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哌卡因联合亚甲蓝用于肛门疾病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罗哌卡因联合亚甲蓝用于肛门疾病术后镇痛的效果,对200例肛门疾病术后患者应用罗哌卡因、注射用水和亚甲蓝的混合液(1:1:0.2)行创面浸润神经阻滞麻醉(治疗组),80例肛门疾病术后患者给予常规止痛(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镇痛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Ⅰ度止痛有效率为75.0%,对照组为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罗哌卡因联合亚甲蓝用于肛门疾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左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与亚甲蓝的配比液在肛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探讨肛周手术后最佳的镇痛方式,将196例肛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98例,按照3:2的等效比率,A组使用0.75%罗哌卡因5ml加1%亚甲蓝2ml的配比液,B组使用0.5%左布比卡因5ml加1%亚甲蓝2ml的配比液,组成长效镇痛剂进行肛周皮下局部注射。在术后1~7d采用疼痛视觉评分系统(VAS)对病人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显示,术后1~3dA组与B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7dB组VAS评分低于A组(P〈0.05)。结果表明,用左布比卡因与亚甲蓝的配比液能够更好地进行肛周术后的镇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轻比重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观察.方法 随机选择足月临产妇60例,年龄20~35岁,ASAI-Ⅱ级,随机将病人分为重比重布比卡因组(A组)30例,运用0.75%布比卡因1.2 mL+10%葡萄糖1.8 mL;B组30例,运用0.75%布比卡因1.2 mL+2.8 mL.注射用水.结果 2组在给药5 mi...  相似文献   

4.
罗哌卡因用于非住院手术病人腰麻的可行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拟评价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腰麻用于非住院手术病入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与目前临床常用的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比较。 资料和方法 选择行非住院下肢手术病人44例,年龄19~7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成罗哌卡因组:0.75%罗哌卡因2ml+10%葡萄糖溶液(GS)1ml和布比卡因组:0.75%布比卡因2ml+10%GS1ml,每组22例。  相似文献   

5.
透皮芬太尼在痔切除术后止痛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痔、瘘、裂为肛门常见病、多发病 ,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肛门周围神经末梢丰富及肛门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致肛门病术后尤其是痔切除术后疼痛剧烈 ,许多病人因此而放弃手术治疗。忍受慢性疼痛的折磨。我院自 2 0 0 0年初开始采用透皮芬太尼 ,作为肛门术后止痛 ,取得良好效果 ,现在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为痔切除手术病人共 6 0例 ,按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3 0例 ,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病情及手术方法情况相似 ,具有可比性。1 .2 方法 :全部病例均于鞍麻下进行手术 ,鞍麻用药为 0 .5 %布比卡因 0 .8…  相似文献   

6.
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近年来得到广泛开展 ,本研究旨在观察曲马多在PCEA中的镇痛效应。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80例ASAⅠ~Ⅱ级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四组 ,每组 2 0例。各组年龄、性别、体重及手术种类均无明显差异。连续硬膜外麻醉采用1 6 %利多卡因、0 2 %丁卡因混合液分次注入 ,阻滞效果良好 ,术后均行PCEA。镇痛药液Ⅰ组为 0 5 %曲马多、0 1%布比卡因 ,Ⅱ组为 0 0 0 0 4%芬太尼、0 1%布比卡因 ,Ⅲ组为0 5 %曲马多 ,Ⅳ组为 0 1%布比卡因。各组均加入氟哌利多 5mg ,药液总量为 10 0…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布比卡因加地塞米松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们将布比卡因加地塞米松硬膜外腔注射作为术后镇痛 ,试图增强效果 ,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病人 10 0例 ,随机分为四组 ,每组 2 5例。术毕硬膜外腔注入不同药物 ,组A :0 75 %布比卡因 6ml和地塞米松 1ml(5mg) ;组B :0 75 %布比卡因 6ml和生理盐水 1ml;组C :0 75 %布比卡因 6ml和生理盐水 1ml,并静注地塞米松 1ml(5mg) ;组D :吗啡 2mg、氟哌啶 2 5mg、布比卡因 30mg和生理盐水混合液 7ml。全组术前 30分钟肌注安定 10mg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硬膜外穿刺点 ,局麻药用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肛门手术后疼痛治疗方式及效果的相关文献查阅发现,避免肛门手术后疼痛除了要有一定手术技巧外,还有外敷及喷洒药物、肛门内给药、肛门手术时麻醉时或麻醉前给药和肛门周边注射给药等治疗肛门手术后疼痛的方式和方法。使用的药物主要有利多卡因、吗啡、布比卡因、帕瑞昔布钠、亚甲蓝等。相同的肛门手术所引起的疼痛程度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治疗肛门手术后疼痛要因人而异,综合、全面的考虑才有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在肛门病术后应用的止痛促愈作用和机制。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10年1月我科收治肛门疾病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手术创面局部注射加静脉点滴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不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手术方式及余治疗方式与治疗组相同,术后评价创面疼痛、水肿积分及创面愈合情况;同时于术后24h、48h分别采集患者的外周静脉血,应用放免法检测患者血清TXB2、6-Keto-PGF1a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术后疼痛及水肿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局部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治疗组患者血清中TXB2、6-Keto-PGF1a水平降低。结论肛门病术后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止痛促愈的作用,其作用可能和调节TXA2与PGI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低浓度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腔镇痛的运动神经阻滞效应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硬膜外腔注射长效局麻药布比卡因及其混合液在疼痛治疗领域已被广泛应用 ,但低浓度的布比卡因硬膜外注射后 ,产生不同程度的运动神经阻滞。本研究拟用 5种等幅递减的低浓度布比卡因行低位硬膜外术后镇痛 ,观察痛觉和运动神经功能的变化 ,以比较该药用于硬膜外镇痛时 ,仅阻滞痛觉而不阻滞运动神经的最适浓度。资料与方法选择下肢及腹股沟区手术硬膜外麻醉患者 6 0例 ,ASAⅠ~Ⅱ级 ,年龄 16~70 (33 2± 12 8)岁 ,男 5 3例 ,女 7例 ,硬膜外穿刺部位L1~ 2 ~L3~ 4,随机分为 6组 ,每组 10例。术前用药 :苯巴比妥钠0 1、阿托品 0 5mg(…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腔注药术后镇痛的方法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其应用的药物甚多 ,我院自 1997年 3月至 1998年 11月将硬膜外注射 3 5 %尿素交连明胶 (3 5 %UG) 布比卡因混合液用于术后镇痛 ,并与单纯吗啡进行比较 ,以观察和评价该方法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 10 0例ASAⅠ级的择期手术病人 ,男33例 ,女 6 7例 ,年龄 2 0~ 5 2岁。其中下腹部手术 75例 ,下肢手术 19例 ,肛门会阴部手术 6例。术前 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阿托品 0 5mg。均选用 2 %利多卡因作硬膜外麻醉 ,术中不辅助任何镇静、镇痛药。 10 0例随机…  相似文献   

12.
罗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罗比卡因 (ropivacaine)是纯S型镜像体结构的新型酰胺类局麻药 ,为消旋混合物布比卡因的左旋异构体。本研究观察该药的腰麻特性及安全性 ,并与目前常用的同类局麻药布比卡因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足月临产妇 5 0例 ,年龄 2 2~ 30岁 ,ASAⅠ~Ⅱ级。随机将病人分成罗比卡因和布比卡因两组 ,每组 2 5例。麻醉方法 A组 :0 75 %布比卡因 2ml+1 0 %葡萄糖 1ml;B组 :0 75 %罗比卡因 2ml +1 0 %葡萄糖 1ml。产妇入室后建立一条静脉通路 ,输入复方乳酸钠液 5 0 0ml。同时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产妇在侧卧…  相似文献   

13.
有关硬膜外输注布比卡因 芬太尼合剂应用于腹部手术后病人的报道较多 ,而罗比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 ,有关罗比卡因与芬太尼硬膜外联合应用于术后镇痛的报道则较少。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观察罗比卡因 芬太尼混合液用于上腹部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的效果 ,并与单纯罗比卡因液比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 4 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 ,手术种类包括胃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及胆肠吻合术。随机分为罗比卡因组 (A组 )和罗芬组 (B组 ) ,每组 2 0例。A组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2 1~ 4 8(32 8± 11 3)岁 ,…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亚甲蓝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加点状皮神经阻断治疗肛门瘙痒症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将182例肛门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1例。治疗组采用亚甲蓝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加点状皮神经阻断法治疗,具体方法为:先用1%亚甲蓝1.5ml、0.9%氯化钠注射液10ml、0.75%布比卡因5ml、2%利多卡因5ml、曲安奈德25mg的混合液于肛周皮损区做皮内皮下浸润注射,然后用高频电刀做点状皮神经阻断,各点间隔2~3mm。对照组常规采用亚甲蓝注射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后1个月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85例,显效5例,有效1例,治愈率为93.4%(85/91),总有效率为100%(91/91)。对照组痊愈63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14例,治愈率为69.2%(63/91),总有效率为84.6%(77/91)。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2例(2.2%),对照组复发9例(9.9%)。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亚甲蓝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加点状皮神经阻断治疗肛门瘙痒症疗效肯定,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经肛门超声内镜检查对内口已经愈合的肛瘘病人内口部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常规手术未能发现肛瘘内口的12例病人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分析经肛门超声内镜检查对内口已经愈合的肛瘘病人内口部位的诊断价值和超声影像学特点,并与其它常规检查方法比较。结果 内镜超声检查在12例病 人均发现已经愈合的内口的准确位置,准确性优于Goodsall规律、肛门直肠肛门指诊、窦道造影或美蓝注射以及窦道探针探查。结论 经肛瘘外口位置注射美蓝,可方便手术医师快速定位内口。经肛门超声内镜检查是定位已经愈合的肛瘘内口的准确、快速、简单、耐受性好的检查手段。在超声内镜发现内口后,经内镜在内口位置注射美蓝,可方便手术医师快速定位内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肛门直肠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肛门直肠手术患者6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分别采用0.75%布比卡因(B组)和0.75%罗哌卡因(L组)施行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肛门直肠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和麻醉效果.结果 B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L组,感觉阻滞时间L组明显长于B组.结论 0.75%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肛门直肠手术虽然有较高的安全性和长效性,但麻醉效果略逊于0.75%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17.
临床观察胸腹部手术全麻插管 +硬膜外术后病人 2 0 0例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均用 0 .12 5 %布比卡因 + 0 .0 0 0 1%芬太尼 ,效果良好 ,无不良反应。 2 0 0例ASA分级 1~ 3级择期胸腹部手术病人 ,入手术室后监测血压 ,心率 ,呼吸及血氧饱和度 ,开放静脉通道 ,根据病人的手术部位选择硬膜外穿刺点 ,成功后注入 1.73 %盐酸利多卡因试验量 ,然后再行静脉复合全麻插管 ,术始前 10~ 2 0min硬膜外腔注入 0 .5 %布比卡因 8ml,间断 2h一次 ,手术结束后送ICU连接电子泵或国产泵。镇痛药物配方为 :0 .12 5 %布比卡因 + 0 .0 0 0 1%芬太尼 ,连续注入 4~ 6ml h ,病人自控 (PCA)锁定时间间隔为15~ 2 0min ,1~ 2ml 次 ,术后镇痛 48~ 72h。  相似文献   

18.
虽然静脉吗啡注射可减轻手术后疼痛 ,但伴有严重的副作用 ,诸如恶心、呕吐、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病人止痛控制系统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system,PCA)仍有一定的副作用。作者在伤口处持续灌注布比卡因 ,观察术后疼痛指数、术后用量和并发症 ,并与持续静脉滴注吗啡作对照。新加坡综合医院结肠直肠外科于 1999~ 2 0 0 0年共施行 70例结肠切除术 ,随机分成 0 .5 %布比卡因皮下伤口持续灌注 (通过 ON- QTM疼痛处理系统 ,美国 Ethicon出品 )或间歇静脉吗啡滴注 (通过 PCA系统 )。6 0小时内按需给吗啡 1~ 3mg/h。在布比卡因组给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配方组成的复方亚甲蓝混合液在混合痔手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以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行混合痔外切内扎术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手术结束时在创缘皮下注射不同配方组成的复方亚甲蓝混合液,其中第1组使用亚甲蓝+罗哌卡因+地塞米松混合液、第2组使用亚甲蓝+罗哌卡因混合液、第3组使用亚甲蓝+利多卡因混合液。观察三组患者在混合痔术后第1、2、3 d疼痛评分、术后追加止痛药物以及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2、3 d疼痛VAS评分方面,第2组及第3组的评分均高于第1组,第3组的评分均高于第2组(均P0.05)。第2组及第3组术后追加止痛药物的占比均高于第1组(均P0.05),第2组与第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及第3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均高于第1组(均P0.05),第2组与第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蓝+罗哌卡因+地塞米松混合液在混合痔术后镇痛效果理想,相比亚甲蓝罗哌卡因混合液及亚甲蓝利多卡因混合液镇痛疗效更优,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芬太尼对肛门直肠手术患者小剂量罗哌卡因腰麻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肛门直肠手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20 ~ 55岁,BMI 18~ 28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20):0.5%罗哌卡因7.5 mg组(R组)和0.3%罗哌卡因6.0 mg+芬太尼10 μg组(RF组).L3,4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穿刺针斜面朝向骶尾部,R组注射重比重0.5%罗哌卡因1.5 ml,RF组注射重比重0.3%罗哌卡因6.0 mg+芬太尼10 μg混合液2.0 ml.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记录术毕时改良Bromage评分.结果 与R组比较,RF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缩短,术毕时改良Bromage评分降低(P<0.05或0.01);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 μg芬太尼混合0.3%罗哌卡因6mg腰麻可满足肛门直肠手术要求,运动神经的阻滞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