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两次规模较大的体育教研活动中的配乐体育课的有关资料,提出应加强对配乐体育课教材、教法的研究,并认为配乐体育教学是一种新的教法手段,对配乐体育课给予肯定。本文的观点,代表了大多数参加“音乐进课堂”讨论者的基本观点。总的来看,“怎样看待音乐进课堂”讨论的初步结论是——作为一种教法手段,音乐进课堂是可行的;要充分发挥音乐在体育教学中作用,还需在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至于“边唱边练”看来是不可取的。“怎样看待音乐进课堂和边唱边练”的讨论到此结束。  相似文献   

2.
音乐进课堂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看了《学校体育》1985年第5、6两期有关“音乐进课堂”的讨论,引起了我对此问题的一些联想,并产生了参加讨论的动机,也想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加箴、邓芳同志的“要正确对待音乐进课堂”的文章,对于音乐进入体育课堂的积极意义的阐述和具体运用的体会,以及对边唱边跳的分析都是很好的。但文中又指出:“要明确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重点,而音乐的引入只是枝节、只是陪衬,且不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对此,我持有不同看法。从教育观点看,音乐是美育实施的手段之一,体育与美育是紧密相联系的,可谓素有不  相似文献   

3.
<正> 读《学校体育》去年第五期,见刊载有关“音乐进课堂和边唱边练”问题的讨论,这是很有意义的。我长期从事体育教学,对此问题感触颇多。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学校大兴体育教改创新之风,对教材、教法、教案等运用,都提倡各显神通、不沿袭旧套,也不强求统一。即使在试验中失败了也是允许的,这是好现象。音乐、舞蹈与体育本来就是有着血缘关系的。最近我先后观摩过不少中小学体育教改试验课,并读过某些报刊发表的有关教改的体育课时计划或教学现场记实等经验介绍文章。大都把音乐伴奏或边唱边练当作时髦的、体育  相似文献   

4.
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体育教学改革方兴未艾,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被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材以及教法。近些年来“音乐舞蹈进课堂”、“情景式教学”、“能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我们体育教  相似文献   

5.
<正>“教会、勤练、常赛”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体育课新模式,是落实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武术项目对全面促进学生体质和文化自信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教会、勤练、常赛”课堂新模式落实中,存在“常赛”严重缺位和单一化的现状。本文围绕小学武术“常赛”这一教学改革着力点,探索出课堂“常赛”三种模式的九个策略,形成小学武术教学的“三赛模式”,为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径,让“常赛”落地有声。  相似文献   

6.
对目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在实施体育新课标时不少体育教师,甚至一些体育教研工作者往往会矫枉过正,使得体育教学步入另一个误区。其实,蕴含着先进教学理念的体育新课标并不是与过去体育教学的决裂,更不是过去体育教学的对立面,更多的是对过去的继承与发展、扬弃与创新。说真的,改革不能搞所谓的“矫枉过正”,也许《中庸》中的“极高明而道中庸”,正是我们要把握的秘诀——寻求平衡。在平衡中求深化,在平衡中寻求突破。说得直白一点,平衡就是不要绝对化,不要形式化;说得哲理一点,课程改革要进…  相似文献   

7.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对如何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多种多样的教学试验应运而生,例如把音乐、舞蹈引进课堂,运用游戏形式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极大兴趣,力求把体育课上得更加生动活泼,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 《学校体育》在1985年第5期“读者信箱”栏目中,以《怎样看待音乐进课堂和边唱边练?》为题,发表了曹萌、蒋正安、张晶三位同志的信。我仅想就信中提到的体育课能否由学生边唱边练的问题,谈一点意见。从来信中看到,体育课由学生边唱边练,得到了一部分同志的赞赏,同时也有人感到孩子们边唱边练有些上气不接下气,由此而产生了疑义。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认为应首先弄清楚一点,那就是唱歌时和体育活动时对于呼吸的要求是否相同。对于唱歌来讲,我是门外汉。但我也知道,凡是唱歌,必须要按照一  相似文献   

9.
<正> 众所周知,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磁场,闭合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和产生一种特殊影响场,学生在这种特殊影响场的作用下,也会产生一种感应现象。笔者把这种影响场叫“感应场”。体育教学感应场是由教学环境、课堂旋律、教学方法,教学信息和教学乐趣五要素组成。努力开发体育教学的感应场,应使各组成因素形成一个和谐的系统。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课堂是我们探索实践的园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契机,不同角度、不同观念的教学改革的经验丰富着学校体育教育内涵。我们“实践探索园”欢迎广大的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改革教学心得。  相似文献   

11.
进入“九五”阶段以来,人们开始思考怎样构建“面向21世纪的体育教学体系和模式”的重要课题,同时也在考虑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等现实问题。从此,使我国的体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体育教师对于当前的改革感到无从下手,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出现了一种不可忽视的止步不前的现象,这里我们称为“高原现象”。  相似文献   

12.
<正>体育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音乐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运动时的兴奋性,及时缓解学生体育运动后的疲劳等都有积极的作用。一、利用有限音乐,打造高效课堂体育教师使用音乐来烘托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以及缓解运动疲劳的课堂,已经普遍出现,通过音乐的韵律和节奏为课堂教学服务,不仅可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受到音乐的艺术熏陶,陶冶美的情操,同时也减小了教师的工作负荷,让体育课堂得到高效运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使用音乐的经验,利用有限的音乐打造高效课堂,会使体育教学更加充满活力和艺术力。  相似文献   

13.
融体育与艺术,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的体育艺术类课程,在学校体育中发挥着多元价值和作用。新时代教学改革推动下,针对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挖掘体艺课程体育+艺术+教育+文化多元融合的属性特征,充分利用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出体育艺术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并对其概念、内涵、改革路径、评价体系构建进行实践研究,力图通过“实战”教学改革发挥高校体艺课程学科交叉融合的最大化课程价值,在“实战化”教与学的路径中塑造高校师生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拜读了《体育教学》杂志1998年第1期徐章铭老师的《“无声口令”整队小尝试》一文后,颇受启发。用之于教学实践,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认为,如果“在课堂上较多地运用无声口令法”(见徐文),确实存在不少弊端。我们愿和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以促进体育课堂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84年天津市优秀体育课评选活动总结中指出:“体育课教学的容量潜力是很大的,也是完全可能做到的,这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王占春同志曾讲过:“一切应从实际出发,以合理地加大课堂教材的容量,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为准则。”近年来体育教学改革有了很大的进展,并在体育教学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逐步向体育教学科学化方面发展。但在体育教学研究中作定量分析的还很少,仅限于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强度及运动负荷等。为了使体育教学逐步达到科学化,并对课堂组织教法、教材搭配及课的教学质量等方面作定量分析,以获得有价值的反馈信息,我们对体育课课堂容量和宽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体育分级教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长期以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在体育基础、技能等诸方面个体差异较大而造成的课堂教学中“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矛盾较为突出。虽然很多教师也曾尝试在同一班级内实施分组教学的方法,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改革,但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课堂时间有限、内容较多,教师往往顾此失彼,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往往导致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教学质量也难以提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尝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需要适宜的竞技体育项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竞技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占据了主要位置,而围绕竞技体育进行的教学,又过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特别是用大量的时间,进行技术的“精细化”教学,不仅效果差,更有悖于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文试图通过对竞技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分析,探讨竞技体育项目能否进课堂、如何进课堂的问题。一、竞技体育在现行体育教学中的现状表现之一:内容太多太杂。现行体育教材中有很多竞技体育的项目内容,要完成竞技体育项目的学习,必然要用大量时间进行技术教学,而实际情况是体育教学的课时有限,完成那…  相似文献   

18.
读者信箱     
<正> 怎样看待音乐进课堂和边唱边练? 编辑同志: 最近看了不少体育公开课,组织观摩者均称这些课有改革和创新。但在我看来这些课主要就是有音乐伴奏和舞蹈,而其中部分课的这些内容的安排很不自然,牵强附会,效果并不好。为此,我百思不解。难道只要课上有音乐和舞蹈就是创新、改革吗?  相似文献   

19.
伴随人们对中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集体”因素,即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构造、人际交流的内容和形式、人际交流对学生人格形成和学习效果的关系、教学过程中的交流的组织等与体育教学的中的作用和功能越来越被广为讨论和研究.在实践中诸如“小群体教学法”、“课堂社会”、“体育教学中的群体效应”等理论假说和教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课堂结构最优化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主阵地,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落实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角度,制定适宜的体育课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体育课堂教学程序;创设良好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得到较好的发展,十分有利于高校体育课堂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