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油铅与血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论述了汽油铅对人体血铅水平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血铅水平与大气铅水平的关系,大气铅水平与加铅汽油耗量的关系,汽油铅耗量与居民血铅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铅与人类心血管疾病有关有以下证据 :(1 )临床研究表明 ,心血管病死亡率与动脉中铅过量密切相关 ,心血管病患者血铅和 2 4h尿铅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血管病患者。(2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铅暴露能引起高血压。Sharp用多元回归分析检验了圣·佛朗西斯哥市汽车驾驶员的血铅水平 ,发现血铅水平 0 0 966μmol/L (2 μg/dL)~ 0 72 5 μmol/L (1 5 μg/dL)的变化可分别引起收缩压和舒张压 1 3 6~ 2 3 0kPa和 8 1~ 1 4 0kPa的变化。Schwartz (1 991 )用统计学方法推算出 ,血铅水平自 0 483 μmol/L (1 0…  相似文献   

3.
用骨铅测定判断铅中毒的效果可以和血铅或其他指标相比较。Markowitz对 2 0 1例中度铅中毒、驱铅试验阳性儿童在相隔 7周所作的研究表明 ,接受螯合治疗的儿童骨铅、血铅和EP水平比未治疗儿童分别降低 40 μg/g、47μg/L和 2 48μg/L。然而 ,研究发现上述这些变化是不均匀的 ,初始铅水平较高的儿童降低最大 ,而初始水平低的儿童降低最少。当对初始水平进行对照分析或对初始水平进行分组对比分析时 ,发现治疗儿童和非治疗儿童之间的差异就不再显著。Rosen利用 1 44例铅中毒儿童的骨铅和血铅数据对驱铅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 ,发现当骨铅值高于…  相似文献   

4.
在对蓄电池厂100名铅接触者的健康监护中,各项生物监测按规定的质量控制要求进行,并研究了其间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发现,空气中铅尘,铅烟低于最高容许多浓度,接触者的血铅,尿铅和FEP呈非常显著相关(P〈0.01),其中血铅有较好地定量反映接触铅工人体内的铅负荷,并提出了血铅的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5.
血铅测定虽有许多优点 ,例如样品容易获得 ,分析测定简单等 ,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而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时必须谨慎从事。其局限之一是血铅与其他铅暴露指标和摄入量之间的关系呈非线性。不仅低水平暴露时血铅比高暴露时灵敏得多 ,而且血浆铅、尿铅、奶铅与血铅之间也呈非线性。不同代谢产物和效应物 ,例如血红素和核苷酸合成与血铅之间也是非线性关系。因此有人认为 ,血铅不是铅暴露或铅毒效应的最好指标 ,从理论上讲 ,其他指标 ,如血清或血浆铅水平可能对评价铅负荷更为合适。血铅测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低剂量铅接触对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采用神经行为测试方法进行观察,再测定大鼠血铅及脑铅值。通过对照组与控制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低剂量铅接触能引起脑负及血铅值的变化,并在神经行为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脐血中铅,锌水平对新生儿发育是否有不良影响,以131例新生儿为调查对象,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检测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脐血中铅,锌的含量,结果表明,脐血铅与新生儿神经行为为总得分及主动肌张力呈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意义,脐血铅≥0.29μmol/L的新生儿其神经行为发育明显落后于血铅〈0.14μmol/L者,差异有显著意义,表明血铅水平低  相似文献   

8.
职业性铅接触对血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18名铅接触工人及108名对照组工人的血压研究发现,在血铅为44.26μg/dL时,铅接触工人的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分组研究发现,收缩压在级组剂量-反应关系趋势,在血铅30.20μg/dL,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一些其他影响血压的因素后,铅接触工人的血铅水平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胎儿铅暴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上海市人群的胎儿铅暴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在上海市杨浦区收集脐血标本605份,其中348份标本在严格质量控制下石墨炉子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血铅测定。并以面谈问卷的形式对脐血铅水平在第70百分位以上和第30百分位以下者进行家庭社会环境和健康状况调查,用多因素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对脐血铅水平有明显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348例的血铅水平呈正态分布,被测人群中脐血铅范围0.08~0.84μmol/L,  相似文献   

10.
骨铅测定的优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铅测定除了可提供过去累积信息外 ,还有如下的优点 :( 1 )过去有铅暴露史但未进行过血铅测定者 ,或过去有职业接触但无法监督者 ,如破坏性作业工人和废物场工人 ,可通过骨铅测定估价被雇用时的血铅水平 ,以便对这些工人的临床症状进行解释。( 2 )骨铅测定对某些疾病的确定和评估也十分重要 ,例如铅性肾病 ,癌症病人化疗时的骨铅动员。( 3 )XRF对大多数骨部位都能进行准确的骨铅测定 ,而不需要精细的剖视图资料或骨骼组织透视图和骨几何资料。因此 ,无论是在铅的工业毒理学研究 ,或是一般的铅代谢研究中 ,骨铅测定都是很有价值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对1996年6月 ̄1997年12月住院新生儿115进行了血铅检测,将检测结果分为相对低铅组(血铅≤0.99μmol/L)与高铅组(血铅1.00 ̄2.24μmol/L),对两组孕周、体重、身长(高)、头围、胸围以及RBC、Hb进行了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高铅组在体重、身长、胸围、Hb四方面均较低铅组落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提示血铅水平与小儿体格生长呈负相关,防治亚临床型  相似文献   

12.
头发中的铅除直接来源于血液外,体内和环境中的铅还通过纵向和横向多种通道渗入到头发结构中,头发和血液的铅动力学行为也不相同。发铅和血铅之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铅摄入量的重大变化可削弱两者的关联强度,高铅暴露则加强两者的关联强度。骨铅的动员和释放,以及发样采集或预处理不当,均可使血铅或发铅值偏离真实,导致两者关联的不确定。血铅是近期铅暴露的量度指标,发铅可给出从前铅暴露或铅负荷的信息,后者更适合于人群铅中毒筛查或监测。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13107名儿童血铅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2000-2002年1-9岁13107名儿童血铅水平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幼小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的特点,为预防铅对生命早期的损害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铅中毒流行率为52.7%,应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锌卟啉在儿童铅中毒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探讨锌卟啉测定筛查儿童铅中毒的可能性,以416名学龄前儿童为对象,通过同时测定血铅和血ZnPP浓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血铅水平的影响,血铅和ZnPP间的相关关系逐渐密切,到血沿水平在150μg/L以上时,两者间的相关关系明显,达到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特别是血铅水平在200μg/L的人群,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5878(P〈0.01),据此认为,对铅污染明显,儿童平均铅水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三个民族地区儿童血铅水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云南省三个不同民族地区共1004名3-12岁健康儿童检测了静脉血铅水平,并进行了儿童个人情况及家庭社会环境因素调查。结果表明,丽江纳西族和昆明汉族儿童血铅水平较高,大理剑川儿童血铅水平较低;微环境是造成儿童血铅水平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骨骼是铅毒性的重要靶器官系统。已经发现,铅中毒对骨骼可产生许多有害的影响。蓄积在骨骼中的铅可 以成为胎儿铅暴露的另外来源,即内源性铅暴露。人类先天性铅中毒具有明显的骨骼毒性,其证据包括婴儿颅 内出现稠密穹窿和出生时骨骼及乳齿发育迟缓。有学者发现,7岁以下儿童的血铅水平与身高和胸围呈现反比关  相似文献   

17.
发铅测定与血铅测定可靠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液和头发是两种最好的活体生物指示器。血铅检测和发铅检测在铅中毒诊断中可互为补充。从测定结果的总不确定度、重现性、储存稳定性和铅中毒流行率4个方面对血铅测定和发铅测定的可靠性作了比较,表明发铅测定不仅与血铅测定同样可靠,而且取样更安全,方法更简便,更适合用作铅中毒筛查或流行病学调查,并可作追溯性检查和核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降铅冲剂对低水平铅暴露仔鼠血铅及脑铅的影响,为评价降铅冲剂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Wister大鼠仔鼠60只,体质量80~100 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EDTA对照组、降铅冲剂低剂量组、降铅冲剂中剂量组、降铅冲剂高剂量组;造模后开始给药,EDTA对照组给CaNa2EDTA注射液10(mg/kg)/d腹腔注射,降铅冲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降铅冲剂5(g/kg)/d、10(g/kg)/d、20(g/kg)/d的剂量灌胃,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给药共30 d。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仔鼠血铅、脑铅。结果:(1)染铅后,各染铅组的血铅水平与空白组比较都显著升高(P<0.001),经过30 d的治疗后,各治疗组的治疗后血铅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2)染铅后,各染铅组的脑铅水平与空白组比较都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各组脑铅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降铅冲剂低、中剂量组的脑铅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结论:降铅冲剂能显著降低低水平铅暴露仔鼠的血铅和脑铅含量,其综合疗效优于CaNa2EDTA。  相似文献   

19.
软组织中的铅含量与年龄有关 ,在 5种铅含量最高的人体软组织中 ,铅浓度均随年龄而累积 ,40岁或 5 0岁时达到最大值 ,其中 4种组织中的最高平均浓度是出生时或儿童时期平均浓度的 4~ 1 0倍 ,值得注意的是 ,新生儿的软组织中就已存在铅 ,这表明铅可通过胎盘转运。比较孕妇分娩时母体和胎儿的血铅浓度 ,也证明铅可以透过胎盘并蓄积在胎儿体内。许多人发现 ,新生儿血铅水平与母体血铅水平显著相关 ,Sikorski (1 988)也发现 ,两者关系极为密切 (r=0 72 1 )。动脉中铅浓度随年龄迅速累积似乎不可理解 ,因为从钙 -铅相伴的观点看 ,青少…  相似文献   

20.
孕母中期血铅水平对妊娠结局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孕中期铅负荷对孕妇分娩、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随机抽取了 1 1 8例配对孕产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其孕中期、产时脐带及新生儿静脉的血铅水平 ;比较了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血铅水平 ;采用儿童神经行为发育量表 (NABA)对出生2 4~ 3 6h新生儿进行了评价 ,并与其母孕中期、脐带血铅水平进行了相关分析 ;以孕中期母血铅c的第 2 5、 5 0、 75百分位 ,即 0 2 7μmol/L、 0 3 1 μmol/L、 0 3 6μmol/L为分界点 ,分为相对高铅组和低铅组 ,对其神经行为发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剖宫产者血铅水平显著高于顺产者 ;母孕中期血铅值与新生儿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 (r =-0 2 96,-0 2 41 ,-0 3 89,P <0 0 5 ) :脐血铅值与行为能力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 (r =-0 1 3 4,-0 2 76,P <0 0 5 ) :在分界点 0 3 1 μmol/L时 ,两组的总分评分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提示低铅负荷影响孕妇分娩 ,孕中期的低血铅暴露 ( 0 3 1 μmol/L) ,对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