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前言: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为附红细胞体,该病原感染物种较多,如猪、牛、人等动物。但是附红细胞体的生物学分类一直存在争议。该病在养猪业中的危害较大,常出现在患有其他疾病或隐性感染的猪只中,同时也会继发其他的传染病。目前,临床上已经有较多的手段对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诊断,本文对该病的临床诊断进行概述,同时分析其防治策略,为该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为附红细胞体,该病原感染物种较多,如猪、牛、人等动物。但是附红细胞体的生物学分类一直存在争议。该病在养猪业中的危害较大,常出现在患有其他疾病或隐性感染的猪只中,同时也会继发其他的传染病。目前,临床上已经有较多的手段对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诊断,本文对该病的临床诊断进行概述,同时分析其防治策略,为该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附红细胞体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和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或黄疸等症状为主要特征,故国内外曾称之为黄疸性贫血病、类边虫病、赤兽病和红皮病等。目前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道了动物及人类感染附红细胞体,我国已有22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发现了该病。过去,由于附红细胞体对人和动物感染的普遍性及临床发病的不显性,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近年来,随着人附红细胞体病临床病例的增多,家畜尤其是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暴发流行,该病才逐渐被国内外所关注。  相似文献   

4.
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红细胞体病(EpeythroZoonsisEH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EH)寄生于血液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我国许耀臣(1992)首次报道猪的红皮病就是猪附红细胞体(EHsuis)病,晋希民(1981)首次报道兔附红细胞体病,至今已报道有猪、牛、羊、猫、鼠等动物和人的附红细胞体病。临床上以高热、黄疸、贫血等为特征,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并呈范围扩大趋势。目前,该病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病原1.1分类地位与命名附红细胞体的病原学地位,目前尚有争议,由于附红细胞体既有原虫的特点,又有立克次氏体的特性,所以有人认为是原虫,也有人…  相似文献   

5.
<正>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传染性、热性、溶血性疾病。本病在正常猪体内有较高的感染率,近几年来由于猪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使该病暴发流行。类似病症的误诊、误判在临床上普遍存在,使该病大有扩大之势。人们常把部分母猪流产、仔猪高热、精神沉郁、排黄色稀粪或粪便带血、皮肤及可视黏膜先潮红、后苍白、有的最后出现黄疸、尿棕黄色、血涂片检查红细胞异常的猪病诊断为附红细胞体病,更有甚者把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一种即诊断为附红细胞体病。有的地方兽医在遇到“无名高热”疾病就会首先考虑附红细胞体病,在有些门诊该病的发病率高达90%。按照附红细胞体病治疗效果却不佳,可见该病在临床上有很大的错误认识,笔者在此提出了一些关于附红细胞体的新的认识,供同行参考。1 关于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及分类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论,附红细胞体过去人们认为是一种原虫,其所引起的疾病曾称为“类边虫  相似文献   

6.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附红细胞体寄生在猪、羊等家畜的红细胞表面或者血浆中,能够引起黄疸、贫血、高热等症状。猪附红细胞体病给我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笔者中,笔者从介绍猪附红细胞体病病原体入手,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提出了几点预防和控制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措施,以期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提供相应的根据。  相似文献   

7.
附红细胞体病为重要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其病原为附红细胞体,可感染动物或人,使病患出现发热和溶血性疾病,奶牛感染该病后会降低其泌乳和繁殖性能,给奶牛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18年8月,河南省宁陵县某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出现发热、消瘦和贫血等临床症状,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感染所引起,通过积极治疗,该病在奶牛场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正>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专性寄生于人畜红细胞表面或者游离于血浆、组织液和脑脊液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原曾被认为是立克次体,但近年来利用PCR技术分析发现,附红细胞体16sRNA基因序列与柔膜体纲支原体属高度同源,故多数学者同意将其分类为柔膜体纲、支原体目、支原体科、嗜血性支原体属。犬的附红细胞体病临床上主要以发热、贫血、黄疸、腹泻、渐进性消瘦为主  相似文献   

9.
自 2 0 0 3年开春以来 ,有不少曾在本公司购买种猪的用户纷纷来电 ,反映仔猪发生疾病。这样 ,我们先后走访了成都市郫县、崇州和双流等多家养殖户。经现场观察、病死猪剖检、流行病学调查 ,结合药物验证 ,初步判断该病是猪的附红细胞体病。为了进一步确诊 ,我们将病料带回公司作了实验室诊断。以下是我们在诊疗和预防该病过程中的体会和总结。1 疾病概述附红细胞体病是人与猪、牛、羊、猫及鼠等动物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特征是呈现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 ;其病理特征是血液稀薄、心肌柔软 ,并有小点出血。它是由猪附…  相似文献   

10.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人和动物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引起的一种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人畜共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已有广泛的报告,我国于1972年报告了该病,新疆在1999年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养殖技术》2005,(10):39-4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等多种动物和人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又称为"猪红皮病".临床上以发热、皮肤发红、贫血、黄疸,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为特征.该病自1928年Schilling等首次报道鼠的附红细胞体病以来,目前在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动物和人群中检出了该病,呈全球性分布.在我国先后报道了兔、猪、犬的附红细胞体病,1982年以来又报道了人附红细胞体病.不仅对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着公共卫生的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为患者(畜)呈现急性黄疸性贫血、全身皮肤发红和发热,故又称红皮病。该病主要由吸血昆虫传播,注射针头、交配、手术器械等也可传播本病。该病的易感动物有猪、绵羊、牛、犬、猫等,  相似文献   

13.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由立克次氏体目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以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猪传染性疾病。今年在武安某养猪场出现了几例疑似猪附红细胞体病病例,病猪临床症状明显,病死率高。结合临床症状分析,实验室检验等,最终确诊该病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经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该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本文对此次病例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今后的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1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根据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特征、传播途径,阐述了猪附红细胞体病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剖检和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提出预防和治疗该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以发热、贫血和黄疸为特征、1981年.我国首次报道家兔发生附红细胞体病.之后相继报道了猪、牛、羊等多种家畜发生该病。2003年9月份我省西部地区某猪场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和实验室诊断,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家畜附红细胞体病是附红细胞体寄生动物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最早发现于1921年,以后于1934年由Netix等人首次报导了绵羊的附红细胞体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已有二十多个国家发生过此病。我国于1981年以来,已有家兔、牛、猪、羊发生附红细胞体病的报告。笔者在哲里木盟高林屯种畜场,发现一只1985年12月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美利奴种公羊发生附红细胞体病。通过临床和血液的检查以及随后为查清传染源对健康羊进行临床和血液的调查,对绵羊附红细胞体病有几点新的认识,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7.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热性、溶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等为主要特征。近几年来,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我地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母猪出现早产、流产;仔猪发热、气喘,后期皮肤苍白、黄染,抗生素治疗无效,死亡率高,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损失。笔者将临床实践中对该病的诊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猪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 Suis简称附红体病)并不是一种新病,早在1932年印度就有报道,但一直未受到注意.只是近几年,该病突然多了起来,在全国许多地区、猪场发生与流行,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该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以发热、厌食、贫血、黄疸及四肢、耳尖和腹下出血为主要特征,易感动物有猪、牛、羊、猫和其他动物,在不同宿主中存在不同的虫种(如猪附红细胞体、羊附红细胞体).人也可感染附红细胞体.近年来猪附红细胞体病呈暴发流行的趋势,已成为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诊断猪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附红细胞体病 (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 (Eperythrozoon)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而引起的一种以红细胞压积降低、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增多、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人兽共患病 [1,2 ]。近年来随着人附红细胞体病例的增多 ,家畜附红细胞体病的暴发流行 ,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3 ,4]。本试验探索了将用 IHA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 ,以便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一种较为敏感、特异、实用和快速的血清学诊断方法。1 材料与方法1.1 血清样品 猪附红细胞体病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均由本教研室提供 ,被检血清…  相似文献   

20.
附红细胞体及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寄生于血液内的原核生物——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的,以溶血性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特征的人兽共患病。临床上该病又被称为“黄疸性贫血病”、“类兽体病”、“猪红皮病”等。附红细胞体病在国外的流行报道较少,但该病对我国的畜牧生产及人民健康都已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局部地区已呈暴发流行的趋势。从目前的流行病学来看,人、各种动物和鱼以及禽类都可有附红细胞体病原感染或寄生。大多数动物感染后呈慢性带菌,临床上以贫血为主要症状。近年来,该病在我国有不断扩大流行的趋势,从各种家畜到人都有大量感染的报道。在某些局部地区已成为家畜(尤其是仔猪和犊牛)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对感染人的病原还没有准确定位,但由于该病主要常见于动物养殖业者,因此附红细胞体病很可能是一类尚未引起人类重视,但具有潜在威胁的新发人兽共患病。目前,国内外对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尚不深入,尤其在国内,对该病的认识还一直停留在临床诊断方面。为了制定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措施,减少危害,有必要开展对附红细胞体病及病原的更为深入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