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黑麦幼苗法对污泥中元素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染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对了解元素在植物——土壤——大气体系中的迁移、转化、积累规律十分重要。本文探讨了以黑麦幼苗法研究污泥中重要营养元素及某些痕量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试验表明:增加污泥的施用量,黑麦的生物学产量及氮、磷在幼苗中的含量均随着增加,黑麦幼苗中氮、磷的生物有效率分别为50—70%及15—28%;黑麦幼苗中的铜、锌、铅、铬、镍含量虽都随污泥施用量而增加,但总量很小,在石灰性土壤上的有效率小于1%。这证明,黑麦幼苗法是可以应用于土壤污染化学中,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汪芳  刘畅  王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0):149-15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农业现代化技术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因而与之相对应的农业废弃物数量也就越来越多,作为一个资源相对较紧缺的发展中国家,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废弃物来为人民服务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结合国内外对农业废弃物——秸秆制作饲料的最新研究及进展情况和秸秆的实际应用状况,探讨了利用秸秆制作生物饲料,并饲养奶牛的实践研究,对秸秆生产生物饲料综合利用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1997年11月,董建华先生参观’97香港科技博览会时被一种植物纤维快餐盒所吸引,这位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听取工作人员的有关介绍后更是赞不绝口:“这个绿色产品确实好。”这种“绿色”快餐盒是由南通锻压机床厂提供的生产线生产的。面对塑料快餐盒造成的“白色污染”,这家企业组织力量科技攻关,历时两年研制成功植物纤维快餐盒生产线,1997年10月通过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科委火炬中心、农业部等部门的鉴定,并获得了专利,该生产线生产的快餐盒以麦秸、稻草、玉米秆、甘蔗渣、糠壳等为原料,使用后回收粉碎可作饲料或有机肥料。南通…  相似文献   

4.
浅谈绿色行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可法  蒋浩 《环境科技》2007,20(Z2):18-19
基于绿色管理思想,提出绿色行政概念,绿色行政指以绿色管理思想为指导,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政府环境管理行政事务中倡导爱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理念,推行绿色生产.并从环保政府部门、企业角度详细阐述了如何开展绿色行政.  相似文献   

5.
吴小珍 《环境工程》2010,28(2):109-113
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环境影响评估系统是对产品车间生产过程绿色性进行评估的系统,通过分析产品在生产过程各阶段以及整体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情况,来评定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是否符合绿色制造要求,以及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它是绿色生产过程得以实现的关键之一。研究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环境影响评估系统的结构,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及生态指数Eco-indicators99方法建立环境影响评估模型,探讨生产过程环境影响评估的理论及方法,最后通过在车间中电弧焊接过程为实例分析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同煤集团)总部位于中国煤炭重地山西省大同市。前身是大同矿务局,成立于1949年。2000年,改制成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山西省煤炭企业进行重组,成立了新的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同煤集团在63年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始终把"绿色循环、高效安全、转型跨越"作为集团公司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绿色开采、立体循环同煤集团在煤炭生产中坚持绿色开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变粗放生产为精细生产、高碳产业、低碳技术。通过优化采煤工艺、加强矿压研究,掌握上覆岩层活动规律,积极研究实施好"三下"采煤技术和工艺,确保在采煤过程中地表不塌陷,水体、地面建  相似文献   

7.
实施矿山绿色开采需成立相应合法化组织机构,按照科学、低耗以及高效的原则进行有组织性的生产开发,同时,将环境保护与经营理念实现有机融合,以保护为主要围绕点,以企业生产系统的科学改善、减少三废排放、对已毁坏的生态环境进行及时性、有效性、阶段性的复苏与修缮,让矿山开采的影响急剧减小,从而实现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保护。本文以实现矿山开采绿色化为理念,研究分析了矿山绿色采矿相关技术,并通过提升煤炭回采率、优化运输系统和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措施,让矿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得以协调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上海市绿色创建有关的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营销、绿色管理与公众环保意识等问题,分析了上海市绿色创建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引导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社会绿色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RO排放浓水回用可有效地提高生产企业的用水效率继而受到了社会广泛的重视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面对具体的相关生产厂家的生产线开展较高环保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以通过其相关绿色生产的生产发展方式而不断地满足市场对于该类型产品的需求,提高其经济性能。为后续相关问题处理研究提供实践性较强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生产会使用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带来环境污染.为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对粉煤灰、高炉矿渣、建筑废物等几种工业废物在混凝土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探讨,认为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是混凝土行业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饲料粮区域产消平衡特征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饲料粮消耗量大且增长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首要影响因素,准确判断我国饲料粮的区域产消平衡特征对农业相关政策的制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在详细分析各省区不同畜牧产品粮食转化系数的基础上,对区域饲料粮的产消平衡状态及其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近年来我国饲料粮消费量快速上升,由2000年的21 730万t增长到2015年的30 549万t,15 a间增长了8 819万t。2)2015年生猪饲料粮消耗量最大,比例达到了44.4%,占据了我国饲料消耗总量的半壁江山。其次为禽蛋与禽肉消耗,消费占比分别为15.8%与12.7%;牛肉、羊肉、牛奶与水产品的饲料粮消费量比例均在5%~9%之间。3)2015年全国饲料粮总计短缺4 276万t,区域上呈现“北余南缺”的格局,东北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饲料粮供应区域。从粮食转换系数与饲养结构来看,“北粮南运”现象是粮食资源的合理配置。论文提出三点政策建议:1)转变消费结构,增加牛肉与牛奶的消费量;2)推动“以粮为纲”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转变;3)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从全球视角保护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Mercury contamin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sediments of the East China Se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ercury (Hg) concentrations in sediment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inner and middle shelves of the East China Sea (ECS) were analyzed to evaluate Hg contamination levels and to calculate Hg sedimentation rates and total accumulation in the ECS. The range of Hg concentrations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inner shelf was 26.5–47.6 ng/g, and that for the middle shelf was 4.1–13.9 ng/g. Hg concentrations correlated well with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but varied inversely with sediment grain size. Enrichment factors indicated that the whole inner shelf and a small portion of the middle shelf were slightly contaminated by Hg. Hg accumulation rates in the ECS ranged between 0.42–48.7 ng/(cm2·yr), with higher values observed in the inner shelf. Total Hg accumulation in the calculated area (accounting for 80% of the ECS continental shelf area) ranged from 25 to 30 tons/yr; approximately 51% and 17% of the accumulated Hg mass was deposited in the Yangtze estuarine zone and the inner shelf,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3.
再生水灌溉对苜蓿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再生水灌溉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Algonquin’)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设置了清水、再生水两种灌水类型,高、中、低3个不同灌水水平。结果表明:同一灌水类型条件下,苜蓿植株生长高度随灌水量减少而降低,同一灌水水平下,灌溉水类型对植株高度无明显影响;不同的灌水水平对植株侧枝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灌溉水类型对植株侧枝数影响差异显著,所有处理中再生水高水平灌溉侧枝数增幅最大;与清水相比,再生水灌溉能显著增加苜蓿干物质产量;在苜蓿生长前期,再生水灌溉对苜蓿根系生长具有阻碍作用;灌溉水类型对苜蓿植株体内吸收氮、磷、钙、镁吸收量的影响主要在其生长前期,灌溉水类型对苜蓿体内钾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市场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迫切需求,提出了在确保矿区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开发的设想,分析了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开发的背景及意义、生产与开发的种类、生产与开发的环境条件、生产与开发的规模与布局、生产与开发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三江源区草地资源丰富,开展草畜平衡研究,可为草原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论文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和玉树藏族自治州作为研究区,基于产草量反演和载畜量计算,结合草畜平衡指数和草地载畜压力指数两大指标开展草畜平衡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3年两自治州的平均草畜平衡指数自47.1%变化至-13.8%,草畜平衡状况整体在不断改善,2014—2015年超载情况有所加重;相比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年均草畜平衡指数为38.15%,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年均草畜平衡指数为33.51%,草畜平衡状况较好。建议两地区有关部门加强规划和政策调控,按照“以草定畜”的原则加强草畜平衡精细化管理,并以大数据驱动草畜平衡决策支持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发展人工种草是缓解西藏草畜矛盾和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食物消费结构趋向多元化,内地食物消费比重增加,缓解了西藏地区食物生产压力,为西藏农业地区发展种草提供了有利条件。论文基于农户食物生产和消费调研数据、市场调研数据并且结合统计数据资料,在利用和改进Gerbens-Leenes等(2002)发展的食物消费与耕地需求之间关系的方法基础之上,系统分析了"一江两河"流域(拉萨地区、日喀则地区和山南地区)农户腾出耕地种草的潜力。结果显示,西藏农区居民家庭食物消费结构耕地需求不高,理论上腾出耕地种草潜力较大。2010年"一江两河"流域中的拉萨市、日喀则地区以及山南地区户均耕地需求分别为5 542.3、7 400.1和5 521.7 m~2,而腾出耕地种草的潜力分别为4 777.5、2 977.3和2 054.4 m~2,拉萨地区、日喀则地区和山南地区分别占到户均耕地面积的46.3%、28.7%以及27.1%。但是,考虑到当地快速的人口增长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一江两河"流域不同地区应该根据各自农业生产特点以及畜牧业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农牧业结构调整,通过种草补贴等激励措施和政策,提高农户种草积极性,开拓饲草市场,统筹土地的种粮和种草功能,优化配置土地饲草资源,缓解当地草畜矛盾,增加农户种草收入。  相似文献   

17.
电子废弃物管理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如今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电子废弃物处理的压力。而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思想障碍、体制障碍、机制障碍、政策障碍以及法制障碍等问题,急需立法给予解决。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立法应当着重建立如下法律制度:电子废弃物的管理体制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押金制度、产品成分标识制度、新鲜材料税或垃圾填埋税等税收制度、资源价格制度、电子废弃物中介组织和服务制度、电子废弃物的科技支撑和示范制度、绿色消费和绿色采购制度。  相似文献   

18.
黑河流域草地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应用RS和GIS技术,从研究区植被类型、土壤侵蚀、坡度、距水源距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确定了黑河流域不适合和适合放牧的区域。在适合放牧的区域,根据草地类型估测产草量。在牧草分配方面,从避免土壤侵蚀和遭遇干旱时保证植被群落弹性和再生的需要以及满足昆虫和土壤无脊椎动物及野生动物需要两个方面考虑了满足生态需要的牧草生物量。在确定放牧强度时,从坡度和距离水源远近两个方面考虑了载畜量的减少比例。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满足生态保护需要的草地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黑河流域适合放牧的区域仅占总面积的17.693%,在适合放牧的区域,天然草地的承载力为0.009~2.055只羊单位/hm2。  相似文献   

19.
实施政府绿色采购,引导和推动消费和生产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进行绿色采购成本效益分析是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可持续推进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在介绍了中国环境标产品政府采购的现状和国外相关政府绿色采购环境效益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电子产品展开了相应的环境效益分析,最后对国内广泛开展此项工作的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论文利用2013—2014年的MOD13Q1数据、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实测数据、多年降水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建立了祁连县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牧草鲜重的遥感监测模型以及不同季节放牧草场的理论载畜量模型,分析了天然草地草产量年内动态变化与载畜量平衡状况并对草畜调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指数函数可以较好地模拟祁连县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精度达到71%;年内牧草生长呈单峰曲线,7月草地可食产量达到峰值 2 322.61 kg/hm2,12月最低,为702.06 kg/hm2;祁连县冷暖季平均可食鲜草产量分别为1 728.14和1 604.70 kg/hm2,年可食鲜草总量分别达到7.74×108和7.82×108 kg;暖季、冷季和全年的理论载畜量分别为1.517 8、0.637 0和0.931 4羊单位/hm2,暖季、冷季和全年的超载率分别为101.70%、261.19%和149.22%;保持现有的家畜数量,需在暖季草场和冷季草场分别补饲牧草0.36×108 和7.17×108 kg;保持现有草场,则暖季草场和冷季草场分别需要减6.68×104和53.64×104羊单位;暖季不进行补饲,冷季草场家畜在减少40%的情况下,依旧需要补饲1.17×108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