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汛灯围接近尾声之际,笔者来到舟山“灯围之乡”——普陀区蚂蚁岛乡。蚂蚁岛乡渔办的同志告诉我,今年该乡每组灯围产量、产值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从7月份到10月10日止,全乡九组灯围船总产量达2101.25吨,总产值423.4万元,平均产量233.5吨.最高单位产量  相似文献   

2.
厦门灯光围网网具的结构改进及其适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灯光围网自60年代初试验成功后,经历了推广—发展—顶峰阶段。然而,近来由于资源、市场等各种原因,其作业单位数量和产量却呈衰退趋势。据统计,东海区1987年有灯围作业658组,产量168,430吨,1994年仅剩下171个作业单位,产量84,771吨,然而,厦门市灯光围网经过几次改革,其产量却连上几个台阶,尤其是通过1991—1994年的网具改革试验,厦门市的灯围产量又出现了一个较大的飞跃,1995年试验船的年产量达1,710吨,居全国灯光围网之首,在厦门市推广的灯围10组,产量9,809.9吨,产值2,382.8万元,平均单产981吨,单位产值238.3万元,创历史最好纪录,平均单位产  相似文献   

3.
机帆船灯光围网渔业,是广东、福建两省海洋捕捞生产中一种重要的作业方式,年产量约300~350万担,其中福建年产量为70~80万担。尤其厦门渔捞公社近几年来发展更快,灯围作业渔船占58%,1982年产量为34万担,占总产量60%以上。但是,目前厦门乃至省内机帆灯围作业机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青岛海洋渔业公司灯围船队以批林整风为纲,狠抓革命、猛促生产,使灯围生产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去年上半年五组灯围船(其中一组参加黄海区资源调查)共捕青条鱼、鲐鱼3,125.21吨,比1972年全年总产量提高了34%;最高船组产量为773.57吨,比1972年全年最高组产提高了12%;平均组产625吨。  相似文献   

5.
2008年和2009年在洞庭湖的巴南湖主持了200hm^2网围河蟹健康生态养殖试验,取得较好效果。2008年商品蟹产量58574kg,平均规格163g/ind,回捕率43.4%,鱼产量128348kg,蟹鱼销售收入598.64万元,总利润286.00万元,投产比1:1.91,平均每hm^2河蟹产量、蟹鱼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为292.87kg、29932.0元和14300.0元;2009年商品蟹产量68567kg,平均规格192g/ind,回捕率46.5%,鱼产量137783kg,蟹鱼销售收入757.25万元,总利润401.78万元,投产比1:2.13,平均每hm^2河蟹产量、蟹鱼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为342.84kg、37862.5元和20089.0元。本文从健康生态养殖的角度,对洞庭湖水域网围养殖河蟹的场地选择、网围布设、放养方式、饲喂方法、经营模式、资源利用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我国从南到北发生了令人担忧的渔业资源衰退,鱼越打越少;加上渔需物资竞相提价,生产成本高居不下,国内生产的海洋渔业公司连年亏本。1991年,广州市海洋渔业公司一千多名船员不分日夜,千方百计的多打鱼,不但产量上不去,而且仅渔捞生产就亏损近600万元。1992年,近海渔捞生产亏损近1000万元;1993年海洋渔业公司加大改革力度,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减少渔捞生产船只,多渠道创收,今年减亏479.6万元。事实上是:派  相似文献   

7.
舟山市渔业生产在摆脱连续 5年减产困境以后,到1987年已连续4年呈回升局面。1987年全市群众渔业水产品总产量达41.56万吨,超额7.26%完成全年生产计划,比上年增长3.5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为40.68万吨,,为渔捞历史上第3个高产年。渔业总产值达到80,165万元,渔村人均收入预计1,250元左右,  相似文献   

8.
<正> 机帆船灯围捕捞上层鱼是近几年舟山渔场群众渔业的一种主要作业。舟山地区自1978年推广发展秋汛灯围生产以来,到1988年秋汛全市已发展机帆船灯围作业236组,产量达3.067万吨,占海洋捕捞产量7.88%,成为仅次于冬季带鱼生产的第二大渔汛。然而,1989年秋汛灯围生产严重滑坡、产量锐减,全市实际投产的机  相似文献   

9.
商金发 《海洋渔业》1987,9(2):87-87
<正> 舟山地区秋汛灯围诱捕上层鱼生产是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和舟山地区水产局在1978年推广试验成功的。随着近海水产资源的变动和作业的调整,秋汛灯围生产已发展成为舟山渔场第二大渔汛。1986年秋汛,舟山地区投产的机帆船灯围225组,自7月16日至9月底,共产上层鱼26.7万吨,仅次于最高的1984年,平均组产118.7吨,总产和组产均比上年增加78%。其中普陀县91组,产鱼14.8万吨,创县历史最高记录,该县蚂蚁乡19组和桃渔公司6组,平均组产分别为205.9吨和220.4吨,蚂蚁乡大兴岙村林仁贤单位产鱼332.5吨,名列全区之首。  相似文献   

10.
浅谈汕头—台浅渔场灯光围网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乾亚 《海洋渔业》1993,15(6):261-263
<正> 汕头——台浅渔场上中层鱼类的灯光围网生产,实际上是潮汕地区和福建闽南灯围机船终年生产渔场。而潮汕各沿海县投产灯围机船则逐年减少,单产、总产远远落在闽南灯围产量后面,为使潮汕灯围机船得以巩固发展,本文对汕头——台浅渔场上中层鱼类的灯光围网生产前景,提点粗浅看法。一、生产现状1、近十年来以蓝圆鲹为主的上中层鱼类资源状况灯光围网作业已有20多年历史,目前油头——台浅渔场除明显的春汛生产、暑汛生产之外,实际上只要天气好,全年均可进行灯光围网生产。1987年全渔场灯围总产达到16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灯围渔获以蓝圆鲹为主的上中层鱼类资源稳定可观。从十年来的春汛渔获情况(见表1),可看出蓝圆鲹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中队一九六二年建队,现有四百马力钢壳渔轮六艘,干部船员一百五十人.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艰苦奋斗,海上创业,一九七○年以来,我们中队平均每年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国家计划,九年的生产任务,实际只用六年时间就完成了,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经济指标.渔捞产量逐年上升,一九七八年达到六千九百吨,比一九七○年翻了一番.渔捞成本不断下降,一九七○年到一九七八年平均吨鱼成本为二百三十六元,保持了全公司同等马力船的最低水平.上缴利润不断提高,九年累计共为国家上缴利润六百八十九万元,最多每人每年平均上缴利润一万元.  相似文献   

12.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利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属上升流渔场,加上台湾浅滩独特的生态环境,在这里孕育着丰富的蓝圆鲹、金色小沙丁鱼等中上层鱼类资源。曾一度成为我国首届一指的群众灯光围网作业渔场。1987年闽南、粤东地区灯围产量曾高达15万吨。一、闽南地区灯围开发中上层鱼类情况自1964年机帆船灯围作业试验成功后,在闽南和粤东地区迅速形成相当规模的灯围渔业。三十年来,闽南地区灯围经历了70年代迅速发展;80年代相对稳定和90年代发生滑坡三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光合细菌等不同有益微生物在设施养虾中的应用及使用方法,进行了多组对比、交叉试验,以池塘的pH值水质因子及对虾产量、成活率影响为指标,探索各种有益微生物在设施养虾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试验Ⅲ平均产量1127kg/667m2,平均规格为10.45cm,平均成活率82.31%,均高于其他试验池和对照池,饲料系数最低,平均1.15;试验Ⅲ经济效益最高,每667m2利润达到1.69万元,试验Ⅱ平均1.45万元,试验Ⅰ平均1.25万元,试验Ⅳ平均1.17万元,对照组最低0.82万元。  相似文献   

14.
三十年代,苏联汉加湖最高渔捞量为1—1.2万公担,近年起捕量变化于2—2.5千公担范围之内,证明湖中鱼类资源衰退。一九七一——一九七七年渔捞强度大致相同(每年1100—1200网次)网次和起捕量之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联系。  相似文献   

15.
施佑 《淡水渔业》1980,(4):14-14
<正> 佛山地区塘鱼产量在1978年超历史最高产量的基础上,1979年全区塘鱼产量达240万担,比1978年增产5%。主产塘鱼的顺德县,1979年塘鱼产量102万担,产值5千万元,全县实现“四超历史”(产量、产值、  相似文献   

16.
各地信息     
田纪云、张劲夫同志视察大连水产养殖公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国务委员张劲夫最近在大连市视察期间,视察了大连水产养殖公司。田纪云副总理深入该公司的石庙苗种场、水产食品厂和中日合资的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他详细询问了海珍品的生长情况和经济效益,强调要发展水产养殖业,向海洋要财富。 (廖萱生摘编) 1986年秋汛舟山地区灯围生产喜获丰收随着近年水产资源的变动和近海作业的调整,灯围作业现已发展成为舟山渔场的第二大渔汛。1986年秋汛,全区投产的机帆船灯围225组,自7月16日至9月底,共产上层鱼26.7万吨,仅次于最高的1984年,平均组产  相似文献   

17.
大围缯作业(简称机围)是福建近海主要先进的大型流动作业。六十年代末,全省大围缯基本实现机帆化,产量逐年上升,年产量约7.5万吨左右,占全省海捕总产量的25%。素以技术先进、产量高、贡献大而享有盛名的闽侯县闽江乡,1968年46对机围年产2.1万吨,平均对产460吨,1965年该乡红旗村第44生产队首创机围年产超万担。  相似文献   

18.
袁红楼 《海洋渔业》1983,5(3):133-133
<正> 据有关方面资料表明,1982年全国经营围网作业的6家国营海洋渔业公司的33组围网船普遍获得高产,创利的好景象,共捕中上层鱼66,600余吨,比1981年增长80%。一年为国家创造渔捞利润1,100多万元。平均每组围网产量超过2,000吨。创造了我国围网历史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9.
陈淑珍  马骞 《科学养鱼》1998,(11):14-14
近两年我们对水库网箱养鲤技术从产量和资产上进行探讨。地点在绥中县大风口水库。该库宜鱼面积6000亩,常年积温3700℃。1996年投放网箱48只,产商品鲤23万公斤,亩均12.78万公斤,产值186万元,投人136万元,获利50万元,平均单箱获利10416元,1997年投放网箱64只,产商品鲤29万公斤,亩均12.08万公斤,产值267万元.投入203万元,获利64万元,平均单箱获利1万元。两年来产量和效益都非常可观。具体作法:一、网箱设置1.网箱。网箱采用5米×5米×2.5米规格的双层网箱,外层3X4聚乙烯线有节敞开式,内层3X3聚乙烯有节封闭式,套合使用…  相似文献   

20.
汕头——台浅渔场上中层鱼类的灯光围网生产,实际上是潮汕地区和福建闽南灯围机船终年生产的渔场。而潮汕沿海各县投产灯围机船则逐年减少,单产、总产远远落在闽南灯围产量之后。为使潮汕灯围机船得以巩固发展,充分利用台浅渔场的上中层鱼类,本文对该渔场灯围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