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MF)患者的诊断、疗效及预后观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18例初、复治CML、7例MF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了bcr/abl融合基因检测,并对其中2例行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患者进行了短期随防.结果 13例慢性期(CP)CML,12例不同程度表达bcr/abl融合基因,占92.3%,3例加速期(AP),急变期(BC)CML,2例表达bcr/abl融合基因,占66.7%,2例患者allo-BMT后一年内未检出 bcr/abl融合基因,三者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8例初诊患者WBC数及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例MF患者有1例表达bcr/abl基因.结论 bcr/abl基因是CML发病的分子基础,定量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对于CML的诊断、临床分型、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MF患者可能与CML关系密切,对MF患者应进行跟踪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白血病融合基因在辅助白血病临床诊断和药物疗效判定方面的价值。方法5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中位年龄54(18~80)岁;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47(2~64)岁。另有22例非CML或APL患者(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6~55岁)。应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临床患者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白血病融合基因M—bcr/abl或PMIdRARα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56例CML患者的M-bcr/abl融合基因检测阳性率为96.4%(54/56);9例APL患者的PMIdRARa融合基因检测阳性率为77.8%(7/9)。②5例CML患者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后定量检测M—bcr/abl融合基因的拷贝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或转阴(4/5),伊马替尼治疗CML效果优于应用羟基脲和干扰素治疗的患者。结论实时定量RT—PCR技术操作简便,检测白血病融合基因的准确性高。在辅助临床诊断和白血病患者药物疗效判定方面都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慢性髓系白血病(CML)融合基因bcr abl的cDNA序列 ,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以设计的两条引物扩增bcr abl融合位点两侧的cDNA ,测序后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 ,转染COS 7细胞。取常规培养的细胞进行RT PCR鉴定。结果①PCR扩增出490bp大小的cDNA ,其序列测定除第452位的碱基C突变为T外 ,其余序列均正确。②RT PCR法检测到转染细胞系中 ,有bcr ablmRNA的表达。结论成功地克隆了CML融合基因bcr abl融合位点两侧的490bp 序列并表达 ,为研制bcr abl基因疫苗治疗CML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几种骨髓增殖性疾病bcr/abl 融合基因出现的频率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键反应(RT-PCR)技术,研究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MF)bcr/abl基因的变化.结果:48例慢性期CML,43例呈现bcr/abl基因阳性,占90%,14例加速,急变期CML,6例出现bcr/abl基因,阳性率为43%,与慢性CML相比P<0.01;10例PV出现1例bcr/abl基因阳性,占10%,6例ET中未发出bcr/abl基因.2例MF中发现1例bcr/abl基因阳性.结论:bcr/abl基因检测对于CML的临床分型有重要意义,bcr/abl阴性的CML预后差,而bcr/abl基因的阳性有助于初诊时的CML急变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M2的鉴别和CML与慢性粒单细地白血病(CMML)的鉴别.在其它三种骨髓增殖性疾病中MF可能与CML关系最为密切,而ET关系较远,少数PV可能转化为CM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hron ic myeloid leukem ia CML)ber/ab l融合基因检测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56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ber/ab l融合基因的表达。结果对照组bcr/ab l基因表达均为阴性。56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人bcr/ab l基因表达阳性率为87.5%(49/56),表达值范围3.0×107-7.9×107基因拷贝/L;33例CML患者Ph染色体分析结果中25例为Ph( )/bcr(十),2例为Ph(-)/bcr( ),4例Ph( )/bcr(-),1例Ph(-)/bcr(-);8例CML患者治疗前ber/ab l基因表达均值为(2.60±0.9)×107基因拷贝/L,治疗后为(1.78±0.6)×107基因拷贝/L,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cr/ab l融合基因表达水平的定量检测及动态观察,对CML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CML特异性费城染色体(Philadephia,Ph)是由t(9:22)(q34:11)易位形成。9号染色体原癌基因abl(Abelson protooncogene)易位至22号染色体的断裂点簇集区(breakpoint cluster region,bcr),发生重排,产生bcr/abl融合基因,引起CML的始动突变。融合基因bcr/abl几乎见于所有的慢性粒细胞性自血病、25%-50%的急性B系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约5%的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本文统计了进行染色体和ber/abl融合基因检查的初诊血液病66例,对其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及bcr/abl融合基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PTD—bcr/abl融合癌蛋白片段的表达及其跨膜转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探讨蛋白转导结构域(PTD)介导的转导bcr/abl癌蛋白片段的方法,为进行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合成编码PTD的基因片段,并与PCR扩增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癌蛋bcr/abl基因片段融合,在胸有成竹肠杆菌中表达,将纯化的融合蛋白PTD-bcr/abl与HL-60细胞共孵育,用Western blot分析融合蛋白的跨膜转运。结果 PTD基序可介导bcr/abl蛋白由细胞外跨膜转导进行细胞内。结论 这一结果可能为应用外源蛋白负载(loading)抗原提呈细胞(APC)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克隆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的白血病细胞有固定的细胞遗传学异常,表现为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长臂交互易位,即出现Ph染色体.Ph染色体在分子水平上形成bcr/abl融合基因[1].Ph染色体可以出现在CML的所有白血病细胞,故作为发病确诊和微小残留病的主要指标.α-干扰素(α-IFN)是目前CML的首选治疗方案,据认为可以达到细胞遗传学缓解即Ph染色体消失.我们观察了1994-1999年期间应用α-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前后Ph+染色体的变化,并比较了应用直接法和短期培养法得到Ph的阴转率,并同时检测了8例患者的bcr/abl融合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初步用于PTD-bcr/abl融合的研究,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PTD-bcr/abl融合蛋白,用所获得的蛋白免疫家兔得到多克隆抗体,并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blot等方法进行此抗体的鉴定。结果 (1)表达PTD-bcr/abl融合蛋白。(2)制备了抗PTD-bcr/abl融合蛋白多克隆抗体。(3)并用多克隆抗体以多种方法,检测PTD-bcr/abl融合蛋白,证实此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强。结论 此抗体可用于PTD-bcr/abl融合蛋白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Ph染色体最初认为是较短的第22号染色体,并在约90%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中发现。Ph染色体的t(9;22)将正常位于9号染色体的abl癌基因易位到22号染色体上,并与bcr基因融合,形成了新的bcr/abl融合基因,结果转录出新的8.5kb mRNA,由此翻译出具有210000分子量的融合蛋白质(P210)。在初次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的病人中,约5%的儿童和20~30%的成人也发现有Ph染色体。一些Ph(+)-ALL病人,可能在确诊前已处于未发现的CML慢性期。最近有二篇报道引起了作者的关注,一篇报道5例Ph(+)-ALL病人中的3例为bvr(-)。另一报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在CML急变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9例CML患者急变前后的血或骨髓进行bcr/abl检测。结果 CML患者从慢性期到急变期往往伴随着bcr/ablmRNA水平的明显升高。结论bcr/abl是CML发病的分子基础,定量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对于CML急变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s)的分子标志物与其体外增殖能力的关系。方法免疫磁珠分离CML患者的CECs,与同期培养的HUVECs进行生物学特性比较。用FISH检测CECs上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结果 CML患者的CECs与HUVECs均有典型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两者均高表达CD146及VWF,与HUVEC相比,CECs高表达CD34、KDR及CD133(P0.05),增殖能力更强。12名CML患者CECs中bcr/abl阳性率为10.77%,与疾病进程呈正相关的趋势。结论证实CML患者的CECs不同于成熟内皮细胞,它们的高增殖能力可能与表达肿瘤特异融合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的细胞遗传学特征是具有Ph染色体,即t(9;22)(q34;q11),并在分子水平上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干扰素α(IFNα)能降低和消除Ph^ 细胞,延长CGL患生存期,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肯定,目前已成为无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条件的Ph^ CGL患的首选药物。安福隆是高纯  相似文献   

14.
α- 2 b干扰素 ( IFNα- 2 b)与低剂量阿糖胞苷 ( L D Ara- C)联合应用具有相加作用 ,可以减少或消除 Ph染色体阳性细胞和 bcr/ abl融合基因 ,显著提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CML)患者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 ,延长 CML 患者的生存期 ,被认为是目前治疗 CML 最有前途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CR-ABL(P210型)融合基因的检测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诊断和预后判断、监测CML残留病灶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方法采集邯郸市中心医院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或外周血,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Q-PCR)方法检测BCR-ABL P210型融合基因,其中男43例,女27例,年龄从18到64岁。正常对照30例。结果 BCR-ABL P210融合基因阳性的结果58例,其比率为82.9%。BCR-ABL P210融合基因阴性的结果12例,其比率为17.1%。正常对照30例均为阴性结果。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BCR-ABL P210融合基因阳性检出与阴性检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BCR-ABL P210融合基因的检测,有利于其早期诊断。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准确可靠,对于评价疗效、监测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以及预测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作者应用bcr/abl基因重排对一个母细胞起始于淋巴结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人进行研究,其病史为51个月。病人发病过程中,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和骨髓抽出物研究结果与CML慢性期相一致。淋巴结活检的组织学诊断为淋  相似文献   

17.
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β-caten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β-catenin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各期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bcr/abl及伊马替尼细胞遗传学疗效的关系,为探讨CML疾病进展机制及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99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β-catenin 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分析与bcr/abl的相关性;94例CML患者服用伊马替尼1年后FISH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分析β-catenin与伊马替尼细胞遗传学疗效的关系。结果:CML急变期、加速期患者β-catenin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而慢性期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别(P0.05);β-catenin与bcr/abl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314,P0.05);未达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的CML患者β-catenin明显增高(P0.01)。结论:CML疾病进展阶段β-catenin的表达明显升高,β-catenin的表达与bcr/abl无明显相关,而与伊马替尼疗效有关,β-catenin可能参与CML疾病进展机制,可作为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染色体变异及融合基因表达与临床诊断和分期间的关系。方法染色体制备采用骨髓或外周血短期培养法,G显带,分析核型;融合基因检测则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法)。结果发现慢粒急变期的染色体,除具典型的Ph染色体外,还有 8、 9、i(16)q、i(17)q、-18等其它染色体改变。bcr/ab l融合基因显示慢粒急变期的患者,同时具有165bp和90bp扩增带。结论我们宜将细胞遗传学和PCR法结合,对慢粒白血病进行检测,即有助于对其诊断、预测急变、判断疗效及预后情况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9.
抗PTD-bcr/abl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单克隆抗体(mAb)并初步用于PTD-bcr/abl融合蛋白的研究,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表达PTD-bcr/abl融合蛋白,用所获得的蛋白免疫BALB/e小鼠,常规收集小鼠脾细胞与Sp2/O细胞融合,筛选杂交瘤细胞株的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一系列鉴定.结果:(1)表达PTD-bcr/abl融合蛋白;(2)制备了抗PTD-ber/abl融合蛋白mAb;(3)用mAb以多种方法检测PTD-bcr/abl融合蛋白,证实此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强.结论:此抗体可用于PTD-ber/abl融合蛋白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刺激对K562细胞bcr/abl融合基因mRNA转录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获得的K562细胞分别进行40℃、43℃、46℃恒温刺激30min,以37%作为对照;RT-PCR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mRNA的转录,Westernbloting技术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K562细胞热刺激30min后,bcr/abl融合基因mRNA的转录随温度升高而下调,Caspase-3的表达随温度升高而上调。结论温热刺激可降低K562细胞内bcr/abl融合基因mRNA的转录,提高Caspase-3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