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20世纪英国城市再生的主要政策与实践,分析了英国城市再生政策的演变及不同时期的主要特征,并提出对我国城市再生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1960年代是英国城市规划的分水岭,自此英国城市规划开始从以物质空间为主导的规划转向以社会经济政策为引导的规划时代。以1968年城市计划为开端,迄今为止英国政府推出了诸多的城市发展政策,这些城市政策在总体社会经济目标框架下被称为城市更新、城市再生或城市复兴运动。今天看来,更新、再生、复兴,这三个仅有一字之差的措辞用语事实上代表了不同社会转型阶段英国城乡规划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本文的研究便是从历史出发,简要分析英国自1960年代以来其城市更新、城市再生、城市复兴等不同城市政策制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发展思想、采取的政策形式、相应的社会效应等,目的是明晰当代城市发展理论实践整体的社会逻辑。  相似文献   

3.
1960年代是英国城市规划的分水岭,自此英国城市规划开始从以物质空间为主导的规划转向以社会经济政策为引导的规划时代。以1968年城市计划为开端,迄今为止英国政府推出了诸多的城市发展政策,这些城市政策在总体社会经济目标框架下被称为城市更新、城市再生或城市复兴运动。今天看来,更新、再生、复兴,这三个仅有一字之差的措辞用语事实上代表了不同社会转型阶段英国城乡规划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本文的研究便是从历史出发,简要分析英国自1960年代以来其城市更新、城市再生、城市复兴等不同城市政策制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发展思想、采取的政策形式、相应的社会效应等,目的是明晰当代城市发展理论实践整体的社会逻辑。  相似文献   

4.
佘高红  朱晨 《建筑师》2009,(4):15-19
通过对欧美国家内城复兴政策的动因、演变历程及其主要经验教训的梳理,揭示出城市再生与城市更新相互之间的演变关系;从比较的视角.探讨了城市再生和传统城市更新在理论基础、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区别.试图为新形势下中国的城市更新研究和城市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英国卡迪夫市为例,总结了文化引导下的英国城市复兴策略及其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借鉴意义,探讨了城市文化引导政策对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促进机制和相应的城市空间策略。  相似文献   

6.
陈曦  汪军 《规划师》2012,28(Z1):65-70
在英国,由于地方经济的好坏会影响到国家的繁荣与否,中央政府必须通过考虑自身的合法性来保持对整个国家的控制,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政府开始重视城市问题。回顾战后英国的城市政策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各个时期的政策都具有独特性,均代表了当时英国政府所面对的城市问题。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应实现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的转型,保证城市规划政策的持续性,注重城市规划政策投入的有效性,以保证我国城市政策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英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合作伙伴组织”政策的发展历程、组织形式变化以及“合作伙伴组织”政策实施的法律保障与相应的城乡规划法改革研究为基础,较为系统地归纳总结了英国围绕“合作伙伴组织”政策发展和创新的城市治理经验。并由此得出结论,英国城市治理经验的重要在于其将合作伙伴关系作为一种策略,不同阶段的合作伙伴组织运作均有其特定阶段发展目标,为了保障特定阶段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央政府配合合作伙伴组织运作适时进行了相应城市发展政策创新,并制定了相应的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政策手段城市开发资金与法律保障体系”缺一不可,这一系统运作的城市治理经验值得我们在众多方面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之后,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城市设计作为控制城市空间形态的公共政策,面临新的挑战与需求.回顾了英国城市更新的主要挑战:去工业化与内城衰败、郊区化与边缘城市、全球化与城市竞争;城市设计作为英国的国家政策之一,通过推动消费及创意产业发展、内城再美化、郊区产业及形态多样化、塑造建筑与场所标志性及促进城市营销等策略,对英国的城市更新进行了全方位的推动.中国城市正面临迫切的城市更新的挑战,既有的城市设计实践范式也面临深刻的危机.英国经验为中国提供了批判性的镜鉴:城市设计应该成为综合性的城市更新战略的一部分、必须建立系统化的城市设计政策框架、城市设计对城市更新具有两面性等.  相似文献   

9.
专题研究     
英国规划系列政策6(PPS6)的主要目标,更加清晰的城镇中心发展政策,城镇中心政策的相关评论,城市中心区复兴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美国郊区城镇中心的迅速发展,城市中心区规划关注多方参与和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0.
翟斌庆  竺剡瑶  许楗 《华中建筑》2014,(12):106-109
"城市再生"理论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强调城市建设目标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并认为促进经济发展与实现社会、文化与环境等其他建设目标同等重要。基于该理论,该文以西安为例,探讨了历史城市的规划策略在"城市再生"过程中的变化,并分析了其中的主要问题与关键因素。西安历史城区的再生实践表明,地方政府拥有过多的自由裁量权,同时,城市规划缺乏完善和有效的实施监管机制。这些也成为城市再生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