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运用协整理论研究了1978-2003年间的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检验表明,期间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短期内则存在着从电力消费到经济发展的单向格兰杰关系。采用HP滤波技术分离了GDP与电力消费的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检验表明趋势成分之间、周期成分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说明电力经济的协整关系与经济周期波动有关。研究成果对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均衡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用协整分析方法检验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与电力消费水平之间关系。采用恩格尔-葛兰杰(E-G)检验,考虑数据结构变化的可能,研究了外部经济冲击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E-G方法检测到我国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考虑结构变化,通过设定虚拟变量,E-G方法检测到原有协整关系在1993年发生了变化。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发展的实际状况,得出协调我国电力生产与经济增长矛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协整理论的基本原理,运用协整理论对吉林省1978~2010年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验证了吉林省电力消费与GDP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建立了吉林省电力消费和GDP之间的协整关系和误差修正模型,通过G 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发现,吉林省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陕西省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为陕西省经济决策与电力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运用协整、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陕西省1980-2006年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层次递进的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陕西省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短期内存在从电力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是电力消费增加的单向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5.
嵇灵  牛东晓  劳咏昶  路妍 《华东电力》2012,(8):1299-1302
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的边限协整检验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1980~2009年之间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因果关系研究。在实证分析中,将电力消费与GDP时间序列进行HP滤波分解为趋势部分和波动部分,分别进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从电力消费到经济发展的显著单向长期因果关系,两者的波动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短期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电力需求与GDP趋势分解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翔  梁亚丽 《现代电力》2005,22(5):83-86
电力需求同经济发展一样,在长期的增长趋势下,必然随着经济增长的波动态势而呈现出周期性的需求波动。为准确分析电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关系,采用了计量经济学中的时间序列趋势分解方法,首先,对搜集到的电力需求与GDP增长率数据进行季度调整,采用基于EXCEL工具的时间序列趋势分解法,对我国电力消费与GDP增长率序列进行趋势成分与周期成分的分解,分别得到电力消费与GDP增长率的趋势序列和周期序列;然后从实际增长率序列、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3个方面,对电力消费与GDP增长率的分解结果进行比较;最后得出了电力需求与GDP增长率原始数据序列存在正的相关关系,而它们的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之间却呈现不同关系的结论,并提出据此建立短期电力预警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而电力消费是能源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稳定均衡关系,本论文对中国1985-2005年样本区间内电力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性研究。文章在利用单位跟检验对变量平稳性考察的基础上,应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对变量的长期均衡进行分析,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经验性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5年样本区间内电力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国内生产总值(GDP)并不是电力消费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8.
谢品杰  王朝  杨帆 《热力发电》2020,49(9):17-22
研究电力消费、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把握电力需求增长趋势,对于我国电力规划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政策指导意义。为此,本文基于我国1978—2019年相关年度数据,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协整检验方法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电力消费、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内,经济增长和电力消费、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互为Granger原因,但仅存在城市化到电力消费的单向Granger原因。最后,基于ARDL模型预测了2020—2030我国电力消费量,并分析了实证结果所蕴含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9.
广西电力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经济协调发展是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评估广西经济与电力间的因果关系和协整平衡关系,通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及协整检验的方法,对广西1978—2007年电力与经济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增加是推动区内电力装机容量增加及电力消费增长的原因,且广西工业生产总值与电力消费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电力消费与地区经济关系,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与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以1997年至2016年间江苏省全社会用电量与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为基础,对两组数据间关系进行了数理性探究。研究表明,电力消费会刺激地区经济的增长;在特定条件下,电力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还会发生背离现象。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黄超  达庆利 《中国电力》2005,38(3):9-12
为分析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应用增广迪基-福勒单位根本方法检验了代表电力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2个经济变量——年发电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平稳性特征,发现它们均是一阶单整序列,同时通过恩格尔-格兰杰两步法证明它们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了电力生产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格兰杰原因,并建立了反映它们之间动静态关系的误差纠正模型。结果表明电力生产是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而经济增长却不是电力生产的格兰杰原因。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得出居民用电水平低下、电力建设资金缺乏和技术进步是造成电力生产和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实际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力消费协整关系模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选择电力消费为被解释变量,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可支配收入、出口和电力价格水平为解释变量,以1980-2004年的实际数据为样本,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建立的协整模型揭示了我国电力消费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同时该模型反映了解释变量对电力消费的影响机理和影响程度。Granger检验表明电力消费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中的误差调整项显著且其系数为负,说明具有将系统的短期波动调整到长期均衡的机制。通过对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tor error correctionmodel,VECM)进行脉冲分析,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出口对电力消费具有持续的正影响,而电力价格对电力消费具有持续的负影响。分析结果对电力消费预测和电力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季节分解的中期负荷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转型,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仅仅依靠电力负荷历史数据进行负荷电量预测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为解决传统负荷预测方法对于经济、气象等因素考虑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计及经济与气象等因素影响的中期负荷电量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季节分解将历史月度用电量分解为长期趋势及循环分量、季节分量以及不规则分量;并以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经济因素与用电量长期趋势及循环分量的关系,确定影响该部分电量预测的关键性指标;基于电量、气象以及经济数据,对各个分量利用支持向量机分别进行预测并综合得到月度电量总量预测值;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影响我国电耗的主要因素,着重考虑电价、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并对1979-2006年各影响因素与电耗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与电耗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所占比重变化与电耗变化之间没有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电价与电耗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和协整关系,且脉冲响应检验显示,电价对电耗的影响将逐渐加大,随着电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其影响会更加明显。对中国降低电耗水平,科学制定电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Karnataka is a highly progressive and rapidly growing state in India, with huge potential for industrial growth, however, it grapples with power deficits and other problems in electricity sector, which make it a good case study for Indian electricity sector. Given the importance of electricity in the urbanisation and growth process, the paper analyses th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rend in Karnataka, examine its causality with economic growth at aggregate and sectoral levels using Granger causality test, and forecast the futur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pplying Holt-Winters smoothening (no seasonality) technique. The general trend reflects higher consumption by the agricultural consumers, compared to the revenue-generating 'Industries' and 'Commercial' categories, mainly due to the policy of de-metering and providing 'free' power to agricultural consumers since late 1980s. Th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reveal that there is no causality relation (neutrality hypothesis) betwee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Karnataka, for total,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consumption. This basically stems from the inaccurate measurements of agricultural consumption, higher dependence on captive generation, and poor quality grid supply. Finally,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s predicted to be around 69,347 GW h by 2019−20. Future policies should focus on universal metering, reducing cross-subsidization, supplying good quality and reliable power to all sectors, and economical planning of resource-mix to achieve adequate, productive and efficient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16.
基于Granger因果关系及误差修正模型,对山西省电力与总量经济增长的关系及三产业用电量与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因果互动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电力与经济增长存在总用电量到总经济增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到增加值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第三产业用电量到增加值增长的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从长期均衡来看,山西省总用电量每增加1%,GDP增加1.36%;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长1%,其增加值增长0.74%;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1%,其增加值增长1.57%;其用电量每增加1%,增加值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其用电量增加0.95%。山西省经济增长尤其是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主要以高耗能工业发展作支撑,山西省在加快电力工业建设与发展的同时,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做好节能与技术改造工作,促进山西省电力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浙江省电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为浙江省经济决策与电力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提出了电力与经济的关系研究,应同时考虑电力(装机容量)、电量与经济的关系,基于1978-2003年浙江省GDP、省总用电量及装机容量等统计数据,利用格氏因果关系及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浙江省电力与经济的关系,结果显示为从用电量到GDP的单向因果关系、装机容量到GDP的单向因果关系,电力与电量的短缺会严重制约GDP的增长;用电量每增加1%,GDP增长0.940%,装机容量每增加1%,GDP增长0.958%,装机容量对浙江经济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