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封面说明     
<正>封面照片由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巩杰博士拍摄于白龙江流域源头区.白龙江发源于甘肃省碌曲县和四川若尔盖县交界的岷山北麓,是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也是长江上游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的重要生态区域.甘肃白龙江流域(32°36′—34°24′ N,103°30′—106°0′ E)地处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向青藏高原的生态过渡带,是长江上游的主要水源区和生态屏障,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甘肃白龙江流域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河谷、盆地、高寒草甸等多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野葛种质资源分布与植物学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山西省野葛种质资源的分布状况、群落组成以及植物学特性,为晋产野葛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山西境内12个产地野葛的植物学性状及生长环境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山西省野葛种质资源主要分布于晋南的中条山区域和晋北的太行山区域。从水平分布看,山西野葛主要分布于34°47'04.77″~39°31'05.23″N,110°30'17.80″~114°33'18.24″E;垂直分布介于730~1240 m之间,以海拔730~950 m最为常见。山西野葛生长的区域年均降水量介于400~800 mm之间,年均温度为6.8~14℃。山西野葛的群落组成较为单一,大部分伴随其生长的是较矮的灌木丛,少部分伴随有杨树、刺槐等。根据生态环境的不同,可将山西野葛大致分为疏林灌木型、河道草地型和砂质土壤型3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羊肚菌营养方式的稳定碳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青连  丁翠  范黎 《菌物学报》2013,32(Z1):213-223
采用稳定碳同位素分析方法对羊肚菌的营养方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山西省关帝山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羊肚菌生境中的δ13C=-24‰为菌根营养型/腐生营养型分界线;菌盖呈黑色、有纵脉的羊肚菌为腐生营养型,菌盖呈污黄色的羊肚菌为菌根菌营养型;云南、四川、北京等地羊肚菌的营养方式呈现相似规律.  相似文献   

4.
太平鸟 (Bombycillagarrulus)为我国和日本两国政府协定共同保护的候鸟。近几年发现在芦芽山、庞泉沟、五鹿山、运城、历山等保护区越冬。鉴于该鸟在保护中的重要意义 ,我们于 1 996~ 1 998年的冬季 ,在山西芦芽山保护区 ,对其冬季种群密度及食性进行了研究 ,以期为环境监测和鸟类资源保护提供依据。1 工作区自然概况芦芽山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宁武、五寨、岢岚 3县交界。东经 1 1 1°55′~ 1 1 2°5′ ,北纬 3 8°3 5′~ 3 8°4 5′。境内森林繁茂 ,灌木丛生 ,水份充足 ,生境多样。2 工作方法2 1 迁徙观察方法 选定…  相似文献   

5.
2012年羊肚菌在四川实现大田商业化栽培后,已相继推广到全国20余省市,成为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产业.羊肚菌成功驯化后对羊肚菌的研究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对羊肚菌的资源发掘、遗传育种、栽培及产品开发等相关研究激增,但仍日益明显地表现出研究滞后于生产需求的现象.文中重点对2012年后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我国野生植物开发利用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建国五十年野生植物开发利用成就植物资源是人类自古以来赖以生存的一种可再生资源。我国土地辽阔,生态气候环境多样,植物资源丰富。据统计,我国现有种子植物25700余种,蕨类植物2400余种,苔藓植物2100余种,合计约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就植物种类数量而言仅次于巴西和印尼...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川渝7个县(/区)18个位点野生羊肚菌的生态环境;同时对羊肚菌的品种进行鉴定。运用SPSS对各位点野生羊肚菌的生态环境相关数据(包括海拔、生长环境、土壤物理指标和有机质、总氮、总磷等化学成分)进行因子分析。采用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结合观察特征,鉴定各位点羊肚菌品种。各位点样品PCR扩增所得片段大小约为1 200~1 800 bp,经过测序及BLAST分析,18个位点羊肚菌品种集中为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小羊肚菌(Morchella deliciosa)等7个种类,与根据形态命名方式得到的结果差距较大;其生境中关键因子为有机质,范围为0.55%~2.60%;其次是磷元素和含水量。西南地区野生羊肚菌生境相似度较高,品种较为集中,为西南地区羊肚菌野生资源研究和人工栽培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川渝7个县(/区)18个位点野生羊肚菌的生态环境;同时对羊肚菌的品种进行鉴定。运用SPSS对各位点野生羊肚菌的生态环境相关数据(包括海拔、生长环境、土壤物理指标和有机质、总氮、总磷等化学成分)进行因子分析。采用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结合观察特征,鉴定各位点羊肚菌品种。各位点样品PCR 扩增所得片段大小约为1 200~1 800 bp,经过测序及BLAST 分析,18个位点羊肚菌品种集中为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小羊肚菌(Morchella deliciosa)等7个种类,与根据形态命名方式得到的结果差距较大;其生境中关键因子为有机质,范围为0.55%~2.60%;其次是磷元素和含水量。西南地区野生羊肚菌生境相似度较高,品种较为集中,为西南地区羊肚菌野生资源研究和人工栽培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赵琪  吕梦岚  李路  黄伟  张彦飞  郝哲 《菌物研究》2021,19(4):232-237
当前,羊肚菌种植被许多80后、90后和返乡农民创业者推崇,根据笔者多年对羊肚菌的种质资源收集、分类学、遗传育种研究和规模化推广实践,结果表明:1)羊肚菌产业具有"环境友好、周期短、收益高和风险高"的特点,从事羊肚菌种植可以盈利但绝非"暴富";2)目前我国羊肚菌产业刚刚起步,科学技术落后于生产技术;3)羊肚菌从业者如果具有规避风险的意识、机制和措施,可实现稳健盈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当前我国羊肚菌从业者的真实写照;4)羊肚菌产业前景好,设施化、工厂化栽培是今后的羊肚菌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文中从羊肚菌产业发展前景、栽培技术、风险及其规避措施梳理当前的产业"诱惑"与"陷阱",以期为羊肚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背景】青海野生羊肚菌野生资源丰富,但物种识别度低,相关研究滞后。【目的】鉴定识别采集自青海祁连的野生羊肚菌并分析其生物地理。【方法】利用形态学、多基因谱系一致性系统发育学物种识别法与多基因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野生羊肚菌并分析该物种分化时间和重建祖先区域。【结果】野生羊肚菌菌株MQL-1子实体菌盖呈黄褐色,圆顶,菌柄呈白色、中空,形似羊肚菌,孢子大小为(21.17±4.33)μm×(14.26±3.25)μm,菌丝直径(13.95±3.19)μm。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菌株MQL-1与羊肚菌属中的黄色羊肚菌类群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相似性高达99%,多基因谱系一致性系统发育学物种识别法将MQL-1识别为粗柄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分化时间估算和祖先重建结果表明青海祁连粗柄羊肚菌MQL-1与云南M.crassipes M10的分化时间12.75 Mya (百万年前),其重建的最可能的祖先区域为印度(52.49%)。【结论】本研究得到了一株青海祁连地区粗柄羊肚菌菌株并确定了其正确的科学命名,丰富了青海省羊肚菌资源信息数据库,为后续的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真菌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荒漠柠条锦鸡儿AM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贺学礼  陈烝  郭辉娟  陈程 《生态学报》2012,32(10):3041-3049
为了阐明荒漠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根围AM真菌群落组成及其分布特点,2010年7月从河北省与内蒙古交界荒漠带选择多伦湖、黑城子和二羊点3个样地,按0—10、10—20、20—30、30—40、40—50 cm 5个土层采集柠条根围土壤样品,研究了柠条根围AM真菌物种组成、生态分布及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共分离鉴定出4属24种AM真菌,其中球囊霉属(Glomus)16种,是3个样地共同优势属;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5种,是3个样地共有属;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2种;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1种;网状球囊霉(G.reticulatum)是黑城子和多伦湖样地优势种,二羊点亚优势种;黑球囊霉(G.melanosporum)是黑城子和二羊点样地优势种,多伦湖亚优势种;二羊点的AM真菌种类和孢子密度最高;黑城子和多伦湖样地无明显差异。AM真菌孢子密度与土壤碱解N、有机质和速效P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土壤碱解N影响最大。结果表明,柠条根围AM真菌物种多样性丰富,具有明显空间异质性,并与土壤因子关系密切,这为进一步分离筛选优势AM真菌菌种,充分利用AM真菌资源促进荒漠柠条生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蓝点马鲛是黄海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为及时掌握其产卵生境特征及早期资源动态,本文根据2015年和2017年5月下旬2个航次的黄海近岸海域产卵场调查数据,采用服从Tweedie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GAM)对蓝点马鲛鱼卵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蓝点马鲛产卵场分布与经纬度、海水深度和海水表层温度均呈显著相关,与盐度无显著相关性;最适深度、温度分别为15~30 m、16~20 ℃。其产卵场主要分布在石岛渔场(36°30′ N,121°48′ E)附近和海州湾(33°30′—36° N,119°30′—121°30′ E)。蓝点马鲛不同年份间的产卵场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温较高的年份其产卵场分布有向北偏移的趋势。有必要加强蓝点马鲛主要产卵区域的管理和保护力度,建立相应的生态养护和修复策略,实现黄海蓝点马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长江口拟长脚数量变化和对环境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进  徐兆礼  马增岭 《生态学报》2009,29(11):5758-5765
据1959年和2002年在长江口29°00′~32°00′ N, 122°00′~123°30′ E海域四季调查资料,研究结合拟长脚丰度和同步水温资料进行曲线拟合、构造数学模型和计算最适温度.分析拟长脚(Parathemisto gaudichaudi)的生态类型、空间分布、数量动态以及对变暖趋势的响应.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拟长脚平均丰度和出现率都表现为夏秋季较低和冬春季较高.1959年春季平均丰度最高,为1.8 ind/m3;1959年秋季平均丰度最低,为0.03 ind/m3.1959年春季出现率最高,为62.96%;1959年秋季出现率最低,为6.90%.长江口拟长脚在1959年春季丛生指标最大(7.12),在1959年秋季最小(-1.00).这说明该种春季在长江口海域有明显的集群性,秋季集群性则不明显.温度是影响拟长脚季节变化和年间变化的主要因素.长江口海域拟长脚丰度和同步温度资料曲线拟合结果符合Yield Density模型,最适温度是17.0 ℃,置信度分析和拟合统计结果均有非常高的置信度.综合拟长脚最适温度和季节变化特征,可认为该种是暖温种.近年来在春季长江口水域的拟长脚丰度有所降低,这种数量年间变化趋势应与全球气候变暖相关.该种可作为海洋变暖长期变化的指示种.  相似文献   

14.
秦岭田峪河流域植被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田峪河流域位于秦岭北坡 ,北纬 33°47′~ 34°0 5′,东经 1 0 8°1 5′~ 1 0 8°2 7′。根据田峪河流域植物群落的外貌特征、种类组成及其构成特点 ,将该流域的植被分成 5个类型 : .次生灌丛 ; .落叶阔叶林 ; .针阔叶混交林 ; .针叶林 ; .亚高山灌丛。它与秦岭北坡的植被类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春季东海海域虾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1998年5月(春季)在东海26°00′N~33°00′N、127°00′E以西海域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虾类的种类组成、优势度、丰度、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多样性、相似性等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东海大陆架春季共有虾类52种,已鉴定的43种,隶属于13科27属,其中优势种有戴氏赤虾(Metapenaepsis dalei)、假长缝拟对虾(Parapenaeus fissuroides)、须赤虾(Metapenaepsis barbata)、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东海红虾(Plesionika izumiae)、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方板赤虾(Metapenaepsis tenella)、长角赤虾 Metapenaepsis longirostris、高脊管鞭虾(Solenocera alticarinata)、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和凹管鞭虾(Solenocera koellbeli).东海大陆架春季虾类可划分为3个生态群落,即广温低盐生态群落、广温广盐生态群落、高温高盐生态群落.丰度和生物量的平面分布趋势相似,以30°00′N为界限,30°00′N以北站位普遍较低,以南站位较高,主要集中在舟山渔场南部和鱼山渔场.多样性分析表明:Margalef的种类丰富度指数(D)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较高的站位主要集中在舟山渔场以北,整个海区的均匀性指数(J′)较为稳定.运用聚类和多维标度对群落结构的相似性进行分析,结合水深等环境因子对东海大陆架虾类的群聚类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种间关系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明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在对其草原群落进行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以及种间关联度指数对物种关联性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植物群落高等植物分属16科,26属,36种;主要有14个常见植物种;2)用来检验方差比率(VR)偏离1是否显著的统计量W=61.52,说明该草原群落内物种整体关联度表现为不显著相关;表征种间关联程度的Ochiai指数(OI值),与联结系数AC值基本吻合;3)伴生种或杂类草与其它物种之间联结显著,正向或负向,在群落中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分布易受其它物种的影响,在群落中不能稳定存在且只占据劣势生态位;4)根据14个优势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可将它们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同一生态种组内,各种间具有较强的正联结,而不同组间联结较为松散,主要是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对生境具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性和相互分离的生态位所致;5)对退化草地的恢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泰山保护地生态资产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资源的保护,促进区域更好地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生态资产价值衡量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对保护地生态资产及价值的评估,明确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保护价值,可以为保护地生态功能定位以及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泰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有着丰富的自然生物资源,构成了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学研究价值。研究选取泰山保护地内的生态资产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调研、观测与统计资料等相关数据,从物质量与价值量的角度进行模型运算,得到2017年泰山保护地生态资产价值为133908万元。研究结果表明泰山生态资产价值对维持当地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构建的评估体系为我国生态资产价值的评估提供了一个相对全面的综合评估方案,为我国生态资产评估提供更为全面的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也为环境产权、生态补偿等政策制定提供定量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分析了辽宁省生态环境基本特征,根据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与方法,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综合分析等手段对辽宁省在生态区、生态亚区和生态功能区3个级别上进行生态分区,划分为4个生态区、21个生态亚区和52个生态功能区。并用3级命名法对这些分区进行命名,绘制了辽宁省生态功能分区图。为辽宁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科学布局工农业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自然生态空间分区管制是国土空间管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外生态环境研究的热点。针对国内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暂处于试点阶段,有关管制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究的情况下,旨在通过江西省自然生态空间管制分区,为实现合理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构建二维关联判断矩阵,进行自然生态空间管制分区,并以此提出相关的管制建议。结果表明:江西省自然生态空间总面积为117924.67 km~2,约占全省总面积的70.66%,从空间上可划分为高重要高敏感区、中度重要敏感区和低重要低敏感区3种类型区;其中,高重要高敏感区以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为主,实施严格的区域准入措施;中度重要敏感区可依托区域生态资源优势,合理开展以维护、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主要目的生态经营活动;低重要低敏感区允许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开展一定规模的生产建设活动,减少污染排放,增强区域生态功能。全省16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基本位于高重要高敏感范围内。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敏感性的自然生态空间管制分区可以为自然生态空间管制提供新思路,从而有效推动管制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20.
Mexico is a megadiverse country. Presently, 22 126 species of angiosperms have been registered within its territory and 11 001 are considered to be endemic. However, their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are far from homogeneous. In addition, Mexico is the center of diversification of several groups. Our analysis focused on such groups. The aims were to identify areas of species richness and endemism. A data matrix with 766 species and 25 579 geographical records was analyzed. It included Calochortus (Liliaceae); Bletia (Orchidaceae); Tigridieae (Iridaceae); Amaryllidaceae; Poliantheae, Echeandia (Asparagaceae); Crassulaceae; Hylocereus (Cactaceae); Solanum, Lycianthes and Physalinae (Solanaceae); Salvia section Membranaceae (Lamiaceae); and Cosmos and Dahlia (Asteraceae).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we determined richness and distribution based on: (i) Mexican political divisions, (ii) biogeographical regions and provinces, (iii) a grid of 0.5 × 0.5° cells, and (iv) elevation. The areas of endemism were estimated using the endemicity analysis. The highest number of taxa and endemic plants were concentrated within the Transmexican Volcanic Belt in the Mexican Transition Zone. This mountain range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province on the basis of geologic, tectonic, geomorphologic, physiographic and biogeographic criteria. It is a 1000 km long volcanic arc that extends east to west through Central Mexico and is variably from 80 to 230 km wide, between 17°30′ to 20°25′N and 96°20′ to 105°20′W. Our results represent a local deviation from the global richness latitudinal gradient of angiosperm spe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