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淮北矿区三软合并煤层大采高液压支架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淮北矿区三软合并煤层赋存条件开采工艺及液压支架选型,针对矿区煤层赋存特点,提出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的开采方式,针对三软合并煤层的特性对大采高综采液压支架的支护强度、护帮机构、稳定性以及底板比压等问题进行了改进,在三软合并煤层上实现了大采高开采.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分层开采、大采高综采和放顶煤开采的适用性,总结了各采煤方法的优缺点,认为3号煤层可采用大采高综采与综放开采两种采煤方法,但综放开采对于矿井的技术与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建议在矿井开采初期采用开采难度相对较低的大采高综采。  相似文献   

3.
神东矿区7m大采高综采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6.3m以上采高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遇到的矿压显现强烈、设备选型不合理等问题,以神东矿区浅埋煤层7 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主要难题为支架稳定性差、煤壁容易出现大面积片帮、工作面两端头煤炭损失严重、工作面末采贯通难度大。通过开采实践得出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关键回采技术,主要为工作面巷道布置及开采技术、设备配套关键技术、顶板岩层控制技术、快速贯通技术、防止煤壁片帮技术、两端头采用垂直过渡技术。通过关键技术的实施,保证了神东矿区浅埋煤层7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高突大倾角煤层大采长综采开采技术在平煤十二矿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基于沙吉海煤矿B10煤层赋存条件,采用理论计算、电镜扫描方法分析了大采高综采与综放开采方法的技术可行性,确定煤层倾角、普氏硬度、埋深、自然发火等是影响采煤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通过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B10煤层采用大采高综采与综放开采在技术上均可行,两种开采方法均具有一定的优缺点,但大采高一次采全厚开采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人员及设备少、易于管理、煤炭资源回采率高、含矸率低等明显优点,确定B10煤层的最优开采方法为大采高一次采全厚开采。  相似文献   

6.
随着厚煤层综采技术与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大采高一次采全厚综采技术将成为厚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途径。以神东矿区7m左右厚度煤层为研究背景,神东煤炭集团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成功研制了7m大采高综采液压支架、采煤机和三机等一系列配套设备;在7m大采高开采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总结并形成了7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开采成套关键技术,安全高效回采17个大采高工作面,生产原煤1.5亿t,提高了7m厚煤层的开采效率和回收率。  相似文献   

7.
综合分析顶煤放冒性、煤壁稳定性对大采高综采开采技术的影响,结合蒙大煤业深煤层的开采条件,对蒙大煤业大采高综放开采的适应性及工作面安全因素作出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大采高综放适应性评价软件,并通过评价软件分析得出35号煤层适合采用大采高综放开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玉华矿地质条件、装备配套水平、井巷断面、辅助运输能力、安全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大采高综采可行性论证。以4-2煤层厚度变化特征为切入点,划定大采高适用范围;在开采技术方面,根据煤岩物理力学参数,确定大采高综采面的合理割煤高度与支护强度,进行大采高综采设备设计,进行大采高综采面安全高产可行性分析。最终确定4-2煤层适合采用大采高综采采煤法。  相似文献   

9.
在大倾角俯采、综采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针对俯采、调采工作面不利开采因素,加强设备改进及支护技术改进。通过实践,成功实现了综采工作面大倾角俯采、调采,有效地提高了大倾角俯采、调采支护效果,为今后类似条件下煤层开采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对 4 0m煤层大采高综采以及倾斜长壁俯斜开采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张集煤矿 12 15 (3)大采高倾斜长壁开采综采工作面的设备配套技术和实际应用效果 ,总结其开采的实践经验 ,提出目前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建平  王永强 《煤》2003,12(3):25-26
综采工作面扇形调采能有效地解决开采三角煤的问题。其技术关键在于预先采取措施防止输送机和支架的下窜 ,防止工作面支架的咬架 ,并需要处理好调采与收尾工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基于概率积分法的基本原理,在满足条带开采采出率的基础上,对安全开采深度和条带开采的极限开采深度进行了计算分析。探讨了深部条带开采的定义以及合理的开采深度范围。对确定建筑物下深部压煤是否采用条带法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矿新模式--合同采矿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彤 《矿业快报》2005,21(11):17-18
合同采矿制,即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引进社会力量从事采矿。改变矿山办矿办社会的生产模式。业主从具体的生产中淡出,加强技术生产的监督、控制。采矿单位即乙方充实到具体的生产组织中去,满足生产的需要。大红山推行的合同采矿制,降低了采矿投资成本,使50万t采矿工程一年达产、第二年就超产,是新矿模式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14.
通过淮南矿区近年来的开采实践,总结出了以采煤方法、煤巷支护技术、优化巷道布置等方面的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以开滦唐山矿为例,通过分析其开采过的7.5m落差的断层,研究我国的大采高综采面开采技术。首先对开采的唐山矿的工作基本情况进行概述,然后阐述了过断层的方案,最后分析了开采过程中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大张北铁矿现有露天开采实际情况,结合该矿资源现状,对大张北铜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案,可为类似矿山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宇驰 《现代矿业》2018,34(11):66-68
为对弓长岭露天矿独木采区山坡转深凹露天开采过渡开采境界方案进行优化,通过建立采场地形数据库、钻孔数据库、优化初始模型进行断面优化步长评估与计算,计算出了各个断面步长的导数,进而根据导数给出总体优化步长,进行总体优化迭代计算,从而确定了总体最优方案。采用MATLAB软件编写了适用于独木采区的开采境界优化软件,通过优化计算,得到了新的优化境界,净增加高级别矿量0.188 3亿t,净利润提高了5.156 4亿元,矿山服务年限提高了约7.5 a。  相似文献   

18.
开采沉陷对矿区土地资源的采动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生态场理论和GIS技术研究矿区土地资源的采动效应。首先介绍了采动土壤特性测算、采动变化规律分析及土壤采动损害评价的程序方法;然后叙述了采用RS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土地资源各采动生态位指标进行量化,并基于生态场理论和开采沉陷学分析土地资源的采动空间分异特征、采动累积效应及其延迟效应的过程。对山西潞安集团五阳矿井采煤沉陷区的实例分析表明,耕地土壤特性与开采沉陷明显相关,1997年至2002年间采动生态元耕地和植被覆盖率上升而建设用地覆盖率下降,研究区土壤侵蚀以轻度和中度为主且明显存在采动延迟,土地利用集约度指数终采后10 a逐步进入稳定期,各地类的流失与来源组成趋于稳定,说明土地利用方式摆脱采动影响并进入新的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9.
鹤壁八矿31011工作面对应地面位于扒厂西,地表大部分为耕地.为了防止地表沉陷影响公路立交桥下沉变形破坏,工作面由放顶煤开采改为顶分层开采,以减缓地表沉陷速度.  相似文献   

20.
吕兆海  李立波 《煤》2010,19(8):14-17,46
复杂条件下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围岩运动规律是保证安全回采的关键技术,以宁东矿区清水营煤矿大倾角"三软"富含水大采高工作面为背景,根据现场监测,系统分析了开采扰动过程中工作面采场应力应变演化的特殊规律,判断出工作面直接顶垮落步距12 m,老顶初次垮落步距39.3 m、周期来压步距为10~15 m左右,并针对现场开采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安全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