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济宁矿业集团太平煤矿是一座生产能力为1Mt/a的矿井,2002年原煤产量112万t。矿井采用立井多水平开拓,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副井进风,主井回风。主采煤层为三层煤,煤层具有自燃发火倾向,自燃发火期一般1—3个月,最短仅18天。采区的主要进、回风巷及采面的两巷均沿煤层掘进,煤层高冒自燃发火严重。目前矿井东部8303工  相似文献   

2.
高瓦斯矿井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现有忻州窑矿、晋华宫矿、云冈矿、四台矿4个高瓦斯矿井,主要开采侏罗纪煤层。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最大达到61.9m3/min,相对涌出量最大为13.3m3/t。其中,忻州窑矿、云冈矿有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煤层厚度4.8~9.0m,煤层倾角3~7°,属近水平煤层。在开采过程中,高瓦斯矿井的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经常处于超限状态,最大达到5%,因此,高瓦斯矿井回采工作面特别是综放工作面的上隅角瓦斯治理成为同煤集团瓦斯治理的重点和难点。1治理上隅角瓦斯常用措施1.1风障导风稀释上隅角瓦斯用一块约2.0~4.0m2的风筒布在上隅角上风侧遮挡采面的…  相似文献   

3.
青磁窑煤矿原矿井采用六个井筒开拓方式,分别是主立井、副立井、进风斜井、材料斜井进风,东风井、竹林寺风井回风。竹林寺风井位于井田北部,其余五个井筒均位于井田南部。竹林寺风井受2#层旧火区的影响于2011年关闭,东风井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随着矿井延伸以及后期的12#、14#煤层开拓延伸,通风阻力不断增大,为了满足矿井的安全生产,急需增加一回风井。回风井开拓方案从技术、经济两方面考虑,从四种开拓方案优化选定为回风立井开拓方案。  相似文献   

4.
王恺德 《煤》1994,(1):38-41
降低矿井通风阻力与防止煤层自燃下花园煤矿通风科王恺德1矿井概况下花园煤矿玉带山并二区是1972年由小窑改扩建而成的小型矿井,矿井生产能力为12万t。矿井开拓方式为片盘斜井,石门联络。采煤方法为上山后退式长壁老式采煤方法。现生产水平为+180水平,+1...  相似文献   

5.
矿井通风线路长 ,通风设备老化 ,总进风量小 ,矿井通风能力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该文主要对通风系统改造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并就以崖头矿的通风系统改造为例 ,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6.
针对忻州窑矿9#煤层与11#煤层的层间回风立眼因冲击矿压造成巷道炸帮严重,无法从上部封堵的问题,提出了反向封堵的方案。研究表明:反向封堵在9#煤层与11#煤层的层间回风立眼的下方施工反向钻孔,由下向上对回风立眼灌注粉煤灰,封堵9#~11#层回风立眼,解决了周期来压期间冲击危险性对通风巷道的影响。同时结合本煤层自然发火期为3~6个月,反向封堵可实现通风系统的快速封闭优化,有效防止了煤层自然发火,优化了该矿305盘区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7.
<正> 一、事故概况原天府煤矿北井,现天府矿务局刘家沟矿350m 水平北翼7号石门 K_2煤层三顺槽16风眼,于1977年9月21日~10月2日由于内因火灾引起瓦斯爆炸。该矿井为高瓦斯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8.61m~3/min。煤尘爆炸指数为29.6%。煤层厚度为3.5m,煤层倾角60~65°。煤层正常时用掩护支架采煤法,此次事故区域因煤厚20多米,是搞的巷采,采用中央兼并列式通风系统。煤的自然发火期为1~3个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召口分矿通风系统的技术改造,改变了南部通风系统的进风量小、主井反风的现状,对于频受民采破坏的矿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检验马脊梁矿灾变时期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验证矿井灾害处理的时效性。采用主要通风机叶轮反转方式进行反风演习,对反风前后井下主要进回风地点的风量、有害气体含量进行监测,并严格统计反风演习各阶段所需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反风前矿井总进风量为35 578 m~3/min,总回风量为35 700 m~3/min;反风期间矿井总进风量为20 880 m~3/min,总回风量为19 914 m~3/min,矿井总反风率为56%,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大于正常供风量的40%;10 min内巷道中的风流方向改变;当风流方向改变后;矿井自然通风期间,总进量为5 690 m~3/min,总回风量5 840 m~3/min,且3个风井的防爆门及行人风门能够快速、顺利地打开;反风演习期间各作业点有害气体均未超限;反风演习方案的设计及实施,有效地检验马脊梁矿灾变时期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验证了矿井灾害处理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韩庄矿水文地质特征与矿井充水因素分析,认为影响和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水害,主要是老空水和小窑水,其次为煤层顶板砂岩孔隙裂隙含水层水和底板灰岩岩溶裂隙水。  相似文献   

11.
《煤矿机械》2017,(9):122-124
长平矿开采范围日益扩大,原有的通风系统难以保障矿井需求,因此芦家峪风井需要投入使用。芦家峪进风立井、回风立井投运后使得通风系统更为复杂,分析了通风系统可靠性、稳定性、通风动力与通风系统的匹配等问题。通过对芦家峪进风立井、回风立井投入使用后的通风系统进行相应方案模拟比较,实现了芦家峪进风立井、回风立井安全可靠投入使用。实现通风系统稳定运行,为矿井实现高产高效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李嘴孜矿是淮河下试采矿井,年产量为40万t。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总排风量75m^3/s,静压1.08kPa,矿井等积孔为2.53m^2。煤层自然发火期3~6个月,最短只有30d。  相似文献   

13.
在资源整合前,小窑与大矿争资源,开采原有煤柱,导致采空区长期供风供氧。采空区一旦发生自燃火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将通过漏风通道进入大矿,严重威胁矿井安全和职工人身安全。某矿曾受小窑火灾影响发生采空区次生火灾及CO气体泄出事件,但都得到及时治理并总结了相应措施。由于成功从工作面火区撤下86个支架,减少损失1548万元,同时保证了全矿运煤系统集中皮带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正>1矿井概述大林煤矿是江西煤业集团公司在贵州省遵义县的一对生产矿井,属高瓦斯突出矿井,主要开采M14、M9、M7煤层,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方式,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矿井主要通风机采用抽出式通风。开采煤层无煤尘爆炸危险性,属不易自燃煤层。矿井"一通三防"以瓦斯管理、采掘面供风、通风系统维护为主。近几年,该矿结合矿井通风实践,根据井下通风设施的施工经验,经多次尝试、创新各种调节风窗制作  相似文献   

15.
四台矿为高瓦斯矿井,煤层均具有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煤层,自燃等级为Ⅰ类,自然发火期为2~3个月。现开采14~#煤层,上覆12~#层采空区,本面采空区顶板随着后退式采煤推进,顶板逐渐垮落后与上覆采空区形成连通关系,由于四台矿为抽出式负压通风,上覆采空区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在抽出式负压通风的作用下,可能会顺着漏风通道由12~#层下泄进入14~#层工作面,造成重大安全隐患,所以在工作面回采时顶板初次垮落前及时启动局部均压系统。分析了均压防灭火技术原理,探讨了均压防灭火技术的优缺点,对类似矿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1概况 流舍煤矿于1990年建成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30万t,矿井采用分区式通风方式,主、副井筒进风,东、西风井回风,目前主要开采煤层为晚三叠世安源组22#、25#、34#煤层,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9.14m3/t,其中34#煤层的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7.04m3/t,属高瓦斯矿井,煤层不自燃。  相似文献   

17.
《煤矿安全》2013,(9):98-100
通过在不同时期采取有针对性的通风方式、堵漏风、注氮和预防性注浆等综合防灭火技术,有效地防止了011604超长综放工作面的自然发火,并阻止了上部9#煤层小窑高温区内有害气体的侵入,确保了矿井安全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18.
赵固二矿辅助回风巷于2014年底贯通,对该矿改造后的通风系统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盘区开采深度-850 m,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盘区内胶带大巷和辅运大巷进风,回风大巷回风;工作面采用U型上行通风,下顺槽进风、上顺槽回风。进风段阻力占总阻力的33.5%~46.5%,用风段占22.1%~24.2%,回风段占31.4%~43.7%,3段阻力分布基本合理。矿井总进风量为151.0 m3/s,矿井总有效风量为136.5 m3/s,矿井有效风量率为90.4%,矿井外部漏风率为4.3%,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通风系统等积孔为4.11~4.21 m2,矿井通风难易程度为容易。  相似文献   

19.
为防止工作面煤层自燃,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根据磁窑沟矿11~#、13~#煤层的地质、开采及层间距分析可知:11~#煤层开采防灭火重点是防止冒落于采空区的10~#浮煤氧化自燃,10~#煤层与11~#煤层遗留的浮煤及13~#煤层采空区浮煤是13~#煤层回采时存在煤层自燃发火的主要原因。基于上述原因,11~#煤层回采工作面防灭火设计以注氮气防灭火为主,13~#煤层回采工作面防灭火设计采取注阻化剂、灌浆、注氮气综合防灭火措施,采用"进风-局部通风-风门组合",回风安装调节风门的方式实现均匀通风,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20.
张时伟  钱宏亮 《煤》2014,(4):9-12
目前,平煤一矿3个回风井的主要通风机已满负荷运行;随着3个水平依次向下延伸生产,瓦斯含量增大,需风量进一步增加;在北三风井投运前,风量偏紧的势态更加严重。结合一矿现行的生产和通风系统现状,考虑到多井口进风和回风下的多年生产老矿的通风系统特点,对全矿井的通风阻力分布进行布点测量、分析,找出各条通风线路中影响矿井通风的阻力因素,进而提出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对一矿的安全、稳产、健康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