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早期硅芯炉速度控制单元,此单元多采用直流伺服控制系统。由于其中间环节复杂,信号传输慢,易受干扰,长期使用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几种速度控制系统改进方案。经实验验证,采用全数字交流伺服控制系统为最佳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全数字交流位置伺服控制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DSP周边接口丰富、运算速度快的特点,使所设计的系统硬件简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结构紧凑,具有良好的动态和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   

3.
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属于一种运动控制系统,代表了工业运动控制的发展趋势。在数控车床加工中影响加工效率的因素大部分在于刀架的换刀时间。为有效的减少换刀时间,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LPC1756的ARM芯片的全数字交流伺服刀塔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4.
北京慧摩森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最新推出HN系列伺服控制驱动器。该产品是一种通用型的伺服控制驱动器,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s)作为核心控制芯片,采用了先进的全数字电机控制算法,以软件方式实现了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的闭环伺服控制,具备良好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可配合交流无刷旋转电机、交流无刷直线电机,以及直流电机和音圈电机,组成伺服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基于DSP的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综合实验开发平台,阐述了基于TMS320F2808的系统组成和软硬件功能模块设计方法,实现了基于动态模型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一种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的控制方案,该实验平台具有硬件透明和软件开放等特点,在实际的教学和科研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一种基于DSP的舰载搜索雷达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采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TMS320LF2407A作控制主体,交流变频器和交流无刷电机作驱动,采用先进的数字PID控制算法,组成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保证系统具有很高的精度、可靠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可扩展性。仿真试验表明该设计满足舰载雷达伺服控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运动控制器的全闭环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运动控制器作为上位控制单元,采用交流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作为执行机构,采用光栅尺作为直线位移检测装置,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全闭环运动控制系统,实现对伺服电机高速、高精度的控制。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硬件原理,给出了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的结构。这种系统既具有实时性和快速性,又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8.
加速器的束流诊断需要用到高精度运动控制系统。该文基于以太网建立了远程操作与监控系统,利用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和高精度交流伺服控制组件构建的全数字化运动控制系统使用,并采用Embedded Visual C++编程设计了图形用户界面GUI控制软件。经过测试,该设计方案运行良好,符合设计要求,经测试表明是一个较理想的运动控制应用系统,交流伺服电机系统可以实现较高的位置控制精度,PAC可以适用于有一定辐射性的恶劣工业环境。基于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AC和交流伺服电机组件可构成简洁高效的位置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系统的CAN总线接口系统,通过将CAN总线上的数字指令转换为模拟控制信号.送给已有的四路电动伺服模拟控制系统。该方案实现了四通道位置控制的CAN总线节点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为研制高频响、可记录数字伺服控制系统,以倍福的微型工控机和AD,DA模块为主要硬件,以TwinCAT为实时操作系统,以倍福的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数字伺服控制编程语言,基于C#开发数字伺服控制系统界面。所设计的双路伺服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稳定性,数据更新周期为50 μs,输入输出延迟为150 μs,可不丢点记录各通道数据。内含扫频信号源,波形包括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也可以用来测试系统频响。基于TwinCAT开发的数字伺服控制系统频响高,工作稳定,可用于各类液压伺服控制系统,也可用于系统特性测试。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某跟踪系统中运动耦合伺服转台独立的速度控制,并且达到响应快速、精确、平稳的速度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速度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嵌入式微处理器STM32F103为核心构建,利用速度补偿法实现对耦合伺服转台独立的速度控制;系统通过PWM(脉宽调制)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采用速度和电流双环控制,控制算法采用模糊PID控制.控制耦合伺服转台按照给定的角速度转动,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性好,静态、动态指标满足设计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圆网印花系统中导带驱动辊与圆网驱动对速度同步的要求,提出了基于IRMCK201和ZigBee技术的圆网印花同步控制系统,给出了同步控制系统结构。选用IRMCK201专用电机伺服控制芯片作为各驱动电机的伺服控制器,选用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芯片CC2430作为系统主控制器和数据通信网络。设计了伺服控制电路、主控制器和无线通信节点电路以及相应的程序流程,实现了圆网印花系统各单元的速度同步控制。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抗干扰、能耗低、体积小、成本低,为纺织生产中圆网印花各驱动单元的同步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蔡刚刚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18):145-147,150
单轴转台作为一种运动控制装置,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缩短转台伺服控制系统的开发周期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以永磁同步电机为执行机构、以IRMCK203为伺服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并以智能功率模块PS21867和IRMCK203为核心进行了控制电路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光电伺服平台中的输入饱和问题,采用了基于过渡过程的滑模控制算法。过渡过程算法是基于时间最优理论设计的,将跳变的输入信号变为一个缓慢上升的信号,使系统的初始跟踪误差减小,从而避免了输入饱和现象,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输入饱和现象,适用于光电伺服平台的目标跟踪,具有重要研究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Since the manufacturing accuracy of semiconductor and biochemical products is increased to nanometer level gradually, the development of long-range positioning servomechanism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The piezoelectric actuator is widely chosen to design precise positioning system for achieving the sub-micro or nano-position. However, their motion range is only 100 μm. Here, a long-range nanometer positioning servo system with AC servo motor and ball screw mechanism is built for the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purpose. It needs a special design control algorithm to obtain quick transient response and precise steady state accuracy. A new model-free fuzzy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o control this low-cost motion stage for achieving nanometer step response positioning. It has a novel gain auto-tuning strategy in response to the transient or steady state responses requireme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approach can reach more than 30 cm stroke and the step response error is less than 60 nm.  相似文献   

16.
孙德辉  亓英莲  史运涛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23):174-176,180
针对仓储抓取控制系统设计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FESTO伺服控制器的实验装置。以FESTO伺服控制器作为运动控制单元,S7300PLC作为控制器、WinCC作为监控软件,通过经济合理地配置系统硬件及较为完善的编程,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基于FESTO伺服控制的仓储抓取装置。在此平台中,PLC采用模块化的编程方式,WinCC用C脚本的方式实现系统丰富的动态显示,充分利用系统不同部分的资源,完成不同任务,达到系统运行的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数字伺服跟踪系统的组成和控制原理,讨论了影响微控制器选择的几个要素,以任务分类和软件模块化为设计思路研究了系统管理软件模块、捷联惯性/GPS组合的伺服控制算法模块、伺服控制测试模块。最后将设计的软件加载到微控制器中对伺服跟踪系统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伺服跟踪系统软件设计方法好,有工程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传统激光数控加工控制方式的不足 ,采用MCX3 12运动控制芯片和计算机PCI总线接口芯片PCI90 5 2 ,开发了一种高速、高效 ,控制方式更适合激光加工的运动控制卡  相似文献   

19.
BP-PID控制方法在变量施肥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尽可能地减少化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设计研制了一种变量施肥控制系统。该系统由GPS接收机、车载计算机、闭环控制器、直流伺服电机、机械式无级变速器组成。采用了BP-PID的控制算法,对BP-PID的控制器进行研究,利用Matlab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并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神经网络PID控制策略提高了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能,施肥精度较高,可以实现变量施肥,为下一步的改进和精度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