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振动深松技术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动深松技术是通过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经过研发、创新后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经过田间试验应用,振动深松技术可明显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蓄水能力,节约水资源,提高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振动深松技术不同于其它深松及翻耕技术。它是由拖拉机牵引振动深松犁,拖拉机输出轴带动振动深松犁的振动体,使深松犁上下运动,将土层耕松,振松而不翻转土层,不破坏土层上下结构,其目的在于打破由于多年耕作形成的犁底层,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提高土壤蓄水能力。  相似文献   

3.
论深松耕作技术抗旱防蚀机理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松耕作技术有效地打破了犁底层,改善了土壤的松紧状况和孔隙度,调节肥力条件及土壤内部水肥气热的关系,进而影响了作物、土壤和气候之间的关系,使作物产量得到了提高。建议对该技术进行大力推广,并将各项水土保持抗旱技术措施根据旱情的实际科学合理的组装,建立的水土保持抗旱耕作技术体系,从而形成综合抗旱保水、增产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4.
振动深松改土蓄水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动式深松的深度是影响土壤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深松部分占总量的多少也是不可轻视的主要因素。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秋整地和春播前进行深松,以深松深度在35~50 cm,深松部分占总量的70%~80%为基本实施指标,才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和有效的蓄保农田降水,增加抗旱天数,高效利用农田的天然降水。深松作业时,既要保证一定的深松深度,还要使深松与原状土形成虚实并举,这样既能增加土壤含水率,又能保证作物根系的稳固,达到提高抗旱能力,增加抗旱天数,为增产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过度放牧等影响,导致松嫩平原盐碱荒漠化草地面积达257.3万hm2,并且每年以1.5%~2%的递增率扩展,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以改土为切入点,利用振动深松技术改良盐碱荒漠化草地,研究了振动深松技术对盐碱荒漠化草地物理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振动深松改土技术科学的调节了土壤通气、透水性能,改善了土壤结构,建立了土壤水库,更充分利用了降水资源,为牧草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利》2011,(2):69-69
深松改土是改良土壤的重要技术措施。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通过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先后承担了水利部"948"计划项目——"多功能振动式深松机械的引进与开发"、  相似文献   

7.
1深松改土技术方法1.1技术筛选及作用选择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资助研发的多功能振动式深松机进行松耕整地作业。这种技术在土壤层位不变的基础上使土体整体膨松,松土率达70%以上。对于中低产田,可有效打破坚硬的犁底层,熟化生土层,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重新组合土壤团粒结构,  相似文献   

8.
多年深松修复对盐碱土壤化学性质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黑土区苏打盐碱土多年深松改效果,分别在盐碱土壤、修复土壤、耕地土壤取土,分析土壤化学性质指标,研究黑土区苏打盐碱土多年深松后土壤化学性能修复情况。结果表明土壤经过多年反复深松后,土壤的pH值下降幅度明显,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电导率变化不大,土壤养分有所改善,但没有达到耕地土壤养分含量水平。多年深松后盐碱土壤化学性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国家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的资金资助项目——"多功能振动式深松机技术创新"中研制并定型的多功能振动深松机在改良中低产田中的良好效果,通过对示范区农户的调查结果分析判定振动深松技术的推广条件基本成熟,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继东北半干旱抗旱灌溉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项目中的“振动式深松保水技术”之后,现正研制适合我国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蓄水保墒机,并能达到保护性耕作、改良低产土、保护生态环境和具有收获块根茎作物的功能。一体化的振动式联合作业可降低作业阻力,使地面至以下40 cm左右土层基本膨松,非毛孔隙大大增加,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改善土壤通气、透水性;使中、低产田产量提高,并节水节油。  相似文献   

11.
“多功能振动式深松机的研制”是水利部“948”计划项目。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研制开发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振动式深松机(四种型号)。通过在黑龙江省近万亩的田间试验,经鉴定、检测,该机可降低牵引阻力20%~25%,深松碎土效果好,能有效提高土壤的抗旱、抗涝能力,提高了作物产量,在我国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振动深松改土技术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中以小四轮拖拉机为主要动力的机械化作业程度越来越多,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但是,土壤压实问题越来越严重,犁底层坚硬、土壤板结、水土流失,严重影响着作物根系发育及其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导致作物产量不高或减产。自2005年起,青冈县开始应用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生产的多功能振动式深松机,在改良土壤、涵蓄降水、提高作物产量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依据自激往复式惯性振动原理设计的1SZ系列多功能振动式土壤改良机,该机采 用了L形三维特型深松铲和凿型深松鼠洞铲组合机构,并进行了田间改土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证明, 该复合机构可实现节能降耗、提高改土效果、增加作业功能,通过性良好,而且可在不破坏土壤的上 下耕层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保护性耕作并高效涵蓄天然降水。  相似文献   

14.
松嫩平原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盐碱化草原面积在逐年递增,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苏打盐碱土存在着透水性差、牧草盐渍害影响强等问题,提出采用振动深松集成技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土壤通透性。本文运用地统计学,以地理信息系统ArcGIS为平台,研究了采用振动深松集成技术改良1~5a的盐碱化草原土壤盐分和物理性质的时空变异规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盐量由改良前5.6g/L下降到2.84g/L,表层土壤硬度和容重较改良前平均分别降低了21.4%和17.6%,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加6%,至改良第五年各项指标仍好于改良前,证明振动深松集成技术是改良盐碱化草原的有效手段,且一次改良至少受益五年。  相似文献   

15.
免耕法是防治耕地风蚀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耕法减少了耕翻、耙平、起垄等耕作环节,尽可能地减少了土壤的翻松,保持了土壤结构,用秸杆和作物残茬增加地表覆盖度,能有效防治耕地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论三江平原雨养农业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三江平原的湿润半湿润气候,且雨热同季,有利于雨养农业.但由于年内年际降水分配不均匀,应以建设开发土壤水库为主要手段,进行水分的年内与年际调控.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宾县坡耕地土壤侵蚀的成因及一般防治技术措施,介绍了振动深松机和垄向区田机,在坡耕地土壤侵蚀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北方某大型工程厂区内不同位置实测的12月至翌年3月的逐日冻土深度资料情况,证实了土壤结构对冻土深度有较大影响,并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到最大冻深在不同土壤结构中的影响系数。该影响系数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使用,按不同土壤结构情况合理修正最大冻深值。  相似文献   

19.
坡耕地侵蚀黑土是黑土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提高侵蚀黑土的利用率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过程。我们采用深松、平翻、旋耕法合理搭配,同时,合理施肥相结合,依据作用各进行一次为最佳。玉米旋松灭茬,小麦茬平翻后深松起垅,大豆重耙种麦,尽量降低耕作投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了坡耕地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多功能振动式深松机的技术特点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振动式深松机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以及技术特点进行丁的阐述,论述了该机在农业耕作中的作用效果。该机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土壤改良、旱作农业耕整地、湿地排水、收获地茎类作物提供了一种功能多、效率高、节能型的新机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