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有色金属》2012,(23):70-71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体现了党中央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有色金属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走绿色发展之路,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3.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企业大有可为,也应该大有作为。只有企业实现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梦想才会早日变为现实。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  相似文献   

4.
政策     
《中国有色金属》2014,(3):21-22
广西出台绿色和谐矿山规划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建设,近日广西国土资源厅印发《广西绿色和谐矿山建设规划(2011~2020年)激以下简称《规划》),充分运用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制定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簸措施,全面推进绿色和谐矿山建设。  相似文献   

5.
绿色矿山的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核心理念在矿业领域中的具体实践,也是地矿行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立足点和发展方向.生态本身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而绿色矿山的建设是为了避免矿山生态结构持续恶化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意义及矿山生态修复的难点,提出了建设绿色矿山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工程技术措施和生物措...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并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并推动生态文明内容首次写入《宪法》。可以说,绿色矿山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绿色矿山建设是大方向、大原则、大逻辑。1月11~13日,"全国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建设"专题学习培训班在"英雄城"南昌举行。本次培训活动由《中国有色金属》杂志社主办,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达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李克强总理曾几十次提到了城镇化问题。他强调,新型城镇化不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由“乡”到“城”的转变。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是全国上下都在关注的重大问题。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八字方针与资源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本质特征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球环保产业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并逐渐成为支撑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成为许多国家革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和关键。作为世界碳排放大国之一,中国环保装备产业的发展也处于高速成长时期。鉴于政府把节能环保作为重要工作之一来抓,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因此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环保产业也迎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稀土产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主动担负起黄河、长江流域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重任,强力推进绿色工厂建设,谱写了一曲低碳的高质量绿色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史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制造2025》强调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以盾构机为代表的大型成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的高端再制造是典型的绿色制造,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为了大力发展盾构再制造产业,规范盾构再制造产品生产,引导盾构再制造产品消费,促进盾构  相似文献   

13.
“发展绿色矿山”倡议提出至今,我国绿色矿山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各地纷纷探索适合本土的新机制。2022年济宁市试行的“采修平衡”机制在实际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以防山矿区为例,探讨“采修平衡”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及2013年的两会,都明确了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和要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循环产业作为节能环保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也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更要紧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将循环产业发展融入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建设的进程,这是突破政策瓶颈、实现产业升级、坚持逆流而上、分享转型成果的关键。本文将"以中国绿色生态城镇化的需求、循环产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分析"为切入点,提出以循环产业的发展为支撑、推动生态绿色小城镇建设的建议和设想,希望能够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在下一步进行城镇规划和产业规划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强调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同时把"绿色制造工程"作为重点实施的五大工程之一,部署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实践和成效,分享中国绿色发展经验。十年来,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采取务实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推动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全面腐蚀控制》2013,(6):65-67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且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梦想。这为防腐蚀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开拓创新,实现防腐蚀人的"防腐蚀梦"。而这一梦想的实现,基础和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标准"。这是我们防腐蚀标准化工作的支点和立足点,也是防腐蚀标准化工作必须坚持的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19.
矿山绿色发展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总体战略的迫切要求,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必要前提,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也是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三大发展"理念也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三大发展"理念,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容。在经济发展领域,就是要尽可能减少单位产品的资源及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废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