饮用水水质的现状.然后介绍了饮用水净化工艺的发展历程,并着重介绍了第三代净化工艺中的一些最新的工艺技术即超滤和其他方法的组合工艺等,最后总结了我国饮用水处理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越  宋梅 《辽宁化工》2008,37(2):124-127
以微量有机物,氨氮污染为主要特征的微污染水源水给常规水处理工艺提出了挑战.常规水处理工艺对此类水源水的处理效果很差,难以达到国家的饮用水标准.通过对多种水处理技术包括强化常规处理技术,化学及生物预处理,高级氧化、吸附和膜处理技术等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原理、作用及优缺点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生产、生活废水排放的污染物对原水水质的污染日益严重,常规给水处理工艺难以满足新的饮用水水质的要求。根据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研究现状,综述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介绍了某微污染水源水厂的预处理单元工程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7.
农村地区饮用水水源中存在微污染物。由于地域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的供水方式和处理方式有着自身的特点。为解决农村饮用水中出现的新问题,并为农村饮用水处理提供依据。本文从农村饮用水的现状入手,概述了农村饮用水中微污染物质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粉末活性炭工艺强化处理黄浦江下游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投加粉末活性炭(PAC)进行强化黄浦江下游原水常规工艺处理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调节pH值为6.0~6.5,在投加混凝剂(硫酸铝)30 mg/L,2 min后投加20 mg/L的PAC,经过絮凝、沉淀、砂滤后,对CODMn的去除率大于50%,PAC的净去除率大于10%,且该组合工艺对锰去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强化混凝用于微污染水源水处理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综述了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技术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造常规的给水处理工艺、强化混凝处理过程、紧密联系实际充分挖掘已有设备的潜力,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的一个主要技术选择方案和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预氯化与强化混凝相结合用于给水处理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氯化时间、有效氯投加量等因素对次氯酸钠氯化效果的影响,以及氯化与混凝的先后顺序对CODMn及UV254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本试验原水,有效氯投加量为4mg/L,经过30min氯化后,CODMn去除率达20%左右,再经过强化混凝后,CODMn去除率可达50%左右。先氯化后混凝对于CODMn的去除效果总体要优于先混凝后氯化。在低投氯量时,先混凝后氯化对于UV254的去除效果优于先氯化后混凝,但随着投氯量的增加二者的处理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1.
张旭  张小波 《辽宁化工》2011,40(2):145-147
介绍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微污染水源的一些处理技术,为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古丽君  肖烽 《广东化工》2014,(7):120-121
近年来,饮用水水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对于供水企业来说,普遍面临原水水质恶化和出厂水水质标准提高的双重压力。现有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存在安全隐患,急需技术升级。文章从总体的层次上,对饮用水净化处理技术进行系统归类和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医药和饮用水处理等行业,其中在饮用水处理行业中应用需求最大。本文从膜技术截留精度的角度对膜技术进行分类,综述了近年来微滤、纳滤、超滤和反渗透四种膜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饮用水处理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智修德  姜明基  林英姿 《辽宁化工》2010,39(4):369-371,375
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饮用水处理中消毒技术发展的一些新动向、新工艺,着重介绍了氯、氯胺、二氧化氯、臭氧和紫外线等消毒技术在国内外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最后详细阐述了寻求氯消毒替代品、开发消毒新技术和组合消毒工艺等3方面的饮用水处理中消毒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臭氧催化氧化-生物活性炭工艺、超声强化臭氧催化氧化和低压抗污染渗透膜技术三种新型给水深度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为解决我国城市供水污染问题提供指导建议。对国内外典型水厂深度处理工艺与处理规模进行了论述。研究可看出,采用给水深度处理系统成为当前各国改善供水水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饮用水BDOC、AOC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分析了常规水处理工艺对BDOC、AOC的影响,提出强化混凝和强化过滤的方法可改善出厂水的生物稳定性。讨论了生物氧化、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臭氧-生物活性炭及膜过滤等工艺对饮用水中BDOC、AOC的去除效果,提出了提高出厂水生物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立彪 《广东化工》2014,(14):175-177
文章介绍了微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纳滤膜技术的主要特点,着重介绍了超滤膜材料、膜组件的研究现状,论述了近年来超滤膜新技术及其与预处理联用在自来水净化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超滤新技术在我国自来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掺Fe二氧化钛对饮用水深度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Fe的TiO2复合催化剂,选择液固相流化床型光催化反应器,以20W紫外灯为光源,考察了光照时间、pH、通气量、催化剂投加量对饮用水深度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掺Fe的TiO2复合催化剂对饮用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当光照为30min,pH为中性,通气量为1000ml/min,催化剂投加量为2.0g/L时,COD去除率可达到62%以上。  相似文献   

19.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具有氧化能力强、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工艺灵活、后处理简单、处理条件温和易实现自动化的优点,且可与其他处理方法相结合,形成降解能力强的复合工艺,是处理难生物降解、有毒有害、高浓度、高色度和高COD有机废水的优选技术。本文从电化学氧化与还原的机理出发,对电化学处理废水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进行介绍,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王晓东  张晓慧 《广州化工》2007,35(5):71-72,77
高氯酸盐是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污染物质,其摄入人体后影响甲状腺功能,降低甲状腺荷尔蒙的合成和分泌能力,从而抑制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但我国关于高氯酸盐污染的研究基本没有开展,这里介绍了高氯酸盐的污染特点、毒理效应等,并且讨论了几种饮用水中高氯酸盐的脱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