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病例简介例1:患者男性,74岁,因肛旁肿痛2周入院,伴发热、排尿、排便困难,体温38.8℃,血常规:WBC30.3×10^9/L,N85.1%,Hb162g/L。入院诊断: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尿潴留。入院3小时后在鞍麻下行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根治术。术中探查所见:直肠后间隙、两侧坐骨直肠间隙、骨盆直肠间隙均感染,引流出脓液约200ml。术后第二天,患者开始进食,排黄色软便一次。  相似文献   

2.
周云祥 《河北医学》2009,15(11):1376-1378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与肛腺受细菌感染后,在肛门的直肠周围间隙软组织间隙引起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式脓肿,简称肛周脓肿。这些脓肿通常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的各个间隙,最终在肛门附近体表溃破。其手术治疗方法较多,本文就其手术治疗问题结合文献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3.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指直肠肛管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的感染,发展成为脓肿.多数脓肿在穿破或切开后形成肛瘘.任何年龄均可发生.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大多起源于肛管直肠壁内感染如肛窦炎等,也可经淋巴传播或肛周毛囊皮脂腺发生感染形成脓肿.粪便内尖锐异物刺破肛管直肠壁而引起周围组织的感染,也可形成肛周脓肿.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被肛提肌和盆筋膜分为若干间隙,脓肿也常位于这些间隙内,如坐骨直肠窝脓肿、黏膜下脓肿、骨盆直肠窝脓肿和皮下脓肿.肛管直肠周围被丰富的血管、淋巴、脂肪等疏松组织包绕,而这些组织被肛提肌、筋膜及肌束分隔成不同的间隙:骨盆直肠周围间隙、直肠后间隙、直肠黏膜下间隙、坐骨肛管周围间隙、肛管后间隙、肛门皮下间隙.而在一般情况下,以肛提肌为界分为肛提肌上间隙和肛提肌下间隙.2007-2009年我们采用一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 高位脓肿配合中医挂线疗法,对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手术治疗6l例,治疗时间短,费用低,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肛门直肠周围多间隙脓肿是指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门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肛管直肠周围共有12个间隙,这些间隙是相互沟通的,各间隙间充满疏松的脂肪组织,神经少,容积大,并由大量肌性纤维隔离成许多网络。一旦细菌或稀便经肛窦进人肛腺导管造成感染,炎症扩散形成一个间隙的脓肿,此时如果得不到正确、及时、有效的治疗,细菌和脓液会从一个间隙向另一个间隙扩散,从而形成多间隙的脓肿。肛门直肠周围多间隙脓肿属肛肠专科的疑难危重病症之一,现将我科诊治的3例难治陛肛门直肠周围多间隙脓肿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 1 98 2年~ 1 997年本院采用 I期肛周脓肿根治术 1 1 6例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87例 ,女 2 9例 ,年龄 1 6~ 5 2岁 ,平均 34岁。原因 :由肛窦炎 ,肛裂感染引起1 0 3例 ,继发于结核病 3例 ,肛管直肠损伤 1 0例 (包括开放性骨盆骨折 ) ,会阴撕裂伤及直肠竹签 ,碎骨片刺伤 )。根据 Hanley于 1 978年对肛门直肠周围瘘性脓肿分类 ,本组低位肌间脓肿 6 0例 ,其中坐骨直肠窝脓肿 2 3例 ,肛门后间隙脓肿 1 2例。高位肌间脓肿 8例 ,其中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5例 ,直肠后间隙脓肿 3例。直肠粘膜下脓肿 6例 ,皮下肛管间隙脓肿 39例 ,肌间…  相似文献   

6.
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该病是一种常见的较为复杂的外科感染,一般是由于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形成.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婴幼儿也时有发生,尤以男性为多见.由于发生的部位不同,可有不同的名称,如肛门旁皮下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等.中医一般称为肛痈,也有其他不同的称谓,如脏毒、悬痈、坐马痈、跨马痈等.其特点是发病急骤,疼痛剧烈,伴高热,破溃后多形成肛瘘.中医认为肛周脓肿多因嗜食肥甘、辛辣、醇酒等物,湿热内生,下注大肠,蕴阻肛门;或肛门破损染毒,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也有因肺、脾、肾亏损,湿热乘虚下注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由于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成.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肛门直肠周围各间隙脓肿一次性根治的有效治疗方法,对168例肛周脓肿患者采用一次性切开、低位切开高位黏膜挂紧线、脓肿切开对口引流、脓肿切开胶管引流、脓肿切开高位挂紧线等手术方法治疗。结果显示,168例均获得一次性治愈,术后0.5-1年随访,无复发,无肛瘘形成,无后遗症。结果表明,肛门直肠周围各间隙脓肿采用合理的手术方法能一次性治愈。  相似文献   

8.
1990年至今山西肛肠医院采用一次性根治手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4 36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 334例 ,女性 10 2例 ;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78岁 ,平均 32岁 ;病程 2 0d~ 18d ,平均 5d。1 2 脓肿部位分布直肠黏膜下脓肿 2 6例 ;高位肌间脓肿 2 4例 ,其合并单侧坐骨直肠间隙脓肿 2 4例 ,双侧 12例 ;骨盆直肠间隙 50例 ;其合并单侧坐骨直肠间隙脓肿 4 8例 ,双例30例 ;直肠后间隙脓肿 6 4例 ,其合并单侧坐骨直肠间隙脓肿 4 2例 ,双侧 6 0例 ;骨盆直肠间隙、直肠后间隙脓肿 2 2例 ,其合并单侧坐骨直肠间隙…  相似文献   

9.
肛门直肠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直肠周围组织间隙的感染化脓性疾患的总称,是肛肠科常见病之一。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8年9月收治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60例,疗效满意。围手术期护理在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治疗过  相似文献   

10.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的结果。直肠肛管周围间隙内为脂肪疏松组织,感染极易扩散,当脓肿穿破肛提肌时,形成的脓肿较大、症状较重。术后创面大而深,加上每日排便污染,使脓肿术后病人愈合时间长,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为此我院从2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病的进展第四讲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治疗概况(上)杜桓斌,史兆岐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100053)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般是指肛门腺感染化脓继发肛门直肠周围组织间隙或粘膜下的脓肿,个别为与肛门脉感染无关的溃疡性大肠炎等继发感染所致的肛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次性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36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采取一次性切开、脓肿切开对口引流、脓肿切开胶管引流、脓肿切开高位挂紧线等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随访1~2a.结果 234例获得一次性治愈,一次性治愈率99.2%.结论 多种术式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具有复发率低、病人痛苦少的特...  相似文献   

13.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系肛肠科常见病之一,一般脓肿自行溃破或手术切排三个月后形成肛瘘,再施行肛瘘切除术,我科对5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病人行脓肿切排同时用中弯血管钳代替探针寻及脓肿内口,进行挂线,一次性治愈率达86%,有效的预防了肛痿的形成,使病人免受多次手术的痛苦。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切排加挂线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50例,其中男41例占82%,女9例占18%,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64岁,平均年龄34岁。本组病例中坐骨直肠窝脓肿16例,占32%,肛门直肠后脓肿8例,占16%,肛门周围脓肿26例,占52%。2.治愈标准:切排加挂线后无肛瘘形成。3.治疗结果: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对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术前对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3例、肛瘘17例共30例临床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并进行手术验证。结果: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3例、肛瘘17例共30例均经手术证实,多层螺旋CT对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的诊断准确率达100%;3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病例中对脓腔及瘘管走向的准确率达94.2%。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术前诊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的手术治疗.方法 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29例.结果 29例中,27例一次性治愈,2例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29例中1例在伤口愈合后出现肛门少量渗液,术后半年瘢痕软化后,症状缓解,其它病例肛门功能均正常.随访27例一次性治愈病例1~4年,无1例复发.结论 切开挂线术治疗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效果良好,不会造成肛门失禁.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2001年8月-2002年8月门诊收治5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病人,其中骨盆直肠窝脓肿25例,直肠后间隙脓肿20例,高位马蹄形脓肿5例,均采用直肠内壁挂线术治愈,随访3个月,无1例复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治疗方法多习惯于脓肿明显处切开引流,笔者经过多方探讨,试验采用经肛隐窝扩张内引流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刀例。l一般资料其中男24例,女9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1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例,肛门周围脓肿31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8岁。2手术方法患者取截石位,根据身体状态不同,分别采用局麻、鞍麻或不麻醉(高位脓肿),用食指初步确定脓肿部位及感染的肛隐窝,然后将涂有液体石腊窥器插入肛门,轻压脓肿处,即可见已溢出脓液的肚隐窝,必要时可采用穿刺的方法协助脓肿定位,然后用圆头较细探针由内口探入脓腔,使…  相似文献   

18.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多由于肛窦感染发炎 ,再沿其肛腺管蔓延扩散至肛腺及肛门周围的间隙而发生急、慢性感染 ,形成脓肿。发病急骤 ,疼痛剧烈 ,并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因此 ,应积极予以治疗 ,并加强术后护理工作 ,现将术后护理方法与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0例 ,男 32例 ,女 2 8例 ,男女之比为 6 .1:1.4。最大年龄 6 1岁 ,最小年龄 12岁。治愈出院 2 8例 ,好转出院 32例 ,平均住院天数 2 0天。2 护理方法与体会2 .1 加强心理护理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术后的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及自卑心理。针对这些心理问题 ,我们采取相应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肛周脓肿,全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包括位于肛提肌之下的肛门周围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和肛提肌之上的骨盆直肠间隙脓肿、高位肌间脓肿.位于肛提肌之下的脓肿是肛周脓肿最常见的类型.如果治疗及时,可迅速缓解其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并且可减少肛瘘的发生率.笔者2001-2010年采用穿刺灌洗法共治疗肛提肌之下肛周脓肿6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肛周脓肿围手术期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直肠周围组织间隙的化脓性疾患的总称.该病是肛肠科常见病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18~40岁青壮年为多,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我科采用一次性切开引流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87例,术后配合正确地治疗与护理措施,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