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在分析测试的后步环节用水代替吡啶作为反应样品的溶剂,实现对聚醚多元醇羟值测定方法的条件改进,从而降低实验中的吡啶试剂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2.
聚甘油羟值测定方法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了聚甘油羟值的测定方法,用乙酸酐代替邻苯二甲酸酐,用水代替有机溶剂,用氢氧化钾水标液代替氢氧化钾乙醇标液,测定结果稳定,并且降低了测试成本。  相似文献   

3.
本文浅析了聚醚多元醇羟值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调节酰化过程,避免酰化装置的渗漏等措施能提高羟值测定的稳定性;采用催化剂IZ使酰化反应时间由1小时缩短至40分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硫化钠标准溶液在配制后非常不稳定.为了延长保存期限,对硫化氢和硫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用硫化氢标准溶液配制法代替硫化钠标准溶液配制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以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原料,采用预聚体自乳化历程合成脂肪族水性聚氨酯.通过单因素分析法,优化配方,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预聚反应65℃,2h;扩链反应70℃,2h;R值1.8~2.4,DMPA用量3.5%~5.5%.  相似文献   

6.
为了阐明超/近临界区有机合成反应中水的作用机制,以乙酸丁酯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作为模型体系,测定了240~320 ℃下不同水体积分数对乙酸丁酯酯交换反应的影响.以260 ℃的典型结果为例,实验结果可以分成3个区域:当水体积分数<3.2%时,乙酸丁酯的转化率随水体积分数增加而显著降低;水体积分数在3.2%~11.8%区域,乙酸丁酯转化率变化较少;当水体积分数超过11.8%后,乙酸丁酯转化率随着水体积分数增加快速上升.结果表明:水在该体系中同时起到了溶剂、反应物和催化剂的作用,同时水在超临界区和近临界区起的主要作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制的新型磺化苯乙烯-co-甲基丙烯酸丁酯P(St-co-BMA)代替传统的浓硫酸催化正丁醇与冰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磺化P(St-co-BMA)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随着用量的增加,乙酸正丁酯的收率先显著增加,然后达到一定值;当催化剂的用量与正丁醇的质量比为0.086/1.0、酯化反应时间为5 h时,乙酸正丁酯的收率可以达到96%以上;合成的共聚物催化剂经5次使用后仍可使乙酸正丁酯收率达到70%以上;经再生后的共聚物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新制备的共聚物催化剂相比几乎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8.
浅析羟值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浅析了聚醚多地醇羟值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调节酰化过程、避免酰化装置的渗漏等措施能提高羟值测定的稳定性;采用催化剂IZ使酰化反应时间由1小时缩短至40分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两种COD测定方法的比较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两种方法测定了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的COD值 ,以验证改进的COD测定方法的可靠性 ,比较了两种COD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对原子吸收法测定干香菇中镉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干香菇中镉的测定按GB/T 5009.15—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中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建立干香菇中镉含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不确定度来源于样品称量、样品溶液定容、样品重复性测量、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计算这些分量的不确定度最后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经评定,测得样品中干香菇的镉含量为1.01 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028 mg/kg,k=2;同时可以得出标准溶液配制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对最终不确定度影响最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以醋酸钠溶液作为稳定剂,采用液体多元醇方法合成了Pt/C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合成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钠,合成得到的铂纳米粒子具有细小和均匀的粒径,并高度分散在碳载体上.合成溶液中醋酸钠和铂盐的摩尔比是影响铂纳米粒子的粒径和粒径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制备钻井泥浆助剂腐植酸钾KHm的新工艺.该工艺改变传统方法,采用KOH与NaOH混合碱液代替KOH溶液.并通过改变KOH与NaOH混合液配比的方法,控制KHm中K+的含量.从而达到降低KHm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制备钻井泥浆助剂腐植酸钾KHm的新工艺.该工艺改变传统方法,采用KOH与NaOH混合碱液代替KOH溶液.并通过改变KOH与NaOH混合液配比的方法,控制KHm中K+的含量.从而达到降低KHm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混合磷酸酯含量的分别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测定混合醇醚磷酸酯中各组分含量提出一种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单酯、双酯及磷酸的含量采用指示剂法和电位滴定法测定,提出了以乙醇为溶剂、氢氧化钾水溶液为滴定剂分析单双酯含量的方法,三酯含量的测定采用硝化成磷酸盐的方法,先测定总磷含量,再减去单、双酯含量计算求得。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分别测出混合磷酸酯中三种酯的含量,该方法方便适用,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和相同重量的风化煤,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腐植酸钾(KHm)溶液,并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它们的光密度用四苯硼钠法测出了KHm中的钾离子(K+)含量.研究结果得出,KHm溶液的光密度逐步增大到某一数值前,只与氢氧化钾溶液浓度有关,与K+含量无关.当达到或超过这个数值后,则K+含量与氢氧化钾浓度有关,但光密度与氢氧化钾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16.
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和相同重量的风化煤,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腐植酸钾(KHm)溶液,并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它们的光密度用四苯硼钠法测出了KHm中的钾离子(K+)含量.研究结果得出,KHm溶液的光密度逐步增大到某一数值前,只与氢氧化钾溶液浓度有关,与K+含量无关.当达到或超过这个数值后,则K+含量与氢氧化钾浓度有关,但光密度与氢氧化钾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相色谱法,经大量实验选择出最佳色谱条件,建立了测定醋酸甲酯含量的分析方法.水、醋酸甲酯和乙酸异丁酯的回收率分别为97.13%~103.85%、95.97%~102.43%和95.44%~102.91%.醋酸甲酯变异系数为1.59%.  相似文献   

18.
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广泛用作溶剂和化工原料.近年来,利用乙醇催化脱氢合成乙酸乙酯的方法,因工艺简单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铜基催化剂上乙醇催化脱氢合成乙酸乙酯反应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文献中有关乙酸乙酯的形成机理.在诸多文献中,虽然对于乙酸乙酯的形成过程还存在争议,但对于多组分铜基催化剂而言,普遍认为:金属铜提供脱氢活性中心,其他金属氧化物提供酸碱活性中心,这几种活性中心协同作用共同完成对该反应的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聚酯纤维生产的缩聚阶段加入醋酸盐微粒子,成纤经稀碱液处理后表面形成大量均匀分布的微细凹凸结构,从而改善了纤维的发色特性,提高了纤维的染色深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异氰酸苯酯与醋酸纤维素的部分残余羟基反应制得改性醋酸纤维素,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IR)、差热分析(DSC)测定;研究了异氰酸苯酯的浓度与膜性能之间的关系及膜的耐压密性。结果表明:在17公斤/厘米~2操作压力,以1000ppmNacl 水溶液为进料液,改性膜的脱盐率达93.5%比未改性膜的脱盐率高(82.0%);而水通量(11.8Gfd)则比后者(14.3Gfd)稍低;此外,膜的耐压密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