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术.在旁路术中移植静脉已受损伤而且植入冠状动脉系统后受到较大切变应力,经镜检观察木后24小时内:附壁血栓发生率高达75%.此即移植静脉早期闭塞的主要原因;而平滑肌细胞增生则为晚期闭塞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尽早(术前)开始抗栓治疗,可望最大限度地减少移植静脉的闭塞.Mayo诊所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为迄今规模最大者.搭桥术前2天起口服潘生丁100mg,qid.手术当天:术前2小时口服潘生丁  相似文献   

2.
自从1968年首次报告冠状动脉旁路术以来,大隐静脉一直被作为优先选择的冠状动脉“搭桥”血管。乳内动脉同样适用,但当需要多根“桥”血管或需作冠状动脉下端“搭桥”时,就明显受到限制。当不能利用大隐静脉时,一般认为臂静脉可能是最好的次选血管。为了探讨臂静脉用作冠状动脉旁路血管时的长期通畅率和耐久性,作者随访了应用臂静脉作“桥”血管的病例,以便估价远期通畅率。病例和方法:1974年1月到1982年12月,St.Thomas 医院共施行了8,93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其中59  相似文献   

3.
受检者为平均49(38~52)岁的21(男19、女2)例患者,均以大隐静脉作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15例移植单支血管,6例移植双支血管。术后平均15(6~18)个月血管造影复查,此前24小时作两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 Hoffrel 514或 DiasonicOV 400超声仪,机械扇扫探头的频率为3.5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降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老年人冠心病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3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70~82岁老年冠心病患者在胸腔镜下游离乳内动脉,左侧小切口开胸,非体外循环下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联合应用降主动脉“Y”形血管桥吻合、小切口、胸腔镜辅助等微创技术。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机械辅助呼吸平均(6.9±0.9)h。ICU 滞留时间平均(2.5±0.5)d。全组均未输血。术后随访3~14个月,心绞痛症状均消失,活动量增加。结论联合应用降主动脉“Y”形血管桥吻合、小切口、胸腔镜辅助等多种微创技术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对于多支病变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桥血管闭塞患者自身冠状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 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135例CABG后,再次出现心绞痛且1支或2支桥血管闭塞患者入选.患者CABG后至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间为4~89(平均33.8±23.5)个月.移植血管共318支,闭塞146支,其中左内乳动脉(LIMA)闭塞29支(29/128),占22.7%,大隐静脉桥闭塞117支(117/188),占62.2%.自身靶血管146支,靶病变158处,均为B2或C型病变,其中在45例患者有47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47/158),占29.7%.结果 对135例患者共158处自身冠状动脉靶病变进行PCI,其中对45例患者的47处CTO进行了PCI,共置入310枚药物洗脱支架(DES),未置入裸支架.总病例成功率为96.3%(130/135),病变成功率为96.8%(153/158).术后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均无主要临床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再狭窄率5.6%(5/89),靶血管重建率5.4%(7/130),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2%(8/130).结论 对CABG后桥血管闭塞患者自身冠状动脉行PCI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一些医疗中心曾把濒临和进展性心肌梗塞也列为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的指征,以期通过缺血心肌的重新得到灌注而缩小最终的梗塞范围。其后,发现了心肌再灌注的有害作用。动物实验显示,将狗的冠状动脉阻断3~5小时后再灌注,心肌梗塞范围不仅不减小,44~70%的实验狗反而有坏死区扩大和皇出血性梗塞。本文通过对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前后  相似文献   

7.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管桥有乳内动脉、桡动脉和大隐静脉,3种桥血管不同的组织结构、对血管活性物质不同的反应性和血管壁平滑肌受体分布的不同,与移植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及近远期通畅率密切相关,是关系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桥血管结构、功能的了解,有助于临床合理选择和应用合适的移植血管,为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近远期通畅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用倒转的自体大隐静作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常易引起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发生的原因与管腔内压、管壁缺血、血栓形成或纤维素沉着、内皮和内膜缺血或受损后的修复等因素有关。本文描述血管移植后结构改变的状况,并对上述因素进行讨论。正常人体大隐静脉可分为内膜、中层、外膜三层。内膜由内皮细胞和纤维组织组成,在内膜与中层之间有一层弹力膜;中层由多层平滑肌细胞组成,中间被胶原束、基质和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OPCAB)术后移植血管通畅率。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37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CCABG组176例和OPCAB组196例,比较两组移植血管数量、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24 h引流量及输血量、肾功能不全发生率、神经系统并发症、肺部并发症、住院时间等,以及移植血管通畅率。结果 CCABG组呼吸机辅助时间长于OPCAB组,住院时间短于OPCAB组,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均大于OPCAB组,肾功能不全发生率、神经系统并发症、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OPCAB组(P0.05)。术后2周、3个月以及1年,两组移植血管〔包括左乳内动脉(LIMA)和大隐静脉(GSV)〕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ABG和OPCAB术后移植血管通畅率差异不明显,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虽然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已广泛推广,仍有15%至20%的患者不能满意地解除症状.导致心绞痛持续或复发的因素主要是心肌血管重建不足、冠状动脉本身病变的进展、以及移植血管的闭塞.移植血管闭塞的原因颇多,早期发生的是因手术技术不当,较迟发生的原因则包括受移植血管的被压迫和吻合口的血栓形成.本文旨在比较由术前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受移植血管的状况和心室壁局部异常活动的分布范围,以及术中测定受移植血管的内径和移植血管的血流量两者对预测术后移植血管通畅率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f r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OPCAB)和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ABG,MIDCAB)越来越盛行。心脏跳动下吻合桥靶血管发生吻合口狭窄的可能性高于体外循环手术,从而导致桥血管早期失灵和围术期心梗。术中质量控制可及时发现并矫正狭窄的吻合口,从而确保手术安全有  相似文献   

12.
干细胞移植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手段,它能够直接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而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CABG联合其他左心室塑形手术以及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等心血管药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然而上述的治疗措施并不能解除心力衰竭的根本病因——由于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血供的不足以及不可逆的心肌功能的下降和细胞丢失。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旁路术后,移植静脉是否通畅与症状及左心功能的改善直接有关.移植血管的闭塞可由于血管吻合术后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沉着于内皮下层,形成血栓所致.本文研究血小板抑制药物潘生丁及阿司匹林对防止术后早期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407名用大隐静脉移植作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术的患者,年龄在69岁以下,无溃疡病、糖尿病、血栓或其他并发症,且对潘生丁及阿司匹林均能耐受.其中205名服安慰剂作为对照组,202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旁路移植血管病变的特点及介入治疗旁路移植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0例 35处旁路移植血管病变行介入治疗 ,其中大隐静脉移植血管病变 31处 ,内乳动脉移植血管病变 4处。结果 临床成功率为 96 7% ,病变的成功率为 97 1% ,无再流发生率为 7 4 % ,术中和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 ,1例术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与无再流有关 ,住院期间并发症 (死亡、急性心肌梗死、紧急血管重建 )发生率仅为 3 3%。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介入治疗旁路移植血管病变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缺血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美国St.Luke医院1970年6月至1973年12月施行的748例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同时施行室壁瘤切除及瓣膜手术者不包括在内。男性646例,平均年龄为51.8岁;女性103例,平均年龄53.9岁。手术指征是内科治疗无效的心绞痛病人,冠状动脉近端狭窄程度超过管腔直径50%,远端通畅且心功能良好者。在硫苯妥钠诱导、气管内插管和体外循环下手术。全部远端吻合口是在心室颤动下进行,尽可能避免钳闭主动脉血流。旁路移植血管中33%是用乳内动脉,67%采用大隐静脉。平均随访59个月(5~94个月)。随访不到二年者仅14例(2%)。术后所有存活病人每年进行检查。结果:(1)手术死亡率:术后30天内死亡作为手术死亡。全组手术死亡率为2.5%。如果第一年的结果不包括在内,则手术死亡率下降到1.5%。手术死亡率和移植旁路血管数无关。(P>0,10)。(2)术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作者应用~(111)铟标记自体血小板技术来定量测定移植静脉及其吻合部位的血小板,并对用和不用潘生丁及阿司匹林治疗狗的移植和对照静脉进行比较,以评价术后早、晚期应用这二种药物的效果。方法:50只重18~26公斤杂种狗,在体外循环下用自体股静脉作主动脉-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旁路手术。50只狗分成二组,其中25只为非治疗组,不接受潘生丁和阿司匹林治疗;另25只为治疗组,在术前二天,每天口服55毫克潘生丁,术后1小  相似文献   

17.
左冠状动脉主干明显狭窄,可引起大面积心肌缺血,该动脉闭塞则引起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威胁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移植血管再狭窄及介入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CABG)术后移植血管病变的特征及介入治疗的效果。 方法 CABG术后的 4 3例 (男性 37例 ,女性 6例 )患者 ,因心绞痛或心力衰竭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复查。行多体位投照 ,发现移植血管病变特征。获得家属书面同意书后 ,行支架置入术。术后即刻进入临床随访 ,记录心脏事件发生次数 ,术后 6个月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结果 再次出现心绞痛距CABG术的时间平均为 13 7(3~ 19)个月 ,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距旁路移植术的时间为 2 1(6~ 2 4 )个月。总计桥血管 12 1根 ,其中动脉桥 12根 (10 % ) ,静脉桥 10 9根 (90 % )。 5例 <6 0岁患者计 9根桥(1 8个桥 /例 ) ,38例≥ 6 0岁患者计 112根 (3 0个桥 /例 )。CABG术后 3例 (7 2 % )发生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心脏超声测得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由CABG术前 (34 6± 11 5 ) %增加到 (46 2± 10 5 ) %(P <0 0 5 )。无动脉桥体狭窄 ,1例动脉桥远端吻合口狭窄 (8 3% ) ,1例动脉桥失败后改用静脉桥。10 9根静脉桥中 ,桥病变总数 4 8根 (44 0 % ) ,其中 17根桥狭窄并血栓形成 (35 4 % ) ,31根静脉桥闭塞 (6 4 6 % ) ,闭塞位于开口后 1~ 2mm处 ,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静脉桥闭塞数量 (均为 14根 ,4 5 2 % )明显多于回旋支静脉桥 (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作为抢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Low card iac output syndrom l,LCOS)的一项治疗措施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1998年6月~2005年6月我院为4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行IABP辅助循环,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0例IABP患者中,男34例,女6例,年龄45~75岁,术前心肌缺血或急性心梗25例,左心室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34%~83%,搭桥数目为1~5条,主动脉阻断时间为98~265m in,体外循环时间为171~610m in,IABP时间为14~210 h。采用股动脉切开或直接穿刺,利用导…  相似文献   

20.
自从 Gruentzig 等报道和推广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治疗某些动脉硬化性冠状动脉疾病以来,美国和欧洲对该方法的大规模临床应用兴趣渐增。本文旨在复习 Emory 大学医院自1980年10月起应用 PTCA 20个月的临床经验,并确定外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