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27蛋白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2 7蛋白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表达水平、意义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相关激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 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正常甲状腺组织及 30例甲状腺癌标本中p2 7蛋白的表达。结果p2 7蛋白表达阳性率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为 5 2 %± 2 9% ,正常甲状腺组织为 87%± 7 2 % ,甲状腺癌为 14%± 12 % ,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R1,2 =5 76 ,R1,3 =1998,R2 ,3 =142 2 ,P <0 0 1)。p2 7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年龄、性别、病程、结节数量和大小及是否出血囊性变无关 ,而与是否伴发癌变、T3、T4和TSH浓度有关。结论p2 7蛋白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时呈低表达 ,而在癌变时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巨大复发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实施巨大复发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的25例患者资料。 结果本组2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3.5 h,术中失血量10~100 ml,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分别为1例(4%)和2例(8%)。 结论对于巨大复发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术者需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使用术中神经监测,可保障手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 结果:患者均表现为颈部包块或颈部增粗,术前B超显示结节伴细沙粒样钙化者19例(40.43%)。4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其中乳头状癌36例,占76.60%;滤泡样癌11例,占23.40%),手术方式包括:患侧腺叶+峡部全切术+VI区淋巴结清扫;两侧腺叶+峡部全切术+VI区淋巴结清扫;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者加行改良颈清扫术。术后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47例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为(15.6±8.9)个月,3例分别于术后16~33个月复发,再次手术,效果良好。全组无死亡病例。 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术前诊断困难,术前超声检查可提供可考依据,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是提高甲状腺癌检出率的关键;个体化、精细规范的手术治疗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分化型甲状腺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TMG)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基因突变情况及探讨TSHR基因突变引起TMG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方法 将21例TMG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甲状腺结节组织及其作为对照组的结节周围正常的甲状腺组织分别提取DNA,对目的 基因片段进行扩增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应及DNA测序分析.结果 21例TMG标本中发现11例存在TSHR基因突变(52.3%).其中,4例碱基插入性突变:在1928和1929位核酸之间播入了一个鸟嘌呤(G),使该密码子609位以后的氨基酸发生了移码突变;7例为点突变:第613位密码子的第一碱基即第1937位核苷酸发生T→A转换,使密码子由TAC变为AAC,酪氨酸被天冬酰胺置换即Tyr613Asn(TAC→AAC).对照组未发现TSHR基因突变.结论 基因突变的TSHR对TMG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改变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对 5 0 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 ,5 2例甲状腺癌的病理特点、癌前病变、二者之间的过渡及癌旁病变 ,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非典型增生为 6 .9% (35 / 5 0 8) ,其中轻度非典型增生占 6 .1% (31/ 5 0 8) ,重度非典型增生占 0 .8% (4 / 5 0 8)。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癌变为 1.2 % (6 / 5 0 8)。甲状腺癌旁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变者达 81% (4 2 / 5 2 )。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癌的癌前疾病 ,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发生癌前病变 ,对伴有非典型性增生的病例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TMG)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膜外区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将12例TMG患者手术切除的病变组织及其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行光镜检查,提取基因DNA,对TSHR膜外区行PCR、DNA测序。结果:12例TMG标本中发现3例存在膜外区基因突变(3/12,25%),其中1例为点突变,另2例为移码突变;对照组未见基因改变。结论:TSHR的膜外区基因突变可能在TMG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中结节钙化的发生率(42.5%)明显高于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16.7%)(P0.05);甲状腺单个结节癌变发生率(20.8%)显著高于一侧多个结节者(4.66%)(P0.01)。仅4例术前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4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常规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一侧全切4例,一侧全切一侧次全切除27例,双侧次全切1例,双侧全切8例。40例患者中行一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11例。术后未发生明显声嘶,3例术后出现抽搐或手足麻木。孤立性结节的癌变率显著高于多发性结节(P0.05)。结论对单侧孤立结节或有钙化的甲状腺结节,应高度警惕结节恶变可能,需积极手术治疗;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术中必须行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需按甲状腺癌的处理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8.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的多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减少复发的措施。方法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6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及影响复发的因素。结果平均随访76个月(36~136个月),复发25例,中位复发时间58个月,复发率为6.8%(25/36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发结节,甲状腺切除量和术后是否行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是影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25例复发患者再手术13例,再手术率为52%(13/25)。结论明确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的因素,合理选择术式和术后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可有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尚不清楚单结节性甲状腺肿(SN)与多结节性甲状腺肿(MNG)中甲状腺癌的发生率是否有差异,因此,本Meta分析通过现存相关文献对比甲状腺癌在SN和MNG中发生率的差异。 方法在MEDLINE、EMBASE、Scopus、Cochrane图书馆及参考文献表中检索评估SN和MNG中发生甲状腺癌的相关观察性、经典性和纵向研究。排除毒性结节的研究。两位独立研究者排除分歧,分别从各自的研究中摘录出描述性、有统计方法及研究结果的数据。Meta中应用随机效应模式评估治疗效果。 结果共14项研究符合入选标准,包括MNG患者23565例,SN患者20723例。大多数研究偏倚性中等。MNG患者罹患甲状腺癌的风险低于SN患者[累积比值比(OR)0.8,95%可信区间(CI)0.67~0.96,I2=35%)],亚组分析显示差别主要是因为该研究包括了来自美国之外的研究(OR=0.71,95%CI=0.60~0.83,I2=11%)。 结论甲状腺癌在MNG中的发生率可能低于SN,尤其是在美国之外或者可能碘缺乏地区。  相似文献   

10.
血清TSH浓度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浓度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TSH浓度与合并甲状腺癌间的关系。根据TSH值不同,将患者分成5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SH浓度为(2.10±1.38)mU/L,较未合并者的(1.51±0.98)mU/L高(P<0.000 1);随着血清TSH浓度的升高,合并甲状腺癌比率升高(P=0.023 5),TSH0.3~0.9 mU/L组为9.91%、0.9~1.7 mU/L组为12.37%、1.7~4.8 mU/L组为20.09%、>4.8 mU/L组为27.27%。肿瘤直径<2 cm组、2~4 cm组和>4 cm组比较,直径较大的TSH浓度更高(P=0.018 6)。TNM分期T3~T4期患者TSH浓度高于T1~T2期患者(P=0.030 6)。结论术前血清TSH浓度可能是预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风险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癌开始时属于雄激素依赖性,在接受药物或手术睾丸去势治疗后肿瘤退缩,但最终还是会转变为雄激素非依赖性而继续生长。现有的解释是:雄激素受体(AR)激素结合区的扩增或突变改变了AR的结合功能,比如AR突变后能够与雌二醇结合。AR也可以以配基非依赖方式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角化生长因子(KGF)所激活。 前列腺癌是明显的多因性疾病,病程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病变组织中Smad4蛋白的表达及其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存甲状腺癌组织8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存甲状腺瘤50例组织及相应的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的Smad4进行检测。结果:Smad4蛋白在甲状腺癌、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38%、74.00%、82.50%,甲状腺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低于甲状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者阳性表达率(P0.05或P0.01)。Smad4蛋白在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45%、58.33%、23.08%,未分化癌Smad4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者表达率(P0.05)。结论:检测Smad4蛋白表达对阐述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病变的生物学行为及评估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钙化与甲状腺癌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间经术前高频超声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钙化患者102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结节544例(53.1%)。结果恶性钙化结节在男、女之间比例分别为58.3%和52.5%(P〉0.05);在≥45岁和〈45岁间比例分别为39.2%和69.3%(P〈0.05);在单发结节和多发结节组间比例为69%和49.2%(P〈0.05);在微小钙化和非微小钙化间分别为79.1%和41.2%(P〈0.01)。结论超声探查到的钙化病灶中半数以上是恶件病变,一旦发现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钙化,则应密切考虑恶性可能。微小钙化对预测乳头状癌有高度特异性。当结节性甲状腺肿出现钙化或钙化出现在局部淋巴结时,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伴淋巴细胞浸润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淋巴细胞浸润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桥本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112 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5 5例甲状腺腺瘤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中83例伴有淋巴细胞浸润的病例,结合其甲状腺功能和术后随访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淋巴细胞浸润病例的比例为7 4 % (83/112 1) ,多为中年女性,组织学特点是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基础上存在不同程度淋巴细胞浸润和滤泡上皮萎缩及嗜酸性变,76 %病例有囊性变或瘢痕,6例(7% )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升高,19%病例出现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5 5例腺瘤都无明显淋巴细胞浸润。结论伴有淋巴细胞浸润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例在临床和组织学上与桥本病有一定的相似性,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炎症性增生性病变,可能是部分桥本病的起始阶段  相似文献   

15.
16.
普遍食盐加碘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8月国务院提出逐步实行向全民供应加碘盐(USI)防治碘缺乏性疾病(IDD),从而减少了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并提高了缺碘地区儿童的智商。但随着USI措施的实施,合格碘盐覆盖率的提高,甲亢病人有增多的现象,尤以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TMG)为著。为全面客观地评价USI对TMG发病的影响,我们收集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近10年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有关资料并对之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哈尔滨市辖7区、12县,全市均属碘缺乏病地区,上世纪70~80年代人群甲状腺肿大率约20%。市区自1995年6月陆续供应碘盐,至年底市区已基本覆…  相似文献   

17.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残留与复发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96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7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复发情况、再手术方式及疗效。术后均予以TSH抑制剂治疗,随访0.5~5年。结果初发单侧腺体结节性肿手术47例,同侧复发20例,对侧复发13例,双侧复发14例;初发双侧腺体结节性肿手术21例,术后单侧复发14例,双侧复发7例;既往手术史不详2例,均为双侧复发。单侧腺体复发行侧叶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术,双侧腺体复发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一侧全切除、对侧次全及全切除术。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次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首次手术。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率高,与其病理特点、手术方法、术后TSH抑制剂治疗不规范有关。规范手术方式、术后规律服用TSH抑制剂治疗可能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16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时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6 1~ 2 0 0 0年手术治疗的 4 6 2 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例中 16 9例并存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 (42 .71±12 .96 )岁 ,病程平均 19.15年 ;4 3例出现短期内颈部肿块快速长大 ,32例有气管受压症状 ,2 7例出现声音嘶哑 ;行超声检查 10 5例 ,提示甲状腺癌者 5 2例 ;行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 38例 ,2 4例显示甲状腺内凉结节或冷结节 ;行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18例 ,找到癌细胞 11例。术前确诊率为 12 .4 3%。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 5 7例 ,5 5例诊断为甲状腺癌。结论 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出现颈部肿块增长迅速、气管受压、声音嘶哑等症状时应高度怀疑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 ;甲状腺彩色超声多普勒、甲状腺核素扫描、细针穿刺细胞学等检查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 ;术前检查怀疑甲状腺癌者术中应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 ,可有效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存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旨在提高对该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并存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病史平均(12.6±3.5)年;年龄平均(34.4±5.8)岁;术前彩超诊断率为34.4%。伴发甲亢率为3.4%;乳头状癌为其主要病理类型。随访5年未发现明确复发病例。 结论病史长及年龄偏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易合并甲状腺癌存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适应证应适当放宽;本病术前诊断率低,应重视术中对可疑结节的探查;应常规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确诊后应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及患侧颈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20.
肾癌p53蛋白表达及其点突变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发病机制中致癌基因突变规律。方法以p53蛋白表达及其点突变率为实验观测指标,对以往116例各类肾肿瘤以免疫组化ABC法检测病理切片的p53表达。并以PCRSSCP观测59外显子点突变,并以12例非瘤新鲜肾组织作对照。结果三类恶性肾细胞癌的p53阳性表达率介于42%~54%之间,且随癌细胞恶性度增加及分期增加而升高,而良性瘤及正常肾组织为阴性。点突变率介于25%~71%之间,与恶性度及分期相关。第9外显子点突变率明显高于其它区域,良性瘤及正常肾无点突变。结论肾癌发病机制与p53基因突变密切相关。p53蛋白阳性表达与其点突变相辅并存,协同一致,二者阳性率与生存期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