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棉酚联合榄香烯对Lewis肺癌细胞的抑制效应,为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棉酚、榄香烯单独及联合作用于Lewis肺癌细胞株(LLC),在24h末,ATP溶液(Caymen Chemicals,St Louis,MO)添加在细胞中,应用ATP水平测定板测定LLC细胞的ATP表达水平。分别测定单纯LLC细胞、单纯应用棉酚、单纯应用榄香烯以及选取合适的浓度进行联合用药后对LLC细胞ATP表达水平的影响,对ATP数据分别进行计算,分析判断药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榄香烯浓度为5.0μg/ml对Lewis肺癌细胞的抑制率(57.3%)效果明显高于2.5μg/ml(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棉酚浓度为3.0μg/ml和4.0μg/ml时,其对Lewis肺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其他浓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特别是当棉酚浓度为4.0μg/ml对Lewis肺癌细胞的抑制效果较佳,为73.2%。显著高于1.0μg/ml(21.3%),2.0μg/ml(63.2%),3.0μg/ml(70.3%)。而棉酚浓度为3.0μg/ml时对Lewis肺癌细胞的抑制率(70.3%),显著高于1.0μg/ml(21.3%),2.0μg/ml(63.2%)。棉酚浓度为2.0μg/ml时对Lewis肺癌细胞的抑制率(63.2%),显著高于1.0μg/ml(21.3%),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0.05)。榄香烯浓度为2.5μg/ml时,联合棉酚浓度3.0μg/ml抑制率为(89.6%)和4.0μg/ml抑制率为(92.0%)时,其效果明显高于棉酚浓度1.0μg/ml抑制率为(21.6%)和2.0μg/ml抑制率为(80.1%),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0.05)。特别是榄香烯联合棉酚浓度为4.0μg/ml抑制率为(92.0%),对Lewis肺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最佳,明显高于其他浓度组。榄香烯浓度为5.0μg/ml时,联合棉酚浓度3.0μg/ml抑制率为(81.1%)和4.0μg/ml抑制率为(90.0%)时,其效果明显高于棉酚浓度1.0μg/ml抑制率为(69.2%)和2.0μg/ml抑制率为(76.2%),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0.05)。特别是榄香烯联合棉酚浓度为4.0μg/ml抑制率为(90.0%),对Lewis肺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最佳,明显高于其他浓度组。结论棉酚、榄香烯单独或二者联合作用均能抑制LLC的增殖,且联合应用的作用显著高于单独用药,同时能够减少常规榄香烯的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沉默miR-21对子宫内膜癌顺铂耐药细胞株Ishikawa/DDP的影响。方法:以Lipofectamine 2000介导miR-21抑制剂转染Ishikawa/DDP细胞株,同时设置阴性组和耐药组。采用反转录PCR检测miR-21、多药耐药基因MDR1、促凋亡基因Bax和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多药耐药蛋白P-gp、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耐药组和阴性组比较,抑制剂组miR-21,MDR1和Bcl-2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而Bax mRAN表达显著上调(P0.001);抑制剂组P-gp和Bcl-2蛋白表达显著低下调(P0.05),而Ba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01)。与耐药组和阴性组比较,顺铂对抑制剂组的IC50值显著(P0.001);顺铂对抑制剂组细胞的诱导凋亡率显著增加(P0.001)。结论:沉默miR-21可显著提高Ishikawa/DDP细胞株对顺铂的敏感性,并促进细胞凋亡,其具体机制可能与下调MDR1,P-gp和Bcl-2表达,以及上调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姜黄素增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OC1/DDP对顺铂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吕靖  英焕春  戴进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8):1183-1186
目的:探讨姜黄素的使用与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COC1/DDP对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和TUNEL法检测姜黄素、顺铂单独和联合作用时对COC1/DDP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RT-PCR检测上述各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Smac的表达。结果:顺铂的浓度在1.25~5μg/mL时与姜黄素合用后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明显(P<0.05),尤以2.5μg/mL顺铂和20μmol/L姜黄素联合作用时,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最明显;顺铂与姜黄素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相比,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相比Bcl-2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Smac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COC1/DDP增殖,并能增强该细胞系对顺铂的敏感性,机制可能与降低Bcl-2基因的表达,增加Smac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楼皂苷Ⅶ联合顺铂诱导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从中草药重楼块根中分离提取重楼皂苷Ⅶ,然后联合顺铂处理SKOV3细胞,分为以下4组:0.1μg/ml重楼皂苷Ⅶ+1μg/ml顺铂组、1μg/ml重楼皂苷Ⅶ+1μg/ml顺铂组、10μg/ml重楼皂苷Ⅶ+1μg/ml顺铂组、对照组。培养24h和48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Real-time 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以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XBP1和ATF4的表达。结果重楼皂苷Ⅶ联合顺铂能有效促进SKOV3细胞凋亡,其凋亡是通过内质网应激激活caspase途径引起的。结论重楼皂苷Ⅶ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为临床上治疗卵巢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目前常用的不同顺铂联合方案胸腔灌注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短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选出较优的方案供临床参考。方法:通过PubMed、EmBase、Cochrane、CNKI、VIP、WanFang、CBM等数据库检索有关顺铂联合方案胸腔灌注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Stata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OR值及95%可信区间为效应指标,比较各顺铂联合方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排序。结果:经筛选后最终纳入31项RCT,合计2350例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共涉及7种顺铂联合方案。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总疗效方面,7种顺铂联合灌注方案与单纯顺铂灌注治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排序结果为顺铂+rmh-TNF〉顺铂+洛铂〉顺铂+榄香烯〉顺铂+恩度〉顺铂+香菇多糖〉顺铂+白介素-2〉顺铂+贝伐珠单抗;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方面,涉及6种不同顺铂联合方案,仅顺铂联合榄香烯方案较单纯顺铂灌注治疗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生率从低到高的排序:顺铂+榄香烯〉顺铂+贝伐单抗〉顺铂+rmh-TNF〉顺铂+香菇多糖〉顺铂+恩度〉单纯顺铂灌注〉顺铂+白介素-2;骨髓抑制发生率方面,涉及5种不同顺铂联合方案,仅顺铂联合榄香烯方案较单纯顺铂灌注治疗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生率从低到高的排序:顺铂+榄香烯〉顺铂+贝伐单抗〉顺铂+香菇多糖〉顺铂+恩度〉顺铂+白介素-2〉单纯顺铂灌注。结论:顺铂联合rmh-TNF胸腔灌注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在短期疗效上占明显优势,综合有效率及安全性考虑,顺铂联合榄香烯灌注治疗可能是最佳方案,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参麦及顺铂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协同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VEGF、Bcl-2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 MTT法显示参麦及顺铂能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其作用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单用顺铂组,有效浓度为1.25 μg/ml,起效时间为72 h,其抑制率为(8.70±0.57)%,联合用药组,有效浓度为顺铂0.625 μg/ml,起效时间为48h,其抑制率为(8.87±0.10)%.行Hoechst33258染色可见细胞核出现固缩、边集,形成凋亡小体等凋亡现象;RT-PCR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药物作用后Bcl-2、VEGF的mRNA表达降低,Caspase-3mRNA表达升高.结论 参麦与顺铂联合对胃癌细胞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与单用顺铂相比,参麦与顺铂联合可有效减少顺铂的用药剂量,促进凋亡,其作用与协同促进Caspase-3的高表达及Bcl-2、VEGF的低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龄的尿毒症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 (HSP70)水平的差异.方法 9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透析龄分为3组:短期组(3个月≤透析时间<2年,32例),中期组(透析2~5年,37例),长期组(透析时间>5年,23例),在透析前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SP70浓度.结果 中期组透析前HSP70为(54.94±39.21) μg/L,透析后HSP70为(69.72±39.90) μg/L,透析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8,P=0.047);长期组透析前HSP70为(46.17±34.63) μg/L,透析后HSP70为(74.07±41.11)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4,P=0.010);而短期组透析前HSP70为(70.42±38.30) μg/L,透析后HSP70为(62.89±43.01) 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0,P =0.390).结论 抗应激保护能力较强的血液透析患者可能获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蒜素和顺铂联合应用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经复苏,孵育,传代分为4个实验组,分别用大蒜素、顺铂、大蒜素和顺铂联合处理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在不同时间(24、48、72 h)观察细胞的形态.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和各时间点bcl-2和PDCD5的表达情况.结果: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在大蒜素、顺铂以及大蒜素和顺铂联合作用下,细胞生长增殖受到抑制,与对照组的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相比形态学变化明显.大蒜素、顺铂及两者联合作用均可以下调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中bcl-2的表达,上调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中PDCD5的表达,大蒜素15μg/mL和顺铂3μg/mL联合用药可增强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与大蒜素15μg/mL、顺铂3μg/mL单独处理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比较,下调bcl-2表达和上调PDCD5表达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和顺铂联合用药作用强于单独用药,可进一步提高药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 胞生长增殖受到抑制,与对照组的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相比形态学变化明显.大蒜素、 铂及两者联合作用均可以下调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中bcl-2的表达,上调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中PDCD5的表达,大蒜素15μg/mL和顺铂3μg/mL联合用药可增强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与大蒜素15μg/mL、顺铂3μg/mL单独处理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比较,下调bcl-2表达和上调PDCD5表达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和顺铂联合用药作用强于单独用药,可进一步提高药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 胞生长增殖受到抑制,与对照组的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相比形态学变化明显.大蒜素、 铂及两者联合作用均可以下调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中bcl-2的表达,上调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中PDCD5的表达,大蒜素15μg/mL和顺铂3μg/mL联合用药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25I粒子对小鼠S180肉瘤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125I粒子照射后肿瘤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对照组Bcl-2mRNA奈带显著,实验组不明显;实验组Bax mRNA奈带显著,对照组不明显。2组Bax/β-actin与Bcl-2/β-actin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125I粒子治疗肿瘤可能是通过Bcl-2和Bax基因在组织间表达的增减决定了凋亡率的高低,这可能是低剂量率放射线杀伤肿瘤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外源性人白细胞介素-8 (IL-8)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迁移的影响,及顺铂对它的干预作用,初步探讨顺铂抑制细胞迁移的机制.方法 顺铂处理SKOV-3细胞,MTT法确定顺铂使用的最佳作用浓度;Transwell法观察顺铂对IL-8诱导SKOV-3细胞迁移的干预作用;ELISA法检测顺铂分泌IL-8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顺铂浓度为100μg/ml对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浓度区间在200~400μg/ml的顺铂对细胞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该范围内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浓度为100μg/ml的顺铂,分别作用于SKOV-3细胞24 h、48 h、72 h,各时间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L-8(100 ng/L)处理细胞后,SKOV-3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顺铂(100 μg/ml)具有抑制IL-8诱导的SKOV-3细胞迁移的作用,随着浓度的增高,迁移的细胞数由241.67减少到155.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刺激细胞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F-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64.04±4.6).结论 IL-8具有促进人卵巢癌SKOV-3细胞迁移的作用,顺铂可能是通过NF-κB细胞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的迁移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离子通道阻断剂NPPB对顺铂(DDP)诱导的神经胶质瘤C6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C6细胞的生存率;RT-PCR检测Bcl-2、Bax及ClC-3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Bcl-2、Bax、Cyt-C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PPB组C6细胞生存率、Bax/Bcl-2比值、ClC-3 mRNA及Cyt-C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DDP组C6细胞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ClC-3 mRNA表达降低,Bax/Bcl-2比值及Cyt-C蛋白表达明显增高。而DDP与NPPB联合组C6细胞生存率与DDP组相比明显增高,ClC-3 mRNA表达增高,Bax/Bcl-2比值呈下降趋势,Cyt-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氯离子通道阻断剂NPPB可能通过降低Bax/Bcl-2比值,抑制Cyt-C的释放而拮抗DDP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西妥昔单抗(C225)体外增强人鼻咽癌CNE-1细胞对紫杉醇(PTX)化疗敏感性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鼻咽癌CNE-1细胞株随机分为对照组、PTX组、联合用药组,PTX组采用30μg/ml PTX处理,联合用药组采用30μg/ml PTX+250μg/ml C225处理,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砜(DMSO)。MTT法检测细胞的PTX耐药性,取对数期的CNE-1细胞分为9组,4组分别加入浓度为0. 01μmol/L、0. 1μmol/L、1μmol/L、10μmol/L的PTX;另有4组也加入PTX,同时加入C225,使C225最终浓度为250μg/ml,空白对照组中加入等体积的DMSO,培养48 h。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RT-PCR分别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水平及其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 PTX组CNE-1细胞抑制率为(15.99±2. 13)%,联合用药组CNE-1细胞抑制率为37. 10%(37. 10±2. 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84,P=0.000)。与对照组相比,PTX组、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率均升高(P 0. 05),而S期细胞比率降低(P 0. 05)。与PTX相比,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率升高(P0. 05),S期细胞比率与M期细胞比率均明显降低(P 0. 05)。MTT检测PTX耐药性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C225组细胞的细胞活性随着PTX浓度增加而降低,空白对照组、C225组CNE-1细胞的PTX IC50分别为4. 179μmol/L、0. 25μmol/L。与对照组相比,PTX组、联合用药组Cyclin D1、Bcl-2蛋白水平与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 0. 05),而Bax蛋白水平与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 0. 05)。与PTX相比,联合用药组Cyclin D1、Bcl-2蛋白水平与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 0. 05),而Bax蛋白水平与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 0. 05)。结论 在PTX化疗的基础上增加C225处理,可以促进PTX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促凋亡作用,降低细胞的CNE-1细胞的PTX IC50,增强CNE-1细胞对PTX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4-HPR 联合顺铂对人卵巢癌细胞株 SKOV3增殖和 Akt/Bax 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单独使用4-HPR、顺铂及联合使用对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HPR、顺铂对SKOV3细胞周期和Akt/Bax表达的影响。结果顺铂联合不同浓度的4-HPR可以显著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同单独使用顺铂相比抑制作用较强,差异显著( P<0.05)。顺铂联合4-HPR同使用顺铂相比可以使G0~G1期细胞比例进一步下降,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进一步上升,差异显著( P<0.01)。顺铂联合4-HPR的凋亡率同单独用顺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顺铂联合不同浓度的4-HPR时可以使SKOV3细胞Akt的表达下调和促进Bax的表达的上调,同单独使用顺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顺铂联合4-HPR可以更好地抑制细胞株SKOV3增殖,使得细胞停滞在S期和G2~M期,这可能与可以促进Akt的表达下调和Bax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UC1过表达与食管癌细胞对紫杉醇及顺铂反应的关系。方法:构建MUC1过表达的食管癌细胞株,建立食管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然后,对成瘤裸鼠腹腔注射顺铂(8μg/kg,d1、d7)及紫杉醇(20μg/kg,d1、d7)。每3 d测量肿瘤体积及裸鼠体质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及裸鼠体质量曲线;测量肿瘤的终末体积,计算肿瘤抑瘤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化疗药物对肿瘤中Bcl-2及Ki-67表达的影响。结果:顺铂与紫杉醇都能抑制MUC1过表达的食管癌移植瘤的肿瘤体积及裸鼠体质量增加,与空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顺铂与紫杉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和紫杉醇对MUC1沉默的食管癌移植瘤的抑制效应不明显;顺铂与紫杉醇能够明显下调MUC1过表达的移植瘤中Ki67的表达(P0.01),上调Bcl-2的表达(P0.01)。结论:顺铂与紫杉醇都能明显抑制MUC1过表达的食管癌移植瘤的生长及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顺铂的抑制效应与紫杉醇无明显差异,但顺铂对裸鼠体质量的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热休克、Adriamycin(ADM)化疗应激刺激下热休克蛋白70(HSP70)、多药耐药基因MDRl的表达情况,对K562细胞予以43℃高温热休克和(或)加以ADM化疗,然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SP70的表达,MTT法检测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RT—PCR检测HSP70 mRNA和MDRl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P-糖蛋白(P—gP)的表达。结果显示:①HSP70蛋白的合成在43℃热作用后恢复37℃孵育2小时达到高峰并聚集在胞核和核仁内,呈“核内迁移”现象;3小时后HSP70表达开始降低,5小时后HSP70的合成逐渐降低至正常,并恢复以胞浆表达为主。②K562细胞在43℃高温热休克刺激下HSP70mRNA表达增加,随着37℃孵育时间的延长表达量有增多趋势并持续一段时间,MDRlmRNA的表达与之相似,二者在37℃孵育2小时分别增加4倍和5.8倍。③ADM化疗刺激后细胞内P—gP表达增加;ADM化疗、43℃热休克刺激后再加ADM化疗,K562细胞中HSP70 mRNA、MDRl mRNA表达均上调,且43℃热休克刺激处理后再加入ADM作用二者的表达要高于单加ADM化疗组。结论:热休克和ADM化疗刺激的K562细胞中HSP70和MDRl表达增加,有利于维护肿瘤细胞的稳定性,HSP70可能与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β-榄香烯增强阿克拉霉素对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探讨β-榄香烯联合阿克拉霉素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阿克拉霉素(0.05、0.10、0.25 μg/ml)单独作用HL-60细胞,和以不同浓度β-榄香烯(10、20、40 μg/ml)联合小剂量阿克拉霉素(0.10 μg/ml)作用20 h,分别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法、竞争ELISA法等检测细胞凋亡率,环氧化酶(COX)-2、NF-κB和前列腺素E2(PGE2)的表达.结果 小剂量的阿克拉霉素(0.05~0.10 μg/ml)对HL-60细胞的凋亡及其COX-2、NF-κB和PGE2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小剂量的阿克拉霉素与β-榄香烯联合作用后,可促进HL-60细胞的凋亡,β-榄香烯10~40 μg/ml联合阿克拉霉素0.10 μg/ml处理后,HL-60细胞凋亡率为(8.97 ± 0.14)%~(34.90 ± 2.72)%,明显高于40 μg/ml β-榄香烯单独作用组的(8.07±0.36)%,并抑制COX-2、NF-κB和PGE2的表达,这种作用与β-榄香烯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β-榄香烯可增强阿克拉霉素对HL-60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并抑制COX-2和PGE2的表达,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活性而实现.  相似文献   

17.
榄香烯注射液治疗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榄香烯注射液治疗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1966~2004.7)、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1~2004.5)、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4)、万方数据库(1980~2004)和重庆维普信息数据库(1989~2004),同时从参考文献中追溯文献,并收集未发表的文献.纳入榄香烯注射液治疗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国际Cochrane中心推荐的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研究,且均为低质量研究.1项研究显示,榄香烯 西艾克 顺铂的疗效优于西艾克 顺铂;榄香烯 化疗(足叶乙甙 顺铂)与单用化疗比较的4个研究的合并分析结果显示,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榄香烯可以改善其临床疗效[RR合并=1.62,95%CI (1.29,2.03)];单独使用榄香烯与使用环磷酰胺 阿霉素 顺铂相比的2项研究的合并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合并=0.81,95%CI (0.44,1.49)];此外,10项单独研究的结果均显示,单独使用榄香烯注射液或榄香烯注射液 常规方案治疗肺癌与常规治疗相比,两者疗效无统计学差异.3篇单个研究显示,常规治疗 榄香烯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其1年及以上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14篇单个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榄香烯可能减少由常规治疗引起的副反应例数.结论目前收集到的榄香烯注射液治疗肺癌的临床试验质量较低,各种治疗方案纳入研究数量少,尚不能根据纳入研究获得榄香烯治疗肺癌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与安全性的证据,尚需设计严密、实施科学的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材料和方法细胞系及培养液:人直肠低分化腺癌细胞系HR8348由浙江省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建立,细胞培养在RPMI-1640营养液中,含10%小牛血清,胰岛素10U/L.红地可的法10μg/L,37℃密闭静止培养,隔日半量换液,3~5天接1:3传代。热化疗处理:在细胞则数生长期加入顺铂(最终浓度为O.6μg/ml),联合42℃水浴1小时(温度波动小于±0.3℃),换液后置37℃常规培养,3天后再经5-氟脲嘧啶(最终浓度为18μg/ml)扣42℃水浴1小时处理,换液后常规培养、传代。所选药物浓度为人体有效血浆浓度的十分之一.观察指际:①癌细胞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6S蛋白酶抑制剂b-AP15对Jurkat细胞与RS4;11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无菌条件下对Jurkat细胞与RS4;11细胞进行培养,根据有无b-AP15处理,将其分为4组:①Jurkat细胞实验组;②Jurkat细胞对照组;③RS4;11细胞实验组;④RS4;11细胞对照组.其中,Jurkat细胞实验组与RS4;11细胞实验组采用浓度分别为0.05,0.10,0.50,1.00,5.00 μmol/L b-AP15处理24,48 h;Jurkat细胞对照组与RS4;11细胞对照组采用RPMI 1640培养基进行同步培养.采用CCK-8法绘制4组细胞增殖曲线;采用Annexin Ⅴ-别藻蓝蛋白(APC)/7-氨基放线菌素D(7-AAD)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查4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4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4组细胞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Ⅹ蛋白(Bax)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基因、Ⅹ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1基因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①b-AP15对Jurkat细胞与RS4;11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该抑制效应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Jurkat细胞经b-AP15处理24,48 h后,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52±0.35)μmol/L与(0.54±0.01) μmol/L,RS4;11细胞经b-AP15处理24,48 h后IC50分别为(0.97±0.02)μmol/L与(0.08±0.03)μmol/L.②使用浓度为1.5 μmol/L b-AP15处理Jurkat细胞实验组后,其与Jurkat细胞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使用浓度为1.0 μmol/Lb AP15处理RS4;11细胞实验组后,其与RS4;11细胞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亦显著增加,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Jurkat细胞与RS4;11细胞经b-AP15处理48 h后,与处理24 h后者相比细胞凋亡率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887,7.449;P<0.001).③与Jurkat细胞对照组相比,使用浓度为1.5 μmol/L b-AP15处理Jurkat细胞实验组24 h后,Jurkat细胞周期明显被阻滞于G2/M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72,P<0.05);同时伴S期细胞比例减低,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19.053,P<0.05).与RS4;11细胞对照组相比,使用浓度为1.0 μmol/L b-AP15处理RS4;11细胞实验组24 h后,RS4;11细胞周期亦明显被阻滞于G2/M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43,P<0.05);同时伴S期细胞比例减低,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6.992,P<0.05).④使用b-AP15处理Jurkat细胞与RS4;11细胞24 h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凋亡相关基因Bax、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增高,Bcl-2、XIAP mRNA相对表达水平减低,同时伴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K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减低,与各自细胞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S4;11细胞实验组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Jurkat细胞实验组相比,增高程度更为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P15能有效抑制Jurkat细胞与RS4;11细胞增殖,并促进其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其促凋亡机制与上调Bax与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下调Bcl-2与XIAP基因表达水平相关,细胞周期G2/M期阻滞与CDK1基因表达水平减低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榄香烯(elemene,ELE)对卵巢癌细胞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影响。方法:采用Hoechst33258和PI荧光染色法、MTT法以及流式细胞术分析法,检测ELE对COC1/DDP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进而研究其对该细胞MDR的可能影响。结果:ELE(10.0-30.0μg/ml)对COC1/DDP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两种作用的强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均具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低毒剂量ELE(20.0μg/ml)与DDP(1.0μg/ml)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强DDP对该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降低该细胞对DDP的IC50,使该细胞对DDP的抗性5.6倍逆转。结论:ELE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抗肿瘤剂,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MDR抑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