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色满类,双螺色满类,对一甲氧基苯酚类和双螺茚类抗氧化剂与单重态氧反应的物理猝灭速率常数和化学猝灭速率常数。实验结果表明,抗氧化剂猝灭单重态氧的过程以物理猝灭为主,物理猝灭速率常数和总猝灭速率常数愈大,品红甲亚胺染料的防褪色效果愈好,但存在一极限褪色率。  相似文献   

2.
抗氧化剂防止品红甲亚胺染料光褪色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激光光解动态吸收光谱研究了氧与品红甲亚胺染料间的作用,发现染料的光褪色不仅与单重态氧有关,氧的自由基负离子也可能是引起褪色的一个重要因素.还研究了抗氧化剂对品红甲亚胺染料激发态的影响,证实前者对染料激发态有猝灭作用,据此对抗氧化剂防止品红甲亚胺染料光褪色机理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择了三种分子结构相同而母核杂原子不同的近红外吸收菁染料,对它们的光谱性能特征及光氧化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三种不同母核杂原子的菁染料,其光氧化稳定性顺序为:苯并 唑>苯并噻唑>苯并硒唑。通过猝灭实验给出,在三种菁染料的光氧化反应机制中,具有反应活性的单线态氧和超氧负离子同时存在,其中单线态氧是导致菁染料褪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一系列茚苯胺青影像染料的光退色动力学和光退色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染料在醋酸丁酯溶液中的光退色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茚苯胺染料光退色过程中存在光氧化反应。用改进的PPP-CI方法计算染料分子的跃迁能和电荷密度,结果表明,茚苯胺染料的光退色速率与染料分子中某些原子上的电荷密度有关,单重态氧可能在光退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三种不同母核结构的三碳菁染料在乙醇溶剂中的光氧化反应,实验中采用了近红外区光谱能量分布平稳的光源,得出了母核结构对染料的光氧化稳定的影响,其影响次序:叮恶唑>硒唑>噻唑。同时本文还利用β值的测定,算出染料光氧化过程中敏化产生的单重态氧的浓度以及二者反应的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6.
继前文测定了成染料成色剂、DIR和DIAR成色剂与QDI的偶合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DIR和DIAR成色剂对染料影像形成的主反应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其作用(1)DIR或DIAR参与与成染料成色剂竞争QDI的反应,从而控制了QDI在显影银周围的扩散距离,同时也影响了染料的形成速率;(2)DIR和DIAR成色剂在与QDI反应后所释放的显影抑制剂抑制了卤化银的显影进程,从而控制了QDI的形成速率.两种作用的结果都使染料云的尺寸减小.本文还比较了体系中加入等摩尔(mol)量的带有相同抑制基团的DIR或DIAR成色剂的情况下,它们对主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对QDI的竞争作用或对显影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大小都取决于它们与QDI反应的表现速率常数K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7种轴向配位的萘酞菁硅配合物的激发态性质、产生单重态氧的能力及对几种氨基酸的光敏氧化能力.研究表明,对于相同浓度的不同配合物来说,随着轴向配位基团推电子能力的逐渐增强,激发三重态寿命降低,产生单重态氧的能力逐渐下降,而产生单重态氧的能力是光敏氧化氨基酸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因此,其光敏氧化氨基酸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具有不同分子链结构及不同链长,而母核结构分别为吲哚类及喹啉类的六种菁染料在溶液中的光氧化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菁染料的光褪色主要是由光氧化反应所致,当在分子链上引入不饱和环体结构时,可以使菁染料分子的光稳定性能增加;而随着分子链长的增加菁染料的光氧化稳定性能则明显下降。通过顺磁共振谱测定结果表明,在菁染料的自敏光氧化反应原初过程中,既存在单重态氧过程又存在超氧负离子过程。  相似文献   

9.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品红甲亚胺染料(MAD)的光褪色过程,结果表明:MAD本身不是产生活性氧(^O2,O^-2)的敏化剂,而是一个良好的活性氧的受体。敏化剂亚甲基兰(MB)孟加拉玫瑰 (RB)所产生的活性氧都对MAC的褪色有贡献,用竞争动力学实验,以二苯基苯并呋喃为竞争反应的标准物质,测定了MAD与活性氧反应的总反应速率常数(k=8.50×10^7L/mol.s)和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R=1.49×10^7L/mol.s)结果发现猝灭过程以物理猝灭为主,RB工MB敏化MAD光氧化实验表明,^1O2是导致MAD光氧化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王夺元  常静 《化学学报》1994,52(3):301-305
本文研究了迷迭香酚和鼠尾草酚对单重态氧的猝灭作用。实验证明迷迭香酚和鼠尾草酚在甲醇中猝灭单重态氧的总速率常数K~A分别为2.51×10^7和7.19×10^6mol^1.dm^-3.s^-1, 其中化学猝灭的速率常数k~r分别为1.27×10^7和9.82×10^5mol.dm^-3.s^-1, 相应的半猝灭浓度β值为4.6×10^-3和1.6×10^-2mol.dm^-3。这是一类有实用价值的高效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1.
单重态氧化学 V: 二烷基取代酚光敏氧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2,6-二甲基酚、2,4-二甲基酚及3,4-二甲基酚的光敏氧化反应, 应用竹红菌甲素作敏化剂匹配高压钠灯首次提供了二烷基取代酚同单重态氧发生化学反应的例证, 并测定了它们对单重态氧的反应速度常数, 其反应活性顺序为:BHT>2,4-DMP>3,4-DMP>DBP>2,6-DMP.二烷基取代酚同单重态氧可能通过1,4-环加成反应的机理, 再经重排生成最终产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迷迭香酚和鼠尾草酚对单重态氧的猝灭作用。实验证明迷迭香酚和鼠尾草酚在甲醇中猝灭单重态氧的总速率常数K~A分别为2.51×10^7和7.19×10^6mol^1.dm^-3.s^-1, 其中化学猝灭的速率常数k~r分别为1.27×10^7和9.82×10^5mol.dm^-3.s^-1, 相应的半猝灭浓度β值为4.6×10^-3和1.6×10^-2mol.dm^-3。这是一类有实用价值的高效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顺磁共振(ESR)法系统地研究了多甲川键菁染料光氧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单线态氧(1O2)、超氧阴离子(O2是导致染料光褪色的主要因素,而在没有氧气存在下,Dye也促使染料光褪色。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2,6-二甲基酚、2,4-二甲基酚及3,4-二甲基酚的光敏氧化反应, 应用竹红菌甲素作敏化剂匹配高压钠灯首次提供了二烷基取代酚同单重态氧发生化学反应的例证, 并测定了它们对单重态氧的反应速度常数, 其反应活性顺序为:BHT>2,4-DMP>3,4-DMP>DBP>2,6-DMP.二烷基取代酚同单重态氧可能通过1,4-环加成反应的机理, 再经重排生成最终产物.  相似文献   

15.
对三种β-二酮类化合物的光异构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并对它们在光照后产生单重态氧的能力进行了测定。该类化合物产生单重态氧的能力与其光异构化为酮式结构的能力成正比,因此凡易于进行光酮化反应的体系,可作为光敏化剂,而不易于进行该反应者,可作为光稳定剂。  相似文献   

16.
利用含碘硅烷前体制备包裹BODIPY染料分子的纳米二氧化硅颗粒.颗粒中的碘原子通过重原子效应有效提高了BODIPY染料分子的系间窜越效率,进而提高了染料分子的单重态氧量子产率及光损伤DNA的能力.这一结果表明,含碘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可以成为众多荧光染料分子在光动力疗法领域应用的一个有效药物负载和输送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具有共轭电子结构和多酚羟基官能团的类黄酮是天然抗氧化剂,其活性位点及其自由基稳定性是影响抗氧化效能的重要因素. 我们通过时间分辨光谱并结合量化计算对比研究了大豆素和染料木素两种异黄酮的脱质子形式由光氧化引发的自由基反应动力学. 结果表明,光氧化大豆素的酚氧阴离子先产生不稳定的中间态自由基,随后通过分子内电子转移反应生成相对稳定的自由基;异黄酮染料木素的酚氧阴离子光氧化后直接生成自旋密度在整个分子骨架上离域的稳定自由基;染料木素的5位羟基起到增强4’位酚羟基抗氧化活性的作用. 这些结果解释了染料木素远高于大豆素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测试了反-1,2-双[2-(5-苯基 唑基)]乙烯(POEOP)类化合物在1,4-二氧六环中的荧光寿命及其在不同溶剂中的光二聚量子产率,计算了其荧光辐射速率常数和非辐射速率常数,研究了取代基效应及溶剂性质对该类化合物光二聚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溶剂的极性增加有利于光二聚反应,但重原子溶剂对光二聚反应不利,表明该类化合物经单重态历程进行光二聚.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一些电子给体,电子受体和含呫吨染料的二元化合物.在激发染料时,测定和计算了染料与给体和受体之间的光致分子间和分子内的电子转移的速率常数和效率.发现激发的呫吨染料可与多种,其中包括很弱的给体和受体之间进行有效的光致电子转移反应.分子间的反应速率常数受扩散控制,有浓度的影响.闪光光解的实验表明,在浓度较低时,主要是通过染料的三重激发态来进行的.如存在异种电荷,则产生静态猝灭.分子内的光致电子转移反应与溶液的浓度无关,可从染料的单重激发态直接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20.
明阳福  伍千红  曹怡 《化学学报》1989,47(6):618-620
降冰片二烯及其衍生物的光异构化反应已有广泛的研究, 反应生成的四环烷衍生物是储能的重要化合物,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并进一步提高光敏化异构化反应的量子效率, 本文选用了具有强荧光的吖啶染料为敏化剂, 利用它们的单重态电子转移来引发反应, 在这类染料的光敏作用下异构化成为四环烷储能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