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孙静 《信息与电脑》2011,(9):189-190
Visual Basic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强、教学难度大等特点。而且Visual Basic也是当今面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开设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课程。本文针对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在许多高校授课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通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经验,对现存不足进行了实践研究与改进,就如何提高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了多层面的探索,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非计算机专业中“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面向高校学生开设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近年来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本文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VB程序设计"教学,提出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验教学环节,都应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程序设计应用到其专业知识中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与学相结合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一门逻辑性较强、概念较多、结构相对复杂的课程,对于大学本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学的。开发了一种立体化教学模式下VB程序设计课程互动教学平台,平台以培养学生全面综合掌握VB知识为目标,丰富了课程内容的相关视频、教学课件、课后习题、程序示例代码和课程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4.
Visual Basic语言是一种基于Windows平台的,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由于其具备了直观、简单易学的特性,因此,很多大学都把VB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来讲授。本文分析了VB教学在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这种方法在笔者的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Visual Basic(以下简称VB)是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教师如何教好、学生如何学好这门课程,是我们一直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本人多年的实际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方法,本文主要是对在讲授VB课程过程中如何通过教学法进行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针对本科非计算机专业“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机实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帆 《现代计算机》2009,(12):94-96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基础课程。结合教学实践与理论思考,总结《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教学经验,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Visual Basic是一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本文就非计算机专业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吕萍丽 《福建电脑》2013,(12):58-59,152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独立学院非计算机专业理工科的重要的公共基础课。该课程旨在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独立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本文紧扣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对《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建设从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方法的先进性、实验环节的科学性、考核方式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主要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针对学生编程基础比较薄弱,学时减少等情况,将案例教学方法与VB教学相结合,构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设计并完成案例的能力,教师则从讲台前走到学生身后,但案例的开展起到主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ARM(AT91RM9200)与SH(SH7316)双芯片组成的多媒体手机设计方案,提供了手机丰富的多媒体功能,极大的提高了手机的开发速度。首先给出了系统的硬件整体架构和基带开发板的硬件框图;其次给出了软件的整体架构和软件的移植方案,包括PC、ARM和SH,以及驱动、API和Lib的应用移植。  相似文献   

12.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基础教育重要课程,其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员具备基本的简单编程能力。本文分析并讨论了VB编程有效的、快速的教学方法,使学员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3.
于承敏 《计算机时代》2014,(1):66-68,71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内容抽象、知识点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教学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既提高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高职院校把"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简称VB)作为学生的入门语言.在VB教学中通常是先讲语句的格式是什么,它有什么功能,在程序中如何使用它,然后就是举例做练习.这种传统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能力差.为了在教学中能够调动教师、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本文分析了VB课程的特点,就"任务驱动"教学法在VB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如何定位?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如何规划新的课程体系?如何推进实施?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文章主要介绍我校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过程是VB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过程调用中参数传递是许多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本文结合实例,采用图示方法,深入分析了VB过程调用中参数传递的两种方式,并就两种方式下参数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对于理解和掌握VB过程调用中的参数传递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VB程序设计知识点多,理论性和灵活性均较强,传统教学模式在VB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为了培养具有计算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改善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在VB课程教学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分析了VB程序设计教学的现状和实施案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讨论了其教学案例设计原则和教学实施过程。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法在VB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