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文山市林地资源保护利用的现状与特点入手,分析林地保护利用潜力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林地功能分区、林产品基地建设进行林地利用规划,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优化林地区域布局,划分林地保护等级、控制占用征用林地规模和林地使用方向,实行差别化管理,形成新时期林地保护利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林业资源包括林地资源和森林资源。森林资源的主体是野生动植物资源,而且世界上绝大多数野生动植物资源处于森林生态系统之中。因此,研究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和研究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有许多相同之处。本文概括了攀枝花林业资源现状,分析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历史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林业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青海省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其特点,提出青海省林地保护与利用区域战略布局,为青海省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林地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郑国才  张秋燕 《汉中科技》2009,(3):51-52,15
十余年来,宁强县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有了快速发展。通过分析评价表明:全县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林业后备资源进一步发展,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单位面积蓄积量较低,建议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强化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实行分类经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扩大森林资源总量,加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整合资金,统筹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山丹县自然环境条件较差,长期粗放的农业生产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雪上加霜,通过对林业在山丹县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成效分析,提出了林业在山丹县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今后的发展策略,以便使全县经济与生态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了四川省威远县林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威远县林地保护规划中遇到的保护与利用、土地资源相互制约、林地结构不合理、森林质量不高、管理机构不健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定严格保护措施、差别化管理措施、生态移民、分级补偿机制、提高林业科技水平含量和加强政府主导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林木种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确保造林绿化质量的关键。经过多年的努力,山丹县林木种苗产业取得了初步发展,为保障全县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发挥了一定作用,确保了生态工程建设需求。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还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分析调查山丹县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山丹县林木种苗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种苗产业化发展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何小军 《甘肃科技》2014,(5):145-147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维护生态安全的保障,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林地是森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国家"十二五"规划将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作为约束性指标,国务院明确要求"要把林地与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林地保护"。从子午岭林区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林地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林地保护与利用的对策及建议,为科学保护利用子午岭林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榆林科技》2006,(4):F0003-F0003
林业局是神木人民政府主管全县林业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承担全县林业发民用工业规划,植树造林、林木种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产业开发以及以植树措施改善生态环境等工作。共辖12个事业单位,现有干部职工368名。直接经营国有林地148.3万亩,九八年以来,在局长刘国富的带领下,抓住国家实施生态工程建设的机遇,通过退耕还林工程、  相似文献   

10.
从山丹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角度出发,论述了森林分类经营的重要性。特别强调荒漠区沙生灌木植被由草原资源区划界定为林业资源,实行国家公益林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出以保护天然林和天然沙生植被为重点,积极营造公益林,建立完备的生态公益林体系,实现山丹林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蔡建华 《甘肃科技》2014,(8):146-156
林地是森林的载体,是森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对舟曲林业局林地资源保护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林地保护特点及林地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冷云峰  张莉 《当代地方科技》2013,(22):109-109,111
四川省是林地资源大省,黑水县是四川省的林地大县,近年来黑水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林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应用SWOT分析,对影响黑水县林地保护利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组件式GIS的外资林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组件式GIS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VisualBasic为基础,针对广西区外资林地的资源状况和森林经营特点,从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功能、数据库建立及系统集成完成外资林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林地空间、属性数据查询、空间分析、统计报表输出和专题图管理等,有效实现外资林业公司对森林经营的信息化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4.
赣县是赣南原中央苏区18个县之一,人口61.6万人,国土面积2 993 km2,林业用地22.8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76.4%,全县森林活立木蓄积量691.8万m3,单位乔木林生产力34.3 m3/hm2,占全省的76.89%,林业产值7 570万元,人均123.69元。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绿色崛起,必须从严保护林地、节约集约林地、优化林地资源配置,在科学经营森林资源上下功夫,把林业产业做强做大,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构建黑龙江省林木种质资源新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业造林及其行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建设有利于林木种质资源创新、保护及开发利用等综合交通的发挥。从林业发展战略高度,介绍了黑龙江省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建设林木种质资源平台的意义及具体设想,对黑龙江省的林木种质资源的发掘、保护及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业造林及其行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建设有利于林木种质资源创新、保护及开发利用等综合交通的发挥。从林业发展战略高度,介绍了黑龙江省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建设林木种质资源平台的意义及具体设想,对黑龙江省的林木种质资源的发掘、保护及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地区土地功能区划及可持续利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土地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就应当在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并将土地资源划分出具有地貌特征、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生态功能相对一致的功能区划下,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该文在分析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适合该区域的土地功能分区模式,并提出适应各功能区划内产业发展方向及其开发保护策略,为实现环境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林地资源信息管理是为了提高林地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通过计算机技术来构建县级林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从而获得对县级林地资源的统计数据,以便于对林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因此,通过应用研究达到解决林地资源掌握、管理和利用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邓二委 《科技信息》2012,(30):168-169
义县未利用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本文将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潜力较大、集中连片的区域,以乡镇为单位,通过计算重点区域评价指数高低,来划定耕地开垦的重点区域,并指出该重点区域的区域范围及土地开发利用整理方向,为统筹安排区域内耕地及各类农用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促进未利用地开发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林业经营中优化利用已有的生产要素(包括林地、技术、劳动力、资金),实现林业生态绩效增长。【方法】将林木“轮伐期”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与林业生态绩效增长的中间变量,分析生产要素优化对林业生态绩效增长的作用机理,并以福建省沙县林业生产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人工经营林地的生态绩效与生产要素投入关系为:生产要素优化可提高林业生态绩效,如国有林场因林地经营面积大、资金成本较低且营林技术更先进,其生态绩效好于其他经营方式的林地;生态绩效与林地经营规模间存在“门槛”效应,当林地经营面积超过“门槛”规模后,林木轮伐期才可能延长并进一步提高生态绩效。不同林业经营方式其生产要素优化面临不同问题:国有林场需更多林地投入以应对用材林林地减少而年度用材林采伐量却增加的困境;村集体林场面临林地与资本短缺;经营型小农户面临技术、资本与劳动力投入的全面短缺。【结论】生态绩效增长的关键在于林地收益最大化前提下的林木轮伐期延长,而轮伐期延长可通过采用更先进生产技术(按高标准森林经营技术规程进行营造林)、投入更多资本且降低资金成本、投入更多林地等要素优化路径实现,其中林地经营面积大于“门槛”规模是轮伐期延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