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许以兰  林琳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1):2076-2077
[目的]观察Mcu功能性宫内节育器(McuIUD)的副反应和续用率,寻找更适合育龄妇女的IUD.[方法]将自愿要求放置IUD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放置McuIUD与Tcu380AIUD各100例观察1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副反应和续用率.[结果]观察组12个月内无一例脱落及带器妊娠;无一例因症取出,1例因计划妊娠取出,续用率为99.0%;对照组12个月内累计脱落5例,带器妊娠2例,因症取出5例,非因症取出1例,续用率为8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Mcu功能性IUD副反应少、脱落率低、避孕率高、续用率高,为广大育龄妇女提供了新的可供选用的避孕工具.  相似文献   

2.
放置吉妮节育器90例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放置宫内节育器是长效、简便、经济、安全、可逆及应用最广的一种避孕方法,但其出现的副作用,特别是导致的盆腔炎症及由于子宫口过松,宫腔过大以及子宫敏感性增高等原因,往往造成脱落率及带器妊娠率增高。为了降低脱落率及带器妊娠率,提高续用率,本院妇产科自2008年1月开始放置新型固定式吉妮宫内节育器90例,定期随访1、2、3、6个月,经临床观察,脱落率、妊娠率低,副反应小,续用率高,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放置宫内节育器是长效、简便、经济、安全、可逆及应用最广的一种避孕方法,但其出现的副作用,特别是导致的盆腔炎症及由于子宫口过松,宫腔过大以及子宫敏感性增高等原因,往往造成脱落率及带器妊娠率增高.为了降低脱落率及带器妊娠率,提高续用率,本院妇产科自2008年1月开始放置新型固定式吉妮宫内节育器90例,定期随访1、2、3、6个月,经临床观察,脱落率、妊娠率低,副反应小,续用率高,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Mcu功能性IUD与母体乐375IU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放置Mcu功能性IUD、母体乐375IUD各200例育龄妇女,置器后24个月进行随访,分析比较IUD脱落、带器妊娠率、IUD续用率及各种副反应发生率。结果:McuIUD脱落率1.0%,母体乐375IUD 7.0%;McuIUD妊娠率0.5%,母体乐375IUD 6.5%;McuI-UD续用率95.0%,母体乐375IUD 82.5%;避孕效果,McuIUD 98.5%,母体乐375IUD 86.5%;McuIUD各种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但与母体乐375IU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cuIUD具有避孕效果明显,脱落率低、副反应少,续用率高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三种含铜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景梅 《临床医学》1999,19(7):31-32
对1995年1月-1996年1月250例放置T型,宫型及带消炎痛的γ型含铜宫内有器中的233例进行了随访,分别观察了放置后3,6,12个月的IUD脱落,带器妊娠,月经量增多,不规则出血,腰痛及白带增多等症,发现三种含铜IUD的脱落及带器妊娠率无明显差异,Tcu200IUD的月经量增多,不规则出血,白带增多等副反应较宫型及γ型明显增多,γ型的各种副反应率最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主要脱落时间特点及脱落原因。方法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的抑郁症患者共15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1个月、1~3个月、3~6个月、6~9个月、9个月以后脱落原因进行研究。结果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差者占61·7%;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1个月内、1~3个月、3~6个月、6~9个月、9个月以后脱落百分比分别为:25·3%、18·2%、7·8%、5·8%和4·5%。结论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至关重要;治疗早期脱落率最高;对疾病知识缺乏是导致脱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康育龄妇女放置爱母牌Mcu功能性宫内节育器(McuIUD)后的副反应,并与活性Cu165作对照组对比。方法我中心于2004年1~10月对300例健康育龄妇女采用双盲法分别放置150例。结果使用IUD12个月,月经异常改变或临床症状发生率均以观察住组为轻,妊娠率、脱环率、因症取出率均以观察组为低,续存率以观察组为高。结论McuIUD具有设计合理、脱落率低、副反应小、续存率高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同步化疗和常规技术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评价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在中晚期食管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00例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常规技术放疗联合化疗)和适形组(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各50例。观察2组患者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1、2、3年局控率及1、2、3年生存率。结果适形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常规组临床总有效率72.0%(P〈0.05);适形组3年局控率和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2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较常规技术放疗可明显提高中晚期食管患者的生存率,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情况。方法于2002-06/2003-06选择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及门诊的强迫症患者35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18例和氯丙咪嗪组17例。帕罗西汀组20~60mg/d,氯丙咪嗪组75~275mg/d,治疗8周。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2,4,6,8周末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测定评分,疗程结束后以Yale-Brown强迫量表减分率作为评定疗效的依据,即减分率≥50%为症状消失,≥35%为显著进步,≥20%为进步,<20%为无效。同时采用副反应量表评定副反应情况,于治疗后每两周评定1次。结果帕罗西汀组18例全部完成8周治疗,氯丙咪嗪组有1例因副反应脱落,记入无效病例。①治疗后4,6,8周末两组Yale-Brown强迫量表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但组间总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只有在第2周末两组间总分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②治疗后第8周未的Yale-Brown强迫量表减分率帕罗西汀组为49.85%;氯丙咪嗪组为50.47%。治疗结束后帕罗西汀组症状消失5例,显进5例,进步4例,无效4例;有效率78%。氯丙咪嗪组症状消失4例,显著进步6例,进步4例,无效3例;有效率82%。两组显效率和减分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均>0.05)。结论帕罗西汀与氯丙咪嗪疗效相当,帕罗西汀组副反应明显低于氯丙咪嗪组。帕罗西汀可作为治疗强迫症的一种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回访,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存在的问题及康复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在我院出院的1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作为调查对象,在患者出院1,3,6,12个月进行回访,回访形式有电话、书信、邮件、实地上门、患者来院定期门诊复查取药,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服药依从性、药物副作用、职业技能训练等问题进行指导评估。结果: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个月未有脱落现象,3个月有3例脱落,6个月有7例脱落,12个月10例脱落。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服药依从性情况在4个时间段随出院时间的推移呈渐差性趋势(P<0.05)。出院后4个时间段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职业技能训练在第1个时间段内有明显受损(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服药依从性呈渐差性趋势,职业技能受损,但药物副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