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徐英芳  杜洁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668-1670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94例胎盘早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Ⅰ度的临床表现以阴道流血为主,Ⅱ度与Ⅲ度的临床表现以明显腹痛为主,腹痛达100.00%.Ⅰ度未发现子宫板样硬,Ⅱ度与Ⅲ度的子宫板样硬发生率为35.00%、50.00%.胎盘早剥原因: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为胎盘早剥发生的主要原因,占40.43%,其次为创伤及引产,分别占21.28%、14.89%.分娩方式、母婴结局:94例患者中,68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26例阴道分娩,死胎14例,子宫卒中22例,新生儿重度窒息17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9例,无孕妇死亡.结论 加强孕期宣教与产前检查,重视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对异常阴道流血、持续腹痛者应考虑该病.  相似文献   

2.
胎盘早剥6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帅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89-190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母婴预后.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及房事、胎膜早破为三大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为腰腹痛、阴道出血、胎心和胎动异常、宫体板硬及压痛、血性羊水等;采取自然分娩9例,阴道助产7例,剖宫产42例,臀助产4例;43例发生产后出血,26例因子宫胎盘卒中,4例行子宫次全切除;分娩正常新生儿31例,新生儿窒息22例,胎死宫内3例,围生儿死亡6例,围生儿病死率9.7%.结论重视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避免外伤和胎膜早破是防治胎盘早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提出胎盘早剥的护理观察重点。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40例胎盘早剥产妇作为分析对象,了解临床表现和体征,比较不同分型胎盘早剥者的母婴结局。结果 40例中羊水异常3例(7.5%),子宫压痛5例(12.5%),胎心异常6例(15.0%),阴道活动性出血16例(4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9例(47.5%),下腹部不规则疼痛21例(52.5%)。轻型及重型胎盘早剥产妇的分娩方式接近,均以剖宫产为主;轻型胎盘早剥者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重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胎盘卒中及围生儿死亡发生率也低于重型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文例数较少有关。结论胎盘早剥是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其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较高,临床上要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及定期检查,特别要注意胎心音、腹痛、阴道出血及羊水变化等情况,做到早预防早诊断,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胎盘早剥孕产妇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孕产妇和围产儿结局,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以减少母婴危害。方法选取95例胎盘早剥患者,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5例胎盘早剥患者中,有明确发病诱因者79例,其中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居多。临床表现多为腹痛、阴道流血、子宫板样硬、血性羊水。Ⅰ度、Ⅱ度、Ⅲ度胎盘早剥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DI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转科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盘早剥的诊断应注重其病史及诱因,积极地防患和医治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早期识别诊断,及时处理,可改善围生期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胎盘早剥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及处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胎盘早剥并发DIC 28例的诊断及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5例)为主要诱因,持续性下腹痛、阴道流血为最常见的主诉.6例经阴道分娩,22例剖宫产结束分娩.并发失血性休克9例,占32.1%.并发死胎20例,占71.4%.28例中活产儿8例,分娩后并发新生儿重度窒息6例中2例死亡,4例存活.子宫次全切除或子宫全切共6例,占21.4%.并发肾功能衰竭2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胎盘早剥并发DIC严重威胁母婴生命,临床诊断后应立即终止妊娠.DIC不是切除子宫的指征,补充凝血因子纠正凝血障碍,可以保留子宫,维护产妇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发病主因、临床特征及防治策略。方法对40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从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分娩方式、母婴结局方面进行分析并进行规律总结。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80%;发病诱因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为胎盘早剥首要诱因;其次为脐带因素,居第二位。阴道出血、腹痛者约85%,典型的体征者约25%,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及孕妇胎盘早剥四大并发症的发病率均高于同期住院分娩的发病率,剖宫产概率大大增加。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加强产前检查避免漏诊,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尽早的诊断和正确处理是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沈云 《安徽医药》2013,17(12):2077-2079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漏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母儿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2013年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阴道分娩12例(10.7%),剖宫产100例(89.3%);子宫胎盘卒中9例,死胎2例,新生儿重度窒息16例.B超检出32例(28.6%);胎盘早剥误(漏)诊率为39.3%;有明确发病诱因91例(81.3%),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及使用缩宫素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或腰腹胀、阴道流血、胎心率异常.重型胎盘早剥组妊高症的患病率、腹痛的发生率、首发临床表现到就诊时限明显高于轻型胎盘早剥组.分娩方式、子宫胎盘卒中及新生儿窒息在I度胎盘早剥与Ⅱ/Ⅲ度胎盘早剥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分娩方式、子宫胎盘卒中及新生儿死亡在确诊组以及漏误诊组胎盘早剥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盘早剥产前诊断应结合诱因、临床表现和B超等进行综合分析.加强围产期保健,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发生的诱因、临床表现、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及早期诊治和预防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3500例分娩患者中5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率为11.4。与国内报道的发生率相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占40.0,与其他诱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发生子宫胎盘卒中占4,产后出血占40,新生儿窒息占52。结论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是妊高征,对母婴危害极大;发现胎盘早剥应尽早诊断,尽快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盘发病的诱因、临床症状、处理及防治措施,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88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病原因、症状、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所占比例为41%,其余依次为胎膜早破、机械损伤、羊水过多或过少等;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以阴道出血为主,所占比例为65.90%,其次为阵发性腹痛,所占比例为56.81%;产后出血并发症是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所占比例为31.82%,其次为宫缩乏力,所占比例为12.5%;发生胎盘早剥的患者中,68例为剖宫产,占77.27%,18例为阴道分娩,占20.45%;胎盘早剥的结局为无一例孕产妇死亡,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3100±800),死胎2例,死产1例,早期新生儿死亡8例,窒息新生儿29例,流产9例,其余39例正常。结论重视胎盘早剥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做到早期诊断,加强孕产期的处理,防治各种并发症,减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相关因素,总结早期诊断,处理的方法,降低围生儿死亡,改善母婴结局。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发生的胎盘早剥病例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42%,胎盘早剥多发生于外来人口,且一般无产前检查,孕期往往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且未经正规治疗,以腹痛、阴道流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发DIC及凝血功能障碍7例,子宫切除5例,围生儿死亡18例。结论加强孕期保健,规范外来孕妇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重视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症状及体征,可早期诊断胎盘早剥。一旦发现胎盘早剥,尽快终止妊娠,可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1.
李瑾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117-118
目的:探讨重度胎盘早剥的诱因和治疗。方法对我院18例重度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重度胎盘早剥发生率0.23%。有明确发病诱因16例(88.9%),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缠绕、外伤性因素、胎膜早破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出血、腹痛、腰腹酸胀、血性羊水等。B超检出率72.2%。剖宫产12例(66.7%),阴道分娩6例(33.3%);子宫胎盘卒中8例,DIC 5例,产后出血11例,积极对症治疗后18例产妇无1例死亡,正常新生儿4例、新生儿窒息4例、围产儿死亡6例,流产4例。结论重视胎盘早剥的诱因及临床表现,根据孕妇状况及胎儿宫内状况及时终止妊娠,合并死胎者可以尝试在严密监护下经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发病的相关因素及主要临床症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胎盘早剥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35例(不典型组),均在产前未明确诊断;典型胎盘早剥患者45例(典型组)在产前明确诊断。对两组发病的相关因素、临床症状及母婴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不典型胎盘早剥发病相关因素中,原因不明占绝大多数[65.7%(23/35)],其次为子痫前期[17.1%(6/35)]。两组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和原因不明导致的胎盘早剥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多项临床症状类似,不典型组患者腰腹痛、血性羊水、子宫高张、胎心异常、超声异常发生率均较典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阴道流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通过早期诊断母婴预后均良好。结论重视不典型胎盘早剥发病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症状,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和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诱因、治疗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其次是胎膜早破、外损伤性因素、脐带缠绕、臀位等。其主要临床表现是阴道流血、腹痛、血性羊水等。结论高度重视胎盘早剥的诱发因素,迅速明确诊断,早处理,并根据胎儿宫内状况以及孕妇状况及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孕产妇的并发症,减少死胎死产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水莲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3):1991-1992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提高临床处理能力,减少围生儿及孕妇的不良结局。方法:回顾性地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胎盘早剥的38例病例从临床表现及体征、分度、病因、围生结局进行分析。结果:特别是注意各种典型的妊高征,子宫肌瘤或腺肌瘤病史,以及外伤、催产等,警惕胎盘附着在后壁,症状不典型者。妊娠高血压疾病是诱发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I度胎盘剥离以阴道流血为主,Ⅱ度以上胎盘早剥以腹痛为主伴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发生率达21.1%;围生儿死亡率18.4%。结论:胎盘早剥的并发症及围生儿死亡率随着病情的加重而明显增加,为改善胎盘早剥患者母婴的预后,胎盘早剥的诊断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动态B超检查、S/D值是否升高进行综合判断,积极防止胎盘早剥诱发的因素,密切观察其早期症状与体征,作出早期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母婴围生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总结胎盘早剥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旨在指导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妊娠结局。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间在我院住院分娩并被诊断为胎盘早剥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病率是0.64%;主要发病因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1例(38.75%)和胎膜早破,15例(18.75%);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是阴道流血43例(53.75%),腹痛40例(50%),胎心胎动异常35例(43.75%);重型胎盘早剥产妇的死胎、新生儿死亡、轻度及重度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轻型胎盘早剥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应着重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母儿预后情况。结果50例胎盘早剥患者产前诊断30例,疑诊10例,误诊10例。40例以剖宫产终止妊娠,10例经阴道分娩。患者出现DIC1例,肾功能衰竭1例,子宫切除5例,无1例产妇死亡。新生儿存活40例(其中包括双胎2例),死亡12例(包括胎死宫内2例)。结论胎盘早剥严重危及母婴生命,一旦确诊,应尽快采取措施终止妊娠,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围产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经阴道分娩指征及处理方法,改善母婴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2006年2月胎盘早剥经阴道分娩87例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新生儿轻度窒息5例,重度窒息2例,新生儿死亡12例(均为放弃胎儿),死产2例(均为放弃胎儿).产妇产后出血12例,没有发生DIC、多脏器功能衰竭,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胎盘早剥经阴道分娩,指征不在于结束分娩的时间间隔,而在于及早纠正休克及迅速补充足够血容量.如果胎盘在分娩过程中剥离程度有限或当胎盘早剥经阴道分娩有扩展但胎儿已死亡、可疑生后不能成活也是胎盘早剥经阴道分娩指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发病情况、产前检查情况和母婴结局.结果:在5664例住院分娩产妇中,胎盘早剥38例(0.67%),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1例(28.95%),是胎盘早剥的首发病因,其次为胎膜早破、外伤、胎位异常、疤痕子宫、脐带过短、双胎、羊水过多及其他不明原因.患者进行产前检查≥5次和0~4次者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产前检查者;流动人口的胎盘早剥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本地人口.结论:预防是降低胎盘早剥发病率的关键,加强孕期宣教,提高流动人口的产前检查率;及早发现妊娠期并发症,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相似文献   

19.
胎盘早剥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文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5):657-658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置方法,以及母婴的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胎盘早剥患者资料,分析诱发因素、临床表现、诊断依据、临床处置、母婴预后.结果 轻度早剥16例,中度早剥25例,重度早剥19例.胎盘早剥诱因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2例(36.6%),脐带因素12例(20.0%),胎膜早破14例(23.3%),羊水过多8例(13.3%),房事2例(3.3%)、外伤2例(3.3%).60例患者中剖宫产分娩35例(占58.3%),经阴道分娩25例(41.7%).胎儿死亡1例,无产妇死亡.新生儿重度窒息2例(3.0%),轻度窒息3例(5.0%),产妇阴道出血14例(23.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7例(28.3%),休克8例(13.3%),子宫卒中4例(6.7%).结论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尽早发现、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胎盘早剥,能够有效地减少胎盘早剥危害;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积极处理的重要性,寻找胎盘早剥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147例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并发症、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578%,重型胎盘发生率为0.27%,发病诱因以妊娠高血压疾病为首位占45.6%,外伤及性生活占19.%,原因不明占27.9%,以持续性腹痛及阴道出血为典型临床表现,剖宫产115例,占78.2%,阴道分娩34例,占21.8%,子宫切除术9例,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率44%。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婴生命威胁大,易出现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早期诊断、积极处理非常重要,确诊后应尽早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