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单孔与传统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探讨单孔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35例经后腹腔单孔腹腔镜和36例传统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累计长度、术后皮下气肿发生率、肠通气恢复时间、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临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肠通气恢复时间、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单孔腹腔镜组皮下气肿发生率及切口累计长度均小于传统腹腔镜组。结论:单孔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安全可行,与传统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相比具有切口美观、并发症更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悬吊式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对妇科手术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60例妇科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行悬吊式单孔腹腔镜手术(A组),30例行传统腹腔镜手术(B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切口美观满意度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胃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肠麻痹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两家医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312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根治术,依据肠麻痹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肠麻痹组(128例)与非肠麻痹组(184例),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两组患者术后肠麻痹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对具有统计意义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和95%可信区间。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128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发生肠麻痹,占41.03%;184例术后未发生肠麻痹,占58.97%。单因素分析显示,肠麻痹组患者在年龄、术后体温、使用阿片类药物、TNM分期、手术持续时间、胃切除方式等方面与非肠麻痹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术后体温≥38℃、使用阿片类药物、TNM分期≥Ⅲ期、手术持续时间≥4 h、胃部全切除是导致老年胃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肠麻痹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65岁、术后体温、使用阿片类药物、TNM分期≥Ⅲ期、手术持续时间≥4h、胃部全切除是导致老年胃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肠麻痹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做好预防措施,避免肠麻痹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腹腔镜组(n=27,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与开腹组(n=31,行传统开腹穿孔修补术)。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腹腔残余感染、切口感染、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1),两组切口感染率、腹腔残余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适宜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肠胰吻合术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后的肠胰吻合的合理术式.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3年12月施行的10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行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为3.5~4.5h.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胰瘘发生;1例糖尿病患者术后第8天发生胆瘘经引流自愈;切口裂开2例,经行切口减张缝合后愈合;2例术后发生胃瘫,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手术方式能够较好的预防胰瘘,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6.
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对其恢复是必要的,作者对89例胃癌患者术后分别予以肠外营养(PN)、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PN EN),分析营养支持方式对胃癌术后恢复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院手术后的胃癌患者89例,男59例,女30例,年龄51~89岁,平均63岁。分为两组,一组术后予PN,一组术后用PN EN,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1PN组与PN EN组临床资料临床资料PN组PN EN组男/女24/1735/13平均年龄(岁)63±11.763±12临床诊断残胃癌11贲门癌711胃窦癌2426胃体癌910手术方式根治性手术3245姑息性手术931.2营养支持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14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8例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腔镜组),64例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胃十二指肠瘘、肠间隙脓肿、盆腔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等.结果: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手术安全可靠,适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腹部小切口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肾盂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2月施行的61例后腹腔镜联合腹部小切口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腔镜组)及47例开放性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开放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局部复发、切口种植转移等指标。结果: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120(90~15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0(20~450)ml,平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5(1~2)天,术后切口感染3例,切口侧下腹部皮肤感觉过敏者5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开放组平均手术时间150(120~20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50(100~500)ml,平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1.5~3)天,术后切口感染6例,切口侧下腹部皮肤感觉过敏者15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开放组(P〈0.01)。结论:后腹腔镜联合腹部小切口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较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盂癌具有微创、安全、可靠等特点;无局部重要脏器及大血管浸润和粘连的肾盂癌均适合行后腹腔镜手术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和小肠间质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胃和小肠间质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6年7月间腹腔镜手术治疗33例胃和小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包括腹腔镜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和随访情况。结果33例胃和小肠间质瘤均成功地接受了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8例实施腹腔镜锲型胃局部切除;8例实施腹腔镜经胃腔肿瘤外翻切除术;17例实施腹腔镜辅助下部小肠肠段切除。手术时间(73.1±27.0)min,术中失血(19.8±14.0)ml,手术切口长度(3.3±1.1)cm,术后恢复排气时间(2.2±1.0)d,术后住院天数(8.1±2.0)d。3例患者(9.1%)术后分别出现小肠吻合口和胃腔内渗血,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随访2-33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和小肠间质瘤是可行、安全的,而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后路减压融合术后C5神经根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后路椎板切除融合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笔者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后路手术治疗102例各类颈椎病,术后5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中5例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为4.9,平均术后2.9d发生。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了分析比较,所有患者均有术后MRI上T2WI像高信号影,4例麻痹的节段与影像学资料相一致。4例基本恢复。结论颈椎病后路减压融合术后可能发生C5神经根麻痹,术后脊髓灰质区的损伤在该并发症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15例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作为参考指标,评估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1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手术。切口长度平均4 cm,手术时间40~160 min,术中出血量10~100 ml,术后排气时间1~3 d,术后住院1~4 d。结论: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的优点,有望成为胃间质瘤切除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晚期胰腺癌行内镜腹腔镜联合姑息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至2004年12月,对32例晚期胰腺癌病人行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减黄后,联合腹腔镜胆肠、胃肠内引流术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2例病人,ENBD和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历时70~181min,出血35~220mL,术后3~5d胃肠功能恢复,住院9~24d。术后病人黄疸逐渐消退、肝功能得到改善,恢复经口饮食。术后有1例发生切口感染,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肠、胃空肠吻合联合ENBD姑息治疗晚期胰腺癌可行、有效,具有创伤小、减黄彻底、术后痛苦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肾盂或输尿管癌等上尿路肿瘤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对加用下腹小切口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行后腹腔镜加下腹部小切口肾盂癌或输尿管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平均手术时间为120~17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0~200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26~48h,手术后30~48h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8d。术中、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随访2~36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后腹腔镜加下腹部小切口行肾盂癌和输尿管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与传统开放手术和其他术式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秦明放  吴瑜 《腹部外科》2007,20(1):44-45
目的 探讨对晚期胰腺癌所致的十二指肠梗阻和胆道梗阻同步行腹腔镜胃肠联合胆肠内引流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于2002年1月~2006年6月对42例晚期胰腺癌病人行腹腔镜胃空肠吻合术联合胆囊空肠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66~189 min,平均(92±21)min;术中出血33~411ml,平均(65±23)ml;术后3~5d病人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10~24d,平均(12.3±3.5)d.术后有2例发生切口感染,无其它手术并发症.术后病人恢复经口进食,黄疸逐渐消退.结论 腹腔镜胃空肠、胆肠吻合姑息治疗晚期胰腺癌具有创伤小、长久保持经口进食,减黄彻底,病人术后痛苦轻、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EEN-PN)的临床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8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手术患者共68例,随机分成EEN-PN组和全肠外营养(TPN)组各34例,分别监测并对照分析术前1 d及术后7 d两组患者的体质量、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EEN-PN组及TPN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9±8)h和(68±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PN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体质量维持等方面明显优于TPN组。结论: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对胃十二指肠手术后患者具有安全可靠、肠功能恢复快、价格低廉等优势,临床可适度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我院24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术中用超声刀切开右半结肠外侧腹膜,游离升结肠及右半横结肠,游离清除肠系膜上血管根部淋巴结,体外切除肿瘤,吻合肠管。结果:22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2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40~360min,平均202min,术中出血平均70ml,术后恢复肠蠕动平均32h,术后平均住院8d,术后2例切口感染,1例炎性肠梗阻,无出血、肠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及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符合微创手术切口小、患者痛苦轻、康复快的优点及肿瘤根治原则。  相似文献   

17.
肖保祥  崔振健 《腹部外科》1995,8(4):179-180
解痹栓治疗腹部术后肠麻痹的疗效观察和实验研究肖保祥,崔振健,胡宝友,曾升明腹部手术后肠麻痹可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尽早恢复肠功能对术后的恢复和预防并发症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对此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笔者于1991年10月~1992年8月,应用自制解痹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适应症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86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阑尾切除采用小切口手术方式的适应症和临床效果.结果:86例阑尾炎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均康复出院,其中79例成功进行了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其余7例行延长手术切口.小切口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外形美观.结论:单纯阑尾炎和大多数化脓性阑尾炎皆可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此种手术方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术中及术后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为237例复杂性阑尾炎患者行LA的临床资料。结果:237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115 min,平均65 min;术中均放置腹腔引流管,一般于术后2~5 d拔除;住院4~12 d,平均7.8 d;切口感染9例,予以换药一周后好转;无肠管、输尿管损伤及肠漏发生。结论:LA具有患者创伤小、疼痛轻、肠功能恢复快、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可行、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在乳糜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4例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尿液变化,比较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及血白蛋白变化。结果:14例手术全部取得成功,无中转开放,平均手术时间(156.4±68.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5.7±14.7)ml;术后平均住院(9.3±2.4)天,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3天。所有患者术后乳糜尿立即消失。术后随访0.5~2.0年,患者尿液清亮,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术后半年复查血红蛋白及血白蛋白,均较术前有显著增加。结论: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手术疗效肯定,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对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推广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