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春春  陈丽萍 《全科护理》2009,7(25):2320-2321
[目的]了解我院无菌物品的质量监测情况,为加强和保证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和采样方法对医院不同的无菌物品质量进行质量监测。[结果]我院消毒供应室存放的无菌物品抽样检测全部无细菌生长合格100%;无菌区物体表面、空气及工作人员手监测合格率为99%~100%。[结论]我院无菌物品质量监测合格率高,保证了无菌物品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无菌物品的质量监测情况,为加强和保证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和采样方法对医院不同的无菌物品质量进行质量监测.[结果]我院消毒供应室存放的无菌物品抽样检测全部无细菌生长合格100%;无菌区物体表面、空气及工作人员手监测合格率为99%~100%.[结论]我院无茵物品质量监测合格率高,保证了无菌物品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3.
武穴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武穴市各级医疗单位消毒质量,加强医院消毒管理,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我们于2002~2006年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方法本次监测涉及到7个市直医院、15个乡镇卫生院和250个村级卫生室,监测对象为各级医疗机构中使用的消毒剂、压力蒸汽灭菌器、紫外线灯、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和灭菌物品。采样和检测方法按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无菌物品均采用无菌棉拭涂抹采样;室内空气采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自然沉降法采样;无菌物品作无菌检验,其他采样标本均检测细菌总数和致病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应室无菌物品放置室空气及物品消毒质量统一采集监测,探讨消毒供应室规范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及监测的实施。方法 对我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民营医院的供应室无菌物品放置室空气及物品质量监测采取由一家二级医院统一采样的方法,对供应室无菌物品放置室空气、无菌器械、无菌包质量进行监测。结果 供应室无菌物品放置室的空气合格率为96%,部分单位供应室工作环境无明确的分区,布局欠合理,设备简陋,工作流程欠规范,存在由消毒工兼管;抽查发现有无菌包未烘干及无菌器械有锈斑现象。结论 加强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管理、监督、评价、指导,从而进一步规范操作、重视供应室护理质量改进,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卫生质量监控的重点科室之一,通常尤以无菌区环境质量监测为重点。为了解高海拔地区医院供应室无菌区环境质量,于2004年~2005年对无菌区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进行采样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杭州市预防保健门诊部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掌握消毒工作现状。方法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对杭州市预防保健门诊部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无菌物品等进行连续6年监测。结果 2006-2011年共采样1486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5.56%。各类监测样品中合格率最高的是无菌物品(100%),最低的是医院污水(84.29%)。结论结果提示,医务人员手和医院污水是今后消毒监测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消毒供应室是医疗单位进行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处理的核心部门,是无菌物品供应的物流管理中心。消毒供应室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细菌总数应符合卫生学标准。为了解我院供应室内空气卫生学质量,进行了监测。1方法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自然沉降法采样时,将普通琼脂平板放在室内各采样点,高度距离地面1.5m处,将平板盖打开,暴露5min采样,每月1次。2结果经16次抽样检测,消毒供应室无菌区的空气中细菌总数≤200cfu/m3达到15次;有1次>200cfu/m3。清洁区抽样16次的菌总数均≤500cfu/m3。均未检出致病性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经消毒后物品、无菌物品、压力蒸汽灭菌器等,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标准采样后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共采样监测954项,不合格59项,合格率93.8%。结论通过监测结果信息反馈,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医院消毒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毒灭菌质量监测中无菌检验对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质量的促进作用,确保无菌物品供应质量。方法:对我院供应室灭菌后物品进行无菌检验,针对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现象逐步进行整改,具体从包装材料及包装方法、灭菌设备及环境、灭菌装载及卸载、改善无菌物品储存环境、跟进灭菌物品采样监测环节以及采取对照试验等方面进行工作改进。结果:经过整改,无菌检验合格率有非常显著性上升,各阶段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无菌检验对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质量的监控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各级院感控制部门应对供应室的消毒灭菌质量控制进行监督和指导,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持续质量监测,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改正,确保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器械、压力蒸汽灭菌器、无菌物品、工作人员手和室内空气等进行采样检测。结果止血钳目测合格率88.60%,隐血试验合格率95.35%。低温消毒物品生物监测合格率44.45%,化学监测合格率100%。植入物放行快速监测,腰椎和股骨头合格率均为100%。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无菌物品和无菌间空气合格率均为100%。B-D试纸、一次性无菌物品、包装间空气和工作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99.63%、99.45%、97.22%和94.44%。结论该消毒供应中心持续监测质量较高,但医疗器械还存在不合格现象,应引起重视,工作人员手和室内空气质量也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管理,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发生。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监测方法对物品灭菌进行有效监测,定时对供应室无菌区、清洁区的空气消毒、物体表面、门把手、工作人员手进行细菌监测。结果:我院未发生因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原因所造成的医院感染。结论: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管理,采用多种监测,综合判断,是有效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消毒灭菌工作质量,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方法对医院重点科室室内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无菌物品、消毒物品及其他物品定期采样,进行细菌总数和致病菌监测。结果 3年共采样3 349份,总平均合格率为98.12%。2008-2010年合格率分别为98.10%、97.91%和98.45%。无菌物品、消毒物品、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均为100%,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室内空气合格率分别为99.07%、97.10%和95.85%。结论该院总体消毒质量较高,但室内空气质量相对较低,应根据医院工作特点加强管理,改善工作环境,增加室内空气消毒次数,延长消毒时间,提高环境空气的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3.
医疗机构消毒工作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消毒质量监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医院内感染的高发区域和易感因素及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特点;监测结果有利于寻找对策,进一步提高监控管理水平。为此,我们于2005年对东胜区6所医院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1方法采样和检测方法均按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使用中的消毒液取样1ml,加入9ml相应中和剂;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用无菌棉拭涂抹采样;对室内空气用9cm直径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沉降5min采样;对各种采样标本检测细菌总数和致病菌。结果判定按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保一次性无菌物品在供应室贮存区的存放质量。方法依据相关法规和条例改造一次性无菌物品贮存区环境,完善设施,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入库、放置,发放流程,供应室一次性无菌物品贮存区的空气、地面和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结果增强了规范化管理意识,保证了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安全贮存和发放。结论不断完善一次性无菌物品贮存管理,是保证一次性无菌物品安全使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了解蓟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的现状,以便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消毒质量,我们于2006年对全县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1方法本次监测蓟县31所医疗机构(县级3所,镇级8所,乡级20所)。检测项目包括手术室、产房、治疗室、外科换药室、各科护理部等重点科室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无菌器械保存液、压力蒸汽灭菌器、无菌材料、紫外线灯、酒精等。采样和检测方法按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进行;判定标准按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GB15981-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标准》规定进行评价。2结果本次共检测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供应室消毒质量,制定改进措施,促进供应室医院感染预防工作水平提高。方法 2006-2009年对供应室无菌物品、消毒物品、消毒物品终末漂洗用水、消毒物品包装台面、消毒物品保质期进行监测,对监测合格的进行评估总结,作为工作的准则继续执行;对监测不合格的,进行细致分析,找出问题,采取改进措施。结果 108件无菌物品、36件消毒物品监测合格;消毒物品终末漂洗用水实验监测仅用自来水漂洗的物品监测合格;消毒物品包装台面细菌总数不超标,但检出有致病菌;消毒物品保质期为一周;BD试验2次不合格。结论监测及其效果评价的实施,可以及时改进工作方法,使供应室的医院感染预防更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7.
宁夏回族自治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检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单位消毒隔离工作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医院内部交叉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情况,于2005年对不同级别的医疗单位消毒质量进行监测。1方法检测内容为:各基层医疗单位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紫外线杀菌灯辐照强度和医用污物消毒效果。采样和检测方法均依据卫生部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室内空气用平板沉降法;医务人员手和物体表面用棉拭采样法;无菌物品用无菌试验法等。判定标准,依据GB1598-1995《医院消毒卫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院新生儿室环境卫生消毒效果,及时发现问题,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方法每月对新生儿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及无菌物品等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共采样207份,合格198份,合格率为95.6%,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无菌物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1.9%、95.8%、96.2%、100.0%和100.0%。结论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是新生儿室环境卫生质量控制的难点,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新生儿室内环境清洁与消毒质量。方法对新生儿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物品进行现场抽样调查。结果共采样6426份,合格6164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6%,2002~2007年合格率依次为84.5%、84.7%、92.5%、97%、99.2%、99.5%,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物品97.4%、87.7%、92.5%、98%、99%。结论该医院新生儿室清洁与消毒整体质量较好,但还须进一步提高环境消毒的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医院无菌物品流通周转环节的污染情况,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各周转环节及空气进行微生物监测.结果 供应室无菌柜内空气消毒质量优先临床各科室;无菌物品兑换容器及下送车的(存放柜)污染较为严重,护士的手是主要带菌者,菌落数>100cfu/cm2的标本有14份(14.6%);革兰氏阴性菌(78.1%)是主要污染菌.以大肠埃希茵(32.3%)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茵的主要致病菌(14.6%).结论 加强周转环节管理、规范洗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和屏障护理,确保无菌物品质量是保障医疗、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