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冯永祥 《机械制造》2004,42(5):51-52
针对某产品关键零部件目镜头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变形问题,分析了外壳体加工变形的原因,并结合多年的工艺经验,提出了增加加工中工件自身刚性、消除精加工前产生的残余应力、减少精加工中产生应力和变形等多种工艺方法和措施,并详细叙述了其加工方法和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主动测量外圆切入磨削过程中的加工尺寸精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工件初始尺寸输入误差、工艺系统固有误差、切入进给速度对加工尺寸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在外圆切入磨削过程中,主动测量控制方式能很好地消除工艺系统的热变形、砂轮磨损、修整补偿误差等因素的影响,使工件初始尺寸输入误差和工艺系统的有关系统性误差不成为影响加工误差的主要因素;切入进给速度对加工尺寸精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薄壁工件的磨削加工,一般都是先磨内孔,然后以内孔定位,装上心轴,磨削外圆。由于薄壁工件的刚性很差,工件精度要求高,实际操作中,夹持力的大小不易掌握,轴向压紧稍微受力就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够确保在进行机械加工过程中更好控制加工精度,通过实例分析的方法,结合电机壳体工件实际加工过程,准确分析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研究表明:夹紧力变形、材料应力变形、工件让刀变形等均会对工件加工精度产生影响,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应当通过优化加工工艺线路、严控加工温度、优化夹具以及设置合理的切削参数等措施,对工件加工精度进行控制。通过对上述因素严格地控制,加工后的工件进行精度检测,尺寸、圆度等精度均符合设计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旋风刀架设计图样的要求及结构特点,提出了可行的工艺措拖及加工艺路线,实现了旋风刀盘座与旋风刀盘上体连接一同加工内孔,并优化工艺方案,使工件内孔在精加工时的加工状态与工作状态相同,避免薄壁零件大尺寸内孔因自重变形导致圆度超差的问题,对大型复杂零件的加工具有~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如图1所示典型大直径薄壁工件,材料为硬铝合金,此类工件在加工外圆、内孔过程中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由于壁厚较薄,工件刚性较差;同时由于材料硬度较高,切削抗力较大,在装夹和车削过程中受夹紧力和切削的作用下工件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在车削内孔和外圆时,分别各自需要采用一套专用夹具,用以工件的定位和装夹,才能满足此类工件的加工  相似文献   

7.
中小型套筒类零件,是机械制造行业经常遇到的加工零件。如离心泵中大量使用的轴承架(见图1),需要对轴承孔以及一端法兰外圆和端面进行加工,轴承孔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精度都比较高,且需要保证一端法兰外圆和端面对轴承孔的同轴度和径向跳动要求。由于工件较长,装夹找正困难,且工件常常因装夹不牢在车削过程中掉下来,造成安全事故;或者由于夹紧力太大,使夹紧端的工件产生变形,加工后的轴承孔因形状误差超差而报废。因此,要在工艺编制和工装设计上下功夫,加工中小型套筒类零件的工装设计成为加工中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8.
今年《机械工人》冷加工第二期介绍了车削盲板的方法。用3个套顶和一个顶尖固定工件,车削外圆,这个方法很好。但是,加工大直径工件时,虽然三爪可以放大,可是放的越大,工件弹性变形也就越大。由于工件的变形,减小了顶尖的压紧力,特别是  相似文献   

9.
在机械产品中,许多轴用衬套往往长度较短,内孔较小,内外圆同轴度和公差要求高。此类工件在内孔精加工后,用一般的心轴装夹加工外圆,常常难以很好地保证质量,使用精度较高的胀开心轴,以工件精加工过的内孔定位、胀紧,精车和半精车外圆、是一种理想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关节轴承精加工变形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在精加工中如何合理地设计夹具及如何准确计算夹紧力以减小关节轴承的加工变形、提高关节轴承的加工质量。基本思路是依据关节轴承结构和加工工艺设计夹具结构,依据轴承尺寸设计夹具尺寸;对夹具进行静力分析,依据静力平衡原理建立夹紧力的数学模型;通过关节轴承精加工实验验证了夹具和夹紧力数学模型的可靠性,有效地减小了关节轴承精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得到了表面质量满足要求的关节轴承。  相似文献   

11.
以典型的空心轴加工为例,针对空心轴的外圆、内孔、键槽的技术要求以及空心轴易变形的加工难点进行分析,采取合理的工艺措施,有效解决了加工难点,保证了工件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外圆精加工、内孔精加工以及不同尺寸公差的加工方法进行分析,解决了工件加工时保证尺寸精度的难点问题,表明了加入半精加工工序能够保证尺寸精度,介绍了数控车床(FANUC Oi系统)的磨耗功能的使用技巧,有效保证了工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尺寸高精度锥轴类工件加工成本高、一次尺寸合格率低,传统检具需反复装卡工件,不能用于加工过程的检测等问题,对高精度锥轴类工件锥度的精加工过程检具及其补偿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某大型矿机锥度主轴及用于加工的大型卧式车床为研究对象,根据锥度的计算原理,建立了用于表征锥轴工件锥度和圆跳动的量化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锥度主轴精加工工艺系统、精加工过程测量和补偿方法,结合卧式车床的结构特点,设计了可用于精加工过程中锥度和圆跳动尺寸测量的专用检具,给出了相应的过程测量和补偿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某大型矿机主轴的精加工过程。研究表明:该装置可方便地应用于大型锥轴类工件的精加工过程,可准确测量出精加工过程的锥度和圆跳动偏差,并直观地显现出补偿量大小及位置,有效提高了大型锥轴类工件精加工尺寸合格率。从而为大尺寸锥轴类工件的批量加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我厂加工的内燃机干式铸铁气缸套,肩台工序加工的尺寸见图1,在C620车床上加工缸套支承肩外圆宽度,使用弹性套筒夹具,用尾座顶尖顶着弹性套筒加工工件。由于工件壁薄只有1.5mm,顶尖力大工件易变形和产生裂纹,加工后的气缸套支承肩外圆端面跳动达不到工艺要求,为此我们设计了液性塑料夹具,解决了上述问题。 1.设计原理 干式铸铁气缸套支承肩外圆端面跳动公差要求是以缸套外圆中心线为基准。而实际加工是以缸套内圆  相似文献   

15.
李永明  张丽萍 《机械制造》1998,36(12):23-24
我厂生产的海水泵,其叶轮与轴是以圆锥结构连接。因叶轮是高速运转件,故叶轮对轴的跳动要求较高,技术要求见图1。工艺规定叶轮锥孔精加工后,两端面及外圆留有余量,与轴连接后精加工叶轮端面、外圆。但在实际加工中存在如下的质量问题。 叶轮与轴组装后,叶轮两端面的精加工余量分配不均。致使投产的零件约2/3以上无法往下加工。即使勉强能够加工的组件,叶轮上所有的轴向尺寸,均处在  相似文献   

16.
水轮机的轴瓦大多数是铸锡青铜,轴瓦冷冻装配后不再进行机械加工。轴瓦内、外圆的精度要求较高,主要尺寸如图1所示。原工艺在轴瓦粗车后,先精加工外圆A和平面B,然后再调头精加工内、外圆和C面。按上述加工方法,产生的热变形使φ180_(+0·058)~(+0·085)和φ160_(+0·69)~(+0·15)两尺寸超差,轴瓦冷装后也不能保证φ160_0~(+0·08)。在加工尺寸较大,不同材料的轴瓦时,由于夹紧受力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  相似文献   

17.
简便顶尖     
采用带有防尘盖的向心球轴承与锥度心轴组成的简便顶尖(附图α),插入车床尾座架锥孔后,可加工空心轴类工件。顶住工件已加工过的内孔来车削外圆。使用时顶尖旋转灵活,加工质量好。比过去用圆塞套在顶尖上的方法提高了效率,方便了操作。用专用心轴将轴承压紧,外圆磨到工件内孔所需尺寸。轴承2的外圆磨有适当锥度,以适应公差范  相似文献   

18.
冲床附件——气垫,被广泛应用于冷冲压的退料,既方便、又安全。可是在冷挤庄中应用气垫退料是不常见的,原因是气垫本身除退料作用外,还有压紧的作用。当滑块下行时,首先必须克服气垫的压紧力才能使毛坯进入模腔,当挤压毛坯的变形率较小,工件所需的挤压力小于气垫的压紧力时,毛坯进不了模腔或部分进不了模腔,在模腔外就受到挤压变形。此时挤出工件的尺寸、形状得不到保证,如图1所示(B为正常工件)。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将控制气垫压紧力的气压调到零,在某一变形率的情况下,能克服上述缺陷。但是,当毛坯变形力很小的时候,即使  相似文献   

19.
阀杆在整个喷油器当中至关重要,其外圆表面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喷油器的装配和喷油器性能。针对阀体外圆成形磨削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通过建立磨削加工系统的力学模型,对导轮、工件进行了受力变形分析,揭示了影响阀杆外圆表面磨削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工艺改进措施。通过理论分析了工件在砂轮磨削力下产生的变形对磨削加工质量的影响,建立了力学补偿模型来补偿砂轮磨削力引起的变形,并结合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和工艺优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水口大轴(见图1)净重138t,材料为20MuSi。毛坯先锻造成Ⅰ段和Ⅱ段,在两台重型车床上同时进行外圆、内孔、端面和切槽的粗加工,然后将两段焊接成一件整体,再进行外圆和内孔的精加工。图1水口大轴简图二、深孔加工L前的工艺工装分析粗加工后,工件重量为162t,全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