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玲  尹皓  刘成祥  魏娇娇  谢晖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4):526-529, 533
目的探讨ICU护士遵循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的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认知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行为问卷,对200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遵循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行为总得分为(99.17±17.94)分,得分较低的项目包括疼痛和镇静量表的使用、谵妄评估与管理、家属参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感、文化程度、ICU类型是ICU护士遵循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的影响因素(P < 0.05~P < 0.01),可解释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行为26%的变异量。结论ICU护士遵循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的依从性不高,其现状与相关循证策略要求存在差距,应引起ICU管理者重视,注重提高ICU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对文化程度较低的ICU护士着重关注,加强各学科交流、学习与协作,促进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经验,提高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愈率和急救护理质量。方法:选择我医院诊治的8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对象,主要护理内容包括急救护理、体温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观察和生活护理等。结果:8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经过及时的救治和精心细致的临床护理,83例患儿获得救治成功,痊愈出院,3例因发生各种并发症最后死亡,2例患儿应家属要求转往上一级应用救治。结论: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师抢救,加上精心细致护理,能提高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愈率和急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许金微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8):1072-1073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脱水、对症治疗的同时加强发热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症状的观察与护理,加强消毒隔离、心理、皮肤、饮食及口腔等护理。结果50例治愈出院,4例因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衰竭死亡,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掌握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要点,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配合抢救,实施有效、到位的护理措施是提高重症患儿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周娟  吴情 《中外医疗》2016,(34):168-171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通过密切观察、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置对手足口病患儿中危重症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国家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重症诊断标准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2月_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病例进行筛选,对这些筛选出来的病例,护理人员着重观察患儿的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末梢循环情况、面色变化,加强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指脉氧和血糖的监测,积极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采取相关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所筛选患儿49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死亡1例。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在护理过程中有高度的警觉性,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总结我院2011年手足口症危重症患儿的护理经验.2011年3月至4月我院收治手足口病危重症患者19例,其中18例均有频繁抽搐、昏迷、呼吸困难,均应用呼吸机治疗,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各种管道的护理,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观察用药效果,做好消毒工作.18例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全部治愈.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的护理对成功救治此类患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373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亚宁 《海南医学》2010,21(9):133-134
目的总结373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73例患儿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加强皮肤和口腔护理,重视心理护理,采取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隔离,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373例患儿经过5-10d治疗护理,体温正常,皮疹全部消退,未出现大的流行,无院内感染。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防止大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救治和护理,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救治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儿科2012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系统的治疗和护理,观察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对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及早发现危重症的早期症候,给予必要的辅助检查,及早给进行系统的救治及护理,4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有较为特殊的发病机制,病情加重突然,进展迅速,在2-3天内损伤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器官,因此掌握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症状和发病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并发症,为患儿提供全面治疗和护理,有效提高治愈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病例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136例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临床特点,除了手足、口腔、肛周有疱疹、斑丘疹外,伴有发热、精神差、嗜睡、易惊、肢体抖动及呼吸循环系统的改变。应采取积极治疗护理措施。结论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是一个延续的过程,应密切观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阻断疾病的发展,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灵 《中国热带医学》2009,9(8):1497-1497,1536
目的总结儿童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临床符合重症手足口病的37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点、救治、转归加以总结。结果重症手足口病27例,危重症手足口病10例,早期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支持,同时积极脱水降颅压,采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及激素冲击治疗,适当液体复苏,予亚低温治疗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等综合治疗,31例治愈,5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强调密切观察、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大多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总结60例COPD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镇静镇痛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60例患者予咪唑安定或异丙酚镇静,必要时加用芬太尼镇痛,严密观察镇静镇痛的效果,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做好呼吸机的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低血压,延迟性镇静,戒断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结论 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加强观察和护理,可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避免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早期集束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PICU的重症手足口病病儿96例(A组)进行集束化治疗,对2011年10月—2012年6月入住PICU的手足口病病儿60例(B组)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PICU治疗时间、重症病儿发展为危重症的比例及危重症病儿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集束化治疗后,A组住PICU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t=3.70,P<0.05);A组重型病儿继续进展至危重型的比例较B组明显降低(χ2=4.32,P<0.05);A组危重型病儿机械通气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t=3.79,P<0.05)。结论集束化治疗临床效果好,有助于提高手足口病病儿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罗淑媛 《华夏医学》2013,26(1):129-131
目的:总结2012年广西桂林地区组建重症手足口病临时病区的护理管理经验。方法:通过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应对: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应急动员;加强手足口病知识、儿科专科知识及技术培训;加强质量与安全管理;加强感染管理;鼓励与支持。结果: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得到有效治疗和护理,27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其中危重症161例,用呼吸机治疗22例)治愈275例(98.57%),死亡4例(1.43%),无差错事故及护患纠纷发生。结论:高效科学的护理组织管理,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1例有早期重症征象的手足口病患儿除实施消毒隔离及皮肤、口腔等常规护理外,重点加强对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的观察,早期识别重症征象,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护理。结果:25例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结论:早期识别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加强监测,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45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将本院收治住院的45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呼吸道及消化道隔离,经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采取物理或药物降温,加强口腔、皮肤、饮食、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结果:45例手足口病患儿发热消退时间平均4.5d,皮疹、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平均5.5d,平均住院6.5d,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加强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做到空气清新,勤洗手,讲卫生,是提高手足口病儿童治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85例有早期重症征象的手足口病患儿除实施消毒隔离及皮肤、口腔等常规护理外,重点加强对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的观察,早期识别重症征象,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护理。结果 80例治愈出院,5例好转出院。结论早期发现手足口病重症征象,加强监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干预、及时诊治处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有效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转院途中的护理,总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转院途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2例住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转院,在途中治疗的同时,密切病情观察与对症护理.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本组1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顺利转到指定医院的专科病房,途中无伤亡病例.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转院成功的重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谭献琼 《吉林医学》2014,(2):430-431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50例,在行积极救治的同时加强临床护理干预。结果:47例抢救成功,3例死亡。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识别重症患儿,并及早开展治疗护理干预,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米力农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将患儿进行临床分期,观察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压恢复正常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患儿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00例有3例转为危重症,占3%,对照组100例有9例转为危重症,占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米力农治疗重症手足口病能明显改善心肺功能,减少神经源性肺水肿及呼吸循环衰竭的发生率,改善预后及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31例有早期重症征象的手足口病患儿除实施消毒隔离及皮肤、口腔等常规护理外,重点加强对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的观察,早期识别重症征象,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护理.结果 25例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结论 早期识别手足口病重症征象,加强监测,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袁国英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9):1139-114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发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收治手足口病并发神经系统受累32例患儿,采取住院隔离,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结果: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并发神经系统受累32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发现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重症病例,采取中西医结合规范治疗,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病情,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