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针对耳鸣耳聋患者在护理时的方法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本院耳鼻喉科在2014年1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48例耳鸣耳聋患者,在为这48例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情志护理、中医辩证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结果:对患者进行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听力总分已经趋于正常值,对比具有差异性。结论:给予耳鸣耳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听力总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耳鼻喉科80例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患者,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患者一定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且综合性护理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5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41.30±3.17)与对照组(48.92±3.55)相比明显较低,患者焦虑状态改善明显,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伴而耳鸣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不良状态,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50-156
目的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接受预见性告知护理并对对其焦虑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100例,依据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氧疗、抗病毒、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及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则在以上基础上接受预见性告知护理,比较两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干预后焦虑改善情况、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干预后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干预后的气导听阈值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接受预见性告知护理,不仅可以促进其焦虑症状的改善,同时可以提高治疗的疗效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声频共振联合药物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40例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20例.2组患者均采用声频共振联合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行舒适护理,总结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用声频共振联合药物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较好地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恢复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针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90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2015年3月到2016年8月),分为两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焦虑情绪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焦虑情绪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评估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性耳聋是五官科常见的突然发生的感音性耳聋,药物疗效为65%,为了提高疗效,我院对2000~2006年就诊的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收到满意效果,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对124例患者进行心理评估,针对评估结果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病因不明,起病急骤,以听觉障碍为主的感音性耳聋,该病发病机理复杂,听力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突然下降,可伴有耳鸣及眩晕。我科2003年9月-2006年月12月共收治13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及护理,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耳鸣耳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院于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了76例耳鸣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舒适组,每组38例,常规组与舒适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舒适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3.21±0.31)比常规组(4.56±0.27)低(t=20.245,P<0.05);舒适组护理总有效率(94.74%)比常规组(78.95%)高(x2=10.911,P<0.05);舒适组生活指标评分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 针对耳鸣耳聋患者,给予舒适护理,能够提高睡眠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指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临床综合治疗的方法及护理。方法采用耳周穴位注射、高压氧、针灸、全身运用活血化淤及营养神经药物、临床护理等综合疗法治疗。结果 90%患者头晕、耳鸣明显好转,听力恢复良好。10%头晕消失,听力、耳鸣较前稍好转。结论突发性耳聋采用耳周穴位注射、高压氧、针灸、全身运用活血化淤及营养神经药物、临床护理等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基于冰山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冰山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采用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将基于冰山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护理中,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影响分析探讨。方法抽取120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病人进行探讨,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分析,研究组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存在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SAS以及SDS值,增强临床效果,改善生活质量,适合临床的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声频共振配合药物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87例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采用舒适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应用声频共振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护理、用药舒适护理、健康行为的舒适护理等。结果通过舒适护理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增进护患关系,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有效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结论采取全面、细致的舒适护理,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吴瑞兰 《海南医学》2004,15(2):91-91
突发性耳聋,是五官科常见的突然发生的感音性耳聋,药物疗效为60%,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我科自1994年-2002年12月对56例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收到满意效果。但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感此类患者兼有精心的心理护理对疗效的取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从1994年10月-2002年12月共收治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56例,男35例,女21例,40例伴有耳鸡.11例伴有眩晕,5例呕吐。年龄最大70岁,最小2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抽取收治的104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病人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静  江文霞  张爱芬  王木清 《吉林医学》2013,34(17):3439-3440
目的:分析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焦虑心理状态,探讨预见性告知护理对改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焦虑状态的效果。方法:将1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进行改善微循环、抗病毒等药物治疗、氧疗和一般健康教育,试验组加做预见性告知护理(各种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入院后即应用我国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估焦虑水平,并检测纯音听阈水平,治疗结束出院时重复以上评估,收集护理出院满意度。统计分析患者两次SCL-90评分、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16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约66.88%的患者处于焦虑状态;实行预见性告知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也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试验组出院满意度也较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预见性告知护理可以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状态,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5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41.30±3.17)与对照组(48.92±3.55)相比明显较低,患者焦虑状态改善明显,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伴而耳鸣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不良状态,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74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耳鸣改善情况及焦虑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耳鸣轻、中度比例高于对照组,重、极重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中应用效果明显,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促进疾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耳周穴位注射及电针是治疗耳聋耳鸣疾病的常用方法,若操作不当或患者不配合,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为了减少耳周穴位注射及电针时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自的特点进行了预防和护理,使其发生率大大降低,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于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影响观察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至医院接受治疗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96例进行研究分析。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48例,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后,焦躁情绪评分(36.73±5.49)明显低于对照组(48.26±6.4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于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