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线局域网WEP协议安全漏洞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无线局域网的普及和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商用无线网络尤其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方案。有线等价协议WEP是在IEEE802.11标准中采用的信息保密机制,它主要用于无线局域网络中链路层信息数据的保密。文中对WEP的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其安全性能包括数据加密、IV重用、密钥管理、身份认证机制和数据完整性检查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发现WEP不能对无线局域网中的数据提供可靠的保护。最后,提出了对WEP从加密和认证的角度进行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无线局域网中的信息安全保护和安全漫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描述无线局域网中现有安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信息安全保护和安全漫游解决方案。采用RADIUS和ESSID认证、MAC地址过滤、WEP加密并动态生成WEP密钥(128位加密密钥)等机制,来保护用户数据的私密性;采用基于MobileIP和RADIUS协议的漫游机制来支持用户在多个接入点之间的漫游,保证用户在进行安全漫游时不中断业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无线局域网IEEE802.11标准中WEP协议的安全机制,分析了该协议的加密、解密和身份认证机制.在此基础上,从密钥管理、IV重用问题、CRC校验、身份认证、IP重定向攻击五个方面分析了WEP协议的漏洞,从而指出提出使用WEP协议是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无线局域网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新  许林英 《微处理机》2009,30(3):43-45,48
首先阐述WEP在保障无线局域网安全性方面的不足,并指出从认证,接入控制,数据加密等方面构建强壮的无线安全体系的方法.最后对AES-CCMP和ECC算法对802.11数据帧的加密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彭柯鑫 《福建电脑》2010,26(1):13-14
目前的无线局域网(WLAN)中对数据加密和认证都是以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协议为基础的。本文在详细分析了WEP协议安全缺陷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WEP协议。  相似文献   

6.
无线局域网的信息安全保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大部分无线传输系统采用WEP机制解决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然而WEP在身份认证、加密算法,密钥管理,信息认证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无法满足安全需求,针对无线局域网信息传输系统设计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一个无线局域网信息传输系统的安全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姜楠  王健 《计算机安全》2005,(3):18-20,49
IEEE认为,需要设计一些与数据保密性和数据完整性有关的一些机制,来为无线局域网提供安全保证,而且这种安全保证要与有线通信网络中采取的安全措施等效,因此IEEE引入了有线等价保密(Wited Ecuivalent Privbcy,WEP)协议。这个协议名字的意思是它能够提供与有线网络等价的保密性,WEP是802.11b协议的一部分,它在平衡安全性和易使用性的关系的同时,提供通信加密,并向物理设备的无线通信提供认证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WEP作为无线局域网的加密方式被广泛的应用,但是使用WEP加密有着自身的缺陷。对WEP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数据加密、IV重用、数据完整性检查等方面。并利用WinAircrackPack工具包对其安全性进行了测试,进而说明使用WEP加密是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及AES在WEP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其安全问题越发引人注目.本文首先对无线局域网进行了概述,然后介绍了目前无线局域网中几种主要的安全技术,最后重点针对WEP(有线对等保密)技术中采用的RC4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AES(高级加密标准)替代RC4算法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无线局域网推广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致力于实现无线局域网安全的关键协议并提高相关安全强度。首先详述了在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中使用的临时密钥完整性协议(TKIP)的过程;实现了TKIP协议算法的关键技术,同时我们分析指出:虽然使用TKIP可以代替有线对等保密协议(WEP),不必替换现有的硬件产品,但是它并没有足够的安全强度去完全解决无线局域网中所有的数据加密问题;最后我们给出了TKIP的一个改进算法,该改进算法可以提高TKIP的安全强度。能够在理论上指导用户如何构造满足所需安全性能的WLAN数据加密增强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